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战国墨龙传 >

第104章

战国墨龙传-第104章

小说: 战国墨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都,再次见到了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在和足利义辉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私人交谈后,足利义辉慷慨的向众人表示:自己德才浅薄,难以继续承担幕府将军的大位,所以将幕府将军之位与足利家家督之位让给足利墨龙。这样就可以了,足利家的统治得以存续,足利义辉也不用担心自己什么喝水呛死,吃饭噎死,而足利墨龙也不用脏了自己的手,虽然足利义辉不同意的话,大不了二条城再失火一次就行,但这种事不能经常干,现在足利墨龙可是体面人,大明皇帝亲子册封的倭国国王。

    不过足利墨龙在倭国登基后,玩的却是明国的政治体系,天皇家族这种碍眼的东西还是让他们赶快去明国参拜一下真正的皇帝,然后去的路上全体淹死就行。当着大明的面也敢僭称天皇,你这不是找抽吗?不光是倭国,其实欧洲那群小国家也是一样,人家就不用中文,结果清末的时候文人们被列强捶惨了,养出来一堆舔狗来,神罗全盛时翻译成皇帝也就算了,中世纪时屁大点国土也能翻译出来好几个大帝,那可真是大帝遍地走,女皇不如狗了。

    足利墨龙直接学秦始皇,在自己的领地内名义上保留分封制,其实玩的是郡县制,但是那些勋贵们的工资还是照常发的,领地多少多少石,在纸面上也是有数字的,只是没写领地的具体位置。要是之前,近畿的豪族们肯定是要反抗一波的,但是被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这两把大筛子筛了一遍后,他们是真的没实力再搞事情了。统一成玩郡县制后,近代国家制度也是要搞起来的,原本被排斥在统治圈之外的商人们也被拉进来高层俱乐部,和勋贵们组成了最高权力机构:上议院,负责行政的内阁也是必须有的,另外就是幕府将军兼任的大元帅府,负责全国军事事宜。初步的架子就这么搭起来,足利墨龙还没心情继续扩张领地呢,他需要整编部队才行。

    

第两百一十一章 拉清单啦() 
足利墨龙倒也没有做的太绝,毕竟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可是帮了他大忙,所以给两人一人封了一个信乐公,一个庆乐公,扔到江户当寓公,织田家的族人和三好家的族人直接被扔到陆奥开荒去了,也算是远离他们的根基之地,就是想搞事情都没办法了。不过对于其他人,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武田信玄最后时刻站错了队,那就对不起了,一起去陆奥开荒吧,不过武田家的家督之位由武田义信继承,武田义信担任足利家家老,石高两万石。

    信浓和甲斐这两个地方大部分地区压根就不适合种地,但是搞林业矿业养殖业倒是一个好地方,反正关东和浓尾平原能提供足够粮食,过去是由于分属不同势力,一路上关卡收的税就高的吓人,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粮食价格,足利墨龙把这一切都取消了。所以虽然粮食要从外地运,但是粮食价格还是比以前便宜了三成,顿时让淳朴的山民们欢呼足利墨龙万岁。农耕文明时期的老百姓很好哄,能让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圣主明君级别了,从甲斐信浓人踊跃报名参军就能看出来了。

    而且征兵肯定还是这帮山民好用,恶劣的自然环境容易让人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君不见历史上的大阪师团都快成陆军之耻了,反倒是萨摩的小黑炭们一向打仗很顽强。而一战时的奥斯曼帝国军人打黑山那帮穷鬼的时候一样被揍得满地找牙,科技差距还没大到一定程度,士兵的悍勇还是很影响战斗力的。

    至于越前的朝仓家还是要好好收拾一下的,当初居然不给足利墨龙面子,围攻六角家,这行为就很恶劣了,当然前者的行为比后者恶劣太多了。所以足利墨龙直接剥夺了朝仓家的领地,把朝仓家集体流放到陆奥种地去。越前和加贺被清洗的差不多了,虽然能登的畠山家和越中的豪族们都有点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从中咬下块肉来,但是足利墨龙光速席卷近畿却把他们都吓了回去。六角家拼死抵抗织田信长的行为则得到了足利墨龙的褒奖,不过鉴于六角家已经被织田信长在观音寺城灭族了,足利墨龙还是决定从京都的公卿里找个和六角家关系比较近的过继过去,封个侯爵,扔到江户城当米虫吧。虽然后来好像还是有六角家的远亲逃过了一劫,但是足利墨龙说的很明确了,六角家被织田信长灭族了,为了不让一把手打自己的脸,只好让这些逃出来的远亲加入被灭族队伍了。

    四国岛的豪族也是大大小小一堆子,也想从三好家尸体上咬块肉下来,不过也不太敢轻举妄动,长宗我部家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足利墨龙没有反应,正当其他豪族跃跃欲试的时候,五十多艘战舰直接去把土佐国沿海轰平了,然后大军上岸平推一波,算是把长宗我部家清洗干净了,所有人瞬间也清醒过来,纷纷去京都表示臣服。

    不臣服不行啊,足利墨龙现在的领地都达到八百万石了,占天下的二分之一还多,这样的势力压根没法抗衡好吧?天下所有的势力不管对足利墨龙的观感如何,在面子上还是都要向足利墨龙臣服的,然后足利墨龙就下达了让很多人崩溃的总无事令,全面禁止武士私斗,要打架只能在得到足利墨龙的允许下才能进行。然后足利墨龙就闷头种地整兵去了。其实足利墨龙的事情真的很多,他没闲工夫去搭理那些蝼蚁,首先是势力范围的全面检地工作,然后是扩张海军工作。之前汪直帮忙建的十座船台是远远没办法满足足利墨龙的需求的,他的目标可是亚洲的海上马车夫,而同期的荷兰可是有上百座大小船台,一万五千艘各式商船的。足利墨龙打算在三年内将船台数量增加到一百,初步具备起争霸亚洲的海军底子,然后利用倭国的地利与人口优势,霸占整个太平洋。

    其实这个时候倭国的造船厂也不少,但是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民间企业,制造的船只也大多只能在近海航行,这样的造船能力放在欧洲或许还是地方一霸,但是在倭国这个环境下就不行,没有远航能力是绝对无法争夺东南亚那些肥沃的土地的,近程航行就只能往北,去朝鲜或者天朝,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禁海,足利墨龙的海军目前又没有能力逼迫朝鲜和天朝开口通商,像丰成秀吉那样直接大举攻入朝鲜更是自我放血,大明是绝不可能容忍倭国上岸的,出兵救援朝鲜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嘉靖年间的明军还远没有到后期那么奇葩的程度,卫所兵虽然废了,但家奴兵还是很能打的。要想揍朝鲜,至少得等到萨尔浒之战,那都到万历末年了,现在嘉靖皇帝还在宅呢,严嵩都还活蹦乱跳呢,这老头虽然为皇上背黑锅,导致名声一直不太好,但是人家那能力,那手腕,都不是后期大明那些泥捏的阁老能比拟的,真要是开片,足利墨龙得做好在陆路和海路同时应对大明讨伐军的准备。

    其实足利墨龙一直都很看不起丰臣秀吉这种小农思维,就知道想要更多的土地,也不看看朝鲜那块地上生活了多少人,倭国缺那点地吗?倭国缺人吗?都不缺,倭国缺的是殖民地,是种植园,是贸易线!在足利墨龙眼里,朝鲜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初步工业化的倭国提供商品倾销市场了。至于大明这种庞然大物,真的是啃不动啊,至少现在是啃不动,但足利墨龙已经在准备了,首先就是全面汉化。所有针对小孩子的蒙学都教授大明的简化字,普及汉语拼音,并且鼓励倭国土著和明国移民结婚,这样可以减税。等过个几代人,谁还能分得清倭国土著和明国移民?本来这样做会有移民被土著稀释掉的可能,但是大明缺人吗?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好吧?小冰河已经初步发威,各地就是丰收年景也是有饿死人的,与其让这些不安定因素留在自己的地盘,还不如把这些流民送出海呢。而且足利墨龙可不相信京城的大佬们对于这事一无所知,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在推波助澜,大规模的流民里必然是有锦衣卫跟着跑到倭国来的,但是来了又怎么样?我能给你们土地,给你们吃的,给你们穿的,这些大明皇帝都没法给这些流民,要是能跟他们也不会沦为流民了。而且来了以后,流民们发现倭国也用汉字,说汉语,那还有个屁抵触情绪啊?

    另外就是修史,把天皇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描绘成天朝移民,足利墨龙身上有建文帝朱允炆的血脉,总之怎么能和大明扯上关系怎么来。在二十年或者四十年内,全面灭绝倭国本土文化,全面汉化,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就是大明的一份子,然后就可以等大明被小冰河期击垮,再以地方诸侯身份逐鹿中原了。经过这样一包装,那就是大明的内斗而不是蛮族入侵了,要知道大明对于蛮族入侵这事一直是很敏感的,操作不当会引发全民反抗的。至于倭国文化断绝,以后要是入侵大明不成,铁定会被大明给同化掉的历史大势,拜托,这种小事是足利墨龙这种伟大的政治家需要考虑的吗?

    一开始,大家畏惧足利墨龙的权势,还是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足利墨龙好像压根不管总无事令有没有人遵守,所以又纷纷打起来了。足利墨龙还是继续闷头种地,一直整了三年兵,算是把领地消化的差不多了,常备军也整出十万来,然后就是开始拉清单了。

    足利墨龙的确闷头种地不假,但是他手下可是有着最强的忍者体系啊,尤其是上洛后,足利墨龙仿效江户幕府时代,将伊贺纪伊忍者全数收编,以自己强大的势力作为忍者的物质后盾,开始将忍者制度化规模化系统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特务体系。这个体系运转还是非常高效的,他们在足利墨龙种地期间,前往各地蹲守,有战斗了就记录下战斗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以后拉清单的依据。

第两百一十二章 大结局() 
足利墨龙应该说还是很残忍的,拉出来的清单虽然很长,但是基本上没有遗漏,凡是敢打架的豪族们几乎全部被拿下,就连长尾政景都被足利墨龙剥夺了领地,靠着他老婆的那点封地过日子了,至于其他人更不用说了。虽然这个过程中还有人试图反抗,足利墨龙是直接把这种人灭族的,但是不反抗的就可以保全性命,毕竟足利墨龙觉得自己年岁渐长,心底也越来越软了。虽然他带着超过五百门的大炮挨个上门屠城的时候说这种话,也许有点虚伪了,但是这就是真情流露啊。

    铲除了各地的豪族后,足利墨龙则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建设规划,全面废除那些豪族私自设置的关卡,并降低赋税,合理规划地方发展,使得足利墨龙主政的头十年内,倭国百姓生活越发富足,最讲究实用主义的老百姓支持足利墨龙,那么那些想在地方搞事情的地头蛇就掀不起什么风浪。同时就是被后世称为亚洲的大航海时代了,足利墨龙麾下的海军与海商舰队开始了统一亚洲海路的征程。首先就是汪直的老部下们被足利墨龙麾下庞大的海军一一收服,开始一起怼跑到东方来发财的南蛮人,而海商舰队则在足利墨龙支持下开始填补南蛮商队被驱逐后留下的空白。又经过了近十年的海上拉锯战,足利墨龙麾下那已经膨胀到两千多艘的大小战船成功将南蛮人驱逐到了马六甲海峡以西,垄断了东方航线。而海商舰队则初步控制了东南亚地区,并仿照欧洲人建立起大量种植园为国内提供原料和商品倾销地,而海外市场的开辟则推动足利墨龙麾下提前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受限于种种条件,但是第一步总归是迈出去了,接下来只要让受到利益驱使的人们主动去推动其发展就行。

    足利墨龙主政的第三个十年,倭国正式改名为瀛洲,成为名义上的大明国土。瀛洲大内部的土地由于大量明国移民涌入,与和平环境下人口高速增长,已经越发紧张,即便是开发了陆奥地区,粮食还是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足利墨龙大力主持移民澳洲计划,那里的土著自成一体,还处于部落文明阶段,用武力征服的方式太过麻烦,直接开战贸易,然后送一些得过天花等传染病但是活下来的人过去,就开始辛勤的播撒瘟疫了。很快澳洲土著就被各种传染病消灭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人根本不足以对抗汹涌而来的瀛洲移民。与此同时,足利墨龙麾下的船队乘着黑潮抵达夏威夷,并进一步到达北美洲西海岸,再次散播瘟疫的种子后,大规模的移民同样会跟进。

    可不要小看瘟疫这种东西,黑死病可是差点毁了欧洲文明,而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穷鬼们跑到美洲去玩殖民,可是经常被当地的土著做成烧烤的,美洲有无数强大的土著文明,最后全都被欧洲殖民者摧毁了,他们靠的是什么?火枪吗?不是,那玩意在丛林里还不如弓箭好用。宗教吗?更不是,宗教要是有用,欧洲就不会有黑死病了。欧洲殖民者靠的是各种瘟疫,天花霍乱等等在欧洲肆虐多年,欧洲人都有抗体的疾病,登陆美洲后直接给当地土著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他们可没有抗体啊。这就是独立性太强的文明所面临的的尴尬困境。

    足利墨龙主政的第四个十年和第五个十年,瀛洲总体以恐怖的速度发展着,而大明的官员又不是傻子,京城大佬们纷纷和足利墨龙接触,商议着一起发财,足利墨龙当然也乐得如此,把这些人绑上战车,将会更加有利于他搞事情。瀛洲再怎么发展,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媲美大明的人口优势,二者合而为一大大推进了瀛洲融入大明的速度。

    当足利墨龙主政第六个十年后,已经八十多岁的足利墨龙正式退出政坛,将所有事物统统交给了自己的后辈,但是他留下的已经基本成型的财团却得以留存后世,大明也由于提前将太平洋当成自己的澡盆而成功撑过了最难熬的小冰河期,并借此迈入了工业时代,一个让四夷绝望的恐怖帝国渐渐君临这颗星球。

    (本书完结)

    发表一下完结感言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时不时在评论区催更几句,这本书是我高考后开始写的,历经了五六年才写完。人生也算是在这些年经历了很多,第一次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