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棋霸天下 >

第168章

棋霸天下-第168章

小说: 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也就六十几天,单算路程倒还宽裕,但扬州到京城远隔千里。一路上又是山又是水,谁敢说旅途中不会遇到意外的事情?自已有一次回家探亲就因为栾河上游连日大雨河水暴涨。舟筏难渡,所以半个月后才渡过了河,所以这个时间其实并不保险,此外。谭晓天虽然是江都棋院的学生,但要送他去京城深造,就必须先要求谭晓天的姑姑秋菊的同意,如果秋菊不同意,这件事儿就不能做,否则秋菊可以打官司告状,告江都棋院拐卖人口。虽然现在江都棋院没有派人或是请秋菊来扬州谈这件事,不过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有两年的时间慢慢去想办法。可现在要求必须在八月之前,这么短的时间来的及吗?

    “这个大老爷倒没有跟我讲。。。。。。”郑兴答话,却是欲言又止。显然他是知道些什么,但妄自揣测主子的意图是身为下人的大忌,所以他不能主动去说,只能等郑纪夫来问。

    “你知道些什么?但讲无妨。”郑兴的表情示意非常明显,郑纪夫看得清清楚楚,他也是管着几百人的校监。对于这种想要打小报告却又不想担责任的表情见过得太多了,挥了挥手。他放缓语气说道,示意对方不管说的是什么,即使是错的,自已也不会追究责任。

    得到对方的暗示,郑兴这才接着讲了下去。

    “。。。。。。,大老爷怎么考虑的小人不敢妄自揣测,不过有一件事情应该和这个决定有关。”

    “。。。。。。,建德皇帝今年五十大寿,九月十日于皇城举办寿宴,到时皇帝将大赦天下,放假三日,与民同乐,与天同庆。”

    “。。。。。建德皇帝最小的女儿新月公主生日与他在同一天,今年刚满七岁,因为这个原因,建德皇帝对这个女儿特别的宠爱,所以决定这个寿诞和小女儿一起过,给最喜爱的小女儿过生日总得要准备礼物,而这个礼物一定要让新月公主喜欢。”

    “。。。。。。,贵为公主,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什么样的好东西没吃过?什么样的好衣服没穿过?想要让小丫头满意哪儿那么容易,因此建德皇帝就问新月公主自已想要什么礼物。新月公主的回答则是‘父王,我想要一个能和我玩儿,能教我下棋的小朋友。’”

    “。。。。。。;建德皇帝觉得奇怪,小公主喜欢下棋他自然是知道的,从五岁起就已经请翰林院的棋待诏传授棋艺,怕一个人学棋没有意思,还特意请来几位王公大臣的女儿孙女陪着她一起学习棋艺,有翰林院的国手,有年纪相仿佛的同龄人陪着,要学有学,要玩儿有玩儿,怎么还会觉得不满呢?”

    “。。。。。。,再问下去,新月公主的回答是‘教棋的老师太呆板,一个个一本正经板着脸,说起话来拿腔拿调,非常的无趣,至于那几个伴读的玩伴,玩起游戏还行,但下棋的水平太差,同时学棋,现在自已能够轻松让三个子,赢了也没意思。”

    “。。。。。。;建德皇帝一想,小公主的想法也不奇怪,她贵为公主,虽然年纪还小,却也是金枝玉叶,棋待诏中有几个敢象对待普通学生那样对待她?要知道一个不小心惹着了小公主,轻则被训斥,重的说不定就此毁了前程,所以多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去应付差事。至于那些伴读的玩伴——喜欢下棋的女孩子本来就少,可陪公主学棋又是何等的荣耀;那些女孩子们的父母都是在朝为官的王公贵族,肯定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一个是真心好学,一个是应付差事,讨好公主,不同的心态再加上天赋上的差距,两年下来棋力拉开到三子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来,小公主想要找一个能够教自已下棋,年纪又差不多的玩伴的愿望也就可以理解了。”

    “。。。。。。了解了小公主的想法,建德皇帝于是在一次朝会后与几位比较亲近的大臣商议此事,如何找一位年纪相差不大,能和小公主玩在一起,又能教小公主下棋的小伙伴,事情虽然不大,但与皇家有关的却没有小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联系() 
“哦。。。。。。,竟然会有这种事情。”听到郑兴带来的消息,郑纪夫的心情非常复杂。

    一个七岁大的小姑娘,再怎么有才能高到哪里去?就算以谭晓天那样千里挑一的天才神童,到现在为止的训练还是以打基础为主,何况是一个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小丫头?同时学棋,两年的时间差距居然能够达到三子,一方面说明了这位新月公主在棋上的确是有一些天分,另一方面不正说明陪着她一起学棋的那些王公贵族的孩子根本就是在混日子吗?象这样的情况,京城随便哪家棋馆的跑堂都足够去当老师了,而这些小丫头们的老师竟然是翰林院的棋待诏!以国手之身竟然教几个黄毛小丫头打基本功,如果不是有着皇家血统身份,这怎么可能?!更过份的是,那个小丫头竟然不领情,不想让翰林院的国手来教自已,一个七岁大的小女孩儿可以当做为少不更事,不知轻重,那建德皇帝呢?五十大寿,五十岁了,难道没有想到这样的作法等于打翰林院棋待诏们的脸,让人家觉得枉为大周国围棋最高的管理机构,竟然找不出一个优秀的人才去教皇家公主吗?

    不过想归这么想,郑纪夫是不会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的,皇帝是谁?那叫真命天子,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所谓君无戏言,不会错,也不可能错,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对的固然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谁敢质疑?谁敢反对?除了那几个为了青史留名连命也可以不要的御史言官,谁会冒着砍头掉脑袋的风险对皇帝的决定说三道四?或许有吧,天下这么大,终究有不怕死的人,但他郑纪夫肯定不会。

    “。。。。。。大臣们商议之后,觉得这件事还是交由翰林院处理为妥,于是建德皇帝接纳建议。颁下口喻,让翰林院提出人选。”

    “。。。。。。;接到旨意后。江编修马上召集众人开会,人选其实并不难找,各大世家都是人才济济,十岁以下弟子往少说也有七八十位。随便哪个挑出来都足够教新月公主了,然而这上差事是美差却也是险差,因为新月公主脾气多变,性格古灵精怪,常常喜欢使小性子做弄人,而她又是建德皇帝最得宠的小女儿,无论做出多么出格的错事,不仅不会受到处罚惩治,反而让建德皇帝觉得可爱开心。反过来呢,若是惹到小公主不开心,那个人就可能受到严厉的责罚。就是因为这个,学棋两年的时间里她的老师换了八个,最短的一个教了仅仅两个月,最长的一个也没超过四个月,这还是知道隐忍,不敢轻易得罪新月公主的成年人。换成不到十岁,心性还没成熟的小孩子。万一不知深浅,惹怒了新月公主而受到建德皇帝的处罚,那个孩子的前途可就全完了。但反过来说,若是派去的那个孩子干得好,让新月公主觉得满意,让建德皇帝满意,那么不仅这个孩子的未来前途无限,连带着推荐人选的世家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所以,推荐还是不推荐,推荐谁不推荐谁,如何选择都非常的微妙。”

    “。。。。。。,正是在这种放弃不甘心,抢到手却又未必是好事儿的考虑中,三大世家的人进行了非常认真而激烈的讨论,最后的决定是,三大世家各自推荐一名十岁以下弟子竞争这个名额,至于最后由谁得到,则由皇帝陛下拍板定案,如此即公平又合理,谁也怪不得受到打压。”

    “。。。。。。,决议做出之后,大家都要照此执行,回来以后,老爷和家中几位长老商议了近一个时辰便做出把谭晓天接来京城这个决定。依小人揣测,老爷的这个决定至少有几个好处,其一,谭晓天不是郑家子弟,万一开罪了新月公主受到处罚,对郑家造成的伤害有限;其二,江,董两家此次派出的人选肯定不弱,而郑家在京十岁以下的弟子对他们两家不占优势,若是在其他的竞争中落败,于郑家的颜面有损,而派谭晓天代表郑家出战,一来谭晓天的棋力不弱,未必会输给江董两家的人选,二来他是从扬州紧急召来,并非郑家接受特别训练的本门子弟,即使输了,那也是下驷对上驷之战,于郑家的声誉无损;其三,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谭晓天代表郑家出战,也就坐实了他是郑家弟子的身份,而且这个身份还是得到天子所认可的,虽然未到十岁,不曾行正式的入门拜师之礼,但在经过皇帝的面试后,谁敢从郑家挖人?”郑兴一条条的分析道——脑子差的人怎么可能做郑家的二管家,在这种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世家里,脑子里没点儿东西的人早被打压成渣儿了。

    “。。。。。。,嗯,虽是猜测,你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只是这样一来,万一谭晓天被选中成了新月公主的小老师,那就要花相当的时间用来陪新月公主,虽说对于确定他的身份有利,但这个阶段正是将基本功打牢的关键时刻,一天有十三个时辰都嫌少,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陪一个小丫头的玩儿心上,未见得就是好事。”虽然郑兴刚才所讲是其自已的揣测,但郑纪夫清楚的很,若非是听到一些消息,以郑兴这种精明人是不会随便乱说的,所以十有**这就是自已父亲的真实想法,只不过立场不同,谭晓天也算是被他发现并被精心培养了两年多的学生,相比于小孩子的正常成长受到耽误的影响,他并不觉得晚两年正式纳入郑家门内是多紧急的事儿。

    “噢,这个老爷倒是也有考虑,皇室子弟要学的东西很多,新月公主虽为女儿身却也不能省略,只是比其他太子们少了一些科目,之前的惯例是每十天上一次围棋课,一次课两个时辰,影响应该不是很大。”郑兴解释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 
“明白了。事情我会和大哥去讲。郑管家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情况基本都了解清楚了,郑纪夫将郑兴打发走,对方是负责跑腿办事的人,真正拿主意做决定的还得是他们兄弟两个。

    郑兴回客房去接着睡觉,郑纪夫呆在客厅思考问题,他原本想马上去棋院找大哥商量,但想起自已回来前大哥有说过开完会便赶过来,所以就没有出门。

    好在郑纪夫没有让他等的太久,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客厅外脚步声响,人到了。

    “二弟,怎么样,见过郑爽了吗?”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郑纪工便急着问道。

    “见过了。这一次他来真的是带着任务,这是父亲的亲笔书信,你先看一下儿吧。”郑纪夫点头答道,同时把茶几上的书信推向大哥。

    带着任务是肯定的,但看二弟的表情非常凝重,莫非是这任务和自已有关?

    想到这里,郑纪工接过书信在茶几旁坐下,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信不是很长,郑纪工读的很快,一目十行,很快便读了一遍,看过信后,他的脸色也如乃弟一样变得凝重起来。

    “。。。。。。要送谭晓天去京城,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与想象中的一样,看过书信后,郑纪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计划赶不上变化呀。”轻叹一声。郑纪夫把自已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哥讲了一遍,至于管家郑兴的猜测也如实告知。

    听着二弟的讲述,郑纪工的眉头不由得是越皱越紧。

    从内心里讲。他是不想让谭晓天这么早就去京城的——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看到自已的学生茁壮成长,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学生的表现越好,这种满足感越强烈,事实上,若不是知道自已棋上的才能有限,而且限于家族的规定。有些属于绝密的技法只能由家族长老甚至是族长才能传授,他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他更愿意自已来亲自培养,所以在得知父亲要把谭晓天送去京城后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那种感觉有点儿类似于农民辛辛苦苦的在田里劳动一年,到了秋季准备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抢先一步将成果收割一样。虽说这一次下达命令的是自已的父亲,为的也是家族的利益,但这种感觉却还是无法消除的。

    “大哥,这谭晓天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呢?”把事情讲完,见大哥还在阴沉着脸想心事,郑纪夫耐不住性子问道。

    “送,这是父亲的指示,你我能够违抗吗?”深吸了一口气,回过神来。纪夫工表情无奈的反问道——越是世家大户越是注重等级尊卑,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世家大户,拖家带口,本族血亲加上仆役下人,少则上百,多则过千,这么多的人如果没有规矩管着怎么可能维持的下去。早就散摊子了,郑家两兄弟虽在扬州经营多年。早已站稳了脚跟,但他俩也清楚的很,江都棋院之所以在扬州能够立足,除了他们两个的用心经营外,郑家的背景也是不能轻乎的必要条件,二人自问没有自立门户的实力,自然不敢违反父亲的指示。

    “唉,是呀。那什么时候送呢?”郑纪夫也是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大哥不敢违抗父命,他自然更是不敢,终究把谭晓天接去京城是出于对郑家未来发展的考虑,理由非常充分,就算是想抗命,也没有站得住脚的道理。

    “尽快吧。信上催的很急,既然要送,也就没必要拖着。。。。。,三天后吧,赵老师,张老师那里都需要说说,林大老板那里也需要告别,三天的时间,应该够用了。”想了一想,郑纪工说道——当初是林宝良从中穿针引线才好不容易把谭晓天搞来江都棋院的,谭晓天走,江都棋院也必须要给林宝良那边一个表示,这是为人处事的常识,一时疏忽被人家挑了理,想要弥补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了,这就是所谓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的意思,没有谁嫌自已的朋友多,没有人喜欢自已的敌人多,想要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下去,广结善缘,多交朋友,少立敌人那是必须的。

    “咱们这边的事儿倒是好说,只是谭晓天姑姑那边怎么办?梅龙镇离扬州有数百里之遥,一来一去,少说也有个把个月,若是派人把她接来这里商量,时间肯定来不及了,而若是没有跟她商量直接把谭晓天送去京城,难免她知道以后会心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