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封神路 >

第131章

三国封神路-第131章

小说: 三国封神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眼下这里的人,可是不多了。

    这时已是初七下午,眼看又一个白天就要过去了,众人商量过后,看看时间,也是该要散了。

    新任九卿之一,掌管太学的太常卿突然开口说道:“这最后还有一件麻烦事,那韩子诚现如今还在太学里面。看样子是还要住下去。”

    “是他啊”

    说起这事,在座的这些人也都是头疼,要说他们不知道韩诺的行踪那就奇怪了。

    只是,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

    韩诺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就连久负盛名的道门三大仙师之一的左慈,都拿他没办法

    更何况,韩诺身边的黄巾力士是一天比一天多,眼看着又快三千人了。

    “那边的黄巾力士有多少人了”袁绍摩挲着青铜酒樽。叹道:“还是每个时辰多六十四人”

    太常卿叹道:“是呀,现在的话。估计是两千八百八十人了,太学讲堂那附近都被他给占下了,连靠近都不许,这可怎么办才好”

    韩诺召唤黄巾力士的时候,没有避着旁人耳目,他们自然能看得一清二楚。将人数清点得明明白白。

    韩诺是存心这么做的,就是打算显露神迹,看能不能招揽人心。

    只可惜,效果不太好。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念确实深入人心,那些人文士子只当是幻术来看。

    “就算是真的。那也是有时限限制。”

    “三天了,就看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这样的话语,在场众人也早听得多了。

    虽然卢植、朱儁他们知道,那些黄巾力士是真的可以长久存在,可他们自然不会特意去澄清。

    “听说,那韩子诚要把熹平石经给搬走”曹操皱着眉问道。

    曹操与蔡邕是忘年交。

    蔡邕因六年前密奏七事而得罪宦官,远避江南吴会之地,妻女安置在洛阳,曹操便时常有照拂帮忙。

    而熹平石经可以说是蔡邕心血成就,曹操却是不想眼看着让韩诺给搬走。

    只是,要怎么阻拦韩诺,这却是个大问题

    曹操将目光转向卢植和朱儁,见他们果然只是皱眉,却并不说话,不由得又转而看向荀彧。

    这短短三天时间,荀彧的手段到底如何,曹操不清楚,但是结果却是看得明明白白,翻云覆雨都不足以形容。

    事实上,兼修策士秘技与武道功法的荀彧,比之其他寻常三国世界要强得太多了。

    他有的可不仅仅是智谋

    更别说,其中还有着花间派等魔门的助力。

    没错,为了让洛阳局势迅速稳定下来,荀彧甚至请动了他师父慕清流,去联系阴癸派和灭情道。

    荀彧从慕清流口中得知阴癸派和灭情道要撤出洛阳的消息,既然没有利益冲突,那就有着合作可能。

    当然,花费的代价也是有的,甚至还欠下了人情。

    因此,对于曹操望过来求助的眼神,荀彧只能无奈摇头。

    “就像那神将说的那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培养能够治理领地的人才,除非能够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他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

    要么送一批士子文人去巨鹿,要么就任韩诺搬走熹平石经。

    就因为他们这三天试探过不少次,可韩诺的态度很是坚决,二选一,没有更多的选择,这才让他们这么为难。

    熹平石经他们想留下,可又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去巨鹿,还是要背负骂名。

    就算有吧,或者能强迫一些人去,可数量不够呀。

    韩诺开价是至少要三百人还是要学有所成,能够尽心做事的,这就难办了。

    滥竽充数没用,挑出来的人选往韩诺面前一站,韩诺威压一放,是真是假,是强是弱,一目了然。

    韩诺的要求不算高,可也不低,三星级,评价60点以上

    整个洛阳城中,不是没有这么多达到要求的文人士子,太学之中那万余士子,要挑出评价在60点以上的,总还是有好几百人的。

    可还是那句话,愿意去巨鹿的人太少。

    尤其是眼下洛阳形势开始稳定下来了,看似大乱平定,人心思安,就更没有几个人愿意离开了。

    而作为高层的卢植、荀彧他们自然更不会说汉室将倾之类的丧气话。

    既是如此,曹操唯有摇着头,叹息道:“唉现在也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去请蔡议郎回来,重新镌刻石碑了。”

    太常卿也是无奈,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熹平石经虽是历时八年才镌刻完成,可是其实蔡邕等人早在联名上奏之前,便已经做过大量的前提工作了,开始的一两年时间便将文稿定下,主要是后来工匠镌刻石碑花费了不少时间。

    反正劳累的又不是他们,众人都是同意召蔡邕回京。

    如今十常侍等宦官销声匿迹,蔡邕自然不必继续担心,以他的名望,也该是时候回来了

第274章 石经有异() 
直到众人都是散去,一个白天的时间,刘备也没有说过几句话。點,x。

    他现在的身份比较尴尬。

    刘备并不是傀儡,他还代表着汉室宗亲的意志和态度。

    但也仅此而已了。

    根基太浅,在这些人的商讨过程中,他并没有多少插话的资格,只有问到他的时候,他才会思量着回应几句。

    因此,在说到韩诺的时候,即便刘备心中还惦记着关羽、张飞的仇恨,却也不能多说什么。

    韩诺的实力强悍得已经超乎他的想象了

    想当初,在他两位义弟联手之下,只能艰难取胜的韩诺,如今却已经成长到那样的程度,即便是三仙之一的左慈都奈何不得他了。

    这样的成长速度,别说是刘备,就算是卢植这样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都不曾听说过。

    只能用超凡脱俗、非比寻常、不同凡响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了。

    总之一句话,刘备要想靠一己之力亲手报仇,显然是不大可能了。

    但要借别人的手来报仇的话,那首先得要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才行。

    但是,面对韩诺,和他的黄巾力士,谁能有信心

    除非左慈、于吉两人联手

    可那有可能吗

    左慈是去长安了,于吉还在江东。

    所以,不切实际的念头,还是趁早打消的好。

    刘备生性隐忍,这便忍了下来。

    “机会。以后总会出现的”

    是的,长路漫漫,机会总会出现的。

    但那总归是以后的事了。

    这时的韩诺。却皱着眉头,站在其中一面石碑跟前。

    这面石碑上面刻着的是周易。

    熹平石经上,是鲁诗、尚书、仪礼、周易、春秋、论语和公羊传这七部儒家经典。

    四十六面石碑,看上去挺高大,内容挺多的,但事实上真要看下去的话,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韩诺在这三天多的时间里。自然是早就看过好几遍了。

    最初看第一遍的时候,他只是陪着张宁和祝玉妍瞧个新鲜。

    但之后闲极无聊,他真正用心去读了一遍论语之后。耳边却突然响起了系统提示的声响:

    “叮,恭喜玩家揣摩熹平石经,略有所悟,精神属性略有提升”

    当时韩诺就吃了一惊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熹平石经在董卓火烧洛阳的时候就遭到了破坏。

    北齐高澄时。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石碑却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已不到一半。

    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长安,但营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

    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

    也就是说,熹平石经从175年开始刻。到183年刻成,再到190年开始损坏。中间保持完整的时间很短,只有七八年的时间。

    可就算是七八年的时间,对于玩家来说,足够了。

    然而在封神之中,在各个三国世界里边,根本就没听说有哪个玩家提起过,这熹平石经是能够提升属性的。

    就是轮回梦境之中,韩诺也曾经见过这熹平石经。

    那时曹操已经是迎了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了,韩诺当时在这洛阳镇守过一段时间,也曾来过这太学,见过损坏的熹平石经。

    那时候可没有这什么系统提示

    要知道,这熹平石经是影响深远,但那更多的是历史意义,并不是说它本身价值有多高

    就算最初的文字是蔡邕用朱砂以隶书写下,可镌刻下来的却只是普通工匠而已。

    一不是侠客岛上的太玄经,二不是凌云窟里的麒麟壁画,三不是战神殿中的战神图录,当然更不可能是让伏羲领悟先天八卦的河图洛书

    这熹平石经,就只是些普通工匠镌刻的石碑而已

    当然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也不应该有特异之处

    能让韩诺的系统出现提示,这本身才不正常好不好

    韩诺皱着眉头,将这七部经书看了又看,最后选了最熟悉的周易和论语来仔细琢磨。

    果然,时不时的就会出现一次系统提示。

    “这就真有问题了”

    “能够让我提升属性,就说明这些石碑上刻下来的经文,肯定有着特异之处,至少也得是评价80以上的大儒”

    “不应该是评价90点以上的鸿儒,至少要是鸿儒才能有这样的能力”

    “单单大儒,是绝对不够的”

    “只是,那样的人会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匠吗”

    “应该不会吧”

    “而且,要将这四十六面石碑刻下,可是需要不少力气,总不会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吧”

    “那就是写下文字的人蔡邕”

    “又或者,写下初始文字的不是蔡邕,而是另有其人”

    “嗯,看样子这些石碑比我想的还更重要些,那就更不能放弃它们了”

    “至少在搞清楚这其中原因之前,不能放弃。”

    “嗯,兴许价码也得再往上提一提,提到五百或者直接一千”

    “话说回来,这些石碑既然有这种功能的话,应该真能培养出来不少人才吧”

    心中转着这样念头的韩诺,让张宁和祝玉妍也来研究石碑。

    只可惜,他们虽然读书写字不成问题,甚至解读经文也不算难事,可要让她们领会其中精神奥义,那就有些为难了。

    毕竟,年纪摆在那里。

    张宁十四岁,虽然现在快十五了。

    祝玉妍比张宁还小那么四五个月。

    这些经文说的是大道,讲的是哲理,所需要的不单只是悟性,还要有阅历,还要懂人心

    所以,她们也只能是看了个似懂非懂。

    “大叔,你说看这碑文对我有好处,我是觉得自己有收获没错,可具体是学到了什么,却又有些说不上来。”

    张宁皱着眉,纤纤玉手便指着一句话问道:“大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韩诺头也不转,只是看着眼前的石碑,叹道:“别问我你知道的,你大叔我又不是读书人打打杀杀的我才拿手。你问我这个,可就是问道于盲了。”

    “那大叔你这是,在装模作样咯”张宁偏头,不满的问道。

    韩诺终于转过头,瞥了她一眼,道:“我看的又不是经文”

    “那大叔你看的是什么”张宁更是不服

    未完待续

第275章 三重境界() 
“我看的是什么?”

    韩诺终于转头,叹道:“你们看的是文,我看的是字啊!”

    “啊?”

    相对来说,祝玉妍年纪虽小些,却反而更聪明一些。

    张宁还有些糊涂呢:“这字写得确实是好,可是除此之外,又有什么特别的吗?”

    祝玉妍就先反应过来了,她问道:“大叔的意思是,关键是在这字上面?”

    韩诺脸色郑重的点头,说道:“没错。你们可以试一试,随便挑一个字,仔细看,一直看上一刻钟,然后你们就会发现问题了。”

    “哦。”

    然后张宁和祝玉妍一试,就真的发现了问题。

    “不对,不对!这明明是坤字啊,怎么越看越是不像了?横竖都不对了?”

    这大惊小怪的是张宁。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玉妍显然也被同样的发现给惊到了。

    好吧,看一个字久了会觉得不认识,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

    在现代科学,这叫“语义饱和”,或者“完形崩溃”。

    不仅是汉字,英语等其它语言的使用者也会出现“一个词看久了就认不出”的现象。

    甚至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注意力集中过度,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

    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当然,在《封神》之中,科学什么的。只是常识,而更多的,是非常识啊!

    韩诺便是这么说道:“所以说。你们两个啊,境界未到啊!”

    “境界未到?”

    “没错。”韩诺问:“你们可知道。悟道可分几重境界?”

    “不知道。”

    张宁和祝玉妍都是摇头。

    韩诺叹道:“据我所知,悟道一途,一般分作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求道之境。”

    “于天界便有一阕词,名为蝶恋花。”

    “蝶恋花?听这名字就挺美的!不过我更好奇的是,什么是词?”祝玉妍这么问道。

    韩诺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另一种诗,与诗相类似。又有些不同。因为与曲糅合在一起,是用唱的,你听一听便知道了。”

    “那大叔你快唱呀。”张宁催道。

    “好好好,我唱就是。”

    韩诺清清嗓子,唱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的《蝶恋花》。

    一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