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庶女成长记 >

第13章

庶女成长记-第13章

小说: 庶女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徐兰便有些头疼,虽然王氏不许她喝多,但还是喝得有些头晕。

    徐兰还是准时的起了床,洗漱一番后又恢复了精神。和大家吃过早饭后又回到了店里。

    一早,陈妈已经在那里整理货柜了,这两日来的人比较多,货柜便有些乱。该补货就补货。徐兰也赶紧过去帮忙,赵管事则自己出去办事去了。

    货柜整理好后,徐兰便到阁楼上将那副字拿出来量了量尺寸,然后记下。

    下得楼来,便已经有客人上门来。

    一时陆陆续续地忙到了午饭。

    到了下午,迎来一个人流量地小高峰,陈妈最后忙得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后来发现有些人是冲着徐记良品的名号来的,直接会在铺子上问,那个清华寺的桃木梳可是贵店供的?原来是清华寺的赠品引来的客流。

    陈妈便不无骄傲地说:“是的是的,就是我们店供的,清华寺方丈还专门给我们写了一副字呢,过些天就会挂出来了。”

    开店就是这么奇怪,人越多越是有人来,徐兰后来想了一下,有些是冲着店铺的商品来,有些是冲着名号来,有些是因为人多才来,说白了,就是想看看为什么人这么多才来的。

    有一段时间,简直就是连转个身都能碰到人,把陈姐忙得是顾东不顾西。

    徐兰呢,自然也是帮忙的,只是主要工作是守着收银台数钱。

    晚上结算了一下,今天一个下午便是昨天营业额的两倍。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晚饭说到这个销售额的时候都有些惊呆了,纷纷说是徐兰的办法好。徐兰自然是谦虚一番,又说了一些团队精神来洗洗脑。最后说得大家都很高兴,感觉自己做的事都很重要,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后更像打了鸡血似的,个个兴奋得很。又说第二天让顺子在铺子里帮忙,有什么事让赵管事去跑。

    晚上,赵管事和徐兰一起回家就先到书房里和徐宜良说了今天的营业额,徐兰描述了一下人潮拥挤地情况,又说该多进些货来,不然照这样下去经常要去进货太麻烦了。又说进了货连下面的柜子也装不下了,还得找个地方来放存货。

    说得徐宜良也很兴奋,连说:”是的,是的。”

    赵管事便提议将铺子的后院也租下来,铺子后面有处院子有一条单独地路进去。但是铺子和里面的院子只隔了一道墙,将墙去掉,便是连在一起了。其它附近的铺子也有这样的。只是这样子租金要高了不少。后院可以放货,可以住人。

    徐宜良便说那先让他去找东家问问,可同意出租。

    赵管事又说起顺子,说陈姐和徐兰一天到晚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明天怕是要让顺子先去铺子里帮忙了。又说顺子的事让他接着办就行了。

    徐宜良自然无话,三人说了一阵,都觉得很兴奋。还是徐兰谨慎说先看一段时间,今天是特殊情况也说不定。

    晚上,徐兰躺在床上又想了想今天的营业情况,新进的帕子今天便卖了七张,普通地帕子卖十文一张,这个单放地帕子卖的是二十文。贵了一倍!利润也增加了一倍!她也去淮扬县的精品店逛过,精品地帕子卖几百文也是有的。她们虽然走的是中档的路线,但是定个几十文也是可以的。只要这个帕子料子用得再好些,再弄个别致地包装就很好了,绣工已经不错了。用盒子装未免成本太高,也没有特点。不如定制些纸袋子就可以了,包点心的油纸?或者包布的纸?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先看看,能不能定制一些。

第二十三章 玻璃() 
徐兰躺床上又想到:今天已经有人冲着清华寺的名号来,还是该把那副字摆出来才是。只是这玻璃要找找。徐兰忽然想到林如松今天寄来的信,这不是有现成的贵人吗。

    徐兰一想便睡不着了,又轻轻地跑回书房,点了灯,写起信来。

    先写了一些琐事,鸟很好,妹妹很喜欢,每天都要逗逗它。都在店里做生意呢,每天还挺忙的。问他知不知道玻璃,就是比方放到纸上,也能看到纸和纸上的字这种东西。如果有的话,愿意出钱购买,尺寸是**,又说昨天刚过了一个生辰礼。

    其它的么,徐兰也实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写了一些祝福地话就歇笔了。

    第二日一早,便问了陈姐邮差地址,便去将信寄了。

    接下来的这两天生意都挺好的,有了顺子地帮忙收银,徐兰和陈姐基本上也能顾得过来了。

    吃午饭时,徐兰便和赵管事商量这个帕子包装纸的事情,赵管事从没有听过也没见过用纸袋子来包装帕子地,而且这个包装纸届不怎么好看。在他的印象里拿纸包的都是一块方型的纸,就这样拿来裹一块帕子,像什么?

    徐兰便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包装的样式,像是一个信封,封口是三角形,有些像前世的手拿包。又在封口的右边剪了个口子,这样帕子的绣花会露在外面,看得也直观。又在纸的背面的右下脚画上了徐记的店标。

    样式一画出来,赵管事便立时觉得这个包装袋很不错。

    徐兰便问他能不能做得出来,最好是纸能做得硬朗些。颜色只要是米白色就行了。

    赵管事便说他拿着去问问。

    隔了一日,赵管事找了一家制纸厂,愿意承接做,但是要五百个起做,右下脚就刻个章拿来印上去,每个袋子二文钱,纸做出来还要裁贴,全部弄好要半个月。徐兰便让它做好地先送几个过来。双方拟了契书,定下了袋子。

    转眼已是十二月十三日了,街上已有些过年地味道。卖年货的也多起来,徐兰也应景了挂了几个中国结和红灯笼,看起来喜气洋洋地。

    店铺里面出现一个空档时,有位年轻地妇人走到店铺里,徐兰一眼就看出来了,是绣帕子地妇人。徐兰正想着货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也不见她们送样来,还担心她不会和她合作呢。

    徐兰上各先作了个揖道:“这位姐姐,你是来找我的吧?”

    年轻妇人回了个礼道:“是的。”

    徐兰引她到柜台里面,年轻妇人便说:“奴家姓冯,这几日因费了些时间找这个料子,拖了些时日。”

    徐兰点点头。冯氏便忙取出绣好的帕子,这次的料子是丝锦,配色很好,丝锦地色泽和绣花地色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看来这个绣娘的审美观很好。

    冯氏道:“你看,这样可以吗?“

    徐兰一般看一边说了一声:“不错。”

    他数了数一共八块。

    冯氏便道:“这个料子因寻了一段时间,又要颜色配得上。所以绣得少了些。”

    徐兰便道:“不怕少,只怕不好。”

    然后便问她:“你卖多少一块?”

    冯氏便答道:“我家。。我家的绣娘说了,我们不太会做生意,公子上次出的钱也极为公道。让公子看着出个价。”

    看来她家的绣娘也是极聪慧的一个人。

    徐兰想了想便道:“你看三十文一张可以吗?说实话,我们店里的帕子都不贵,我也还不确定能不能顺利卖出。”

    冯氏便忙道:“可以,可以,我家绣娘说了,公子肯定出价公道。听公子便是。”

    这冯氏没出价之前大约是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

    徐兰接着道:“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们绣的帕子只能供到我这里,不能卖给别人。而且我们也要签一份契约。”

    冯氏听了有些疑问。

    徐兰便解释了一下契约的作用是用来约束双方的。

    冯氏听了便点头道:“只是我还是要回去和绣娘说下,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绣的。这契约一定要签吗?”

    徐兰便道现店内加工类的货都定有契约,这是最基本地条件。

    让她回去和绣娘说了,如果可以,下次带着契约还有绣品过来就可以。说着拿了一份契约的纸给她,告诉她如果同意签个字画个押便行。如果不行的话,怕是合作要中断。

    冯氏应了,徐兰便和她清了货款。

    冯氏却有些犹豫地站在那里,似乎有话要说。

    徐兰便让她有话尽管说,不要不好意思,以为是价钱或者什么地方不妥当。

    冯氏有些紧张地道:“是这样,因奴家家中贫困,但是家里人却不愿意奴家做绣娘出来卖帕子,怕遭人耻笑。可否请公子保密,不要告诉客人,绣品出自哪里。”

    徐兰想了想,想必是那种死撑着要面子的家庭,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妇人卖几块帕子,应该也惹不出多大的事情。而且有契约在手,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真出什么事,也闹不到自己身上来。

    便道:“可以。”

    冯氏便福了一个礼,拿着钱袋高兴地走了。

    陈姐觑了个空便过来问她那个人来干嘛,徐兰便和她解释了一下。

    陈姐倒是很能理解,便说妇人的家里人不开化,还可怜了一下这个妇人。

    徐兰取出纸袋子,将帕子折好,装进袋子,背面刚好露出一块绣花,很是别致。

    陈姐看了便说这花绣得不错,她只在那个精品店里看过这么精细地活。问徐兰卖多少一张?

    徐兰想了想道:“卖八十文一张试试。”

    陈姐听了道:“会不会太高?”

    结果当天下午便卖出一张,陈姐那个乐得好似帕子是她绣得一般,直说买主识货。

    下午这个妇人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人带着两个随从,搬着好似一幅画,外面用纸包着。放到她们铺子口。

    “徐松,徐松。”只见一个穿着青锭色直缀袄子,腰上挂着一个碧绿的玉佩和一个姜黄色地香馕,束着头发,戴着精致的网帽从门口进来。

    徐兰定晴一看,这不是程阁老家的二公子吗?

    忙迎上前施礼,

    程二公子忙说:“拿进来,拿进来。”又给徐松还礼。

    “这是你要的琉璃,林兄弟给我来信,说你缺一块琉璃。我家刚好装过几间琉璃窗,有剩下的。快打开看看。”又指挥着随从将包装打开。

    徐兰这才知道,原来是林如松帮他找的玻璃。

第二十四章 过年() 
虽然没有前世的做工那么透,不过也不错了。

    徐兰连忙道谢:“怎么敢劳烦程二公子送来,该通知徐松去拿才是,这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这琉璃想必也很贵重。”

    程二公子摆摆手道:“这没什么,林兄弟和我那是铁哥儿们,这么点小事要不是给他办好了,他看到了还不得削我啊。你也不用感谢,要谢就谢林如松就行了。”

    徐兰便道:“那改天请林如松还有程二公子赏脸吃个饭。”

    程二公子连说道:“可以可以。”

    又逛了逛店铺道:“你们铺子里的东西还蛮多的。”

    徐兰看着他地神情便知道是有些看不上的样子,这种世家公子必是出入精品店,怎么会到这种店铺来。

    徐兰拿了刚包的帕子递给程二公子说道:“铺子里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些普通老百姓的用品,只有这个帕子还拿得出手,绣得颇别致。”

    程二公子接过去看了看道:“这包装不错,倒是新颖。”又翻面看到绣得图案便道:“确实绣得精细。”

    徐兰便又拿了一方道:“程二公子不嫌弃,便收了这两方帕子,拿着玩儿。”

    程二公子看徐兰如此会做人,想着她小小年纪倒是不能小瞧。

    便双手接了帕子道了声谢。然后赞了一番帕子的包装。

    徐兰和他契阔了一番,因铺子里也没有什么坐地地方,两人客套了一番,程二公子便也告辞了。

    徐兰便让顺子明天去找个做框的,用来装那副字,画了个示意图给他。

    接来的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徐兰和陈妈就守在店里,许是要过年了,置新货。一时店里的生意也是宾客迎门。

    王氏则分配各家的年礼,徐宜良往两个姑姑,王氏娘家去送年礼。

    徐兰忙里偷闲地给林如松写了一封信,说是程二公子地玻璃已经收到了。已经裱好挂在了店铺里,等哪天过来了,请他和林如松吃饭。

    过了二十,徐轩地学堂也已休年假,徐宜良又往各老师处送年礼,往相熟的朋友处送年礼。徐轩有时候则跟着徐兰到店里去守店帮忙,后来家里面又要祭祖、贴对联等,便又都留在家里帮忙。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徐兰将帐轧出,今年店里总共盈利十九两五钱,梳子共出了九百把,盈利二十一两。报了徐宜良和王氏,原本大家今年是准备亏钱的,没想到还有结余,大家心都很高兴。

    下午,便放了赵氏夫妇地假。

    赵氏夫妇的月例是王家出的,王氏便另外又给他们夫妇五两银子,又备了各色年礼,有吃的,有用的,还有几匹布。徐兰又从店里拿了一些胭脂水粉,小饰品给他们拿回去给女儿用。让顺子赶着车,东西和人挤满了一个车,将夫妇二人送回了淮a县过年。

    徐兰和陈姐守到了二十八日,过了二十六,到店里来购置商品的客人便已不多,徐兰便让陈姐第天提早下午便回家。

    这两天家中祭灶神,祭门神,种种琐事不一而足。

    到了二十八日,王氏便吩咐顺子去将定好的猪肉提回来,陈姐,李婆,李嬷嬷,李安,顺子每人分了一块。

    给陈姐结了月例,又单给了一两银子的奖励,便放了陈姐地假。

    徐兰在店里守到了二十九日,顺子二十九日中午到店里将对联贴上,整理妥当两人才一起回了家。

    因为明天是正式地过年,二十九这一日,王氏便让下人下午便回家过年去,每人结了月例又给了奖赏。李婆李安回城外去了,李嬷嬷地女儿来接了她家去过年,李安则是陪程师傅去了。

    晚饭,李嬷嬷早已备好,徐兰热了热一家人便随便吃了些。

    到了三十日,才热热闹闹地正式过了一个年。

    王氏又给每个孩子发了压岁钱,给了徐兰两个红封,另一个是奖励。徐兰推辞,但是王氏让她收下,这也是父母亲地心意。徐兰便高兴地收下了。压岁钱是一两,红封却有五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