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三国定鼎 >

第267章

网游之三国定鼎-第267章

小说: 网游之三国定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声叫喊只是开始,在接下来有许多没有注意脚下的黄巾军士兵一脚踩踏上这些带着尖刺的圆形小球,几乎瞬间就被疼痛占据了身体,再也不能继续前进。因为脚下所踩到的小球,一次轻轻的触碰,都会让它往伤口当中陷入得更深,就算是普通的行走都能够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就只有将这小球弄出来才能够继续前行。

    直到听到同伴的痛叫声,许多黄巾军士兵下意识的看去,才发现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那一块空地当中,布满了无数的黑色小圆球。那上面尖锐的尖刺,一头闪烁着寒光,毫不怀疑扎到脚上能够连他们穿着的靴底都一同扎穿。

    这样的阴险,毫不引人注目,谁会在往前极速奔跑的过程当中注意到如此细小的暗器?众多的黄巾军士兵,还是在同伴的惊叫声与倒地的动作,才惊觉到地面满布这种刺球。

    稍一停顿黄巾军士兵们就发现前路难行,想要跨越过这一段路程,必须先将地上的刺球清理干净。可是这需要时间,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每一分每一秒的浪费都会给汉军增加反应的时间啊!

    周厉大喊着,“把地上的刺球都扫开!”

    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有将这些遍布地面的刺球清理向一边,才能够继续前行。至于清理的方法,他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只有选择这简单,也是最慢的办法。

    他这一路的黄巾军士兵放慢了步伐,睁大了眼睛,一边走,一边用手中的兵器拨开那些铁质的刺球。不可避免的,他们的速度就减缓了下来,从原来高速接近汉军大营内部,到现在速度已经慢到一定的地步了。

    “怎么回事?”张宝皱起眉头来,从汉军大营里面并没有传来喊杀声,这让他无比的迷惑。

    按照速度,现在应该已经开始交战了,可惜场面静谧得很。张宝耳朵里面仅有的,就是一些痛苦得嘶喊与惨叫声,并未有任何的喊杀与厮杀声这实在太奇怪了。莫非他们已经奇袭成功了?

    皱着眉头,张宝正在思考着要是要把手中的骑兵投入战场的时候。旁边的的张梁手中光芒闪烁,双手朝着旁边一撕,更远处的浓雾突兀的从中被撕开,露出了清明的汉军大营的内部情况。

    在那里,有森严林立的箭塔,箭塔上的弓箭手,在浓雾散开的一瞬间,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他们在等待,并且已经等待了很久了,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浓雾散去的时刻。

    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在距离极近的黄巾军士兵身上,手中的弓早已将箭上了弦,“呼啸”一声射出。

    暴露在众多黄巾军士兵眼前的,还有那一个个站立着的稻草人,它们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羽箭。直到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并不是预想当中的敌人,而只是稻草人而已!

    “风紧扯呼!”在黄巾军士兵看见稻草人的时候,躲在稻草人身后的汉军士兵已经桃之夭夭,那速度如风一般,甚至那些黄巾军士兵都没有反应过来。

    (本章完)

第509章 磨() 
此刻,汉军大营前方三百米处,黄巾军队已经集结,正气势汹汹的逼近。在他们面前,一个又一个的烽火台,连绵到汉军大营之中。

    每一个烽火台,都不是单独矗立的,在它的左右,都还各有一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上,都屯驻着由百夫长率领的百名汉军士兵,彼此守望,不管黄巾军从哪个方向攻来,都能够发现他们的行踪。并且在被突袭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烽火台来不及点燃烽火,那么守望在左右的另两个烽火台也能够即使的点燃烽火。

    一共有九个,每隔一百米有着三个烽火台存在,在如此近的距离之内,放置烽火台实在有些可笑。不过这是在大营被浓雾封锁的状态当中,因此设置烽火台并不是多可笑的问题。相反,有了烽火台的警示功能,再加上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现在的汉军大营几乎是无懈可击。

    这些烽火台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钉子,进攻的黄巾军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把这些钉子拔出,才能够顺畅的进攻。可是进攻吧,大军压上,就为了百人汉军士兵驻扎着的这烽火台,又有些小题大做了。他们迟早都是要撤军回广宗城的,要是驻军,那也会被汉军合围吞掉。不驻军吧,又会被汉军重新的夺取。

    这些烽火台实在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摆在赵弘和波才的就是这个问题,不管他们佯攻还是不佯攻,这些烽火台都成了前进路上的阻碍,必须要拔除掉。

    “敌袭!敌袭!”最外围的第一座烽火台的百夫长叹出头来,看到黄巾军的踪迹,立刻大声的呼喊。

    身后的士兵,立刻拿起火把,点燃了烽火台上早就堆放好的柴堆,顿时,火焰滚滚生起,夹带着浓烟朝着天空飘起。这几十几秒的时间里面,所有在烽火台上守卫的汉军士兵,立刻感觉到背后被一股灼热的气息烧灼,使他们的后背的汗珠不断的滴淌了下来。

    所有的士兵望着蜂拥过来的黄巾军,脸上不带一丝惧意,挽起弓来,朝着黄巾军射出箭矢。即使是他们只有百余人,无法杀伤多少黄巾军士兵,却也不妨碍他们的进攻!就是死,也要必须带上几个黄巾贼兵,这样去死,他们也心甘情愿!

    身处孤岛,面对的是黄巾军蜂拥的浪潮,没有援军。从被派来驻扎烽火台的时候,他们就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却没有一丝的怨言。军令如此,他们身为士兵,就只有遵军令而行,更何况还有数天前的敢死营出战之时的壮烈一幕。相较于每战都死伤极多的敢死营,他们这些人,却也算不得什么。

    “快快快。把消息报告给卢帅!”在浓雾外面驻守的一名武将吩咐着身旁的士兵,立刻让他去传达黄巾主力已经开始进攻的消息。

    短短几分钟之内,坐于帅帐卢植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多少人?”他抬起头来问道。

    “大约两万人。”被带进帅帐来的士兵沉思了一会儿,确定自己估算没有错误后,才最终回答道。

    “好了,你下去吧。”卢植摆摆手,在这名士兵离开之后,重新拿起了手中的兵书,继续看了起来。

    “卢帅,两万人的黄巾贼军,这有一些威胁啊。”帅帐当中的另一名中年将军开口,他便是跟随卢植而来的副帅宗员。

    “当然有威胁。不过这威胁,早就没有了。”卢植抬起眼来,轻声说道。

    “拓宽出去的大营范围,临脱离雾气只差一丝。常驻一万士兵,这一万士兵随时可敌抵挡正面的冲击。”

    “更何况,正面的黄巾贼军主力,才仅仅两万人罢了。这两万人,只是佯攻,当然也肩负着随时进攻的任务。只不过,前提要是颖川所来的这股黄巾贼军破营成功。”

    “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要张角的主力不动,我也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先发虽可以制人,却也容易被反制,我现在就是要将黄巾贼军给逼进角落,让他们与我们决战。亦或者躲进广宗城中,围而歼之。”卢植缓缓道来。

    前者是他最希望的,便是与黄巾军主力决战,现在颖川战场皇甫嵩也已经率军来到了,具备了大决战得可能性。后者,却是次一点的选择,攻城死伤可能会比大决战的死伤还要多,却有着能够歼灭黄巾军全部,大部分兵力的可能性。

    “原来如此。”听完卢植的这一番话,宗员也放松了下来。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卢植这么的轻松了,对于一切突发情况毫不意外,却原来一切早在其预料当中了。

    不动如山,任他斜风细雨,都不能动摇分毫。

    这是宗员此刻对卢植的印象,也是此刻夏侯惇的真实写照。

    在汉军大营一角被彻底掀开之后,黄巾军士兵们虽然惊讶,却依旧没有选择后撤。这一些准备,陷阱,都被看成是汉军软弱的表现。

    在清理掉地上的那些烦人的小玩意之后他们顶着头上的箭雨,朝着汉军的后阵发起可冲锋。就在此刻,夏侯惇出现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顶盔戴界,手中持着一枝长枪。

    这几天以来,他和夏侯渊轮流值守的,就是汉军的后营。只不过恰恰是他值守的这段时间当中,黄巾军来袭罢了。

    一枪刺出,整个周围的空气都被搅动,长枪从一名黄巾军士兵的胸口贯入。没有一丝停顿,夏侯惇立刻将其拔出,带出的一蓬血液向着四周散落开来。枪杆朝着旁边摆荡,重重的击打在另一名黄巾军士兵的背部,将他打得身子整个倾倒下去,嘴中喷出一大口的鲜血。

    枪随心动,丈三的长枪形成无比绚烂的枪围,带起了一蓬又一蓬的鲜血散放。每一个踏入枪围当中的黄巾军士兵刚刚出现,下一刻夏侯惇的长枪就会出现在那个地方,或挑或刺,有时候还会从喉间轻轻一划,枪尖带出一条血线。

    他便是无法动摇的那座山,阻挡住了面前数百近前名士兵的冲击。

    (本章完)

第510章 突围() 
夏侯惇看着,望着,面对着一名名黄巾军士兵的冲击,眼睛深处却没有一点的波澜。他就只是一个人,站在了最前方,至于他的身后,则是汉军士兵所构筑的防线,即使有这些汉军士兵的存在,他站立的位置,却也早决定了他会承担着最大的压力。

    手中长枪来去如风,在舞动之间并未有任何的停顿,黄巾军士兵的身体在枪头的刺杀之下,就有如一张纸被轻易的洞穿开来。只在胸口的位置,留下一个大小如同食指头的圆洞,等到黄巾士兵反应过来的时候,只是愣然的看着自己胸口处的血洞,眼中的惊骇表明着他根本感知不到这长枪从何而来,又是从何而去的,只有徒劳的倒地。

    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倒在距离夏侯惇三米的位置,在他的身体站立的位置向外扩展着三米的范围,每一处都有黄巾军士兵的身体。却没有人能够向夏侯惇靠近一步,因为从踏进枪围的那一刻,他们就死了。

    不管是速度如何快,就是有三四个黄巾士兵同时来到,他的长枪总会随后来到随后出现,成为了一道夺目的影,一一的杀死他们。这期间的差距是极难让人注意到的,每一枪,每一个敌人,夏侯惇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将他杀死的,区分就是他们的脚步,哪一个脚步最先来到,那么他就是最先死的那一个。

    他一动不动,动的只是他的手,手中的枪。不动的是心,岿然不动,不管是那些冲来的黄巾军士兵多么的凶悍。在他眼中,那股杀气,就如同一阵轻风抚面,顶多是带来一丝丝的凉意罢了。

    不断有血珠自枪头处出现,被带着甩向更高处的天空,阳光自上而下照射下来,将其那点殷红,涂抹得晶莹剔透。

    平静,夏侯惇此刻无比的平静,身上不可避免的被沾染上了许多黄巾军士兵的血液。这血液从滚烫,到冷却,从衣服上因为沉重而滚落,又到了点滴凝固,成了粘稠一块鲜艳的红。

    这一切他都能够清晰感知得到,可不知道为什么,夏侯惇却是没有片刻的迟疑。手中长枪一次次以刁钻的角度刺出,诡谲无比,让迎向它的黄巾军士兵无从把握,最后只能够丧命于枪下。

    也有侥幸在夏侯惇枪下活下来的士兵,在一枪不中之后,夏侯惇果断的收枪,将长枪刺向靠近他的黄巾军士兵。这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因为这侥幸,只能够只有一次,只要那士兵还选择前进的话,那么夏侯惇的第二枪,就绝对不会落空!

    “刺枪。”夏侯惇轻喝一声,向后退去一步。

    这是自交战以来,他向后退出的第一步,也仅仅就是这么一步间的距离,已经用了近百名黄巾军士兵的性命去换得这一步。只不过夏侯惇并不是因为那面对着的黄巾军士兵而后退,他为的是融入身后的军阵当中。

    一枪刺出,带起的一股劲风,扫得他的袍袖猎猎作响。在夏侯惇的旁边,是一名名站着,将手中长枪刺出的汉军士兵。枪头的寒芒闪动着,没有半分感情的洞穿那一些冒进的黄巾士兵的胸膛。

    枪如长林,在黄巾军士兵们前进的道路尽头,竟是出现了一堵长枪铸就的枪林。一枝枝的长枪彼此间隔,只留下极小的空隙,这空隙是给手持长枪的汉军士兵们一个腾挪的空间的,却不容许一个成年人的身体从容的穿过。

    夏侯惇毫无阻滞的融入了长枪兵的枪阵当中,刚刚在他身后,长枪兵军阵当中所留出的那一个空洞,就是为了夏侯惇而留。现在除了身穿的铠甲不同,身高不同,在其他方面,夏侯惇完全与其他长枪兵没有两样。

    既然选择了融入军阵,那么他就不会再像刚才一个人的时候一样,与这些士兵站在一起,那么他也就该与其一同进退。

    双臂端着长枪,肌肉鼓荡起来,夏侯惇盯着面前不远处那些迟疑的黄巾军士兵们。在他的身旁,是两名与他一样动作的汉军长枪兵,全神贯注的盯着前面的敌人,耳朵也都竖了起来,只准备着夏侯惇的一声令下。

    一整排过去,都是一模一样的长枪兵,他们手中的长枪举起都在同一高度上,没有半分的差池。除了身高,体格,样貌的不同,你竟是会感觉他们早就融合在了一起,由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所组合成的一个整体。

    在这第一排的长枪兵身后,还有着第二排的刀盾兵,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着第三排的长枪兵。一个个整齐的站立,在这汉军大营里面,他们并不需要面对左右后边的敌人,只需看着眼前,盯着眼前的敌人就够了。

    “杀啊!”周厉怒喊了一声,持枪冲上。

    那些呆愣住的黄巾军士兵,还在上与不上游离之间,在此刻,主将都冲上去了之后,却也不得不咬紧牙关,跟咯上去。

    “进!”夏侯惇踏前一步,左右的汉军长枪兵与他动作一致,纷纷踏出一步。

    一步重重落地,整齐无比,就连踏起的尘沙,都相差无几。

    “一,二,三。”在心中默默的数了三个数之后,夏侯惇挺枪一刺,“刺!”

    黄巾军士兵刚刚踏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