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沧海纪 >

第383章

沧海纪-第383章

小说: 沧海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走了,他让我办的事,我必须得办到。”顾玄停顿了一息后,又特意加重了语气,说道,“全部。”

    他一下子丢出了袋子里剩下的全部鱼食,轻轻地抖了两下,把残渣都倒出来后,手里握着已经空了的袋子,转过身,朝着凝霜真诚地说道:“天罗地网究竟有多重要,你这位天罗的首领最是清楚,这场仗能打赢,你们起码要占一半的功劳,我也不是无情人,但二哥走了,天罗地网本就该重新回到朝廷的手里,你二人虽然兢兢业业,劳苦功高,朝廷也并非是对你们不放心,但总归,这种东西,得牢牢地握在手上,朝廷才能够安心,这些话,你,能够明白吗?”

    无怪晓露今天一来便很是厌恶他,因为顾玄今天来,除开想看看顾苍留下的一些遗物以外,更重要的,其实就是提前来通知她们,毕竟天罗地网的威力实在是太过可怕,光是他们手上经年累月积累的情报就是无价之宝,更别说还有一大批随时听命的刺客死士,如果有谁能够彻底地掌握他们,并且心又不在大凉的话,那绝对是一场极其可怕的,甚至足以里应外合,彻底毁掉大凉的灾难。

    这种东西,必须完完全全地属于朝廷,必须由朝廷完全信任的人来掌握,而不是曾经的太子旧部,这一点,谁来也不可能让步。

    国之重器,必握在国之手,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在这件事上容不得丝毫的侥幸和可能,朝廷,陛下,信任的都是顾苍,而不是这两位侍女,现在顾苍死了,她们肯定得交出手中的权利,因为谁也不知道她们俩的心思,朝廷也没那兴趣去猜。

    听完这一席话,本就悲恸至极的凝霜,刹那间,只感觉自己身心俱疲,可还是强撑着精神,轻轻地点了点头,亦是诚恳地说道:“这个道理,奴婢明白,天罗地网,本就是朝廷衙门,是主子抬爱,奴婢姐妹俩才得以替主子执掌这两座大衙门,委实是小才大用了,这些年日夜坚守,不敢懈怠分毫,是不想辜负主子的信任,到今天,也确实累了,凝霜,愿意交出手中的一切权利,还于朝廷,事情,本就该如此。”

    她确实是累了,身累,心更累,顾苍就这样突然走了,她其实早就已经没了心思再继续做事,若非一心想要为顾苍打理好他留下的这个庞大衙门,不愿意辜负他,或许她早已随他而去了。

    顾玄也是暗中松了口气,且不说这两位执掌这两座衙门多年,暗地里的能量巨大,关键能够服众,一旦反弹,造成的影响和损害都是不可计量的,而大凉是绝不愿意经受这种不白损失的,况且,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也很难对这两个侍女下手,毕竟这是顾苍留下的旧人。

    “无怪二哥生前一直惦念着你,你的确是个识大体的,只是本王得多嘴一句,你那妹妹,恐怕未必会这么想。”

    凝霜闻言,只能苦笑一声。

    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她又如何不知道自己那妹妹的秉性,的确,因为主子的恩宠,她一向都自视甚高,贪恋权利,要想让她就这样彻底地放下大冥藏的身份,的确是件难事。

    可这是大势所趋,没得商量,甚至说,眼前这位能够提前在私下过来,与她们姐妹分说其中利害,让她们早做准备,而不是等到朝廷直接一纸令下,强行夺了她们的权,甚至可能灭了她们俩的口,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她们姐妹俩不但不能恨他,而且还得念他一份情才是。

    不得不说,主子与他,的确是兄弟情深。

    若非是看在顾苍的面子上,对方何必特意跑来知会她们这两个侍女呢,这一点,她懂,她也明白,自然领情,她更清楚,自己和晓露在这种脏水衙门里做事这么多年,知道的太多了,若等到朝廷的人来,或许就不仅仅是夺权了,故而她答应的很干脆。

    同时,她也希望,因为自己答应的这般干脆,能够让对方网开一面,最起码,给自己一个劝说晓露的机会。

    这位妹妹的脾性,她清楚,但却不得不这样做,这也是她们姐妹俩活命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来说,她确实得再好生感谢顾玄。

    当然,仅仅是对方刚才说的,关于主子的那些话,就已经足够让她感激了,真真假假她不知道,也不愿意去分辨,因为有些话,真假本来就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相信与不相信而已。

    她相信,哪怕那些只是谎言。

第一百零七章 朝堂议事() 
金銮殿前议事,文武百官齐聚,当这帮大凉最有权势的人从家中启程,抵达此地的时候,外面的天甚至都只是蒙蒙亮罢了,不过金銮殿上四处都已经点了照明用的灯盏,倒是丝毫不影响视物。

    不得不说,顾懿是一个非常勤勉的帝王,虽然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说,朝会本就是每日例行的一个程序,但能够像他这样,基本上从不间断的,还是极少数。

    有些时候,哪怕只是做到了标准以内,都已经足够引人瞩目了,因为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连最基本的标准都做不到。

    只可惜,自从那件事传回京城之后,这一个多月以来,朝会算是完全地闲置了下来,甚至连私下里的小会都没有再召开过,这期间,连出入皇宫的官员,都极少极少。

    当然了,这件事大家都理解,毕竟君王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比之那些因为自身的淫*欲而弃江山社稷于不顾,从此不再早朝的历代昏君们来说,因为丧子之痛而暂时无法正常举行朝会的陛下,绝对是他们能够宽容,同情,甚至由衷感到钦佩的。

    故而,这是自大凉在各处战场获胜,解除了立国以来最大危机之后,所举行的最完整的一次朝会,这气氛本该很是不错才对,可只有真正到了此间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一些尴尬。

    无他,盖因原本在朝堂之上风头最盛,势力和影响力都算是最大的几个党派,都因为战事的原因而被波及,多少人因此而失势,多少人甚至因此下了诏狱,眼看暗地里风起云涌,似乎他们不再能像往常一样从容地掌控局面,这让他们怎么高兴的起来呢?

    朝廷是朝廷,个人是个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时间都只会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是为何有的官员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以出卖珍贵的情报,让国家蒙受千万倍的损失。

    晋国蔡京为了独揽大权,可以故意配合大凉,让晋国百万大军战死,让晋国丢失两州三郡,这些凉国朝堂上的官员,在自身利益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也肯定不关心大凉赢没赢。

    别的不说,原本靠着顾苍的个人影响力,风头一时无两,在朝堂独占鳌头的太子党,现在已经基本上分崩离析,只剩下少数的核心成员还在彼此抱团取暖,商量之后该如何继续保持原本的地位。

    做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少人盯着你的位置,就等着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呢,他们哪怕只是为了自保,也得动脑筋,只是哪怕就这么一小撮人,也是各怀心思,四处寻找其他门路,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不包括张家人就是了。

    幽州党就更别提了,连幽州大本营都已经被捣毁了,他们最大的靠山许锦棠倒了,幽州兵权旁落,原本的领袖诸如许仕杰等人,现在基本上完全赋闲在家,再说本来武官的地位就略低于文官,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样一来,他们更是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连立足都难了。

    这其中,被影响最小的,应该算是江州党,虽然江州党成员多是世家子弟出身,而且其核心成员大多被这次三地世家联合叛乱所殃及,可第一点来说,他们支持的两位皇子,也就是顾渊和顾海在这件事上的牵连极小,这就得得益于他们两人和江州何家很早便切割开来了,无论是因为传统世家一向讲究一句“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还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所以选择明面上早早切割,暗地里两头下注,但总之,顾海和顾渊虽然无功,但也无什么大过。

    第二点,也算是世家之乱的核心起因之一,哪怕大凉这些年在顾苍的全力支持下,大力地推动教育普及,但能够上的起学的,还是算少数,暂时来说,朝堂中坚,还是这些世家豪阀出身的子弟居多,这一点很难立即得到有效的改变。

    况且抛开一些诸如“叛乱”等原则性的错误,一个官员的升迁与罢免,完全只看朝廷需不需要他,绝不可能去看他的人品,以及犯过什么错,哪怕他是一个奸佞小人,只要朝廷需要他,他照样可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这一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便是“条条大河皆可灌溉两岸田地,绝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为政者,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太子党失势,幽州党倒台,这眼下正是江州党人崛起的大好时机,所以在朝堂上,也唯有他们这一批人的脸上,还多少带着点笑容,其他人要么是面无表情,闭目养神,把一切心思都藏在肚子里,要么就是一副遮都懒得遮掩的苦瓜脸。

    随着掌印大太监韩貂寺尖着嗓子喊了一声“朝会开始!恭迎陛下”,底下原本在窃窃私语的文武百官此刻皆神情一肃,一边恭敬行礼,一边高声喊着例行的吉祥话,等待着陛下的驾临。

    暂且不提里面的情况具体如何,在大殿之外,大凉的几个皇子却是再度重聚,只是此刻各人的心情,已经与当初大为不同了,不过区区一年不到的时间,几个人的人生,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皇子顾渊和四皇子顾海本就是一母所生,自然天生亲近,此刻便站在一起。

    顾渊垂手而立,其姿势表情,都挑不出一点毛病,绝对是礼官眼中的范本表率,只是眉眼之中,还是隐藏着一股淡淡的悲伤,却不知在忧伤些什么,而顾海脸上的表情却是五彩纷呈,既有快意,又有不满,既有嫉妒,又有鄙夷,挤眉弄眼,看起来很想说些什么。

    少了一个太子顾苍,顺着这样下来的,自然就是三皇子顾黎了,自从幽州出事之后,他便和母亲一起被自己的父亲下令禁足了,前些日子才重获自由。

    平心而论,这其实是一场无妄之灾,毕竟他姓顾,人又在京城,许锦棠造反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却又无法,毕竟得到了什么好处,自然就要付出什么代价,世界是公平的。

    成也许家,败也许家,这是顾苍当年给他的一句批语,如今看来,的确如此。

    好在经历了这些日子的磨砺后,倒是让他少了一些轻浮,整个人的气质都已经大为不同,此刻穿着寻常的服饰站在一边,表情不悲不喜,在顾玄到来的时候,竟然还主动跟他打起了招呼。

    “五弟,晨安。”

    老六顾川的年纪不够,再加上其地位也不如这几位,又没得到通知,自然是没有资格来殿前等候传召的,顾玄在这里年纪最小,三哥又主动打了招呼,他当然得回应,不然就太过失礼了。

    当然,他此刻,已经没了当初在这几人面前的那种拘谨和谨慎,而是非常自然地拱手揖礼,语气不卑不亢地问候道:“大哥,三哥,四哥,晨安。”

    顾海站直了身子受了他一礼,却不回应,反倒是冷笑一声,阴恻恻地说道:“老五啊,听说你才刚回京?”

    他和老三可不一样,他虽然这些日子也算被半软禁在了江州,无法脱身,但得益于他的身份,何家也没拿他怎么样,毕竟这是外孙嘛,所以他这些日子可没吃苦,尤其是三地世家之乱解除后,何家为了和朝廷重新修复关系,更是给予了他极大的好处,那是处处供着他,只差没人他族中了。

    这让他如何不得意呢,之后听说顾苍莫名其妙死了,老三又被软禁了,他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自以为这储君之位那肯定是手到擒来的事,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拦路虎,而且还是曾经被他认为已经绝无可能再崛起的老五,这让他怎能不生气,又怎么可能看顾玄顺眼呢?

    顾玄也慢慢地直起了身子,毫不畏惧地平视对方,他此刻已经不需要再低眉顺眼地忍让,对方怎么对待他,他便怎么对待对方,给脸不要脸,他也不介意好好地教训一下对方。

    “不瞒四哥,的确是两天前才回来的。”

    “嘿,听说你,一回来就闹出了挺大的动静。”顾海双手抱胸,阴阳怪气地道,“这不愧是在外面立了大功的人呐,这底气就是足了,竟然敢当街殴打朝廷官员,烈士之后,再过几天,岂不是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不等顾玄出言回击,旁边站着的顾渊突然轻喝了一声:“够了!这可是金銮殿前!”

    小时候那件事,其实顾玄并没有因此而讨厌顾渊,事实上,圣人都说过亲疏有别,他当时帮顾海,这本就没有错,而后对方非但没有跟着他们一起欺负自己,反倒是经常开导自己,虽然不如顾苍那么贴心,但作为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来说,顾渊做的实在是挑不出毛病。

    这是一个忠厚仁善的人,谁也不能说他的不是,有他站出来打圆场,而且是呵斥顾海,顾玄实在是没理由纠缠下去,也就没有说话了。

    顾海更是如此,他可以不尊重任何人,唯独对这个素来以忠厚闻名,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大哥有些畏惧,大哥此刻的语气很是罕见的在警告自己,他也变得脸色讪讪,也不敢多言了,不然说不得他还要好好揭一下顾玄的短。

    话说回来,他也不是个傻子,这金銮殿前,动静大一点,里面的人都知道,到时候丢的是谁的脸,又该谁吃亏,还用多言么?

    ………

    昨天月票好像格外多,那我今天再更两章试探一下大家

    

第一百零八章 党同伐异(上)() 
“宣,河东郡王顾玄,殿前听命!”

    “宣,河东郡王顾玄,殿前听命!”

    “宣,河东郡王顾玄,殿前听命!”

    内侍们穿透性极强的声音从大殿里不停地往外传出,一声接着一声,就仿若是山谷中传来的回音,重重叠叠,在无形之中,给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笼罩上了一种神秘的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