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盛世为凰:暴君的一等贤妃 >

第228章

盛世为凰:暴君的一等贤妃-第228章

小说: 盛世为凰:暴君的一等贤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太奇怪了。”

    大家看着这块碑,一时间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了奇怪的神情。

    且不说,这块碑上刻着“长安”两个字让人奇怪,根本,从地底下挖出这块碑来,就已经是一件大奇事了。

    祝烽说道:“严尚书,诸位大人,你们帮朕看看,这块碑,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严故他们走上前去,上下打量了一番。

    说道:“这块碑,怕是有些年头了。”

    “是啊,看这碑身,还有这上面的字,真是一件奇物啊。”

    严故走到祝烽面前,摇头道:“皇上,老臣看不出来。”

    其他的官员也都纷纷说道:“老臣,也看不出来。”

    祝烽说道:“这就奇怪了,此地分明是北平,怎么会挖出一块刻着‘长安’的碑呢?”

    就在众人疑惑不已的时候,南烟突然说道:“皇上,妾想要过去看看这个稀罕物。”

    祝烽看了她一眼,平静的说道:“好,爱妃去看看。”

    南烟起身,绕过桌案慢慢的走上前去,周围的那些臣子们一见她过来,自然都退让到一边,南烟走到那块高大的石碑下,仔细的看了看上面的字,还有碑身被腐蚀的程度。

    的确,是一件古物。

    她一边看着,一边慢慢的绕到了石碑的后面。

    然后说道:“皇上,这后面,好像还有字。”

    众人一听,急忙都走了上去。

    祝烽也起身,走到了石碑的后面,果然,那石碑的后面,大概应该是埋在地底下,碑身朝下的缘故,所以刚刚被挖起来,带了厚厚的一层泥土。

    那些工人们只顾着清理了朝上的碑面,却忘了后面。

    因为抬过来的时候颠簸了一阵子,有一些泥土慢慢的剥落下来,露出了后面,似乎也有字迹。

    祝烽立刻一挥手:“清理一下。”

    周围的几个工人急忙上前来,用手中的扫帚和木铲将石碑后面厚厚的泥土刮了下来。

    渐渐的,两个巨大的字,也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北平!

    众人一看到这两个字,全都惊呆了。

    南烟站在石碑下,仰望着那高大的石碑,喃喃的念道:“长安北平?北平长安?”

    她突然目光一闪,转头对着祝烽道:“皇上,妾明白,为什么在这里,会挖出一块刻着‘长安’二字的石碑了。”

    祝烽道:“为什么?”

    “因为,这石碑上的长安二字,并非指地名,而是指——长治久安!”

    众人一听这话,脸色一下子变了。

    而南烟不等他们开口,又接着说道:“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否则,从北平挖出一块长安的碑,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

    “依妾之见,这块碑上刻着‘北平’和’长安’,意思就是,皇上若定都北平,定能,长治久安!”

    南烟一边说,一边转头,对着钦天监监正,微笑着说道:“李大人,你说,是不是。”

    李大人见她来问自己,又是惊,又是慌,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只吃吃道:“这——”

    南烟微笑着说道:“刚刚,各位大人都说,雷电击中城墙,是不祥之兆,现在,本宫看来,雷电击中城墙,不过是上天预示的一个手段,让这块古碑重见天日,才是真正的天意。”

    “”

    “诸位大人,你们刚刚不是一直在说,天人感应,天意不可违吗?”

    “”

    “那这,算不算是一个吉兆呢?”

    那些大臣们也没想到,这个时候,贵妃会突然跳出来发难。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不敢明着跟贵妃争执,而且,司南烟的每一句话,都是扣着他们之前对皇帝的谏言,几乎是用他们自己的话,堵了他们嘴。

    眼看着那些人都有些哑口无言,南烟转头,看向祝烽。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虽然脸上,神情凝重,但眼中,却都飞快闪过了一丝笑意。

    但,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清朗的声音道:“不管凶兆也好,吉兆也罢。迁都,都是动摇国本的一件事,不能轻易为之!”

第753章 这;真的是简若丞吗?() 
南烟整个人都颤了щЩш。。1a

    她慢慢的转过身去,就看到人群当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光风霁月,丰神俊朗。

    正是简若丞。

    从一开始,南烟就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但一直没有找到,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他出现了。

    而且,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甚至连那些大臣们都闭上了嘴,一个个都看着他。

    有的人似乎还暗中松了口气,轻声说道:“简大人终于出面了。”

    “是啊,只要简大人出面,就好办得多了。”

    简若丞慢慢的从人群中走出来,一直走到了南烟的身边,对着祝烽行了个礼,然后,又转身:“拜见贵妃娘娘。”

    南烟有些艰难的抬起头来,看着他。

    祝烽立刻说道:“右丞。”

    简若丞急忙又转身向着他。

    祝烽道:“你刚刚说什么?迁都,动摇国本?你难道没有看到这块古碑上刻的字吗?朕认为,贵妃的解读是对的,定都北平,方能长治久安。”

    简若丞平静的说道:“一块古碑,不足为证。”

    祝烽的眉头微微一蹙。

    他又跟着说道:“一场雷电,也不足为惧。”

    “”

    “皇上,微臣要说的,不是什么凶兆吉兆,天人感应。”

    “”

    “而是是国本,是百姓,是天下!”

    南烟蓦地有一种踢到铁板的感觉。

    之前,她能借用这些大臣们说过的话来堵他们的嘴,可是现在,简若丞一出面,就一整个把所谓的“天人感应”都摒弃了。

    也就是说,双方,又站在了同一条线上。

    还没有任何的输赢。

    祝烽安静的看了他一会儿,然后一抬手:“大家都先坐下。”

    于是,众位大臣全都回到了之前的座位前坐下,倒是简若丞,之间都没有看到他坐在那里,这一次,严故他们将他让到了最前方的座位。

    几乎能够跟皇帝和贵妃面对面。

    祝烽牵着南烟的手,两个人也坐回到之前的座位上。

    一坐定,便听见简若丞说道:“皇上,微臣刚刚所言,迁都动摇国本,有三不利。”

    “哦?哪三不利?你说说。”

    “一,迁都不利民心。我大炎王朝自立国以来,就将国都定为金陵,至此已经数十年,百姓安乐,各居其所,此乃民心所向。如今,皇上轻言迁都,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只会惊恐国生大变,这种情况下,民心不稳,灾劫降至。”

    “”

    “二,迁都劳民伤财,这一点,诸位显然已经很得很明白。户部那边如今也一直在叫穷,修筑北平城墙,已经掏空了国库。而现在,黄河秋汛将至,很快,朝廷又要开始赈济黄河的灾民;还有山西,陕西一带,有好几处地方今年夏天都遭了蝗灾,国库里还要拿钱出来,赈济这几个地方。钱,从何处来呢?”

    “”

    “第三点——”

    他说到前面的时候,都非常的流利,但说到这第三点,却好像迟疑了一下。

    祝烽抬眼看着他:“第三点,如何?”

    简若丞深吸了一口气,道:“第三点,就是迁都,对南方不利。”

    一听到这句话,南烟的眉心都蹙了一下。

    果然,这一点,还是他们都关心的。

    她之前,一直觉得简若丞是一个为官即无私的人,不会考虑个人的得失,但没想到,他还是会说这样的话。

    这,真的是简若丞吗?

    当初那个在简家大宅,温柔和煦;在越国边境,能孤身一人出使越国大营,君子之风令人景仰的简若丞,真的会说出这样的话?

    她,不信!

    可是,不管她信不信,简若丞还是在继续说下去:“金陵有长江天堑保护,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处天然的安居之所。国都立于金陵,不论农文工商,南方都随之兴起,我大炎王朝的大部分赋税,也都来自南方。”

    “”

    “所以,南方,一直是国中之重。”

    “”

    “如今,皇上如果要离开南方,也就是亲手放弃了这个国中之重,只怕,也会减弱对南方的重视吧。”

    “”

    “微臣担心到时候时候,会出乱子。”

    祝烽看着他,沉默了很久,嘴角带着一点淡淡的笑意,说道:“右丞果然为朕考虑得周全。”

    简若丞起身,拱手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微臣,也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祝烽慢慢的抬起头来,看向周围那些不断点头称是的大臣们,慢慢的说道:“所以,你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那些大臣们急忙起身:“回皇上的话,是的。”

    “简大人所言极是。”

    “皇上,迁都的确是一件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可轻言。”

    听着他们的话,祝烽的嘴角微微的勾起一点。

    他锋利的目光看过每一个大臣,说道:“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赞成朕迁都北平的做法吗?”

    “”

    “一个都没有吗?”

    那些大臣们纷纷起身,走上前来,对着祝烽跪拜道:“臣等叩请皇上,收回成命!”

    说完,他们跪伏在地。

    周围,立刻安静下来。

    一下子,偌大的地方,连风声都听不到了。

    南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但就在这时,那寂静的环境里,突然响起了一阵马蹄声,从远处疾驰而来。

    原本大家都紧盯着祝烽,等待着他下一刻就宣布放弃,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又有人出现?!

    大家不约而同,全都回过头去。

    只见村口的那条大道上,远处扬起了一阵烟尘,铺天盖地,好像有很多人赶来,然后,马蹄声停在了大道拐弯的地方,只能从树荫掩映下,看到一些人正下马的下马,下车的下车,朝这边走了过来。

    终于——

    一看到那些影影绰绰的人影,南烟深吸了一口气。

    而坐在她身边的祝烽,突然就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南烟被他带着一点疑惑,却显得有些严厉的目光看得心头一颤。

    立刻低下头去。

    祝烽明白了过来。

    他,眉心微蹙。

    再抬起头来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在所有大臣们惊愕的注视下走上前来。

第754章 危险;就悬在他的头顶!() 
“微臣等,拜见皇上!”

    那些,全都是朝廷在北方的官员,其中领头的,正是成国公吴应求。

    他带领着这些官员走上前来,齐齐拜倒在地。

    一时间,周围的人都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祝烽低头看着吴应求,他还是和之前一样消瘦孱弱,却不知为什么,这把老骨头一直让他坚持着走到今天;还有他的儿子吴定,高大壮硕,跟在他的身后,也跪伏在地。

    祝烽低头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的那些官员。

    脸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说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谢皇上。”

    这些大臣们叩拜之后,这才慢慢的站起身来,但因为吴应求身体孱弱的关系,起身的时候脚步还趔趄了一下,身后的吴定急忙伸手扶着他。

    他苦笑了一声:“老臣失态了。”

    祝烽微笑着说道:“国公怎么会到这里来呢?”

    吴应求俯身拜道:“微臣接到消息,皇后娘娘已经让康妃复位,如今,已经在赶往北平谢恩的路上。微臣感恩零涕,特来向皇上谢恩。”

    “”

    他这句话一出口,周围的那些臣子们都惊了一下。

    虽然,前朝跟后宫是分开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分开的。

    他们在做自己的是的同时,也要密切的关注后宫的情况,比如,在册封了贵妃之后,立马,康妃吴菀就被贬为庄嫔,这件事,朝野皆知。

    大家都隐隐感觉到,是皇上在疏远吴家的人。

    而贵妃所代表的司家,以及司家的亲家河南顾家,渐渐的开始起势。

    也是因为如此,这一次的事,从一开始,吴应求都没有参与进来,北方的官员毕竟都是外驻于此,若皇帝不传召,或者没有一个人将他们集合起来,他们很难形成气候。

    所以,南方的官员们才会数次向皇帝发难,甚至联名上书,请求他停止营建北平城。

    但没想到——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都落到了皇帝的身上。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让康妃复位了。

    这样一来,吴家的人得到了暗示,自然又要过来“效犬马之劳”。

    这些人的目光,神情复杂,尤其看着皇帝身边,一直低着头的贵妃,都想象得到,她此刻该有多失落。

    毕竟,康妃起势,对贵妃,也是一个影响。

    却只有一个人,眉心微蹙,紧盯着南烟。

    南烟即使低着头,也能感觉得到简若丞的目光,但这个时候,她却没有办法抬头与他对视,只一直低着头。

    倒是简若丞,目光微微的闪烁了一下。

    好像看明白了什么。

    他无声的,轻叹。

    而在周围所有的人震惊不已的时候,祝烽的在听到吴应求的那句话之后,却不动声色。

    只是目光微微的闪烁了一下。

    然后,他笑道:“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怎么国公就亲自过来了。”

    吴应求弯着腰,恭恭敬敬的说道:“庄妃娘娘因在贵妃娘娘的册封大典上胡言乱语,御前失仪,险些破坏了册封大典,开罪了贵妃娘娘,却没想到,皇上隆恩浩荡,让康妃复位,实在是让老臣感恩不尽。”

    “”

    “所以今日,特来向皇上,向贵妃娘娘谢恩。”

    祝烽看了吴应求一眼,淡淡道:“这,不过是小事。”

    说完,一挥手:“国公也不要站着了,都坐吧。来人,赐座。”

    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