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三国封神路 >

第104章

三国封神路-第104章

小说: 三国封神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是正赶在这样的时候。”

    “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张宁这时也在旁边问道:“大叔,这又是怎么了”

    旁边的童渊年纪最大,见多识广,叹道:“这是著书立说是留名青史”

    将编撰著作镌刻于天地法则之中,有天地为其留下原本,哪怕世间流传的文本都散失不见,也不至于失传。

    总会有后人同样领悟到相近相似的思想、道路,然后便能为其传承下去。

    便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

    “这就是传说中的留名青史是哪两位大家”张宁好奇的问道。

    张让看着顶天立地的两道光柱,也是皱着眉头,说道:“那边,好像是袁家”

    “没错。那一边,是荀家”

    “对”

    “是袁逢和荀爽么他们在搞什么鬼”

    韩诺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都赶紧走吧,迟了可就要错过这场盛会了”

第216章 星宿大阵() 
天上乌云密布,雷霆酝酿。

    两道乳白光柱顶天立地,插入云中,些许金黄阳光自乳白光柱周边透射下来,为光柱染上一圈黄晕。

    只是

    仰头望天的荀彧脸色沉重,那乌云并没有散开,反倒更显浓厚了,如果说先前只是铅灰色,现如今却是灰黑色了。

    云中红龙更加躁动,云气翻滚更烈,雷霆声威阵阵,倒像是袁逢、荀爽逆天之行反倒激怒了上苍一般。

    “唉”

    荀彧一声长叹。

    “好好的,师兄叹什么气”自走廊阴影中显出身形的石之轩,来到荀彧身边,笑道:“还没恭喜师兄得掌荀氏一族。”

    荀彧又是一声叹,道:“师弟何必挖苦为兄。”

    却原来,荀彧与石之轩两人正是师兄弟。

    花间派虽对外一直宣称是一脉单传,但这话真心去信的可没几个,真要那样,杀掉一个就能绝了花间派的传承了。

    所以,花间派一直都分朝野、明暗两条传承。

    身在江湖的石之轩是明面上的弟子,未来也将执掌花间派。

    而身在朝廷的荀彧,则是暗面的弟子,主要是负责保证花间派的传承。

    6,出于谨慎,花间派甚至还有一名典籍护法,多数是女弟子担任。

    而以这三名亲传弟子为核心,尚有些外围弟子和相关人员,并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有形影相吊的那么两个。

    当然,主要的传承也就只有这么三脉。

    不同于武将和谋臣,所需要的天赋条件较高。

    虽然入门的门槛低,但是要真正攀上巅峰,却还真需要极高的天赋。

    比如说吕布、典韦、黄忠、关羽、张飞之类。荀彧、郭嘉、周瑜、诸葛亮之流,都是先天条件极好,才能跻身于顶尖之列。

    于是,武将和谋臣便广撒网,大浪淘沙的选出精英来。

    而武者和修士的修行功法,其入门条件虽然要略高一些。但是只要能够入门,肯花时间肯费苦功,便总能有所成。

    因此,武者和修士便多是先挑一个资质好的弟子,然后集中资源,让其攀登巅峰。

    石之轩与荀彧的关系,说不上有多好,但也不坏。

    两人虽是师出同门,但各有各的资源传承。又各有未来,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相互之间还是能聊得过来的,一些玩笑话倒也开得。

    石之轩这时也是叹道:“师兄啊,不是师弟刻薄,只是师弟这次来,便是要充当坏人的角色。”

    荀彧叹道:“师父怎么说”

    石之轩道:“师父让师兄给师弟指一条明路。”

    “只是指路”

    石之轩点头:“师父到底也是心疼师兄的,不会让师兄太过为难。”

    荀彧回头望着屋内。说道:“那就等一等吧。”

    荀爽的镌刻仪式尚未结束,荀彧还不能离开。

    至于慕清流的意思。不过就是要去光武帝陵罢了。

    荀家虽是忠心汉室,但荀爽既然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责任已是尽到了。

    “剩下的,看天意吧。”荀彧暗叹。

    石之轩虽有些着急,但这时却不是着急的时候。

    一两句玩笑话是无所谓,但真正触及荀彧心中底线的话。那师兄弟情分也不管用。

    此时荀彧心中最关心的,便是荀爽。

    荀爽之事不见结果,荀彧是绝对不会离开的。

    石之轩知晓这一点,也就只能陪在一旁等着。

    此时的光武帝陵之中,那领路人正要破开二十八星宿大阵。却突然觉得阵法力量大增。

    领路人一抬头,便见穹顶之上,落下两道乳白色光柱,正是袁逢与荀爽两人的文气光柱。

    “该死袁逢跟荀爽那两个死老头真是碍事”

    当年刘秀一番布置,知道的人可不少。

    首先是刘姓宗室,然后是宫廷之内的亲信宦官,再到云台二十八将的子嗣。

    最后便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此外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这些名门大族,其核心掌权者也是知晓、甚至亲身参与的。

    而能够带李儒等人进来,又着手破解二十八星宿大阵的领路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寻常普通之人

    这领路人正是出身河内司马氏的司马徽。

    司马徽自感觉到天命改易,便一路北上回到河内,与族中主事的司马防商定之后,联系上李儒,透露光武帝陵之事,将其引了过来。

    正是要借李儒与西凉军的军势,破开这二十八星宿大阵,破坏刘秀布置,散去汉朝数百年国运龙气。

    天命虽变,大势改动,但是司马家却不愿轻易放弃数百年来的辛苦谋划。

    河内司马氏,源自于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司马卬。

    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

    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

    其后,汉王刘邦进兵楚地,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地成为河内郡。

    汉朝传承有多少年,司马家就谋划了多少年

    耗费了那么多年光阴,付出过那么多代价,如今岂是一句天命改易就能让他们轻易放弃的

    司马徽虽是早有算计,但怎料人算不如天算,终究没能赶在袁逢与荀爽两人出手之前破开大阵。

    如今有文气光柱护持,二十八星宿大阵又得新力增强,已经不是那么好破的了。

    这二十八星宿大阵布下之时,正是这汉末三国世界处于短暂回升时期。

    从原本秦末汉初之际,西楚霸王项羽所在时,最强高达六星上品的天地界限,渐渐封印衰退至五星下品,然后在光武时期短暂回升至五星巅峰。

    虽然现如今的天地界限,仍是在四星上品,但在当时二十八星宿大阵布下之时,却是五星巅峰的层次。

    当时名声不显的普通道门宗师,其实力换算到现如今的评价,也足有0点左右

    比之现在的左慈、于吉都还要强

    哪怕是经过百余年的光阴,要如今评价只有93点的司马徽来破解,也是极不容易。

    更何况,还有了袁逢和荀爽的文气相助

    司马徽很清楚,留名青史的仪式并不能持续多久,这文气相助也绝不会持续太久,顶多一两刻钟

    但是司马徽更清楚,得到文气相助的二十八星宿大阵,却不是一两刻钟就能破解的了,至少还需要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

    而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其他人赶过来了

    “该死”司马徽恨恨骂道。

    李儒自然也是看到了这变化,走到他身侧,问道:“怎么了”

    “有人出手阻拦了。”

    李儒皱眉:“那要拖多久时间赶得及么”

    司马徽道:“只怕赶不及了,必须使用特别的手段了。”

    李儒心狠,并不将这放在心上,只是淡淡说道:“那就用吧。”

第217章 天降机缘() 
洛阳城中,原本何进统领的六万城防军,和董卓的五万西凉军,再算上十常侍的一万兵卒,加起来足有十二万之多……

    经过这两个多时辰的战乱,死伤惨重。

    十常侍那一万兵卒,只带走了三千,有六千死在了宫城之中,有千余四散奔逃。

    六万城防军分成九部,分受四门、四角,及坐镇宫城,平均每部就是六七千人,经过董卓、卢植等人的攻城,还有原本十常侍制造的纷乱,死伤将近两万,逃散的也将近一万。

    而五万西凉军在攻城时的损失还小一些,是在韩诺攻破城门之后的损失更大,加上吕布的冲杀,损失约有一万,逃散的有三四千。

    这么算下来,死伤的有将近四万人,再有逃散兵卒四下逃窜作恶,也犯下不少人命。

    这可都是在这洛阳城内,劫气加上血气、怨气等等的影响,让洛阳城变得更加混乱,如果不是这雷霆天威震慑,将这些气息都逼入地下,只怕如今的伤亡仍在继续。

    只是,被逼入地下的劫气、血气乃至于怨气,却在袁逢、荀爽那通天彻地的文气指引之下,来到了这光武帝陵!

    人算不如天算的,不只是司马徽!

    整座洛阳城中的劫气、血气、怨气,大半都汇聚在这光武帝陵。

    气机感应之下,国运龙气敏感的感觉到了危险,天上红龙更加躁动不安。

    “轰隆!”

    或许是乌云之中酝酿的雷霆终于到达了极限,又或者是龙气不安于帝陵被侵扰,又或者是天威雷霆要镇魔辟邪。

    一道炽白电光闪过,万钧雷霆轰隆劈下,正劈中光武帝陵!

    “轰隆!”

    光武帝陵天顶被天雷劈开,天雷余威将文气光柱给震得有些不稳。而那些劫气、血气、怨气似是骤然遇到天敌一般四散逃开。

    “轰隆!”

    又是一记天雷落下!

    文气光柱被直接震散,二十八星宿大阵光华闪过,根本抵挡不住。砰然碎裂开来。

    当然,围绕在光武帝陵的劫气、血气、怨气也都被这同样四散追袭而去的雷霆。给清扫得一干二净!

    这两道天雷是本就该降下的天威,也是国运龙气所化红龙为自救而降下的劫雷。

    身处光武帝陵之中的司马徽和李儒、李傕等人自然免不了被劫雷照顾到。

    第一道雷霆极快,即便是司马徽也没有反应过来,但其威力也是不大,司马徽甚至连血都不吐,只是体内气血震荡而已。

    第二道天雷降下之时,司马徽已经从那破碎天顶之上看到了征兆,已有防备。

    但这第二道天雷威势极猛。哪怕司马徽早有防备,也被震伤,重伤!

    “噗!”

    体内伤势沉重,一身战力顿削四成的司马徽却是不惊反喜,因为二十八星宿大阵破了!

    然而司马徽脸上喜色未退,又是惊变骤起。

    组成二十八星宿大阵的二十八座雕像,在天雷之威下都碎成粉末,扬扬洒洒的充斥在帝陵之中,但就在这些飞舞烟尘之中,二十八道亮光闪起。

    “咻!”

    这二十八道亮光在刚刚亮起之际。在司马徽、李儒、李傕等人反应过来之前,便疾飞而上,飞上天际。飞入密布乌云之中。

    李儒一惊,问道:“那是什么?”

    司马徽暗呼一声:“糟糕!”

    方才在破解二十八星宿大阵之时,司马徽便惦记上了那云台二十八将的佩兵。

    那二十八件佩兵本就承受二十八将精神意志的灌注,已与普通神兵不同,更在这帝陵受帝气龙气浸染,已成为比之普通神兵更高一级的地神兵。

    若是司马徽能将这二十八件地神兵尽数纳入掌中,谋算天下一事,便又多了两三成胜算。

    只可惜,这二十八件地神兵。其原料材质并不算太好。

    毕竟当初光武帝刘秀尚为一统天下,云台二十八将尚未功成名就。其能用的兵器虽不算差,但也不能说是有多好。

    这一百五十多年光阴。既无人照料,又无从引导,二十八件佩兵虽是都成就了地神兵,但其本质却是虚格,被这天雷一劈,顿时大半都是破碎,只留下精华化作光芒飞上天际。

    “可惜了!”

    对于李儒的问题,司马徽自然不会解释得太过清楚,只是说道:“应该就是那二十八件佩兵的精华吧。”

    这个可能,以李儒的聪明,自然也早想到了,只不过是想要确定一下罢了。

    佩兵精华已经飞天而走,司马徽虽是眼热,却也知道已是错过了,唯有珍惜眼下。

    司马徽看着那被天雷劈开防御,如今正是毫不设防的光武帝棺椁,眼中精光闪烁。

    “天剑,会不会就藏在里面?”即使以司马徽这十余年的静心修行,也不由升起贪念。

    当年那刘邦是什么货色,司马家一直都有口耳相传,可就是那样流氓一般的刘邦,却能凭借天剑而跟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战成个平手!

    哪怕当时的项羽已是功力大损,疲惫劳累,可相比之下,那状态完好的刘邦更加不堪,只是依靠了天剑,才能将项羽抵挡下来,逼得他自刎身死!

    “天剑啊!”

    司马徽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缓缓向那棺椁走去。

    天际之上,二十八道光华在乌云之中浮浮沉沉。

    乌云之中仍是雷光隐隐,那二十八道光华在雷光之中渐渐受到削弱,便有了上下强弱之分。

    强的光芒如同拳头般大小,看不清其中蕴藏着什么,而弱的光芒却只有拇指般大小,只是一截碎片。

    或强或弱的光芒,在乌云中游走飘动,似是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着它们,渐渐的每七道光芒汇聚在一处。

    其中最强的四道光芒,陡地放出强光,将各自周围的那六道光芒都牵引到身边,聚而成形,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佩兵精华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二十八星宿的变化,便唯有收拢凝聚而成四象变化。

    原本的二十八道光华,聚合凝为四道,虽仍是拳头般大小,但光芒亮度却大大提升。

    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