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沧海纪 >

第221章

沧海纪-第221章

小说: 沧海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有道理,让臣大开眼界,佩服之至,不过这最后一点,臣实在是不敢苟同,若是真的如王爷所设想的这么做了,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而且遗留的问题太多太大,这些检举,臣认为,不能公开,更不能当众奖赏他们,就算要做,也只能私下做,不然若是不能凝聚起他们的心,接下来说什么都是空的。”

    顾玄闻言,最后深深地看了那边一眼后,这才转过身,负着手,神色淡然地朝着陆议轻声道:“玄只是提一个建议罢了,具体做不做,怎么做,还是要交由先生您全权处理的。”

    陆议见状,唯有低头拱手,心中苦笑不止。

    “谨遵王爷之令!”

    这哪儿是什么建议啊,根本就是实际的策略了,只是需要在一些细节的地方稍加改动罢了,而且,刚才这些话,也都是自家王爷的真实态度,大方向可不能擅自改动,免得真的恶了自家王爷的心。

    就在这时,顾玄突然转过头,朗声喊道:“看呐,先生,点火了。”

    说完,他便侧过身,绕过了陆议,迈步朝楼下走去,毫无回头的打算。

    陆议没有跟上去,反而是朝着处刑的地方举目眺望了过去,只见伴随着一阵阵的惨叫声和百姓们忍不住发出的,浪潮一般的惊呼声,一团火焰突然腾空而起。

    刚才得到了顾玄授命的兵士们,一直在往阿史纳的肚皮里灌油,再加上他本身那百来斤的油脂,这火想来是不会很快烧尽的,其中的痛楚,也就只有阿史纳自己知道了。

    拿这种肥硕的胖子点天灯,确实是一种最可怕,也是最合适的刑罚,足以震慑住其他人了。。。

    唯一可惜的是,直到这个曾经汗王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烧成一块已经看不清面目的焦炭之后,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力,也没见到一个人跑出来搭救他。

    或许,自己还是高估了罗刹族人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吧。

    一切,终究还是结束了。

    

    组成伽罗汗国的六大部落彻底地臣服了河东郡王,六大部落的人全部加起来,算上族内的老弱病残们一起,约莫能有两万五千人。

    这人其实已经不少了,而且原来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太过恶劣,有限的资源只能支撑起这么点人存活下来,所以一旦到了不必再担心生存资源不够的好环境里,这个数量之后会增长的很快。

    在顾苍的帮助和授意之下,朝廷调派过来了大批的工匠以及各种物资,在罗刹族人自己的帮工和努力之下,承包了所有的苦力活后,第三天就开始如火如荼地在黄沙县旁边建造起了属于伽罗汗国自己的城池。

    有罗刹族人的帮助,黑水仙当初偷来的那只鹰隼也很快地就被调教完成,成了顾玄的爱宠之一。

    城南的郡守府里,针对罗刹族人所举办的比武大会也照常举行了,而且办得极为成功,为郡守府筛选出了不少可用的人才。

    毕竟前五名有着直接赐官等丰厚奖励,自然就吸引了极多人来参加。

    如顾玄先前所言,对这些真正的战士而言,什么黄金白银,那都是虚的,只有量身打造武器铠甲,再加上代表了人上人的正式大凉官职,才是真正能让他们心动,甚至抛弃尊严的东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从今往后,他们就能成为真正的上等人,从一定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运,而非是那些贵族们手下的高级奴隶了。

    最后获胜,夺得头筹的,是那个恐蜥部落的少酋长,也就是那个一直留着小辫子,纹着巨蜥图案,喜欢单穿着一个羊毛坎肩的高大汉子。

    哪怕是以顾玄这种顶尖高手的眼光来看,此人的筋骨也生得极好,若是以他们罗刹族的标准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因为过往的一些战斗,再加上族里的巫医水平不佳,所以此人身上留下的暗伤极多,还需要再静养调教数月,之后为其量身传授一些武技,加以训练,再配给一个厉害的军师,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罗刹族,本来就是天生的战士,个个生得人高马大,只是先前周围眼高于顶的各国贵族从未把目光投向他们罢了。

    不过此人倒并非是此次最大的收获,真正要说让顾玄也觉得是意外之喜的,还有三个人。

    一个是伊华沙,一个是史杜尔,另外一个就是阿达贡。

    伊华沙作为一个女人,而且还是混血,却能够在沙漠之中成为血蝠部落的少酋长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足可见她本身的实力与其坚忍不拔,绝不服输的性子。

    虽然作为女人而言,到底还是有一些先天的劣势,所以差了恐蜥部落那位叫哥舒翰的汉子一名,夺了榜眼,却也算是个难得的好胚子了。

    而且她胜在领导能力出众,不然也不至于以这样低劣的身份却能吸引那么多死心塌地向她效忠之人,所以她是能够作为将才培养的。

    按照顾玄的设想,接下来他会把汗国的战士暂时分化成六支不同的队伍,每支各五百人,由六位将领分别带队进行训练,这是为了尽快地消化下整个汗国,避免有人不服从大凉的统治,与同部落之人合谋一起造反。

    将他们分化,重组,五百人的队伍,又会分化成一个个小队,中队,到时候原部落的人很少会被分配到同一个小队里,那他们还怎么谈反抗呢。

    到了后面,当整个队伍已经稳定下来,把军心凝聚起来之后,再慢慢地扩充,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就是完全忠于郡王府的了。

    至于另外两人,一个史杜尔,老谋深算,稍加培养,就是天生的军师人选,一个阿达贡,战斗能力甚至比之哥舒翰都还要厉害,将来必然也是能够成为一员猛将,而且他还胜在极为忠诚,比之其他人而言,说是死心塌地也不为过。

    至此,伽罗汗国,罗刹族曾经的六大中型部落,已经尽在掌握,而且名头打出去后,慕名而来的罗刹族只会越来越多,毕竟想要反抗三大部落统治的,可不止他们六方。

    以此为基,手握山河,文有两城作为通商之地,武有数员大将,数千精锐,黄沙县的根基,河东郡王的名头,才算是彻底地打牢了。

第四十五章 危险和机遇() 
婆罗娜边上的这场纷乱终于尘埃落定,六大部落组成的伽罗汗国建立,注定要颠覆整个婆罗娜的格局,而作为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郡王府,也算是在黄沙县彻底地站稳了脚跟。

    他们在那边阴谋阳谋地轮番上场,玩弄罗刹族人于股掌之间,潇洒至极,而其他各方也没闲着,就在同一时间,远在东北方向的卫国,最近也是接连发生了几件堪称震惊全国的大事。

    首当其冲的第一件,那就是原属于岭南郡那边新兴的黄天教的教主,竟然被远在卫州京城的卫帝瞩目垂青,甚至还特意差特使前往,将其给召到了京城觐见。

    这岭南郡以及其周边两郡,原本乃是当年正面临灭国之危的晋国,为了换取旁边做了百年臣属的卫国协同出兵,一起阻挡凉国攻势所付出的代价之一。

    这三郡百姓陡然被割让了出去,就好比是被母亲给丢弃的孩子,心里的不服和怨愤自然极多,三郡之人,向来是自成一派,哪怕他们从名义上来说,早已被原主人划归给了卫国,成了晋国子民,可这三郡百姓的抵抗,不管是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都从未见停歇过,这也导致三郡一直让卫国这边头疼不已。

    杀,杀不得,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杀的干净,可不管的话,那不等于白白又把这三郡之地给让了回去?

    就连被朝廷派去三郡任职,都被卫国的官员们视为仅次于直接被皇帝下令抄家灭族的苦差事,比贬谪更苦,用“流放”二字来形容,或许更为合适。

    但凡是去了那边做官的,别说是仕途无望这么简单,可能连活着衣锦还乡,都是一种只能存在于梦中的奢望。

    可现在不一样了,黄天教在岭南等三郡的传播速度之快,远超一般人的想象,不过才短短数月时间,靠着教徒们的口耳相传和教内传教士的四处走动,黄天教就已经覆盖了三郡之地,郡中百姓,大半都皈依了这突然崛起的黄天教。

    整个三郡原本如山中匪寇聚集般的混乱气象,也为之一清,现在甚至可以说比卫国其他地方,都要来得更为和谐,百姓人人安居乐业,与人为善,整日在自己的屋中或者教会所在的地方念诵黄天教的教典经义,再无先前动辄厮杀,乃至于袭杀朝廷官员的冲动之举。

    随着黄天教的教主远去京城,入宫面圣,在皇帝陛下的圣喻和朝廷的帮助之下,黄天教也迅速地从一个影响力不过横跨三郡之地,上不得台面的小教派,一举成为了影响力辐射整个卫国的国教,连那教中的经义,也成了全国推行的正典,刊印成册,分发各地。

    黄天教号称信奉唯一的真神,也就是众生之父,造物之主,是那远在永恒天国的父,其教主自称为父神之子,是带着父神之命下凡来教化众生的,信教者,可免一切恶,死后可升天国,永享极乐,不信教并诋毁教者,必然会下到地狱,万世沉沦。

    一面诱之以利,一面恐吓威胁,在加上朝廷的刻意帮扶,自然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大批的信徒。

    他们甚至还打出了“君权神授”的口号,皇帝之位,必是父神赐下,若非父神赐予的,皆是虚妄。

    黄天教信奉卫国皇室为天命之主,称现在的卫帝也是父神的儿子,卫帝甚至还在公开的场合称黄天教的那位教主为“御弟”,这一幕,但凡是在京城里的人,都见过好几次了,这自然更是被文人大书特书,各处传唱,无疑又增添了黄天教的威信。

    再之后,当朝皇帝陛下虽然未曾在朝会之上向朝臣们明言,但私底下,还是向不少大臣们都表达了想重立太子之事。

    这一下,顿时弄得整个朝野都有些人心惶惶,风声鹤唳,不过好在陛下从未在正式的场合提过,此事暂时也就如此了。

    

    这一日,卫国京城的郊外,一处隐蔽在山林之中的小山庄里。

    这里对外宣称是属于一个京城的富户豪绅,这周围一圈,都是人家的私人有地。

    富人家在各处建有别院宅邸,本也是很正常的事,再加上这里有不少家丁护卫整日看守,所以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来触霉头。

    刚悄悄地从祁连城赶过来的端木朔风,自然当仁不让地端坐主位之上。

    底下站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一直潜伏在二皇子端木华允身边的魏平。

    后者躬身垂首,恭恭敬敬地站在底下,除他以外,整个大厅里,就再无其他人了。

    端木朔风俯视着底下的人,脸上的表情冷冽如霜,一股宛如寒冬腊月里要冻绝万物的肃杀之气回荡在整个大殿里,让人忍不住心生寒意。

    他一直看着下方的人,微微皱眉,似乎是在思考,半晌,才终于冷声道:“魏平,解释解释。”

    底下的魏平就仿佛是被一头绝世凶兽给盯着看了半天,作为猎物,只能尽量地蜷缩起来,摆低姿态,寄希望于对方能够放过自己,而毫无抵抗之力,那种可怖的感觉,他可不想再体会第二次。

    当端木朔风终于开口说话的那一刹那,他抓紧机会,松了口气。

    他知道,若非是因为自己这些年确实有不少的功劳,不然以端木朔风的性子,他恐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而他最怕的,也是这一点。

    这种要走帝道之人,是想要把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的,他们是绝不允许自己的手下不听自己的调令,不提前向自己汇报就擅自行动的。

    他们允许手下人傻,但决不允许他们自作聪明。

    魏平闻言,不敢怠慢分毫,赶紧走上前,规规矩矩地执臣子礼回答道:“太子,属下之所以如此做,既有私心,亦有大义!”

    端木朔风原本冷冽如冰的面孔上,突然多了一丝感兴趣的样子,马上询问道:“哦?那我倒真想听听看你的私心和大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手下人的能力可以超过他所犯下的过错,那他端木朔风也不介意敲打过后,放过他们一次,他只是掌控欲太强,却并非是毫无容人之量。

    魏平明白,说不好,自己这条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仰起头,眼中锋芒毕露,一改先前一直以来甘做配角和垂首低眉的小人物的低下卑微之感,脸上突然就绽放出了一股狂放的气息。

    如此一幕,反倒是更对端木朔风的胃口,当下也不由得对此人高看了几分。

    当初让此人作为暗子潜伏在京城,替远在祁连山的他暗中调控京城局势,其实多是看中了此人的能力与他与生俱来的一种,很难让人心生怀疑的沉稳气质,却未曾想,此人竟然也有如此狂浪的一面。

    敢在他端木朔风面前伸爪子的,他都很欣赏。

    魏平再度朝其一拱手,哪怕要行狂人之举,在端木朔风面前,也得先把礼节给做足了,然后才道:“太子,属下的私心其实很简单,因为属下自觉自己的能力,远不止在京城做一个见不得光的角色,此刻恰逢乱世,大丈夫当争一个青史留名,光宗耀祖,这次自作主张,的确是属下的错,太子无论要怎样惩罚属下,属下都甘愿受罚!”

    说着,便直接跪了下来,朝着主位上的端木朔风,往地上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

    待得他重新站起身来后,身子还轻轻地摇晃了两下,因为用力过猛,他额头上已经满是鲜血。

    然而端木朔风就只是坐在台上,目光森冷地看着下面发生的这一切,如天神看人间,无喜无悲。

    魏平毫不气垒,再度开口道:“希望太子能给属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日后能够前往祁连山,替太子出谋划策,哪怕是为太子肝脑涂地,亦是在所不辞!若是侥幸能在日后建功立业,而且留得残躯,也望太子届时能够不吝赐予属下一个正式的爵位,开山建府,树碑立传,光耀门楣!”

    话说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