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悲剧发生前[快穿] >

第625章

悲剧发生前[快穿]-第625章

小说: 悲剧发生前[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爷暗示地说。

    聂广恭敬应了,表示马上就会带女眷去乡下庄子上隐姓埋名。

    “事情如此,实在是羞愧,以后也不敢称先人性命了,多谢大人顾虑周全。”

    几句话间,一个协议就达成了,聂广默认聂家那些没上登记的财产都是姚大人的,同时确定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而非现在,姚大人则同意他带走那些女眷,能够得到一个乡下庄子的地契,以后当个富家翁还是使得的。

    姚大人满意地点头,对方知情识趣,如此他也不记恨对方那点儿小算计了。

    “看到聂小公子,聂家后进有望,不过,此事深远,怕是,可惜了,可惜了。”

    姚大人遗憾着叹息。

    聂广心中一沉,这家伙真是够奸,生怕此事再翻案,竟是要把聂家再压一代人,他这一代是不能做官上进的了。

    “大人说的是,我们是再不敢冒头的,只望以后都是安安生生的就好。”聂广从善如流,不敢说有什么非分之想。

    他的态度谦恭,并不见丝毫少年意气,姚大人再次遗憾,这一次却是真心多了,小小年纪就如此机敏果勇,以后的前途,唉,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拜离的时候,聂广少不得又多多道谢,被师爷送出门的时候,一转手就塞给了对方两个银元宝。

    “以后还要劳烦吴师多多照顾了。”

    吴姓师爷的手一缩,银元宝就落入了袖袋之中,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满意地捋着胡须笑了,道:“聂小公子客气了,以后谨言慎行就是了,乡下偏远,没人回到那里生事。”

    他说的肯定,算是给了一个承诺。

    事情至此,聂广才送一口气,事情妥当了。

    外面,一辆马车已经停在那里,聂广掀开车帘上去,就看到车内的女眷,祖母,母亲,两个妹妹并三个姨娘,挤在一起神色紧张,看到聂广上来,方才松了一口气。

    车夫大约早就知道要去何方,并不等聂广说就直接往城外走。

    “三哥,父亲… …”聂琳琅问了一声,没问完就被祖母拍了一下手背,再看一旁的嫡母用帕子擦泪,又有妹妹忍不住低声抽噎了一下,她闭上了嘴,再没说一句话。

    车厢之中一片静默,直到黄昏,车子到了地方,一行人下车,看到那个有些破败的乡下庄院的时候,众人都是目光复杂。

    马车送到地方之后就离开了,聂广与聂母一边一个扶着老太太,招呼众人说:“走吧,进去再说。”

    庄院之中许久不曾住人,东西上都是一层的灰土,聂广打开门之后,众人哪怕早有所料,也很失望。

    三个姨娘忙着简单收拾了一下,服侍着老太太和聂母先睡。这三个分别是聂家三个姑娘的生母,聂家大姑娘聂芝兰早就嫁人,她夫家在南方,怕是还没听到消息,剩下两个姑娘,聂琳琅和聂灵芸都非一母所出,她们的姨娘不愿舍了女儿走,也留下了。

    聂家其实还有几个姨娘,据聂母说,当时有了身契没子女的都归为奴婢一流,由官府转卖,没身契又没子女的,当下就求了人送消息,让家人来接,直接写了义决书离开了。

    满院子的花团锦簇,如今也不过剩了这三个心有挂碍的,经此一难,聂母对她们的态度缓和许多,只道“都是苦命人”。

    “母亲放心,我从未对几位姨娘不敬,以后还要更敬重一些才是,只可惜事发突然,并无余财,否则,当把几位嬷嬷和姐姐寻回才是。”

    官府卖人向来迅速,当天就处置干净,换了钱了。

    原主之前除了读书,就在家中宅着,交际不广,又是这等样事,有多少人说他忠心,就有多少人骂他背叛家族,之前的朋友便是有也都当不得真了。

    雪中送炭从来不易,聂广也没寄希望于这里,谨言慎行地等到如今,若是稍有差错,不定是怎样的局面。

    旁的不说,城中那些日子,聂广敢说,若是自己表现得稍微有钱一些,姚大人就不会如此轻易吐口,必要问出聂家还有多少隐匿的财产才好。

    如此,不过几日间,那些人,恐怕就再也寻不回来了。

    聂母也知道,想到自己的嫁妆并老太太的嫁妆,再有大儿媳妇未曾带走的那些,都一并被封存了,再看眼前的简陋房屋,心中就是一痛,然而,财去人安乐,到底,人活着就是最好的。

    她想得开,还常劝着老太太,三个姨娘多少年都没做过洒扫的事情,如今也都干起来了,也没有抱怨不满,私下里你帮我我帮你,还要嘲笑一下手上的茧子还没退干净又过回老日子了。

    她们三个,有从丫头提拔起来的,也有从外面聘的,聂老爷不过是个县官而已,官宦人家的女儿不会为他做妾,能够当姨娘的说白了都是穷苦人家。

    平日里,聂母大可以拿出身俯视这些姨娘,如今,却是难得这些姨娘都吃过苦了,让她们很快知道了乡下如何生活,连带着聂广也操持起雇人种地的事情。

    这庄子之前也是聂家的,只不过聂家以经商发家,并不太在意土地,一直荒废着,如今聂广接手,附近乡里这才知道这荒院住了人家。

    附近乡里多是一辈子不出门的,哪个知道城中的煊赫大案,竟是没人知道聂家来历,只看他们做派不似寻常,心中敬着,来往并不密切,这也合了聂家心思。

    膏粱之家,哪里就能吃得粗茶淡饭,更闻不得鸡屎猪臊,与那些大嗓门能骂街的妇人,也没什么能说到一起去的,离远些还能安慰自己,只当在乡下小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然而并没有存稿(莫名骄傲!)

    改错字!

    

974、第 974 章() 
聂家的三位姨娘; 平时没什么存在感; 这种时候反倒显出能干来; 家里的活都是她们撑起来的; 老太太一生富贵; 连灰都不曾拂过,聂母也是同样,哪怕是商家出身,却是商家嫡女; 正经受宠的那种,千金万金的嫁妆进门; 前前后后多少伺候的人; 哪里受过这样的苦; 这些日子吃饭都带着苦色; 实在是从没吃过这样的粗茶淡饭。

    相较之下; 哪怕生活一落千丈; 但聂琳琅和聂灵芸却是适应的还不错,在聂广面前,摆放碗碟什么的; 也没见之前那种千金小姐的架势; 让人又是心酸又是欣慰。

    “这就好;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聂家事发突然,未必没有转机,便是什么都没有; 你母亲娘家也必要帮一把的。”

    李姨娘是聂琳琅的生母,丫鬟抬起来的,曾在聂母院中伺候过,知道聂母娘家虽是商家,却也有关系,这年头,能够经商成为大家族的,哪个不是背后有靠山有人脉,否则一二小吏就能让人破家灭族了。

    聂琳琅小声应了,还不忘提醒:“以后可少说这些,如今房屋都挨着,万一一两句话被听了去。”

    李姨娘不以为意,摆摆手算是应了,又道:“不说不代表不是,不然你看她们两个,哪里来的这份乖觉,哎呦,这些日子,我的手都要磨出茧子了。”

    以前当丫鬟之前手上的茧子早在当丫鬟的时候就消掉了,即便是个小丫鬟,在院子里也是不做粗活的,院子里的粗活叫什么,提提水壶洗洗茶具,那细腻的瓷器,抹上去可是真比人的皮肤还要好,又算得上什么。

    如今呢?

    手伸到背后捶了捶腰,不过几日,就觉得受了几层苦,真是想不到以前都是怎么苦过来的。

    “行了,你也别在我这里耗着,去正房,学着点儿灵芸,我看你妹妹可比你聪明多了。”

    聂灵芸年龄跟聂琳琅相差三岁,这种时候撒娇卖乖,在老太太面前也能说两句讨巧的话,博得一二欢喜。

    聂琳琅额头上被点了一指头,晃了一下头,撇撇嘴就出去了,如今这院子不大,走到正房也不过是十来步的工夫,还未进去就先听到了聂母的感慨声。

    “这日子,也是快了吧。”

    “三哥一定平安的,母亲放心就好。”聂灵芸声音甜美,即便是穿着棉布衣裳,也如往日华服一般,看得让人喜欢。

    “母亲莫要担心,我再没见过比三哥更厉害的。”聂琳琅说着话走进来。

    “你才见过几个,就敢这么说。”聂母这般说了一句,心中到底是宽慰许多。

    一旁的老太太依靠在新被上,这些都是次日从村中人家买来的新被,都是人家新嫁娘用的,红红艳艳的光彩衬得人脸上也多了两分红润。

    老太太目光看向门外,远远的,好似能够看到城中的情景,看到自己的儿子… …

    城中府衙之外的一个茶楼之中,吴师爷和聂广正在喝茶,聂广再次奉上钱财,道着谢。

    吴师爷捋着胡须说:“不值当什么,都是小事,要我说,聂小公子若是有能干,且避一避风头,来日就好了,人么,总是要往活路上走的。”

    聂广一一应了,谢过对方的好心,看着吴师爷照旧袖了银子离开,脸上的神色也是分毫未动。

    不管怎么说,这位收钱办事,还能透露点儿消息,也是不错的。

    出城的时候他携带了一具棺材,又雇了一些人,当下就带着阴阳先生等人悄悄抬到聂家地里埋了,聂父并未在大庭广众之下处斩,还留了一具全尸,就是那些银钱的好处了。

    聂广又到寺庙里寄了一份香火,算是对聂父的后事有了一个交代,转头就直接往庄子上走。

    回去不急着说,先被老太太催着用了饭,之后说起这些事情,老太太点头,说:“能入土为安就是好的。”

    旁的竟是再没牵挂了。

    聂广看着她状态不好,又是这样的年龄了,生怕这口气泄了再支撑不下来,忙道:“原说等事情安定下来,咱们一家就在这里长久住下去,如今看来,怕是不成了。”

    老太太警觉起来,问:“又出了什么事,可是那姚大人反悔了?”

    “具体怎样我这里还没问明白,只听那姚大人身边的吴师说了一句,只怕这件事要跟京中扯皮,咱们住得离城中还是太近,若是有相熟的人真的来寻,恐怕还是要败露的,这样的大案,逃出女眷来岂不是枉纵?若是追责,咱们就是害了姚大人,还是要走远一些才是。”

    这事情也着实是荒唐,请着人来抄了自家,杀了聂父,还要感谢人家宽厚留下女眷性命放归。

    聂广说着摇头苦笑,有些事情放在古代就是这样,社会规则如此,各个阶层自有活法。

    “说的是。”老太太放松了一些,却也提起精神来问:“你怎么想的?”

    “京中咱们是不用想了,我猜着,聂芳菲就在京中,否则… …唉,咱们往南方去好了,这事情虽是大,但也就是见于官家朝野,外面的人恐怕不会知道多少,咱们家低调一些,世上聂姓千百,哪里没有活路。”

    聂广早就想过了,以亲疏远近来论,他们更可以去的是边郡,聂母娘家迁到了边郡,借着聂家的东风接掌了部分跟外邦的商路,风风火火也是多少年的经营。

    “舅家那里我早就去过信说明了情况,那边儿苦寒,咱们一家子女眷,过去了生计不易,总不能长久赖着舅家,再则,咱们这里出了事,他们那里只怕也要寻个法子变一变生计,咱们再去,实在有几分添乱。又有边郡常年有战事,便是小小一场,咱家只怕也消耗不起,倒不如寻个太平地方,将来也好为两位妹妹找个夫家。”

    老太太连连点头,听着聂广这一串话可算知道对方成长了,看他的目光都透着欣慰。

    “你定了就好,都听你的,如今,你就是一家之主。”

    老太太半句没提自己娘家,她那一辈子,有娘家跟没娘家也差不多,往日里聂家富贵,那里还能来两个人打打秋风,如今么,若是过去了,只怕扫地出门都是最轻的。

    她们又何必过去自取其辱。

    人情冷暖,在亲人这里就更寒了一层。

    聂母听得儿子话语颇有条理,心中已经肯了,她是想过回娘家的,可是听儿子这么一说,还真不如不回了。

    远香近臭,这许多年过去,因娘家远,她都没怎么回去过,自父母离世,那几个兄弟,又有哪个真的能把她这个姐妹放在眼中,亲戚往来,不过是节礼罢了。

    落魄莫还乡啊!

    这件大事说完,聂广也算松了一口气,次日跟家中大小谈话的事情就成了聂母的,她和老太太配合着,把这层意思说了,三个姨娘的反应各有不同。

    聂芝兰的生母何姨娘面色踟蹰,在老太太和聂母的目光压迫之下紧张道:“大姑娘出嫁那些年,往来不勤,也不知道她那里情况怎样,若是… …”

    她揪着袖口,如今日供的帕子可是没有几条,她就露出了些窘态来,“若是给她添了麻烦,让夫家不喜… …”

    她的话断断续续,意思却是明白的,只怕聂芝兰的夫家知道了聂家情况,心中生了嫌隙,之后恶了自家姑娘,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当娘的心中哪能不疼,处处都为之计较周到了才好。

    “姐姐这说的哪里话,这样大的事情,咱们侥幸生还,是能对人说的吗?便是官面文章,也绝没有把女眷的事情也写清楚的,咱们过去只做不知,难道那从商的大姑爷还能知道就是咱们家?只要姐姐不说,咱们撑起的门面也不会让大姑娘丢脸。”

    聂灵芸的生母也姓李,被称作小李姨娘,她是差点儿被卖进花楼的,正好被聂家老爷看上,这才直接入了内院,三个姨娘之中,论琴棋书画也就她还有两分功底,像是个红袖添香的意思。

    说到见识上,她自然也就比其他两位姨娘更有资格发言,再者,这件事对自家姑娘也是有好处的,在这种穷乡僻壤,第一天她差点儿没哭倒在被子里,以后女儿能嫁什么好人家,乡野村夫吗?

    聂广是聪明,起码在她们这些内院夫人看来,对方的确是如聂母所说的那样俊秀聪颖,未来可期,但若是绝了官途,再聪明,以后又能怎样,结交之人,怕是还不如大姑爷呐。

    这让自诩为官家内眷的小李姨娘如何甘心,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