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棋霸天下 >

第18章

棋霸天下-第18章

小说: 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寿星公喜欢就好,也不枉我一番功夫。”展示礼品的效果非常满意,苏全示意小男孩儿卷起画卷双手送交刘老太爷。

    “呵呵,乖,叫什么名字呀。”接过画卷交给旁边伺候的下人,把小男孩儿拉到身前拍着小孩子的肩膀,刘老太爷亲切的问道。

第四十一章 红包() 
“我叫苏靖。”小男孩子儿答道。

    “苏靖?。。。。。。呵呵,好名字,巧了,你也姓苏。”重复了一遍小男孩儿的名字,刘老太爷笑道。

    “呵呵,刘老太爷真是好眼力呀,靖儿是我大哥的独子,今年八岁,已到读书年纪,所以送到我这儿暂住几年。”苏全笑着介绍道。

    “噢。。。。。,呵呵,一看就是个乖巧伶俐的孩子,来。”得知是苏全的侄子,刘老太爷连连称赞,伸手招呼下人,早有人取出事先封好的红包递了过来,接过纸包,刘老太爷亲切的放在苏靖的手中,稍一掂量,最少也有一两。

    “谢老太爷,祝老太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苏靖喜滋滋的把红包攥在手里,跪在地上向刘老太爷磕了个头,显然这一套动作事先经过演练,熟练的很。

    “呵呵,真乖。”刘老太爷笑道——只要开心,小小一个红包于刘家算得了什么。

    “呵,袁老师,不知您给刘老太爷准备的贺礼是什么呢?”自已送的寿礼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自已的侄子也得到刘老太爷的喜爱,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开心之余不忘再小小的刺激一下儿老对头,看看在贺礼这个环节上自已能不能再压过一头。

    一句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转移到袁朗身上,让他想不低调也不成。

    “呵呵,袁先生学识渊博,文采过人,此次准备的礼物想必也是不同凡响,很让人期待呀。”刘文雄也是笑着说道。

    刘文雄开口,众人自是随声附和,场面非常热闹。

    本不想和苏宁在这个场合争锋,不过正所谓泥人还有个土性,袁朗的涵养再好,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火气,文人清高,傲气是在骨子里的,苏全如此步步相逼,若是再忍耐退让,岂不会让旁人以为自已自愧不如,败了人家?

    “庆友,天天。”袁朗吩咐道,他身体虽没有苏全那样强壮,不过开馆教书,天天训话,声音宏亮自不必说。

    “在!”一大一小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田庆友和谭晓天按照事先演练了几十次的动作齐齐站出在众人面前,将手中的纸卷展开。

    “从古称稀尊上寿!”,谭晓天先念上联。

    “自今以始乐余年!”,田庆友念的是下联——脑子笨的人有一个好处,虽然记东西记得很费劲儿,可一旦记住,几乎就会成为条件反射,一辈子都忘不了。

    小孩子的声音稚嫩而清脆,还拉着小孩子所特有的尾音,在乱糟糟的一楼大厅里显得格外的特别,不仅主桌周围的人都在注意着两个小孩儿,其他桌子上的客人也不约而同的向这边张望。

    “咦,田兄,那不是你儿子吗?”一个正在与田大义聊天的客人认出了田庆友,忙向对方提醒道。

    “呃。。。。。。,呵呵,没错,这个傻小子,没想到这么给他老子露脸,也算对得起大米白饭鸡鸭鱼肉天天养着。”田大义自然早就知道今天儿子会跟着袁朗来参加寿宴,所以并不惊讶,不过田庆友把对联念的那么流利,还是让他觉得非常有面子。

    “哈,那你不过去沾沾光?”另外那个人提议道。

    “不了,庆友是袁老师带进来的,要沾光还是让给他吧,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田大义连忙摇头——他知道自已是个粗人,虽然粗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梅龙镇上,象他这样斗大的字不认识半箩筐的太多了),但和袁朗,苏宁那样有大学问的人站在一起,未免就太煞风景了,人家文诌诌的说一大堆,自已粗门大嗓的插科打浑,搞不好会被别人当成小丑吧?

    “好,好联!好字!”梅龙镇上有学问的人不多,但肯定不包括刘家,虽然刘家是在刘文雄这一代才成为梅龙镇的首富,不过早在三代之前刘家便已是梅龙镇上数得着的富户,所以刘家子弟都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刘老太爷也是一样,虽然商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从政又或者成为大文豪,用功的方向和努力的程度以及达到的水平没办法与袁朗、苏宁这样的人相比,但基本的欣赏和见识能力还是有的,看展开卷轴上的字迹如龙飞凤舞跃然纸上,,单是这份潇洒飘逸,没有十几年的功力是绝不可能做到。

    寿星公发话了,那就等同于最高级别的评价,要知道这场寿宴就是为他设办,所有一切的安排都是为了让老爷子高兴,现在老爷子兴致盎然,连连称好,就算心里不服气,又有谁会去挑毛病,找问题——那样做的效果不基本等同于质疑老爷子的鉴赏力吗?

    又是一阵赞叹和夸奖,有说袁朗的书法好的,有夸这付寿联写的巧妙,不仅将寿星公的年龄嵌入,而且还祝福老人家可以安享余年,其热烈程度比刚才强了不只一分——想比于寿星图,‘乐余年’这样浅显明白的用词更容易得到大多数普通人的理解和愿望。

    “呵呵,献丑了,献丑了。”袁朗拱手作揖,向众人致谢。

    “呵呵,这两个小娃娃也很不错,是袁先生的学生吗?”刘老太爷笑着问道——小孩子贺寿,按习俗都是要给红包的,刚才苏宁的侄子给了,这两个小孩儿当然也不会例外。

    “是的,个子大的叫田庆友,个子小的叫谭晓天。”袁朗一一介绍道。

    “唔,很好,很好。”刘老太爷伸手示意,旁边伺候的下人忙把两个红包递到他的手中。

    “来,两个小家伙。”将谭晓天和田庆友叫到身前,刘老太爷把红包交到二人的手中。

    谭晓天接到红包后马上跪下磕头,“谢老太爷,祝老太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动作和话语和方才的苏靖完全一般无二。

    田庆友的反应却没那么快,拿到红包后光顾着咧着嘴乐,直到谭晓天跪下磕头,说出祝词时才意识到自已还有礼节没有做完,慌忙也跪下去磕头祝寿,只不过磕头容易,贺词却卡了壳,谢完老太爷后,‘福如’重复三遍,后边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第四十二章 疑问()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见田庆友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下去,谭晓天忙压低声音小声提醒。

    “什么?”声音太小,田庆友没有听清楚,他忙着催道。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谭晓天提高了声音,这次田庆友是听清楚了,不过周围其他的人也全都听清楚了,顿时是哄堂大笑——年纪小,记不住台词并没什么好奇怪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况通常不是年纪大的提醒小的,而此时却是小的提醒大的呢?

    “呃。。。。。。,对了,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田庆友倒是没有受到旁人哄笑的影响,一本正经地把后边的台词大声复述了一遍——在学无涯时类似的情况经过的太多了,现在和那时相比,无非是把一起读书的小孩子们换成了成年人,不差了。

    “呵呵,大义,你儿子真是个活宝,平时在家里没少逗你开心吧?”田太义旁边的客人笑着和田太义打趣道。

    “呃。。。。。。,呵呵,谁说不是呢。”田大义的表情尴尬无比,儿子则则还在给他露脸挣光,刚转眼就是一个大巴掌!唉,指望这个胖儿子给自已露脸,是自已的错呀。

    “哈哈,这个胖小子,还是真挺有意思的呀。你爹是谁呢?”刘老太爷笑得直揉肚子——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小孩子,在他看来,小孩子出错再正常不过了,正因为会出错,所以才会更有趣,‘理不歪,笑不来’嘛。

    “我爹呀,田大义,爹!”田庆友脑子不很灵光,眼神却是很好,扭过身来向田大义这边招手。

    其实在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胖小子是田大义的儿子,只不过刘老太爷年纪已高,每日里在家中种花养草,颐养天年,几乎不出大门一步,所以不知道这些情况,那边田大义见儿子把自已拉了出来,连忙起身离座,来到主桌,“,刘老太爷,这笨小子正是犬子,拙嘴笨舌,连忙都说不利索,您老千万包涵。”他忙着作揖行礼,为儿子说好话。

    “原来是大义呀,呵呵,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别说,这胖小子还真有你小时候的几分样子呢,不仅长的像,连愣头愣脑的样子也很象呢,文雄,你说是不是?”认出是田大义,刘老太爷笑道——在梅龙镇,能这样说话的人不多,但他绝对是其中一位,论年纪,他比田大义多活了近三十年,完全可以说是看着田大义长大的。

    “呵呵,是呀,您老说的没错,这孩子和大义小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刘文雄笑着附和道。

    又是一阵笑声——围观众人心里想,这个几乎是一模一样到底说的是相貌体形,还是头脑智商呢?如果是前者,那是可喜可贺,如果是后者,不知田大义该哭还是该笑呢?

    “。。。。。嘿嘿,那都什么时候的事了,刘老太爷还记得这么清楚,田某汗颜。”田大义的反应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贺寿贺出这么个结果,以后再骂儿子笨的时候,只怕这个笨小子会拿老爸小时候也不聪明来反击吧?不过话说回来,能够让刘老太爷当着大家的面说自已小时候的情况,也是一种很有面子的事情吧?

    “呵呵,这个小娃儿又是谁家的孩子呀?知礼懂礼,乖巧的很呀。”转头看向谭晓天——看两个小孩儿收到红包后的反应,应该是事前这个部分并没有受过特别的演练,因此谭晓天的做法正有**是效仿之前的苏靖,若真是如此,那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太聪明了。

    “他是秋姨的侄子。”田庆友抢着答道。

    “唔。。。。。。秋姨是谁呀?”刘老太爷问道——他自然是不知道秋姨是何许人也。

    “噢,秋姨是在我店里帮工的人,她和天天上个月才来到梅龙镇,认识的人应该不多。”田大义忙解释道。

    “哦,天天,你父母呢?”刘老太爷好奇问道——这么小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和父母在一起吗?苏靖是因为到了读书的年龄所以才来梅龙镇和教书的叔叔住在一起,那天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爹爹和妈妈出使琉球去了。”谭晓天答道。

    “啊。。。。。!”一言出口,满堂之人除了田大义,袁朗等少数几个人外都是大吃一惊——虽然是偏远小镇,虽然消息闭塞,但常识也知道‘出使’这两个字不是随便可以用的,称得上‘出使’的,那肯定是代表国家到其他国家,而能够代表国家,这孩子的父母绝不简单,搞不好还是官宦人家呢。

    “唔。。。。。。你爹是谁?”在场大部分镇民并不知道琉球是什么地方,但刘家世代经商,刘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也是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见识比大多数镇民强得太多,他知道所谓的琉球是大周海外东边的一个岛国,早在大周之前的大陈王朝就与中原有交流,只不过因为中间隔着大海,风高浪大,路远且险,单是在海上的飘流时间就超过一个月,所以交流并不频繁,天天的父母若是出使琉球的使团成员,什么时候回来的确是不好说。

    “我爹叫谭震。他是一位画家。”谭晓天满是自豪的答道。

    “噢。。。。。。,知道了。呵呵,既然能够出使琉球,你父必是画坛圣手,想不到小小的梅龙镇还能和那样的大人物扯上关系,哈哈,好呀,好呀。”刘老太爷笑着赞道——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怪不得这个小孩子如此聪明伶俐,原来是有传承的。

    一旁的苏全却是皱了皱眉头——他最擅长的就是画技,虽然算不上名家,对这方面的事情向来关注,而据他所知,当今大周第一流的书画大家中并没有姓谭的,此外这个小孩子最大也超不过六岁,由此上推,他的父母肯定超不过三十,甚至二十四五也有可能,画技不同于其他,再怎么有天赋的人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相当的水平,若是一般的画匠,如他这样的程度倒也罢了,但那是出使琉球,能够代表大周当代绘画水平的人物,二十几岁不到三十,有可能吗?

第四十三章 识字的诀窍() 
心中虽然存疑,但苏全并不打算在现在这个场合追究,一则以他的年纪和身份与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孩子较真很失风度,二则刘老太爷既然已经认同,自已若是提出疑问,那么就算最后证明自已是对的,也一样等同于得罪了刘老太爷,他没那么傻。

    不过话说回来,自已若是一点儿表示没有,在其他人眼中岂不会被视为这次交手又让袁朗占了上风?寿礼的问题不大,虽说书画同源,但终究还是有分别的,袁朗的寿联好评再高,也不表示自已的画会输给他,至于田庆友得到刘老太爷的喜欢,那也算不了什么,镇上的人有几个不知道田大义这个胖儿子是什么样子,靠呆笨卖萌得到喜爱那是杂耍班子小丑的才能,博人一笑而已,完全不值得夸耀。

    但是,这个叫天天的小孩子就不同了,也不知道袁朗这老家伙走了什么狗屎运,捡到这么块宝,先不提父亲是所谓大周画坛圣手是真是假,只看刚才贺寿时的一连串动作以及同刘老太爷对答的过程来看,这个小孩子也的确是聪明过人——虽然没有袁朗那么久,但苏伍也是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塾馆老师,小孩子聪不聪明,凭直觉就可以判断个**不离十。

    “呵呵,所谓虎父无犬子,难怪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不过话说回来,你认得你刚才念的这几个字吗?”苏全一合掌中折扇,笑着问道——以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五六岁大的小孩子识字并不新鲜,但则才寿联中用到其中几个字却绝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能学到的,他不能直接讲这个小孩子其实没有表面看起来那那么聪明(那样会显得他太没有气量),所以便旁敲侧击,表面是在关心询问,实则是让这个小孩子现出本来面目。

    “认得出。”谭晓天点头答道。

    “什么?”苏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