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奇情柳永 >

第261章

奇情柳永-第261章

小说: 奇情柳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感动了多少与江州有缘的观众。

    其词曰:“苏河畔,泪洒水流清。坎坷荒地江南柳。昼夜千般报苦辛,图后世温馨?离别情,阴阳两分明。游魂环绕献诚心,酬谢痛悔愿安宁,欢乐无泪痕。”

    柳永写就此词,自觉心痛不已,他畅畅快快地哭了一场,擦去眼泪,收拾好心情,将此词录了一份,留在屋里,掩门独自前往吴氏家庭旅店外的荷塘边,借优美之环境排遣心中苦楚,他贪婪地呼吸着荷叶荷花的清香,饱赏荷花的优雅姿态,他缓步追随着荷塘之中孩子们的戏水打闹,好不舒坦,好不惬意。

    天才神童夫妇见到《江南柳》新词,更加肯定了柳师傅与谢玉英有缘无份的情感,也充分理解了柳师傅长痛不如短痛的做法,他宁可让不知情的人们误解他的所作所为,斥之为太薄情,太寡恩,太不负责任,也不让悲剧麻痹自己和麻痹重视自己的红颜知己。

    于是,天才神童充分发挥了他活报剧的才能,让聪明弟和翠儿来演绎这一情境,并邀请柳师傅前往指正。

    此活报剧命题为《清醒》,其中的聪明弟扮演的男主角名曰负情,翠儿扮演的女主角名曰春生,其剧情在柳永与谢玉英的情感纠葛的基础上更加典型,更加艺术化:

    负情与春生惺惺相惜,情义相通,互有深情,无奈,他们不是同一个生活场境中的人物,一个天马行空,一个踏实着地,一个追求情感的永恒,一个需要抱着情感现实睡觉,一个因珍视情感而挥泪离别,一个渴求情感而苦苦相求。

    而天才神童果真了不起,他将这种巨大的差异直观化了,他将舞台巧妙设为上下两层,负情在天上表演,春生的活动却在地上。负情在空中宛如一颗明亮的星辰,引起了春生的热情关注和欣赏,她对那颗明亮之星倾注了全部的感情,而明亮之星也毫无保留的将闪耀奉献给她作为回报,他们可以你走我也走,你闪耀我兴奋,你坠落我悲戚,命运始终相连,情感无比深厚,但他们注定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悲剧,他们注定成为无可避免的悲情人物。

    表演中的细节催生观众的喜怒哀乐,负情在空中潇洒的行走而令观众有超脱之感,地上的春生则拼命地追随而令观众好生羡慕,负情充分的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与舒适而让观众心情愉悦,春生则是挥汗如雨地经受着劳累与疲乏却让观众深表同情,负情因为精押压力巨大而沉沉欲坠而使观众提心吊胆,春生唯恐负情摔得粉身碎骨拼命用身体为之铺垫而令观众为之叹惋,负情不得不挥泪告辞消失在辽阔的天幕尽头之时而令观众嘘唏不已,春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无力排遣的孤苦而令观众泪洒当场。

    聪明弟延续了柔体表演的风格,令苏州观众大开眼界,大呼过瘾;而春生的扮演者翠儿不仅有小不点和小师妹那样的柔体技能,而且还加进了她母亲的武术基本功,让苏州观众赞不绝口,封之为苏州的天才女星。

    柳永当然禁不住流泪,他没有捅破这出剧的题材来源的那层窗户纸,他称赞天才神童非凡的想象力和舞台的切分能力,赞叹此种表演系最深刻最富创造力最切合剧情内容的独特方式,更称赞两个演员的演出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高兴得不得了的苏妹免不了说上两句谦虚的话,把功劳归之于柳师傅。

    最有意思的是吴妈,她坐在舞台的角落里听戏,其实,她听到最多的是观众的热烈反响,从观众的反映中判断该剧的品质,她听了柳永和苏妹的评价之后道:“尔等不必谦虚,若不是我这舞台监督称职,能有这理想的效果吗?”

    天才神童夫妇诚心求教柳永之时,柳永则作为临别礼物赠之曰:“评弹若能天上人间,那便是真不愧为天才神童也!”

    天才神童然其意,决心定不辜负柳师傅之心意!(未完待续。)

第十二节 苏州别惊动苏州() 
苏州人的热情没能留住柳永,苏州吴氏天才神童成功将评弹的演唱引入观众想象不到的情境之中后的次日,柳永便突然袭击般地提出登程前往江州。

    其实这是一个谎称,柳永是想用这个来制造一个不能挽留也不便挽留的理由,谁都会同情一个表面看儿孙满堂,实则孤家寡人之人,奔向自己的幸福彼岸,登上驶向幸福港湾的航船,由孤苦无依投身于享不尽的家庭温暖之中,谁都只有祝福,再深厚的友情也只能为之让路,此乃柳文曲智谋的威力。

    恰是这种威力,既创造了新词的奇迹,创造了延州边防的奇迹,创造了跨越时代进入时空隧道的奇迹,创造了培养艺术奇才和艺术全才的奇迹,但也制造了传统式的科举奇迹之家的悲剧,制造了天伦之乐殿堂的悲剧,尤其是柳永亲手导演了自己人生的悲剧。

    柳永的离开乃他亲手导演的人生悲剧发展的**,聪明一世的柳永也有糊涂之时,他决心独自品尝人生的苦果,饮尽人生苦酒之时,他还没有觉悟,还在做着跻身于官场跻身于上流社会的美梦,而且这种美梦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诱导他自己步入不幸和痛苦的深渊。

    柳永离开的当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从苏州河妓院出来,苏妹和翠儿就帮他拿行李上苏州河妓院的专车,凑巧的是这装饰豪华的车就是在码头上接住前来苏州的柳永那一辆。

    刚上车,赶车的把式便开始了唠叨,他似乎代表苏州喜欢柳永,喜欢柳永的才情,喜欢柳永的传奇人生,喜欢柳永的新词,喜欢柳永编导的戏曲,喜欢柳永一脉相承的后继的人们,挽留于他,一个赶车的大老爷们也可以是动情的。也可以像娘们儿那样饱含热泪,像情侣一样难舍难离。

    苏妹说不出话,他调整了半天心情,终于将吴妈的话转告给了柳永:“希望他多多保重身体,希望他能幸福吉祥,希望他能温暖一生,更希望他能将苏州当着第二个家。”

    翠儿早已哭成了泪人儿。她不住地饮泣,紧紧地倚靠在柳永的身上。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送行的苏州河妓院的院坝之中,人越集越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围得水泄不通,而美人谷镇乡亲钱庄的老板、武氏盐铺的老板和苏州吴氏的退休族长与现任族长,他们力劝众人让出一条道来,不要耽误了上船。

    苏州人真是太好了,他们让开一条道。苏州吴氏家族的马车开道,围观的人们有人高声祝愿柳大师身体安康,有人朗诵着喜爱的柳氏新词,更多的人将鲜花、苏州特色纪念品或者苏州可以带在路上吃的小吃放上车去。

    套车的马儿似乎也很不舍,它们并未撒开四蹄狂奔,而是温柔地散步一般,蹄声清脆而可不响亮。它们仿佛还在用响鼻的方式与一路送行之人搭讪,互诉依依惜别之情。

    一路相送的人们,均表达难以理解柳大师何以要匆匆离去的原因,而柳永的表情也总是沉寂,一言不发。

    柳永与苏州吴氏天才神童合璧大放异彩,使苏州的有缘之人眼界大开。不仅是视觉欣赏水准大大地得以提升,更是拓展了想象空间,变得更加浪漫,更加通灵。

    苏州对柳永不可谓不情深,他的再次到来,得到了表彰式的回报,苏州的舞台上传播的柳氏新词可谓家喻户晓。活跃在人们的嘴上,镶嵌在人们的生活中。

    苏州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真是热情,他们记住了柳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们都热情的盛赞柳永横溢的才华,酷爱新词如同呼吸和吃饭睡觉一般,他们见到柳永总会礼遇有加,总会寻找机会以款待柳永为荣,以与之交谈作为受到点化炫耀于人的资本与无比荣耀。

    可越是被深情包裹着,越是被热情浸泡着,柳永越是想要逃离,越是盼望独处。

    一路上,柳永也说不出话,他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他用意志力筑起一道关闭情感宣泄的闸门,他抬眼望向四周,苏妹看在眼里,但不知为何,也不便问起。

    翠儿喃喃地道:“聪明弟为何不在,为何?”

    此语提醒了她的母亲,苏妹意识到了,柳永不仅在寻找聪明亮和小弟,也许还在寻找天才神童和他的天才儿子。苏妹嘴上不说,心里着急,既然两个族长均来送别,为何年轻人,与柳师傅有师徒之情的年轻人不到,真是岂有此理!

    不远处,一辆马车从拐角处冲了出来,而站在车把式身后,身子贴在赶车把式身上的居然是天才神童的天才孩子,是柳永最喜爱的孩子之一。

    柳永的喜爱是有原因的,此孩子如同彼孩子,一个他素未谋面的孩子,柳涚的孩子,他的孙子,他深深愧对的孙子,在他的想象之中,自己的孙子就该如此聪明,如此可爱,如此让人牵肠挂肚。

    柳永抬起头来,将目光投向远处,看着那辆马车停下,第一个跳下车的便是小弟,他从聪明弟手中接过天才神童的孩子,放在地上,叔侄俩携手跑着,而后下车的天才神童夫妇在后面追赶,不断地提醒别摔着。

    小弟真是厉害,没跑多远,他索性将侄儿背了起来,健步如飞地跑将过来,聪明弟在后面提着一个包袱,追赶着,追赶着。

    到了,到了,天才神童的天才儿子吵着要上柳永的车,小弟将其举起来,放在车上,这天才儿子对柳永道:“爷爷,还没有听过我口述评弹就走了,岂不可惜?”

    柳永一把将其揽入怀中,在孩子的头顶上亲了又亲:“这不是绝好的机会吗?”

    “我可不是自大啊!”天才孩子依偎在柳爷爷怀里道,“我比我爸还聪明,试试吧!”

    柳永道:“好,以今日之情境为题可乎?”

    天才孩子点了点头,便吟唱道:“朦朦胧胧车马嚣,人山人海声如潮,翻江倒海泪滔滔,难舍难分寄水道。”

    翠儿伸手抚摸着天才孩子的小肩膀,正要开口称赞之时,看着天才神童正在摇头,而柳永则低头对孩子道:“似乎缺少喜色,过于沉重了!”

    没想到,天才孩子又吟道:“前途浪阻路遥遥,人心互通挂帆高,顺风顺水似微笑,吉祥幸福满云霄。”

    天才神童之妻则曰:“儿子,还没有表现出师徒情份哩!”

    天才孩子向他母亲眨了眨眼睛道:“艳阳高悬情美好,文曲杰出弟子娇,剪裁无形为霓袍,日更月替暖意照!”

    苏妹带头鼓起掌来,进而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天才神童与柳永同时为孩子竖起了大拇指,孩子在柳永怀中贴得更紧了。

    不知不觉到了码头,船老大站在船头,微笑道:“柳大师请!”

    柳永在众人的帮助下上了船,苏妹和天才神童之妻各抱着一床棉被上船,为柳永铺垫好,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叮嘱船老大,要尽力关照,不可怠慢。而随行的旅客也来相助,大家有说有笑,关系融洽,想必乃愉悦之行的开始。

    船老大诺诺连声,并请她们放心,一定将柳大师照顾好,安全送达目的地。

    苏妹指了指放在柳师傅座位下的一个精致的布包,悄声对他道:“看管好了,里面放有好吃的,随时可以取食之也。”

    柳永用感激的目光望着苏妹,他主动与上船为之忙碌的人们挥手告别,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中,船驶离了码头,渐渐地消失在视线的尽头。(未完待续。)

第十三节 激情经济说娇儿() 
没想到,船老大是一个酷爱文艺之人,他曾在苏州评弹院训练班接受过训练,因为声音稍有缺憾,只能遗憾地成为票友,而不能当饭吃。

    沿途,他对柳永的关照不可谓不周到,当船进入主航道不久,他便唱起了柳永推行新经济蓝图方面的新词,他的演唱的确还算动听,并不左腔左调,形成了旅途的一道风景,大家唱得可带劲了,可以说是风格各异,板眼百出。

    好听不好听有何要紧?重要的是大家旅途愉快,相处融洽,相互照顾和相互体谅。

    船老大唱了一气之后,他便隆重地将柳师傅正式地介绍给大家,除了要求呵护照料病魔缠身的柳师傅之外,还动员大家有需请教之处千万别客气。

    如此一来,柳永的人脉关系越来越好,他也变得健谈起来,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可以说是一路攀谈,一路友情,一路畅快。

    这一船人中,大部分都是苏州的外来之人,而且多是生意人,对柳氏新经济蓝图方面的新词都能倒背如流,大家还相互切磋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畅谈发大财的理想。

    这些生意人消息十分灵通,他们不仅知道柳永即柳三变,知道改换名字过程之中的因由,对柳永的传奇之事都有说不完的话,有些人称柳永为雅人,羡慕他以美为伍的幸福生活,也有人将柳永成天被美女包围着有无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苦恼疑问提了出来。

    柳永告诉他们,从事文艺事业只是一项劳作方式,与耕地种菜没有根本的区别,其劳作环境如同生意人必需与各色人等打交道那样,漂亮的,不漂亮的,别无选择,重视的是与人的交易,实质是赚钱为生,兼及事业。

    这种解释。很难令人信服,不少人直接说柳师傅藏着掖着,没说实话,此乃文人墨客的本性,明明向东,偏说向西,明明向南。打死都咬定向北。

    争执当然是免不了的,争执的结果只是一乐而已。谁也不会碍着谁,谁也不会伤害谁。

    柳永把船老大叫到跟前,请他稍事休息之时,神秘地询问他是否苏州人时,那人告之曰,他乃在苏州吴家打工出生,受吴氏老族长的百般关照和恩典,他家三兄弟合力给吴家掌舵,赚钱之后发展为现在具有十艘客船的船运公司。他之所以成为票友,这是他人生中走过的一段弯路,他曾想以演唱苏州评弹为生,出钱专事学习了三四个月。

    交谈之中,他对苏州吴氏老族长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把发展生意的巨大潜力归功于一个情字,他把寻求生意的机会也归功于一个情字。他还给柳永讲了两种经营成败的切身故事。

    船老大家刚买了两艘小船之时,他们只能在苏州城里及周边接送客人,他们三兄弟轮流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