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战国墨龙传 >

第103章

战国墨龙传-第103章

小说: 战国墨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汪直的嫡系部队有按照汪直此前留下的吩咐,和船队里倭国人占多数的舰队前往关东投靠足利墨龙的,也有驶向杭州想趁机劫掠一番泄愤的,还有自己跑回去找海岛占山为王的。亚洲最强,甚至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海盗集团就此分崩离析,历史上直到李旦的崛起,才重新将他们整合起来,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得知汪直被明国官员斩了的消息,关东也是哀鸿遍野,虽然明国移民们平时对这个老海盗头子也没什么好感,但是毕竟是人家把他们从饿死的边缘救到这里来的,等汪直一死,按照明国人死为大的传统,各地都举行了祭祀仪式。足利墨龙则在江户城亲自主持了最大的祭祀仪式,并为汪直修建了比八幡神宫还大一号的祠堂,安排人四时祭祀。此举倒是让汪直的嫡系们哭的稀里哗啦,觉得自己老大还是没托付错人,反正他们已经对大明寒心了,纷纷表示对足利墨龙效忠。就这样,足利墨龙成功的继承了汪直在关东苦心经营多年的遗产,以及汪直部分船队,再加上这些年足利墨龙自己造的船队,可以说此时的足利家已经拥有了倭国最强的海军。

    

第两百零九章 火炮时代() 
眼看离足利墨龙所说的五年之期越来越近,近畿的局势明显变得更加不安起来。织田信长此前一番血战,终于将尾张丢失的半国之地夺了回来,但是对浅井朝仓的攻势却始终进展缓慢,只能一座城一座城的与之争夺,好在织田信长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总算也打到了小谷城下,但是对于这座坚城,织田军几次强攻都没能拿下来,看起来只能长期围困才能落城了。但是另一边,和石山本愿寺打了多年拉锯战的三好长庆突然攻破了石山御坊,将城内的大师们尽数屠戮,而后挥师北上,波多野家坚守多年的要塞同样被三好长庆迅速攻克,顿时让织田信长心痒难耐。多方调查后,织田信长才知道原来三好长庆从南蛮人手里买到了一种名为大筒的武器,说起来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火枪,拿来轰城门百试百灵,就是时不时有个炸膛的惊喜在等着。

    织田信长才不在意炸膛这种小事呢,反正又不是他亲自操作,炸也炸不到他自己。所以赶紧派人和南蛮人联系购买大筒事宜,不过南蛮人要价也够黑的,一门大筒要五千贯的天价,不过这时候还是卖方市场,爱买买不买滚!织田信长为了能尽快攻下小谷城,也顾不得这些了,花大价钱买了六门大筒,并雇用南蛮人把大筒运到了小谷城下,在绚烂的炮火中,轻易的轰开了让无数织田家健儿血染沙场的小谷城城门。随后如潮水般的织田军立刻涌了进去,当天夜里,小谷城被攻陷,浅井一门在天守阁自尽。

    小谷城沦陷的消息传到朝仓义景的耳朵里时,朝仓义景整个人都快吓傻了,特别是那种可以轰开城门的武器,这东西没法防御啊,但是朝仓家目前也没有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织田家打野战的本事啊。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织田信长再次调用大筒轰开了金崎要塞,越前国门户洞开!

    惊惧之下,朝仓义景只得向织田信长表示臣服,幸好在足利墨龙上洛在即的压力下,织田信长也不敢像历史上那样拿朝仓义景的脑壳当酒杯用,开出的条件还是比较优渥的:朝仓家保留一乘谷城周围三十万石,当然共同出兵抵御足利墨龙这种话就不用再提了,那都是必须的。

    摆平了越前后,织田信长又马不停蹄的攻入一向宗肆虐的加贺,这些借着朝仓家衰落的机会到处搞事情的大师们,直接遭到了织田信长的平推,整个加贺几乎被织田军屠戮一空,玩的比朝仓宗滴还要彻底。

    尝到了大筒的甜头后,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都大量购买南蛮人的大筒,同时也尝试自己仿制。但是大筒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能玩出来?造这个可比造火枪要麻烦多了,最重要的就是材料问题,炮壁的光滑程度和均匀程度可是一个很难用人力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两家掌控着倭国最为精华的地区,倒是也凑出来一个两百多门大筒的火炮队。

    奔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织田信长在说服了三好长庆后,两家联合出动,尽起近畿之兵十三万人,直奔尾张。在顺路用两百门大筒轰平了长岛城后,伊势国豪族纷纷臣服于织田信长,没办法,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守城的话还能和织田信长一战,野战就必须得有一个强力领导者,不然就是送菜的。问题是,两百门大筒这个真的没法守城啊,只能跪了。

    织田信长也没有闲情逸致和伊势国的豪族们继续扯皮,直接裹挟他们的主力,继续朝着三河国压去。此时的织田三好联军已经膨胀到了十五万人,这样庞大的兵力,哪怕是三河蛮牛也麻爪了,但是已经成为一向宗信徒的他们可不会得到织田信长的宽恕,只能拼命抵抗。但是不管是守城还是野战,他们同样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唯独化身野武士袭扰大军后方倒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只是这样做根本拦不住织田三好联军前进的步伐,三河国要塞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后,联军继续向远江国前进。

    今川氏真同样知晓大筒的事情,明白这东西目前来说根本没法防御后,非常光棍的下令全军收缩防线,两万多今川军携带老小直接跑关东避难去了。反正天塌下来有足利墨龙顶着,他怕什么啊。见织田三好联军势如破竹的取了东海道三国之地,就连武田信玄也坐不住了,不顾武田义信以死相逼,当即尽起大军两万七千人南下,要与织田三好联军会师在浦原城下。他可不傻,自己独自出兵的话,看似足利墨龙会把主力调过去对付织田三好联军,但他手里没有大筒啊,攻城速度肯定还是很慢,这样是捞不到什么好处的,还不如直接加入织田三好联军,跟着混口汤喝。

    但是让所有人费解的是,一路战必胜攻必取的联军,居然在浦原城下停住了。不是织田信长不想继续前进,而是实在做不到啊!太田资正又不是傻子,在这里白白蹲了五年坑,他作为足利家的核心高层之一,是非常明白足利军正在攒大炮玩呢。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知道以后战争的方式必然会改变,和南蛮人与明国人商议守城之法之后,太田资正作为城池防御的顶级大师,居然玩出来类似欧洲棱堡的东西,要知道这时候意大利人也刚发明棱堡不久,在欧洲都还没普及开来。

    用传统的城墙防御大炮不是说不行,而是成本高的离谱,就算是以明清之国力,也只能造的起几个重点要塞,最经典的莫过于山海关防御体系,连重炮在一定程度上都扛得住。当然,这也和天朝的对手一般都不怎么会玩大炮有关系。但是欧洲不一样,那么大点地方挤了一堆小国家,屁大点事能传的所有人都知道,大炮一普及开,欧洲人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善城市的防御体系了。和意大利人一样,太田资正将城墙尽量放低,运用壕沟的方式形成内壕墙。这种墙体可以充分运用地势和土壤的体量,吸收炮弹的动能,而且城墙位置低矮,大幅提高了对应大炮的防御能力。壕沟以外,用挖出的土堆填出冲击坡,让防御方的火力能够最好的压制从野外来犯的敌军。为对攻击方形成包围的态势,星状角突出于防御线以外,从而增到了射击的角度和长度。由高耸的城墙到低矮的壕沟,虽然暴露了城墙以后高出地面的建筑,却最大的保护了城墙以上作战人员的安全,从而提升了城市的防御能力。

    虽然足利家内部对这种新的防御方式的效果还有异议,但是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在太田资正的防御下碰的头破血流。本来这种防御方式主要就是针对有大量火炮的对手的,如果纯粹以步兵进攻的话,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但问题是太田资正手里既不缺火枪也不缺大炮。得知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合流的消息后,足利墨龙第一时间就调驻扎在箱根山防线的二线部队过去支援了。超过六千支火枪和一百门大炮铸成了钢铁防御,没有任何一支军势能顶着这样的火力攻上去。

    

第两百一十章 上洛上洛() 
受阻于浦原城下的织田三好联军与武田军商量一番后,决定冒险分出五十门大筒,由三方一起出兵两万人,借道甲斐,翻越群山,直取武藏国,迫使足利墨龙出兵。要是能取得立足点,那么就对浦原城围困为主,其他大军主力一起北上,走甲斐进攻。这样虽然会对后勤造成极大的压力,但是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三好长庆都不敢走海路袭击伊豆,切断浦原城的后路,无他,足利家海军占据压倒性优势,三人要是真敢把部队派下海,足利墨龙肯定不介意将那些人都扔去喂鱼。

    另一边,足利墨龙则发出檄文,要求长尾政景出动一万以上的兵力攻入北信浓,但足利家整体上还是处于守势,看起来并没有主动进攻的迹象。就在武田信玄亲自带兵在甲斐群山里跋涉的时候,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得知了一个让他们崩溃的消息:足利墨龙带兵登陆尾张!

    两百多艘大小战舰直接轰平了织田信长留下的海岸守备要塞,后续运输船直接冲上海滩,超过三万足利军已经登陆,用大筒轻易的敲开尾张所有要塞后,足利墨龙带兵直奔三河国。结果三河国幸存的国人众们纷纷从自己藏身的下水沟里跑出来喜迎王师,足利墨龙的兵团一下子扩张到了五万人,并继续朝着远江国袭来。

    原本想要封锁消息的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得知自己后路被断的噩耗却已经传遍了全军,瞬间意识到自己大军里又太多足利墨龙的暗线的两人却很是无奈,浦原城短时间内打不开,自己后路又被断绝,要不了多久连粮食都会不足。绝望之下,两人决定索性退兵,先以压倒性优势的兵力击败足利墨龙,再回头迫使太田资正投降。

    不料退兵的消息像瘟疫一样在联军内部蔓延开后,却出现了大军崩溃的迹象,无数豪族直接连夜潜逃,更让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抓狂的是,他们一退兵,浦原城居然涌出来一支超过三万人的精锐军团。看旗帜,统兵的正是一个月横扫陆奥的周定国。

    周定国也不与联军交战,只是远远的吊在后边,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几次下令要反击周定国,结果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逃兵现象,甚至出现几千人几千人跑到周定国那边的。这就是大联军的致命弱点,顺风仗的时候还能同心协力,一旦局势不妙,就瞬间土崩瓦解。历史上的淝水之战,苻坚麾下的大军无不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但却来自无数个不同的小势力,结果被北府兵突袭后,直接全面崩溃,不是说打不过,而是根本信不过周围的战友,特别是其中肯定不乏等着看现在霸主被推翻,自己好从中渔利的野心家。而不管是苻坚还是织田信长、三好长庆,他们本身的嫡系又没有足以镇压全军的实力,所以在这样军心浮动的的情况下,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临阵整兵,最大的可能是部队直接哗变,那样会更惨。

    反观足利墨龙,苦心经营关东五年,讲武堂都培训了好几批人才了,不听话和可能不听话的刺头这五年里都被调离了一线指挥岗位,可以说这才是足利墨龙憋得大招。他对部下的掌控力,远远不是高速膨胀后却没有沉下心整兵的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能比拟的。当然,足利墨龙也不会给他们时间整兵的,这也是当初足利墨龙定下五年上洛计划的原因之一,为的就是给他们施加扩张的压力。让三好长庆和织田信长把近畿之地的各个势力都平一边,足利墨龙以后攻入近畿就不用面临那么多刺头了。须知不喜欢三好长庆和织田信长统治的势力,必然也不会喜欢足利墨龙统治,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去死好了。

    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迎来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当他们率军到达引马城的时候,十五万大军只剩下了八万多人,减少的人数几乎都跑到对面去了。而足利墨龙和周定国两大军团则膨胀到了十几万之多,将引马城周围的联军团团包围。

    是夜,引马城周围歌声四起,尽是近畿之地的民歌,这给了本来就惶惶不安的联军最后一击,联军开始成建制成建制的投降,甚至还有人上报愿意去足利军内部当内应的,结果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也只能由着他们走了,反正都只是遮羞布而已,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招四面楚歌当真歹毒无比,当年楚霸王带的可是他楚地的子弟兵,在包围圈里都扛不住这招,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带的松散联军更扛不住了。

    第二天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一清点人数,差点当场晕过去:只剩下不到三万人了,而且剩下的这些人显然也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只是可能没机会或者不敢,亦或者最后抱有点忠君思想吧,但要逼迫他们去攻击对面都膨胀到了二十万的足利军,那肯定是没戏的。

    万般无奈之下,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出城向足利墨龙投降,而足利墨龙以保全他们和族人的性命为代价接受他们投降,当然具体怎么处理还得以后商议。至于还在大山里跋涉的武田信玄倒是够光棍儿,听说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投降后,立刻带兵缩回了甲斐,并派自己儿子武田义信去求饶。足利墨龙则要求武田家放弃武装,实际上为了对付武田信玄,足利墨龙还组建了长尾景虎军团和佐佐木长秀军团,这两个军团各三万人,一个驻扎在上野,一个驻扎在武藏,为的就是给武田信玄来个狠的,但是武田义信来求情,他也没法真屠了甲斐和信浓,只是让那两大军团进驻甲斐和信浓,武田信玄也就搞不出什么事了,具体怎么处理到时候和织田家三好家一起就行。

    裹挟二十三万大军的足利墨龙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上洛大游行,有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在手,所有城池都朝足利墨龙洞开,那些反抗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统治的势力也纷纷走出藏身之处喜迎王师。就这样,足利墨龙来到了传说中的京都,再次见到了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在和足利义辉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私人交谈后,足利义辉慷慨的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