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毒后攻略 >

第41章

毒后攻略-第41章

小说: 毒后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大人!李家村发生了灾民暴乱,村民抵挡不过,已经躲进了清河庄。暴民们洗劫了李家村,如今正在清河庄外面威胁。清河庄的管事派了人过来,向本县求救。”

    邹县令急的直冒汗。他刚刚接到了消息,隔壁的庄夷县被灾民攻占,林县令已经被暴民杀了。

    “姜大人!灾民马上就要打进来了,您救救本县的百姓吧……”邹县令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姜敬轩行了一个大礼,全身都匍匐进了泥水里。

    他是经历过战乱的,深知战乱的可怕。如今,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他实在不想再打仗了。

    ”邹县令,灾民在哪里?你带本官过去。“姜敬轩转身,对着加固堤坝的将领交代了一番,然后二话不说,点了一百名将士,就要随着邹县令过去。

    “姜大人,这……人是不是带的太少了?”邹县令紧张的擦汗。

    才带一百个将士啊,那些灾民可远不止一百人!

    “渭河一旦决堤,数万百姓都要遭殃!如今,修建堤坝的人手都嫌不足,哪里还能再多带人手?废话少说,你在前头带路!”姜敬轩抖了抖蓑衣,尽量减少身上的雨水。

    忙了一天一夜,他已经头脑晕眩,四肢发软,快要支撑不住了。

    ……

    清河庄的外面。

    灾民正在与庄户对峙。

    姜敬轩一眼过去,就觉得心底发颤,手心都冒出了冷汗。那密密麻麻的灾民,简直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怎么会有这么多?

    浊河的灾情到底有多严重?受灾的镇子到底有多少?这里已经是临近了京城,怎么还会有这么多难民?朝堂上难道有人故意隐瞒了灾情?!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吃饭!”

    ”把粮食交出来!““交出来!”

    ”交粮不杀!否则,血洗你们满村!“

    灾民们衣衫褴褛,形容狼狈,但神情却如同饿狼一般凶狠。

    他们手里全都拎着木棍或者石块,冲着村民们大声的呼喝,仿佛随时都准备拼命。

    乱世,让人心变得冷漠。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还有心思去管别人的死活?

    “让开!都给我让开!朝廷军队在此,谁敢闹事,格杀勿论!”邹县令一路大声的喊着,一路推开拥挤的灾民,往人群对峙的中间走去。

    按照邹县令以往的经验,对付闹事的百姓,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只要让他们害怕,他们就不敢抵抗。

    但,显然这次他失算了!如今,灾民已经变成暴民,他们连事后朝廷的追捕都不怕,这种言语上的威胁,不仅起不到半点作用,反而会激发出对方的凶性。

    “狗官来了!”“狗官来了!”

    “狗官不给我们活路!”

    ”杀了狗官!“

    灾民里有几个领头人,大约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脸凶相的举着铁镐,一遍又一遍的呼喝。在他们的鼓动下,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灾民,再次暴动了起来。

    灾民们要粮食。他们只知道,没有粮食自己会饿死。所有不肯交出粮食的村民,都是他们的敌人。这些朝廷的官员,更是他们的死敌。

    “大家听我说,我是朝廷派来赈灾的官员。我这里有足够的粮食,保证你们每天两顿粥饭。大家不要乱,听邹县令的安排,朝廷会给你们提供住所,提供食物……”

    姜敬轩扯着嗓子大喊,想要安抚住这些灾民。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块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石头,直接砸中了额头。若不是因为下雨,身上穿着蓑衣,稍微挡了一下,他定会额头开花,满脸鲜血。

    “一碗稀粥,能够什么?我们要吃饱!”领头之人大声的呼喊,语气中满是讥讽。拿一碗稀粥,就想敷衍他们,让他们听从朝廷的摆布。这简直是在做梦!

    还是赵兄弟说的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朝的皇帝,原来不也是个街头混混吗?既然他能够趁着大礼暴乱而造反,那么他现在也可以趁着浊河的水患造反!就算当不上皇帝,至少也要弄个诸侯当当!打下几个城池,自己当个土皇帝!

    “浊河水患,无数人遭了灾,朝廷要救助的灾民太多,只能先保证粥饭……“姜敬轩还想和灾民解释,好言好语的劝说他们。

    可是,领头的几个灾民,根本就不想听,竟然直接就动起手来。不过片刻的功夫,将士们就和灾民打成了一团。将士虽然善战,但奈何灾民数量众多,一时竟有些不敌。

    直到此时,姜敬轩才开始后悔,自己不应该以身涉险。至少,应该带足了人手才过来。

    ”先把狗官打死!大家一起分粮!“领头之人拎着铁镐,就往姜敬轩的头上砸过来。

    ”姜大人!“邹县令惊呼,伸手去拦。

    可惜,他本身就是书生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又岂是灾民的对手。

    眼见姜敬轩就要被打中,当场血溅三尺,突然一阵破空声传来。

    ”嗖——“一只利箭划破长空,直接插进了领头之人的眼眶。他摇晃了两下,打了个摆子,”噗通“一声摔进了泥水里。

    ”石尚书!“姜敬轩回头,惊喜的喊了出来。

第九十一章() 
“石……石尚书!”姜敬轩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

    他刚才真的差一点就死了。

    幸好,幸好石渤来了,救了他一命。

    “嗖——”

    “嗖——”

    又是两道破空声,连续的响起。

    又有两个带头闹事的家伙,分别被射中了脖子和胸膛,直接倒进了浑浊的泥水里。

    猩红的血液,流进了泥水之中,很快就晕染开来。血腥味扑鼻,惊得灾民都停下了动作。

    “朝廷剿匪,蹲下不杀!”石渤举着弓箭,指着那几个手持铁镐,闹得最凶之人。

    他在边上看的很清楚,就是这几个人带头,才挑起了灾民的情绪。否则,只要听到朝廷派人来赈灾,灾民们一般都会很配合。毕竟,只要能好好的活着,谁也不愿意落草为寇!

    “还愣着干什么?他只有一个人!杀了他,否则我们就……”

    “嗖——”

    利箭划破长空,直接射入眼眶。

    “朝廷剿匪,蹲下不杀!”石渤再次朗声喝道。他遥遥的举着弓箭,指着另外几个领头人。

    “朝廷剿匪,蹲下不杀!只诛匪首,余者不究。”邹县令反应很快,立马指挥着衙役,大声的喊起了口号。

    “朝廷剿匪,蹲下不杀!”

    “只诛匪首,余者不究!”

    几个衙役举着棍子,一遍又一遍的大声喊着,不断地向灾民施加压力。

    灾民们握着手中的石头,紧张的左顾右盼,想要看看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会因此投降。

    “将士们听令,抽刀准备,有胆敢反抗者,当场格杀勿论!”石渤大声的发号施令。

    乱世用重典!

    对付暴动的灾民,就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百姓。对待百姓要有耐心,但这些人都是暴徒,是杀人犯,完全不需要任何怜悯。

    “刷!刷!刷!”一片抽刀声响起。

    在场的灾民们,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很快,就有灾民怂了,扔下了手中的石块,抱着头蹲在地上。

    有了第一个人服软,马上就有更多的灾民低头,扔掉了手中的武器,一片片地蹲进了泥水里。

    到了最后,仅余的几个领头之人,也因为大势已去,不得不扔掉手中的铁镐,垂着手蹲了下来。

    “好了,好了,终于没事了!这位大人,幸好你来得及时!”邹县令已经有些语无伦次。

    刚才的情况,实在太紧急了!

    将士们连刀都没有拔出来,只是推搡着灾民,想要控制住局势。而灾民却是出手狠辣,直接想要杀死姜大人。

    太突然了!

    根本来不及阻止!

    最关键的是,大多数灾民都欺软怕硬,一旦姜大人被打死,那么今天就真的无法善了了。

    “石尚书,多谢救命之恩!”姜敬轩一揖到底,脸上满是感激。

    说实话,他懂得修建堤坝,也懂得防寒防洪,甚至懂得山泽水利,但他真的不懂该如何处理这种纠纷。

    在他的眼里,灾民都是百姓,他不想伤害任何一个百姓,也不想激化灾民和朝廷的矛盾。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犹豫和心软,才让事态发展的更加不可控制。

    “姜大人,在这种时候,对别人的怜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石渤分开众人,走到姜敬轩的面前,道:“须知,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一味的心慈手软,只会让自己陷入险境。”

    这,绝对是肺腑之言。

    “是!学生受教了!”姜敬轩再次躬身,执的竟然是弟子礼。

    “姜大人不必多礼,石某受之有愧。”石渤摆了摆手,道,“这些灾民,你打算如何……”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蹲在他身后的灾民,就已经偷偷的摸到了铁镐,然后,出人意料的站了起来,抡起铁镐就砸向他的后脑。

    铁镐的一头非常尖锐,万一砸中了,石渤必死无疑!

    “石大人!”姜敬轩的瞳孔骤然收缩,根本来不及思考,直接扑上去阻拦。

    可惜,灾民反应也很迅速,当即侧身躲过,让他扑了个空。

    “砰!”铁镐被长弓挡住了。

    与此同时,姜敬轩也因为收势不及,整个人扑进了泥水里。

    “狗官,去死吧!”灾民面露凶相,恶狠狠的再次挥镐。

    但,他的镐头还没有举起,后面的将士已经挥刀过来,砍在他的脖子上。

    “咔嚓——”

    脖颈瞬间砍断,鲜血就像喷泉一样,不断的喷洒上天际,然后,混合着空中的雨水,洋洋洒洒的落了下来。

    “呸!”姜敬轩吐出了口中的泥水,然后,他刚一抬头,就看到这漫天喷洒的鲜血。

    他整张脸都青了,扶着邹县令的肩膀,剧烈的呕吐。

    如果不是太过心慈手软,一上来就让兵将们拔刀相向,软硬兼施

    灾民的身上大都沾满了泥水,甚至散发着各种难闻的味道。

    越是情绪紧绷的时候,冲突越容易产生。

    ——分割线——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义:一时放过敌人,会留下长久的祸患。

第九十二章 祈福() 
有人在奋力的推拒着黑暗,也有人在努力的侵蚀着光明。

    姜敬轩和石渤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赈济灾民,而京城之中,更多的人却还在醉生梦死。

    大雨连续下了两日。

    到了十五这天,雨势稍缓。

    “娘娘,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来了。这种天气,也不知道明德先生会不会出门。”婉如看了看窗外,心中不无担忧。

    这几天,娘娘一直惦记着此事,想要请明德先生入宫,教导二皇子读书明理,明辨是非。

    然而,天公却不作美。

    雨一直不停,明德先生年事又高,万一他受不住雨势没有出门,娘娘的期望就要落空了。

    对于二皇子,娘娘实在期盼了太久。

    她不敢想象,万一这次仍旧落空,娘娘该是怎样的心情。

    “事在人为。如果不做,又怎么知道结果?”石娇娥笑了笑,平静的理了鬓角,又抚平了裙摆。

    “皇后娘娘,欣儿公主过来了。”采薇引着韩欣进来。

    “给母后请安。”欣儿福了福身子,立马抬起头来,兴奋的问道,“母后,我们要去哪儿?”

    刚才去传话的小宫女说,皇后娘娘让她穿的庄重一点,说要带她出宫祈福。

    天知道,她有多想出宫!

    自从进了这个皇宫,她就再也没有出过宫门。除了一个御花园,连个玩的地方都没有。

    人都要憋傻了!

    “入夏以来连日大雨,浊河水患,无数百姓受灾。母亲要带你们去为百姓祈福。”石娇娥抚了抚女儿的头顶,笑的温柔而满足。

    其实,她也不是没有收获的。至少,欣儿现在已经接受她了。这比起她刚回来的时候,已经很好了不是吗?

    “娘娘,柳夫人派人来传话,说是近日天气寒凉,三皇子有些受寒,她要照顾三皇子,就不来给您请安了。”彩莲进屋通报。

    “琅儿呢?他也没过来吗?”石娇娥抬眸,眸光幽暗,看不出眼底的情绪。

    “回娘娘,奴婢没有见到二皇子,来人也没有提到。”彩莲低着头,声音平淡的回答。

    “行了,你退下吧!”石娇娥神色平静,没有任何起伏。

    她似乎……已经习惯了。

    每次和韩琅见面,都是剑拔弩张——被吐口水,被指着鼻子骂,被咬手腕,被拿东西砸。

    明明才是个五岁的孩子,却似乎有着一身的戾气。

    “婉夕,你去把二皇子接过来。就说西南水患,皇子要去为百姓祈福。”石娇娥沉声吩咐。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她一直想着不要逼孩子,让他慢慢的改变。可是,这样放任他的结果,却是让他越变越坏,把那些不正确的行为,当做理所当然。

    孩子,还是需要教育的。

    不让他见识一下现实的残酷,他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永远都长不大。

    “母后,等等!”韩欣突然站了起来,眨着眼睛,狡黠的说道,“婉夕,你去告诉弟弟,因为他没来请安,母后生气了,正在责罚我。”

    以弟弟的脾气,他才不管什么祈福呢!

    想要他过来,就一定要别出新意,例如,用他在乎的东西,把他给诈过来!

    “就按公主说的做。”石娇娥点头。

    “多谢母后。”韩欣笑得眯起了眼睛,像个狡诈的小狐狸。

    一炷香的功夫。

    韩琅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屋子里面,对着石娇娥怒目而视:“坏人!不许欺负我姐姐!”

    “姐姐!你别怕!我保护你!”韩琅挺起了胸膛,撑起双臂,用自己的小身子,把姐姐护在身后。

    韩欣的鼻子一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