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隋唐之谋国 >

第161章

隋唐之谋国-第161章

小说: 隋唐之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玄感被斛斯政描述的无限美景给打动了。毅然放弃了李密劝他隐忍的建议,他决定不再隐忍。当然他也不会傻到第一个站出来造反,他要等着元家的消息,然后再视杨广的情况而定。

    房间里,杨玄感正和自己手下的虎贲郎将王信商量置办盔甲兵器之事。王信是朝中大将军王仁恭的儿子,奉命来监视杨玄感,不料却反被杨玄感三言两语所拉拢,成为他的心腹,这也是杨玄感最为得意之事,杨广的耳目变成了他的耳目。凭白给他增加了一千军队。而且得到了王信的效忠,那么就等于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要知道王仁恭可是负责洛阳守卫的大将军,得到了王仁恭的效忠之后,他去洛阳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杨玄感最发愁便是盔甲兵器不足。他未经兵部批准,擅自招募了万余新郡兵,但兵部也就不会给他配置兵甲,所以这万余人的盔甲成了杨玄感的心腹之患,两人商议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这时,书童在门外禀报:“李先生来了。”

    听说是李密来了,王信便起身告辞。杨玄感也不挽留,李密是从京城而来,他也正好有很多事要找李密商量。

    很快。书童将李密领了进来,李密是去年陪同自己一同进京的,现在才赶回来,几个月不见,李密瘦了一大圈,皮肤也变黑了。看得出,这几个月李密并没有在京城享福。

    “几个月不见。贤弟怎会变得如此削瘦?”杨玄感惊讶地笑问道。

    李密接过书童递给他的茶,喝了两口。又指指门,示意书童把门关上。

    李密这才叹口气道:“这几个月我去南方,又去了陇右,了解到很多情况。”

    “情况很严重吗?”杨玄感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肃然问道。

    李密点了点头,沉声道:“南方萧氏的后裔正在积极的活动,而且南方的各大世家都或明或暗的支持他。他们的人吗平时隐于各处,一旦有事就迅速召集起来,据我估算,他的人数已发展到十几万人。虽然他们的行动很是隐秘,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露出一点风声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不知道这件事?”

    杨玄感略一思索道:“这么大的事情,南方的地方官吏不敢隐瞒,所以肯定早就已经上报朝廷了,但这个消息恐怕是被虞世基、宇文化及之流给扣下了,所以杨广丝毫不知。

    “应该是这样,萧氏在南方根深蒂固,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念着他们的好,再加上南方各大世家的支持,所以一旦他们爆发起义,声势会很浩大。”

    “现在各地造反已经多如牛毛,就算杨广知道了,恐怕也已经顾不过来了。”杨玄感说道。

    “南方是他的根基,他肯定会管的,只是朝中有人不希望他管而已,说到底还是关陇和山东士族不希望江左世家渗透到中原来。”李密说道。

    杨玄感和所有的北方人一样,看不起南方人,所以对萧氏起不起义并不感兴趣,又问:“那陇右呢,陇右有什么消息?”

    李密冷笑一声:“元家已经忍不住了,恐怕等到杨广深入到高丽腹地的时候,就是他们造反的时候,因为那样杨广根本就来不及回援。”

    杨玄感听完后有些吃惊的问道:“你.....确定吗?”

    李密点点头:“元弘嗣在弘化郡招兵买马,在合水县已是公开的秘密,我估计圣上也知道,所以他才去辽东,就等着元家造反。”

    “这么说我们的机会来了。”杨玄感问道。

    “不,现在不是时候。”李密否决道。

    “为什么?”

    “杨广早就已经磨刀霍霍了,就等着先露头的那个呢?所以现在谁当这个出头鸟谁就倒霉,所以明公完全没有必要陪着元家一起死。明公完全可以等到朝廷的主力陷在辽东,元家和朝廷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在起兵,那才是最合适的时机。”李密劝道。

    杨玄感听到李密的话后心中动摇起来,如果真像李密说的这样,杨广在幽州已经准备好屠刀,那自己的确不应该着急起事,完全可以等到最佳的时机在行动,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杨玄感本来就不是一个意志很坚定之人,他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之中,先前被李密劝服,结果又被斛斯政说的改变主意,现在李密再一说,他又动摇了。

    李密看出了他的犹豫,便笑道:“其实元氏造反,对明公也是一个机会。”

    杨玄感精神一振,连忙道:“你说!”

    李密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道:“元氏造反,必取关中,明公可借口攻打元务本,进攻黎阳仓,占据黎阳粮仓后,招募饥民从军,那时明公再号召天下共举义旗,我相信天下必成星火燎原之势。”

    ………

    大隋皇帝杨广的车驾过了临榆关后,他立刻做了两件事,一是撤换了临榆关守军,将临榆关守军换成了他的禁军,第二件事便是停止北行,征辽大军并没有北上,而是守在临榆关外,一切消息都被严密封锁。

    同时杨广派太仆寺卿杨义臣走辽东道、幽州总管林子轩走襄平道,又命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走水路进攻,三员大将各率数万军队向高丽发动进攻。

    这天下午,林子轩率三万大军抵达了隋军设在辽河西岸的后勤重地辽远镇,他随即下令军队就地驻营。

    大军驻营一丝不苟,一座座营帐整齐排列,军旗飞扬,外围挖了壕沟,撒上铁蒺藜,辎重车在外围,并插上十余万支长矛将大营团团围住,矛尖对外。

    中军大帐前,林子轩注视着一里外黑黝黝的仓库群,那里存放着近百万石粮食和数十万件兵甲。看着这些东西,林子轩心道:这些东西要是全部都属于自己,那该多好呀!自己凭借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组建起二十万大军。

    “主公,在想什么呢?”就在林子轩沉思的时候,郑煌在他们的身后说道。

    林子轩指了指一里外的仓库群,道:“在想它们,如果他们完全属于我那该多好呀!”

    “是呀!有了这些东西主公争霸天下的路程要缩短好几年。”郑煌也感叹道。

    “对了,你过来是不是幽州有什么重大事情传过来?”林子轩问道。

    “是,玄龄刚刚传来消息,此次逃亡的大军我们已经秘密接受了十万人,已经全部打散分到各地去了,玄龄的意思是让他们先屯田,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让他们重建天日。”郑煌禀报道。

    “就按他们说的办吧!对了你在告诉李司马,让他将这批人暗中组织起来训练,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他们都是上好兵员,咱们不能浪费了。”林子轩说道。

    “是,属下立刻去办。”郑煌答应了一声之后就走了。

    ………

    临楡关。

    杨广的銮驾内,杨广正在向田酚打听最新的消息。

    “陛下,元家已经都准备好了,可是他们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田酚道。

    “很正常,他们在等着朕像上次一样陷在辽东那个大泥潭里呢?他们得不到朕在辽东和高丽大打出手的消息,他们是不会动手的。”杨广对于国内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内心猜的很透彻。

    “不知陛下怎么处理这件事。”田酚问道。

    “他们既然等着朕的消息,那朕就称了他们的心意。你去传旨,明天起驾前往辽东。”杨广道。

    “陛下,是不是在考虑考虑。”田酚劝慰道。

    “不用再劝了,朕已经决定了。你让人快马通知杨义臣和林子轩,让他们在辽东城下等着朕,朕不到不许他们攻城。”杨广看着田酚道,“另外传召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让他率领五万大军驻守临楡关,告诉他,替朕守好找个门户的同时随时等候朕平叛的圣旨。”

    “喏。”田酚道。(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高丽首战() 
大业九年三月,杨广的銮驾到达辽东城,到达辽东城的第三天,杨广就命令大军展开对辽东城的围攻。辽东城在第一次战役时被隋军攻破以后,隋军为了报复这座给他们留下惨痛教训的城池,对这座城进行大规模的破坏,隋军撤退的时候辽东城已经破败不堪。不过高丽军知道辽东城是阻挡隋军进攻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桥头堡,所以在隋军撤退以后,他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辽东城进行抢修,经过近一年的抢修,现在的辽东城看上去比上次所见到的辽东城更坚固。

    杨义臣作为攻城的指挥官,指挥者几万大军连续几天都没有将辽东城给攻下来。如果说第一次战役攻打辽东城死那么多人,是因为杨广那个所谓受降使这个旨意限制的话,那么这次攻打辽东城没有攻破的原因,就是兵无战心。士兵们本来对于第二次征讨辽东就充满了抵触,再加上出征前大规模的逃兵潮,所以士兵们的士气早就已经没有了,如果不是因为后面有杨广这个皇上的压阵,这些士兵恐怕连攻城都不愿意参加。

    这样的一群兵无战心,士气已经降落到极点的隋军,怎么可能敌得过有坚城守护,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高丽军呢?

    面对久攻不可的的辽东城,杨广大发脾气,接连斩杀了十几个未战不前的将军,甚至将负责指挥攻城的杨义臣都给杖责了五十。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的士气更加不振了。如果再攻城不利的情况下,杨广提出高额的赏赐或许能够将士兵们的低沉的士气给激发出来,可是杨广不但不赏赐。反而还用大开杀戒来刺激威胁士兵们,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中士兵们本来就不多的士气算是彻底的消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没有逃跑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士气参加攻城呢?

    虽然士兵们已经没有了士气,虽然将领们都知道这个时候不是攻城的好时候,可是面对杨广的愤怒。即便知道不可能,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进攻。

    用杨广的话说:上次你们嫌受降使碍手碍脚,阻碍你们的发挥,这次朕没有设受降使,如果你们再拿不下辽东城,那你们就自己死在辽东城下吧!

    面对杨广这样的话语。这些多年军旅生涯的将军们怎么受得了,即便明知道现在士气不振不是攻城的好时候,可是他们还是带兵攻城了,至于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隋军围攻辽东城多日,可是仍然拿这座通往高丽的辽东坚城没有办法。虽然城内的高丽人只有不到三万人。可是就是这三万人加上这座坚城却成为了隋军的梦魇。隋军每日不断的强攻,除了留下一地死尸之外,对辽东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照这样下去,隋军最后肯定是能攻破辽东城的,但得用多少条人命来填却是一个未知数。

    杨广所在的御帐内,杨广正在召集各个重臣商议怎么样才能尽快的攻下辽东城。

    杨广一开始并没有想过真的要攻下辽东城,他只是想给国内的那些反对势力做做样子。让他们以为自己被辽东城给绊住了。可是现在看着那么多的士兵死去,他心中的火气被激起来了,虽然说攻打辽东城也有他借机消耗关陇贵族势力的想法在内。但那也得是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可是现在辽东城的情况很明显已经不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士兵死去的太多了,士气已经消耗殆尽了,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威严会再次丧失在辽东城下,这是他决不能接受的。第二次征讨高丽,自己一定要竞全功。

    “陛下。辽东城之所以难以攻破,并不是因为他的坚固。当然臣不否认他的坚固,但是真正的难以攻破原因则是四周各城不断的救援。牵制了我们很多的兵力。”林子轩站出来说道。

    “那以爱卿之意,我们应该怎么做?”杨广难得好脾气的问道。

    “陛下,我们现在手里握有几十万大军,这正是我军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个优势。”林子轩说道。

    “林总管的意思是分兵奇袭辽东附近各城,切断敌人的后路,使他们的抵抗决心没有那么重。”裴矩向林子轩询问道。

    “裴相爷所言甚是。”林子轩对着裴矩点了点头道,“我们不但可以切断敌人的联系,更能攻破高丽的城市,以获得我们急需的粮食辎重,减轻从中原运粮的艰难。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士气的恢复,毕竟其他的城池并没有辽东城这么坚固。”

    “很好,爱卿的建议很好,就这么办。”杨广也觉得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打破僵局的办法,他说道,“宇文化及,杨义臣朕命你二人统领五万军队直趋平壤,迫使高丽回军救援。”

    “是。必不负圣上所托。”

    “命林子轩统领幽州军出扶余道,寻机歼敌。”

    “是。”

    圣旨下达后,林子轩即刻命令幽州军全军整装,随时准备出发。这是幽州军自进入辽东以来的第一次单独的战斗,所有人的都有些紧张。林子轩自然也不例外,自从和突厥大战一场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了,现在他终于又要踏上异族的土地了。他这次要向所有人证明,他的一切都是靠着自己的真本事得来的。虽然已经几年不上战场,但是他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

    对于幽州军的战力,林子轩是相信的。这是自己亲手训练的,虽然只训练的几个月,但是林子轩相信这个几个月的训练,比其他人训练几年都要有用。虽然从训练上看这已经是一支精兵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林子轩心目中的水准。因为一直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不是好的军队,一支真正的精兵部队,只能从血与火。和不断厮杀的战场中锻炼出来。而他要想成为争霸天下的最后胜者,也必须通过战争,将自己手下的军队锻炼成真正的精兵,来为自己以后的路途争取更多的筹码。

    林子轩手里端着一碗酒,大声的道。“弟兄们,今日与我痛饮此酒,与我一起痛杀高丽狗贼。此行,也许会有人倒下,也许有人再也回为来了。但为了那已经倒在辽东的几十万同袍,为了我大隋的昌盛。为了我幽州军的威名,这一切都是值的。各位,满饮此酒,各位已在隋军书记那里留下你们家中地址,如果你不幸没能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