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沧海纪 >

第32章

沧海纪-第32章

小说: 沧海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生人家自己本事还极大,这样的人谁能压得住?谁敢上去压一压。

    而且还是那句话,这么大的事情,皇上心里肯定早有谋算了,就别现在开口给自己找不自在了,更何况现在文臣这一边基本上都是倒向太子顾苍的,武将本身地位就要低一等,而且这其中又只有一部分出身幽州军系,勉强可以算是老三顾黎这边的人,自己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又如何能抱团对抗一整个文官集团?

    张伯仁自己跟顾苍已经算是半个亲家,虽然还未正式昭告天下,但是流言蜚语都传遍京城了,这时候自然要避嫌。

    当下就有礼部尚书主动上前朗声道:“臣认为太子顾苍,立身立德,心系家国天下,上献治国良策无数,下在民间更是有口皆碑,扬我凉国文风,文名遍传沧海界,此秦王之位,实至名归!”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太子一系的文官们赶紧大声附议,武官们那边也是一片点头赞同之声。

    反正就是走个过场罢了,这时候可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傻子跳出来反对的,能上当朝廷的四品官,基本上都是人精了,都是懂政治的,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闭嘴,什么时候要抱团,什么时候要迂回,都是经验十足,真要有一两个不明白的,也肯定在这座暗流汹涌的朝堂上留不下来。

    既然无人反对,顾懿抬了下下巴,当下便有一位地位不凡的内官托着一块红木托盘上前,上面整齐地叠放着一件天蓝色的衣服,上绣四条七爪金龙,前后,双肩各有一头,做巡天之势,张牙舞爪,带着一股象征皇权的无上威严,这一幕看得旁边的人都暗中咽了口口水,要知道历朝历代获封王位的皇子,哪怕是地位最高的秦王,最多也不过是纹五爪金龙罢了,这一件衣服明显有些逾越古制,但无人敢反对一句。

    在衣服的上面还放着一顶黑色的冠冕,金边打底,帽正嵌着一颗红宝石,殷红如血,威仪无双!

    顾苍不敢怠慢,赶紧从人群之中站出,双手接过托盘捧起,然后恭敬地单膝跪下,口中大声道。

    “儿臣多谢父皇赐爵!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懿抬了抬手,关切地说道:“苍儿,起来吧,冬日地上寒气重,莫伤了身子。”

    短短一句话,其宠爱彰显无疑。

    “多谢父皇!”

    顾苍站起身,先是把托盘交给了还在旁边候着的宦官,道了声‘有劳’,然后这才重新走回了人群之中站定,等下散朝了,自然会有专人送到他府上,他现在捧着也不是个事儿。

    眼看此间事了,顾懿接着道:“三皇子顾黎,德才兼备,当加封齐王!”

    文官队伍的内部顿时发出了一阵骚动的声音,大家都齐齐望向了那位在最前面站着的尚书令张伯仁,但眼看对方一副老神自在,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的样子,就知道上面那位定然早已和张大人通了气的,上头不发话,当下自然无人出声。

    在武官队伍之中,本来也就顾黎一个皇子算是能跟军系这边扯上关系,自然没有不加以支持的道理,当下也无人反对,都是一片赞同之声。

    “臣赞成!”

    “臣赞成!”

    “臣赞成!”

    三皇子人暂时不在这里,但还是有一位宦官捧着正常的五爪金龙的袍服和嵌着玛瑙石的帽子走了出来,在前面面向百官站定,这显然是比顾苍低了一级。。。

    这倒也正常,顾苍本就是一国太子,而且这些年在朝堂内外的名望颇高,相比之下,顾黎倒更像是个正常的皇子,刚成年不久,一切都才刚刚起步,自然比不得顾苍这般天纵奇才。

    眼看底下的人终于都安静了下来,顾懿继续开口道:“四皇子顾海,加封楚王!”

    这一下,底下人反对的声音突然就多起来了。

    礼部之中,除开顾海那位亲舅舅之外的另外一位侍郎,沈侍郎最先站出来道:“陛下,臣反对,四皇子尚还年幼,怎么能轻易加封楚王之爵?这与礼不符,臣认为,不妥!”

    他才边才刚刚说完,旁边马上便有人站了出来道:“沈大人这话可就说错了,四皇子与其余几位皇子年纪相差并不大,并且已经成年,怎么不可封王?若要按年龄说,大皇子最为年长,又为何不可封王?四皇子品行兼优,微臣在国子监的时候就曾有幸为四皇子授过一堂课,臣认为,四皇子完全当得起楚王之位!”

    这人出身江州,乃是文官之中最为著名的江州党中人,自然天然就支持德妃所生的大皇子与四皇子,这些站队,本就是生而得来的,而顾海的那位亲舅舅倒是没有开口,虽然他身为江州党的党鞭,但这时候需要避嫌。

    队伍中原本一直沉默不言的顾苍这时候却是突然开口道:“涂大人说得不错,四弟德行皆当得起楚王之位,父皇,儿臣也赞成赐四弟楚王之位!”

    其他原本还想反驳的文官们顿时纷纷一滞,尤其是那位最先开口反对的礼部沈侍郎更是有些惊讶,从他主动向皇帝讨要顾苍的诗词原作便看得出来,这人定然是极其倾向顾苍的,现在顾苍竟然如此说话,他自然十分惊讶。

    难不成自己想错了?

第五十三章 党派林立() 
不光是凉国,应该说人族历朝历代的朝堂之上都是一副党派林立的景象,就算是远在东大陆的灵族与地族内部,也是三两结党抱团的,只是形式有所差异罢了。

    同乡,同窗,这些都可以成为抱团的理由,原因无他,要想在过独木桥似的官场上爬得比别人更快,爬得比别人更远,除开要得到上头的赏识和提拔之外,同伴的臂助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单独一人,就算你本事再大,都难以成事,故而不管文官还武官,一旦进入这座别样的江湖里,都会抱团在一起,这样既可以避免被无形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吞噬,也可以成为阻挡那些可以翻江倒海的大鱼压迫的筹码。

    简单的,如文官之中颇负盛名的江州党,便全部是由出身江州的官员所组成,凉国六州,江州历来受到的战火纷扰是最少的,同时也是享誉整个南地的鱼米之乡,江州内部,文风鼎盛,家学盛行,从江州走出来的文人,从数量上来说,是最多的,江州党在朝中的势力自然庞大无比。

    这就是四位皇贵妃之一,德妃一脉的天然臂助,何家贵为江州的第一豪门,家学即是国学,其家族中人不是在江州本地为官,布政一方,就是做着学堂的教书先生,传授经义,这些江州党的官员,又有几个敢说没受过何家一丝一毫的帮助?

    更遑论在江州内部,这些个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的高傲世家,向来都是彼此通婚,整个江州世家完全就是一块以何家为首,水泼不进的铁板,不然何贵妃的亲哥哥不过区区一个礼部侍郎,如何能成为江州党位内高权重,堪称领袖人物的党鞭?

    党鞭这个词起源于东大陆,算是舶来词,鞭从字面意思上来说便有以鞭子驱赶的‘鞭策’之意,与其职位有共通之处,顾名思义,党鞭就是驱使党派内部的人,使之往一个方向努力,有监督鞭使之权,位高权重,堪称一个党派的领袖。

    只是凉国朝廷一直有刻意打压江州党,朝中占据高位者,几乎无一人是江州人出身,一部尚书,基本上就算是江州出身的士子所能走到的尽头了,这也让江州出身的这些人颇为不忿,故而在江州党内部,有一批人主张力保大皇子和四皇子上位,不然江州人永无出头之日,当然,这种可以称得上是大逆不道的话,也就在江州党内部传一下罢了。

    势力还要在江州党之上的,便是苏皇后的父亲,前任中书令苏孺文的门生弟子们所组成的苏党,苏孺文在朝为官数十载,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当年还曾为科举主考官十年,这期间中榜的士子,其实都可以算是他的半个门生,哪怕现在已经告老还乡,离开了朝堂,但是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减少,顾苍能这么快地崭露头角,少不得这些苏党人士的帮助,尤其是现在有势头正热的太子顾苍作为名正言顺的主心骨,苏党内部这些年是越加的凝实,十分团结。

    同样的,在朝廷的武官之中,出身幽州军系的幽州党便是三皇子顾黎的天然助力,许家从凉国建国尹始,便开始担任幽州的兵马大元帅,世袭一等柱国公,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幽州出身的武官,又有哪个敢说跟许家没有一点关系?

    这些就算是朝堂上一个基本的局势,不过这些年顾苍势大,文官内部大半都心悦诚服,不少人甚至都视之为凉国未来的中兴之主,是必然要带领凉国北上,铸就万世根基的天命之子,这惹得江州党内部都分为了两派,大多数人现在都已经转为了支持太子顾苍,文人嘛,脾气最臭,但是一旦身心都被折服,也倒戈得最快。

    尤其是朝廷这些年故意把世家出身的官员外派,转而大力地提拔穷苦出身的士子进入京城任职,这帮人虽然也是江州出身,但却没有世家那种狭隘的观念,倒戈的人中,这种人占了九成。

    顾苍身在的,自然就是风头最盛的**,三省之中,中书省原本就是他外公苏孺文的地盘,而尚书省尚书令张伯仁是他的准岳父,门下省在三省之中虽然最为贴近皇家,甚至有直接面见帝君的权利,但实权最低,历来都是皇上的手下,故而三省算是全部都倒向了**,尤其是尚书省下的六部,除开吏部尚书夜知槐独来独往以外,其余人也基本上都是**成员,这也是让其余有心争夺帝位的皇子们感到绝望的原因,这才多少年,顾苍才多少岁,就已经掌控了大半的文官,而且基本上全是高层,在这朝堂之上,谁能与他抗衡?

    要知道武将建国,文官治国,建国尹始,当以军功在身的武官为重,毕竟他们是开国功勋,但是一旦往后,文官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庞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第一,这些文人们是一肚子的坏水,武官大多书都没读几年,大字不识几个,比手段哪里比得过这帮人,第二,历代帝王以武立国,自然也怕手下的武将们造反夺权,故而对武将的限制颇多,这也导致武官看似和文官分庭抗礼,但实际上真要和文官相比,势力还是差了不少。

    当下顾苍一开口,就是一个直接的讯号,虽然不明白为何顾苍会同意册封四皇子的楚王之位,但是既然他们都已经选择了投靠顾苍,自然一切都要以他马首是瞻,只是一下便有大半数的臣子突然上前道。

    “臣赞成太子的说法!”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瞬间这么多人突然出列附和顾苍,惹得其他人都是一怔,就是之前为四皇子发声的涂大人都吓到了,只感觉有一种一人面对千军万马的感觉,当下下意识地就看向了那边的礼部何侍郎,岂料后者只是垂着头,多余的动作都没有一点。

    最前列的尚书令张伯仁轻轻抚须,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己这准女婿从未有主动拉拢官员,但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早已让这些高傲的京官们心悦诚服,主动投靠,这或许才是儒家最推崇的境界吧。

    文官势力迅速地形成了统一,武官们对这所谓的四皇子又没什么好恶,自然也都同意。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意见,那四皇子的楚王之位便算定下来了。”

    顾懿说完,当下就有一名宦官托着托盘上前,同样是五爪金龙,同样是玛瑙石的帽正,只是衣服的颜色换成了石青色,又要比三皇子顾黎低上一个档次。

    眼看一切尘埃落定,顾懿最后道:“永乐宫的五皇子顾玄,德行兼备,朕甚为欣赏,当加封燕王!”

    话音刚落,武官队中突然站出了一个大胡子高声道:“陛下,臣认为不妥!”。。

    这人穿着一身狮子补的金边武官服,站在武官队伍的第二排,仅在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之后,官居正二品,乃是不折不扣的朝廷重臣。

    此人名唤许仕杰,本是许家上一代柱国大将军的近身护卫,备受大将军的宠信,自己主动谏言改姓许,离开了边军,入朝为官之后也是许家一直在为其打点,故而一路平步青云至如今的地位,实乃不折不扣的许党中人,甚至完全可以算是许家人,就是三皇子顾黎见了,都得恭敬地叫一声叔叔,其地位可见一斑。

    这人自然是知道当年那桩旧案的,再说二皇子和四皇子的爵位他们拦不住,这五皇子顾玄无依无靠的,又没什么本事,凭什么能和其余几位并列得个一字亲王之位?

    向来以许家马前卒自居的他当下就躬身开口道:“陛下,五皇子相比其余几位,才刚刚成年,而且能力平平,如何能当得起亲王之位?以微臣看,不如再延后几年,不然难以服众啊。”

    他这话也没说死,没说不能给,只是要延后几年给,能打压一下就打压一下,他可是知道那位淑妃娘娘的脾性,自己这般做定然对她的胃口,当然,这也是他所能做的极限了。

    这时,一位文官突然站了出来,这人乃是户部侍郎,户部掌一国银钱,地位自然极高,这人也是**的成员,知道五皇子与自家太子交好,当下为讨太子欢心,赶紧就冲了出来道:“臣反对,陛下,其余皇子皆得王位,五皇子又无过失,并且已经成年,按照祖制,当得起亲王之位,如果刻意避开五皇子,岂非让其寒心,臣认为不妥。”

    想不到又是在这种时候顾苍突然淡淡地来了一句:“父皇,五弟才疏学浅,还不能独当一面呢,这亲王之位,确实有些不妥,若是因此让其生了骄傲之心,就得不偿失了。”

第五十四章 河东郡王() 
这一番话说出,别说**这边的人了,其他不知内情的人全都又是一愣。

    今天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说太子和五皇子的关系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难道说太子爷其实跟四皇子更亲近些?

    还是说太子爷有自己的想法?

    这些官场人精们现在都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甚至不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