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沧海纪 >

第291章

沧海纪-第291章

小说: 沧海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

    一路上呼延实是专往草深的地方钻,并且一路都在布置陷阱和能够迷惑与干扰对方判断的东西,就这样一直跑到了夜里,筋疲力尽的他,才终于是迎

    面撞上了来搜寻自己的人。

    这五千人,到底还是被逃走了一些,急匆匆地回去了大部队后,将情况一报告,其他人自然是心急如焚,忧心呼延实的安危,赶紧差人出来沿途寻找,却又怕被那可怕的敌人伏击,整个搜查过程进行的极为小心,各部队的人互相都不敢离开太远,这就导致速度极慢,一直到了夜里,才终于是找到他。

    呼延实被人救回帐篷里的时候,已经几乎虚脱,动弹不得了。

    最可怜的是军中还没有医生,但却箭不能不取,最后还是让一个手稳的亲卫来,先用刀子在火上烧红了,用酒喷了一口,再割开肉,小心翼翼地将箭头从骨缝里取出,整个过程那是触目惊心,饶是呼延实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也被生生地痛晕了过去,当然,这也有他心神和身体都已经透支的缘故。

    取出箭头之后,又撒上药,再用针线缝好了伤口,最后用绷带绑好了,才算作罢,但终究不是常与针线活打交道的人,这手法粗糙,看那血淋淋的样子,只怕比不穿线也好不了多少。

    之后呼延实就一直陷入了昏迷之中,没办法,他哪怕身子再强壮,肩膀上挨了一箭,又跑了一整天,还要四处布置陷阱,劳心劳力,再到之后的割肉疗伤,那是真的撑不住了。

    但就算这么努力了,活不活得下来,都是两说,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可哪怕活了下来,这条肩膀,大概也是废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四万多人马,能否抗住曹焱的猛攻,也还是一个问题。

    失去了呼延实这个主心骨来发号施令,整支队伍便几乎陷入了停滞之中,哪怕他们知道前线吃紧,自己这边必须尽快抵达,却也没办法,主帅亲自出击,结果都是重伤而回,这时候谁还敢走?

    白天很快便过去了,一到了夜里,曹焱的兵马便继续出动,一晚上四处奔驰,接连挑阵,他知道自己手里的兵马不多,故而从不与对方正面作战,就依靠骑兵的脚力,以及罗刹族们在夜里的优势,先远远射箭射一轮,然后再找机会,反正只要占得好处,便一触即退,毫不贪功,绝不给对方缠住自己等人的机会。

    就这样,敌人只要一休息,他就带人过来,敌人一要追,他马上就跑,敌人想跑,他反过来又去追,弄得几路人马是草木皆兵,就连休息也休息不好,人人都是带着疲惫之色在赶路,而且路上还将大部分人都提前散播出去,作为斥候巡游,但曹焱这人就跟山里的猴子似的,绝不会给你看到他的机会,但往往你一不注意,他马上就跑过来从你身上啃一口肉下来。

    其实这样的作战方式,本身就发挥出了罗刹族特长的东西,他们厉害的就是游掠,而非攻坚,四处骚扰,打打秋风,占尽了便宜。

    而这边呢,拿曹焱反正是毫无办法,可以说,除非呼延实醒过来,不然这边根本就没有战术思维能跟上曹焱的人,无怪他心高气傲,一心要压过谢厚胤这样的人,着实是有真本事的。

    。

第一百三十章 数今朝风流人物(二)() 
曹焱离开了之后没过几天,迫于形势,陆登云也很快就率军离开了黄沙县,前往幽州。

    他所肩负的任务,显然是比曹焱更难办成,毕竟呼延实虽是一代名将,享誉南地,本领不俗,但并非是原本就驻扎在燕州境内的将军。

    他一个卫国人,对于燕州的了解,尤其是那些细微的地方还是不够充足。

    对于燕州的种种情况,他几乎都只是从地图和一些情报上了解罢了,这样一来,他作为守方最大的优势就已经没了,哪怕曹焱其实也没带兵去过燕州,但攻守双方彼此对于地利的需求和利用,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更别说燕州因为刚刚才沦陷,其实内部还是一片乱象,再加上地形的特点,利攻不利守,呼延实不说劣势,可最起码,优势就只能体现在兵力上了。

    但幽州就不同了,许家四代人在此苦心经营,再加上幽州军本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这对于边境的防守,可谓是铁桶一块,又哪里会给他们露出破绽来呢,这一点,陆登云作为幽州军人,本也是体会最深的一个。

    对于一心想要谋反,将顾氏皇族取而代之的许锦棠而言,哪怕他再看不上黄沙县这种毫无作用的弹丸之地,但到底,这明里暗里的,还是有些防备的,而并非是全无准备。

    陆登云这一趟带人过去,要想摧毁属于重中之重,防守极其森严的粮草辎重之地,说是难如登天都可以,绝不比曹焱轻松半分。

    但在这个十分憨直的人看来,只要是必须要做的,并且是他认为正确的事,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所以陆登云照旧还是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开拨了。

    他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幽州河东郡,本就是河东郡王顾玄名义上的封地,按照当初在金銮殿上由皇帝陛下颁发的旨意,只待一年后吏部的考核通过了,他便能名正言顺地接手此地,挖许家的墙角。

    只是未曾想,朝廷的如意算盘,都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给破坏了,现在黄沙县正处于乱军之中,如那水中浮萍,随时可能倾覆,可谓是违背了朝廷当初的意愿,不过这背后本也是有着顾苍的考量在里面的,今日之事,皆在他们昨日的预料之中。

    顾苍的手段就是这么简单,温水煮青蛙,敌人不在沉默之中灭亡,就得在沉默之中爆发,许锦棠确实是没得选而已。

    他的那颗反心,既是许家先祖站得太高所导致的遗祸,可谓浑然天成,但也可以说是被硬生生地逼出来的,也或许做臣子的难处,本就在此,那些源自上头的猜忌,是免不掉的。

    只是好在此人能忍,也擅忍,并且志存高远,心心念念的,都是整个天下,所以一直以来,他对于身边这挥手即可抹去,就像苍蝇一样恶心着自己的黄沙县,却一直是放之任之,哪怕之后是已经半公开地造反了,却也仍然没有浪费精力向黄沙县下手。

    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住自己的脾气。

    不过他这个决定,导致幽州内部现在亦是乱做一团。

    太平盛世,你却偏要带我们造反,让我们去送死,那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哪怕是诓骗呢?

    三地世家可以喊出那句“天下苦凉久矣”的口号,可他许锦棠就要麻烦得多了,毕竟三地参与作乱的人,绝大部分都跟三地世家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向世家豪族下手,动的也是他们的利益,而大家既然都是一个利益集团的,那肯定要共进退了。

    但许锦棠就不一样了,幽州虽然被人暗地里说是许家的,但明面上那还是凉国的,况且大凉朝廷也从未克扣过幽州,别的不说,幽州军的粮饷,那不都是朝廷给的么,所以哪怕左将军已经身死,右将军彻底闭门不出,哪怕没了领头人,而且全军上下都已经被许锦棠给大清洗了一遍,但幽州军仍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军人,最为桀骜,

    也最为忠诚,他们脑子里想的东西是最简单的,可想要征服他们,却是最难的。

    暗地里不满许锦棠的人其实有很多,只是因为彼此隔开太远,进出又被限制,难以互相通气,所以不好明着起事罢了,但就是这星星之火,也足以拖住许锦棠绝大部分的注意力。

    当然了,许锦棠也不傻,他一直也没说要造反,只是告之幽州上下,说那太子现今监国,昏庸无能,搞得老祖宗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那是一团糟。

    他狂妄自大,铺张浪费,自幼锦衣玉食,从来不解黎民之苦,只顾克扣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却枉顾江山社稷,他只是为了食用新鲜的海鱼,竟然就强征百万民夫为自己修建运河,为了一己私欲,建立奢华的行宫,乃至于抓走了上万名妙龄少女去其宫中服侍,就连很多美艳妇人也不放过,多少可怜人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却不知收敛,反倒是愈加膨胀,甚至要挪用燕州军饷来修建郊外的别府。

    正因为如此,这才最终导致三地动乱,燕州失守,国土沦丧,何其可悲!

    他不听众大臣的意见,反倒是杀了不少反对他的人,一意孤行,残暴至极,然而皇上却依旧对其听之任之,想来以皇上的英明,是断不会如此的,必定是被其逼宫胁迫,进而导致国运崩溃,国家陷入湮灭的危急之中,而他们许家四代忠臣,此刻正是应该立即挥师京城,率军勤王,擒下这个已经疯癫的太子,救出被囚禁的皇上,整顿朝堂上下,然后再前往凉州驱逐外夷,还大凉百姓一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盛世。

    话说的那是漂亮,毕竟许锦棠手下擅长笔刀的幕僚也不少,他们集思广益,禅精竭虑,将这一篇文章写得那是慷慨激昂,十分具有煽动性,内容颠倒黑白,大肆宣扬国家之祸就在于皇族出了妖怪,现在正是该他们幽州军出力,肃清朝纲的时候,那些普通的,不知情的士兵,倒也真的被诓住了,不然他也不可能调动了几十万大军陈兵凉州。

    反正许锦棠想的很简单,先等着,等凉国最后的底子跟卫晋联军拼光,两败俱伤之后,他就直取京城,只要握着兵权,进了城之后,那还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届时无论是位极人臣,留待之后再寻机会行“禅让”之道,名正言顺地替之,还是直接一把刀捅个通透,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顾氏皇族给杀个干净,都可以,反正他无论怎么做,最起码都能得到世家豪族们的支持,那他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总之,因为幽州现在内乱也还未彻底稳定,陆登云前往河东郡,一开始倒是顺利,入了境内,按部就班地派出一群探子,一边游弋探路,一边朝着提前定好的方向前进。

    陆登云这一走,其他三路被安排好的,作为接应他的人,也都依次出发,一时之间,黄沙县倒是显得空荡了不少。

    主屋内,顾玄,陆议,蓝云轩三人站在那座精心打造的沙盘边上,仍旧在进行商议着。

    要知道,黄沙县虽然已经安排了一大堆任务,可到现在,其实还剩下两万人马未动呢。

    还是陆议首先开口道“袭击补给线,烧毁粮仓,都只是权宜之计,甚至可以说,只是抽走了一部分薪柴,但却是再加了一把火,短时间内,反而会加剧局势的恶化。”

    这是大实话,燕州补给线被曹焱弄得走不动,那卫晋联军见此情况,只会提前动手,虽然说底气是少了一些,这仗也是避不了的,但晚一天和早一天其中的区别,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是各有优劣。

    而河东郡的粮草仓库一旦被烧毁,许锦棠不说会不会因此而迁怒黄沙县,先带人把这里移平了,更关键的是,他也拖不起了,凉州早就已经断了他的粮草补给,现在又被烧了一部分,那他就必须要尽快进入凉州,从各府各县各地搜刮粮食补贴使用,所以黄沙县此举,实际上是火上浇油。

    没办法,这都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的兵力太少了,无法从正面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势,那就只能兵行险着,若是顾玄手里有十万兵,那倒简单了,直接从后面包抄卫晋联军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蓝云轩轻轻点头道“陆先生所言是这个理,但迟早要打的,早一点还是比晚一点好。”

    在他看来,病症一起爆发,和依次爆发,能抗的下来,还是抗的下来,抗不下来的,最后还是一个死,没什么区别,因为他本是虎贲军参军,看待问题只是从战事本身上来看。

    与其让对方多一点时间,准备更充分一些,那还不如趁着自己准备好了,早点逼着对方仓促动手,那胜算还大一些,而陆议却是从全局来看,觉得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或许会更好,全部堆积在一起,难免就有力气不够的情况。

    顾玄伸手压了压,打圆场道“两位的话都有道理,但总之,尽人事,听天命,我身为大凉的皇子,有些事避不开,既然那卫晋两国来犯,杀我大凉儿郎,占我大凉土地,我别的办不到,却也可以让他们不好过。”

    大漠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块极有战略价值的飞地,尤其是对凉国来说,因为一旦征服了它,就等于有了一条直接绕到卫国后方直捣黄龙的路,而现在,就是启用它的时候了。

    蓝云轩的兴致也被勾了起来。

    “王爷所言正是如此,卫晋两国早与许锦棠这个叛徒勾结,笃定后方补给线无恙,故而敢倾巢而出,却未想,王爷与陆先生出手,竟然不费一兵一卒,便这么快就拿下了罗刹族,现在他们后方空虚,就正是我们立功的时候了。”

    这份功劳,说好也好,说难也难。

    好当然好,不必在前线面对敌方最大的压力,而且一旦成功,那可就是灭国之功啊!

    许家为什么权势如此之大,不就是因为他们老祖宗有灭国之功么,想那常定方一战歼敌百万,又得先帝垂青,也不过就是一个一代的侯爷,而许家可是荣耀万世不减国公,而且还手握幽州实权,这其中的差距,真是云泥之别,可见灭国之功,到底有多大。

    可难也难,且不说现在消息传回了卫国,卫国剩下的人再少也该有了防备,就说深入敌国腹地,没那个底蕴的话,后方的补给支援是别想了,再加上因为不熟悉地形,一旦出现了什么决策失误,很容易便全军覆没,到时候就是送死了。

    陆议转头道“那依王爷之见,该如何?”

    顾玄简明扼要地道“我欲亲率一万兵马,横渡大漠,直取卫国!”

    蓝云轩立马伸手阻拦道“不可,绝不可以!王爷乃是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所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这城中人马,最起码都还可再拨出一万调用,您又何必要冒险呢?”

    顾玄无奈道“先生所言,是有道理的,可您再看,这城中,难道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