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世界演义 >

第11章

世界演义-第11章

小说: 世界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悲哀啊即使再冥想,也奈何不得大自然的巨大威能。地球上再次发生了一次生物灭绝灾难。不过这一次遭殃的是人类了。”我感叹。“那三眼族人怎么样了,全都灭绝了吗”

    三眼族大陆分裂之后,时间进入第四纪的更新世约259万11700年前

    三眼族大陆分裂之后被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西部即为南美洲与北美相连,包括之前漂移与南美洲接壤的南极洲;东部即为非洲与欧亚大陆相连;中部则为造山运动形成的一条s状的大陆,从北到南,绵延几千公里,大体形状如今天卫星勘测的大西洋海岭。因为地球的膨胀使得造山运动之后分裂的两块大陆宛如无根的漂萍,开始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

    这次造山运动之后全球正式形成了八块大陆加一个印度次大陆。其中北美、南美和南极三洲在一条线上,亚欧非在一起,以及与欧亚大陆相连的印度次大陆。还有最新年龄最小的新生的大西洋中部大陆即亚特兰蒂斯,也有人称其为大西洲。

    自从这次造山运动之后,地球即使再发生膨胀也不会再形成这样大规模的板块运动了,因为从此以后地表的膨胀压力,大部分能够通过海底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进行释放。所以今天的地球仍在膨胀,但人们的感觉相对古代却显得微乎其微。

    更新世时,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分离,形成德雷克海峡,形成了今日的陆海格局。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

    第四纪时期发生了第四纪冰期始于距今更新世初约259万年前至今。

    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其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度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度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

    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亚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大陆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

    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资料,确定那里存在四次亚冰期的规律。这就是:群智亚冰期、民德亚冰期、里斯亚冰期和武木亚冰期,在这些亚冰期之间是亚间冰期。以后在北欧、北美、亚洲等地也纷纷找到了对应的亚冰期。在我国对应的亚冰期是:都阳亚冰期、大姑亚冰期、庐山亚冰期和大理亚冰期。

    在寒冷时期,雪线高度下降,冰川前进,出现亚冰期,其中以民德我国为大姑亚冰期和里斯庐山亚冰期的冰川规模最大,群智亚冰期规模最小。在温暖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上升,冰川退缩,出现亚间冰期。民德一里斯大姑-庐山亚间冰期长达17-18万年。在第四纪大冰期,高纬度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两极地区形成永久冰盖;在亚冰期,冰川一直伸展到中纬度,在亚间冰期才退缩到高纬度。下一章介绍亚特兰蒂斯文明。

第五章 南极洲文明与亚特兰蒂斯文明() 
从亚间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气候由冷增暖。亚冰期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8~12c;亚间冰期的低纬度地区气温比现在要高5。5c。变冷是缓慢的,而升温是急速的。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为什么会有亚冰期和亚间冰期的更替呢

    按照南斯拉夫气候学家来兰柯维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是由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自然小波动造成的。地球轨道三要素是指: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如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冬季就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地球轨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在春分点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将影响季节的起止时间,也会使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发生变化。地球在春分点的位置沿着地球公转轨道向西缓慢地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的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移动一周。春分节气的时间,每隔70年就要推迟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远日,夏季比冬季长8天。大约10000年后,就会变成冬季远日,冬季反而会比夏季长8天。就是说,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将会变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地轨倾斜又称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地轨倾斜度的变化,会导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地球上的季节。地轨倾斜使回归线在纬度22。1°-24。4°之间变化,使极圈在67。9°-65。76°之间变化。变动的时间周期41000年。地轨倾斜度增大时,回归线纬度升高,极圈纬度降低,高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低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地轨倾斜度减少时,高纬度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少,夏季温度低更有利于冰川发展。

    冰期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著的。

    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晚新生代大冰期时,水圈水分大量聚集于陆地而使全球海平面大约下降了100米。如果现今地表冰体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8090米,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和低地将被淹没。

    冰期时的大冰盖厚达数千米,使地壳的局部承受着巨大压力而缓慢下降,有的被压降100200米;南极大陆的基底就被降于海平面以下。北欧随着第四纪冰盖的消失,地壳则缓慢在上升。这种地壳均衡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着。

    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

    高等陆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纪中期以后已与现代基本一致。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逐渐形成今天的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群。

    第四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小型有孔虫、六射珊瑚等占主要地位。陆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

    其它脊椎动物中真骨鱼类和鸟类继续繁盛,两栖类和爬行类变化不大。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第四纪是鸟类极繁盛的时期。

    哺乳动物已经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

    哺乳动物在第四纪期间的进化主要表现在属种而不是大的类别更新上。

    第四纪前一阶段更新世早期哺乳类仍以偶蹄类、长鼻类与新食肉类等的繁盛、发展为特征,与第三纪的区别在于出现了真象、真马、真牛。

    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的一些类别和不少属种相继衰亡或灭绝。

    三眼族人在大陆分裂后并没有全部消亡,其幸存者后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在南极洲、印度次大陆和新生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上生活。

    在三眼族大陆分裂后,身在南极洲的殖民地的三眼族人为了说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于是先知巫师,最早信仰神的人声称自己预见到灾难的降临,所以提早带领人们逃离了灾难之地,并且声称原来大陆上的人遭难是因为亵渎了神灵。这样一代代地传说流传下来,也就成了“真相”。

    当时南极洲并不像今天的冰天雪地,而是一个温暖宜居的地方,当然凶猛的猛兽也不少,所以迁居的三眼族人也不多。随着与周围动物的抗争,人们逐渐发现冥想和超能力这些对与动物的抗争作用不大,于是开始强化武器,超能力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动植物的烹饪方式以及其对人的身体的强化作用。

    印度大陆的幸存者们在撞击之前就已经开始搬离印度大陆,相信这次撤离损失不大,因为这种板块冲撞不会损失太大,因为往往时间跨度很大,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主要的麻烦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新家。

    更新世早期,劫后余生的人们选择了最年轻的大洲位于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猛兽等不多,便于初期的安顿。到后来板块活动不那么剧烈的时候,人们又回迁了部分居民到平静下来的新抬升的印度次大陆上。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对远古文明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他们发明了能够聚合阳光和磁能的晶体系统,这种系统作用类似于激光或者可控磁能武器。初期它们被用来改善自身的健康以及精神修养或修炼,但是后期它们被应用于战争。

    亚特兰蒂斯的科技很发达,他们在全世界设置自己的天文观测站以及地磁和阳光能量收集器金字塔。所有金字塔的磁场能量又被传导到主岛上,用来给晶体系统提供能量。在埃及、玛雅、百慕大、复活节岛都发现有亚特兰蒂斯人金字塔的身影。今天传说的玛雅人相传就是亚特兰蒂斯人在美洲设立的金字塔守卫部队的后裔。后期玛雅人的消失,也是因为人口数量严重不足,无法延续种族的存在。

    下一章介绍黄种人的最近人类祖先~能人。

第六章 有色人种的祖先能人() 
至于姆大陆南太平洋上的陆地的传说,其实只是亚特兰蒂斯人在复活节岛上设置的天文观测站,如今也只剩下几个小岛上面的石柱了。而且太平洋周边的美洲和日本以及中国等地区没有发现任何相似的动植物,所以姆大陆是不存在的。姆大陆的传说更多的是人们对浩瀚南太平洋既无大型岛屿又无任何陆地而产生的幻想。

    古埃及人在接触到已经消失的亚特兰蒂斯人留下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人崇拜的神斯芬克斯之后,认为自己死后葬在金字塔里能够永生。但是实际上,因为亚特兰蒂斯人能量系统的崩溃和缺失,金字塔的能量传导已经不会再起作用。

    “不会吧”我问道,“这么厉害,怎么会比现代还先进呢,现在也没听说哪个国家研制出这种磁能武器啊”

    “要知道白人早在约320万年前就已经进入文明时期,而现代人类从有记载以来也不过只用了数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太空时代的发展。所以如果机缘巧合,古代白人在这段时间内能够有一万年的时间高速发展,仍然可能发展出远超出现代的科技成果。这并不是说亚特兰蒂斯人在所有方面都超过现代,但是在某些方面超过现代还是有这个可能的,是吧”

    “好吧那你先前说这些人都是白人的祖先,那有色人种的祖先现在在哪”

    “每一代高极灵长类的进化都不代表着原来物种的一定绝灭,可能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分支结构。而原来的物种仍然留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黑猩猩是这样,也是这样。”

    三眼族在上新世就已经从始祖地猿中分化出去,剩下的未开化的始祖地猿继续在三眼族大陆的森林中继续发展。

    更新世早期约259万年前,三眼族大陆分裂之后,残存的始祖地猿的后裔在非洲的森林中继续生存。

    这些始祖地猿的后裔由于气候的越发干旱,森林的更加减少,加之“猿口”数量增多,食物不足,开始更加适应平原生活,这些在平原生活的古猿被称为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处于从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他失去了一些猿的特征,比如尖锐的牙齿和锐利的爪子;他的生活环境又发生了改变,从树栖的丛林生活来到了地面,他们能够直立行走。在那个时候,与其他凶猛的动物比起来,南方古猿处于弱势,因为他没有其他动物的力爪和尖锐的牙齿,两足又使他跑动起来非常慢。所以南方古猿的生存是非常艰难的。他们没有能力去追捕凶猛的其他动物,反而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

    为了生存,它们开始群居生活,组成一个集体,共同寻找食物,共同防止其他猛禽野兽的攻击。南方古猿以杂食为主,并且采集果实,并且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也是人类部落的雏形。

    最初的南方古猿称为阿法种。南方古猿还可以被称为猿,而南方古猿之后发展出来的人种能人,因为开始打制简易的石器,因此可以将他们称为人了。因为具体何时南方古猿中产生能够打制石器的能人的时间无法确切考证,所以人们将旧石器时代的起始年代定为259万年前,即为更新世的起始年代。

    阿法种先后分裂出南方古猿奇异种、南方古猿非洲种、傍人埃塞俄比亚种、能人。

    奇异种和非洲种很快灭绝了。

    傍人埃塞俄比亚种产生傍人粗壮种、傍人鲍氏种之后也很快灭绝了。

    傍人粗壮种、傍人鲍氏种也在其之后灭绝了,现代的大猩猩就是他们的后裔。

    鲍氏傍人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古猿,而最终被分类为鲍氏猿人。没有制作石器,所以不能算作人类。

    鲍氏傍人的脑容量很小,约有500550立方厘米,仅大于阿法南方古猿及非洲南方古猿。他的头颅骨结构适合咀嚼,并有很多现今大猩猩的特征。鲍氏傍人生活在大草原地区。雄性重68公斤,站立时高1。3米;雌性重45公斤,站立时高1。05米。

    鲍氏傍人有现代人类两至三倍大的臼齿,下腭强而有力,颅骨结构适于咀嚼,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