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明朝第一猛人 >

第56章

明朝第一猛人-第56章

小说: 明朝第一猛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道:“蒋庭,你骑快马去京城,从儿童乐园调十五名侍卫来。”

    蒋庭领命去了。

    朱由检对朱诚说道:“诚哥哥,我们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朱诚问道:“什么事?”

    朱由检道:“你派出了一百名锦衣卫去招兵,每人可以招一百名士兵,一百乘一百等于一万哪,你只是千户,应该不能训练这么多士兵吧。”

    朱诚一惊,忘了这茬了。

    朱诚沉吟半晌道:“走一步算一步吧,招到兵以后,对外宣称3000人是锦衣卫,另外的7000人是辅兵。招兵结束后,阿检,我们一起去一趟皇宫,和皇上言明这件事,看看皇上是什么态度。”

    朱由检道:“我们不能减少征兵数量吗?”

    朱诚道:“士兵已经领钱出去了,为将者最忌朝令昔改。而且我们的时间不多啦,东北的建奴、北方的鞑子、海上的红毛都在对大明虎视眈眈。如果不能在几年之内训练一支强军,怎么帮皇上守卫边疆?”

    朱由检一听大明四面楚歌,急了,道:“反正皇上哥哥很宠我,到时我到皇宫耍赖去。”

    朱诚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恐怕耍赖也不行吧。”

    两人一起叹了口气。

    朱诚见朱由检没精打采的,安慰道:“也许士兵们招不到那么多人呢,我们说不定是白担心一场。”

    安排完征兵事宜,朱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排练新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面去了。

    大明京城里并不流行京剧,流行的是后世认为极雅的昆曲。不过朱诚即不喜欢京剧,也不喜欢昆曲,他更喜欢越剧。从皇宫里带出来的宫女中恰好有几个是从浙江来的,很会唱越剧,免去了到浙江请老师的功夫了。为了让全京城的人都喜爱越剧,朱诚把越剧中的方言全改成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正因为朱诚的大力推广,京剧的称号最后落到了越剧头上。

    过了几日,外出招兵的锦衣卫陆续回来,看到每个士兵都带来整整一百名新兵,朱诚脸上虽然笑容不减,但眼中的阴郁却越来越重。

第三十三章 关进天牢() 
泥瓦匠的数量有限,周平就算三头六臂也没法在一个月之内建起可以容纳万人的营房,所以招募来的锦衣卫新兵只能住在帐篷里。朱诚把锦衣卫的新兵分散布置在皇庄里,每500人为一营。建设临时营地的时候,推平了不少长势良好的冬小麦,让不少佃户直叹可惜。

    不过,这些失地农民很快就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至理名言。他们被皇庄招为农业工人,过上了旱涝保收的生活。只要每日按时上工,努力劳作,每个月就有1两银子的月钱,一年就是12两,等于丰年在农田里劳动一年的收入。

    农业工人发现他们工作的地方很奇怪,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这些房子里的墙壁和房顶都是用透明的水晶制成,阳光可以照射进房间,凄风苦雨则被关在外边。看了这房子,让人感叹不愧是皇家庄园,出手果然阔绰。更让人啧舌的是,他们在里面居然还安装了火炉,气温太低就点起火炉。开始工人们还以为是工头们爱惜他们的身体,怕他们冻着。后来发现,他们收工后,火炉依然不熄灭,这才知道,这火炉是为了保持水晶宫里的温度,真是奢侈啊。

    农业工人发现皇庄的新管事很和气,就是不太懂农事,喜欢瞎指挥,居然在十冬腊月让他们在水晶宫里播种。虽然小麦的名字叫冬小麦,但也不是冬天播种的呀,真是外行指挥内行。不过,奇怪的是,这些种子居然还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种过菜的农民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嫩芽是青菜、菠菜、芹菜、黄瓜等的菜苗。

    有些工人以为这些种子很特别,可能是新品种,便老着脸向朱诚讨了些,种在房前屋后,精心照料,一天浇七八遍水,可是依然没有动静,这才对朱诚心悦诚服。

    到了青菜快收获的时候,客青青领着300人回来了。他们是最晚回来的一批,毕竟医生在任何朝代都是稀缺资源,不太好找。

    朱诚有些惊讶,客青青怎么这么厉害,找到这么多愿意从军的医生。一问之下才明白,客青青只招收到了34名医生和66名护士,剩下的200人是那两个保镖招的新兵,他们真是保镖、招兵两不误啊。

    时间不能再拖了,朱诚带着大队人马,拖着两大车青菜,和朱由检一起进宫去拜见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看到两车绿色蔬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尽管他贵为天子,能吃到无数的山珍海味,但还是得受大自然的约束,像这种绿色蔬菜冬天还是吃得很少的。虽然明代已经开始有人尝试用温室种植一些蔬菜,但因为温室的光线不好,只能种植一些瓜果,青菜基本上是种不了的。当然,在江南一带倒是有不少蔬菜,但是运到北京,十筐菜至少得烂掉九筐半。

    魏忠贤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摸了摸,还揪下一片菜叶,嚼了嚼,舍不得吐掉,直接生吃了下去。

    天启皇帝笑眯眯地说道:“朱诚,你真了不起。我说让你种菜,原本是一句玩笑,想不到你居然真的为朕种出这么多菜。”

    天启皇帝瞥见朱诚的表情不由大吃一惊,只见朱诚不但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神色,反而愁容满面。再看看朱由检,也是神不守舍,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天启皇帝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朱由检也跟着跪了下去。

    天启皇帝见二人跪在地上,心知出了大事,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朱诚道:“微臣有罪。”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问道:“你又惹了什么麻烦?”

    朱诚道:“征兵时不小心多征了点。”

    天启皇帝神色一松,道:“多几十人不打紧,朕不是小气的人。”

    朱诚道:“不止。”

    天启皇帝又叹了口气,道:“几百虽然逾制,也不打紧,谁让你是朕的诚弟弟呢?”

    朱诚道:“十、十倍。”

    天启皇帝神色大变:“你招了一万人?”

    朱诚点点头。

    天启皇帝大怒:“你究竟想干什么,想造反吗?给你个千户,你就敢招一万人,那给你个将军,你岂不是要把全国的兵都拿走吗?”

    天启皇帝虽然天性宽厚仁德,但毕竟是皇帝,对任何可能威胁他帝位的人,怎么肯轻易放过。他大喝一声:“左右,将朱诚拿下,押入天牢。”

    朱由检急得眼泪都出来了,道:“皇兄、皇兄”

    魏忠贤也劝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天启皇帝一甩袖子,去后殿了,朱由检和魏忠贤急步追了上去。

    天牢里,朱诚被脱去官袍,换上一身囚服。天牢关的是重犯,准备的囚服都是大人的,套上后显得异常落魄。

    朱诚的衣服里有几锭银元宝,牢头搜到后,自然笑纳了。

    牢头问道:“小子,运气不错呵,这么小的年纪就押入天牢,算是大明第一人啦,犯什么事啦?”

    朱诚道:“真想知道?我记得有一个大贤者曾经说过,好奇害死猫。我说出来容易,不过知道了就要陪我进来一起住。看你这么诚心诚意地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好了。”

    牢头忙摆手道:“我活得还算自在,你就一个人呆在里面吧。”

    天牢的房间又脏又乱,因为尿桶还在里面,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朱诚坐在地上,抬头看着天花板。自己还是过于着急了,万名士兵,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了,但是他又不得不这样做。现在是天启一年,崇祯二年十月,建奴将第一次入关,如果不在这期间训练一支强兵,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中间有九年,虽说训练一支劲旅有四年足够了,不过五年后,朱由检已经十五岁了,那时扩大规模招兵,尽管兄弟情深,但天启皇帝还是会暗起猜疑之心。现在朱由检只有十一岁,招多了兵,大家只会认为是小童做错了事,没有谁会认为他有不臣之心。

    朱诚就是想趁朱由检年幼的时候,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没想到,还是犯了天启皇帝的大忌。关在牢里,朱诚不怕;朱诚怕的是,天启皇帝强令他解散新招募的士兵。这些士兵,他一个个全部检查过,都是好苗子啊。

    朱诚正想着,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来到监狱。他定睛一看,竟是李永贞。

    李永贞道:“魏公公打发我来看看朱大人。他让你放宽心,现在他和朱由检正在联手劝皇上。皇上态度已经有所转变,这几天就会把你放出来。”

    朱诚看着李永贞,感动得眼里泛起泪花,道:“魏公公既然在劝皇上,怎么会有时间派你来探望我呢?”

    李永贞默然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朱大人真是聪明透顶,的确没人派我来,是咱家自己来的。我偷偷听了一下他们的对话,知道皇上的态度已经软化,所以先来报信,让朱大人安心,不要急出毛病来。”

    朱诚道:“你拿我当朋友,我也拿你当朋友。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李永贞打开带来的食盒,里面有酒有肉。

    酒是米酒,肉是牛肉。

    朱诚道:“一个人吃多没劲哪,当我是朋友,就陪我一起吃吧。”

    酒入愁肠愁更愁,朱诚今生第一次喝醉了,他摇着铁门大喊道:“空有报国之志啊,空有报国之志啊!”

    接着朱诚抱着铁栅栏热泪滚滚。

    李永贞劝道:“得过且过吧。大明有那么多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还是安心地过你的小日子吧。”

    牢头拎着皮鞭过来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哪个混蛋在大喊大叫啊,吵得本大爷不得安生。”

    李永贞瞪了牢头一眼。

    牢头认出了这是宫里的掌权太监,吓得抛掉鞭子,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李永贞劝了朱诚几句,便告辞而去。临走时,一再叮嘱牢头好好照看朱诚,说朱诚如果掉了一根头发,就要牢头好看。

    牢头郁闷得想仰天长啸,心道:“这天牢怎么关进了一位大爷,都这样,我们狱卒还活不活啦。”

    突然,他想到,自己还从朱诚的身上搜出了不少银子,看样子不能留了,得赶紧放回他的官袍里去。

第三十四章 皇上探监() 
一醉解千愁,朱诚现在睡得很香。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自从征兵以来,他就经常被恶梦惊醒。现在好了,已经有结果了,虽然是个坏结果,但至少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

    在等待即将到来的厄运的时候,朱诚备受煎熬,绝望、期翼、惶恐、窃喜交织在一起;厄运临头时,反而心里平静了许多。

    朱诚在梦中感觉到有一只手在轻抚自己的脸颊,睁眼一看,一个面白无须的老者正在慈祥地注视着自己,此人正是魏忠贤。

    朱诚坐起来,道:“魏爷爷,您来了。”

    见他醒了,魏忠贤脸一板,道:“你怎么如此莽撞,京西皇庄离京城只有二十里,你居然敢放一万名士兵在那里,真想造反哪。”

    朱诚心事重重,叹道:“时间不多了。”

    魏忠贤怒道:“你现在才11岁,还说时间不够。我老魏现在50多岁了,还觉得时间充足得很呢,你有我老吗?”

    朱诚道:“魏爷爷,现在大明四面都有敌人,北方有蒙古鞑子、东北方有建奴鞑子、极北方还有罗刹人、西方有回鹘、西南方有吐蕃、东方有倭奴、东南方有佛郎机,他们对大明无不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磨牙吮血。要打败他们,保我华夏衣冠,必须得有一支强兵。蕃王不能带兵,朱由检以后肯定是要封王就蕃的。我和他情同手足,不能离他而去,也就没有带兵燕然勒石的机会。我早就说过,希望能够为大明的繁荣平安出力,要做到这点,手上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军事力量。现在不募集士兵,加以训练,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朱由检年幼,没有人会怀疑他有不臣之心,此时募兵,不会引起朝野的震动。”

    魏忠贤道:“你呀,就是太死心眼了。如果你不跟着朱由检,跟着皇上,想招多少兵就招多少兵,绝对不会引起皇上的震怒。”

    两人同时长叹一声。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大喊:“皇上驾到。”

    魏忠贤一时手足无措,想躲起来,又找不到地方。好在天牢里面够暗,他一袭黑衣,站在阴影里,不注意,还真看不太出来。估计魏忠贤此时心里一定在念叨,你看我不到,你看我不到。

    可惜,魏忠贤烧香不够诚心,他的妄想落空了。许多内侍进来,在天牢里挂上许多灯笼,照得里面一片光明。用来隐藏身份的黑衣现在成了指示牌,大概连瞎子都看得见。

    天启皇帝见魏忠贤一愣,道:“魏伴伴,怎么你在这里呀?”

    魏忠贤尴尬地说道:“老奴,老奴见朱诚太不懂事,跑来这里骂他。”

    天启皇帝挥挥手,道:“你们都出去吧,我想和朱诚好好谈谈。”

    魏忠贤和众内侍都退了出去,天牢里其他的犯人也被狱卒带了出去。牢头在心中暗暗埋怨:“这叫什么事嘛,这朱诚也未免太嚣张了吧,开始是李永贞,再是魏忠贤,现在来了皇上,是不是要把本大人吓死呀。你们谈话就谈话吧,还要把其他犯人全部带出去,万一跑了,算谁的呀。俺就不信,你们在牢里能谈什么了不起的军国大事。”

    魏忠贤见自己身上的黑衣太扎眼,赶紧让一个身材与自己接近的内侍把衣服脱下来,和自己换换。内侍有点不情愿,魏忠贤道:“换完衣服,你就滚回内宫,叫李永贞跟你换个位置,就说老魏说的。”

    内侍一听,喜不自胜,这下算是熬出头了,赶紧脱衣和他换了。

    外面一片忙乱暂且不提,再说说天牢里。

    天启皇帝来回踱了几步,像是有什么心事,他忽然说道:“朱诚,你老老实实跟我说,招这么多兵是你的主意,还是检弟弟的主意?”

    朱诚心中大惊,他早已预测过这次征兵可能引起的后果,但天启皇帝的猜疑还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