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1899大时代 >

第95章

1899大时代-第95章

小说: 1899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保证胜利就好!顾璐站在一处被焚烧的营寨之中,胡子拉碴的脸上满是疲惫。哪怕他眼中的神光愈发的精湛,身体上的疲惫就是怎么都消除不了的。

    他对着太阳落下的方向看了好一会,然后才道:“传令。。。。。。。。。收兵!”

    “为何?”周仓大叫:“我军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一举拿下整个青州的东部正在此时。如果退兵,这些打下来的地盘就要吐出去一半的啊!”

    “因为,曹操已经从徐州撤兵了啊。”顾璐惆怅地道:“徐州大军也已经班师了,如果我们再打下去,只怕周围的诸侯是不会坐视不理的了。便是现在,青州中的其他黄巾军,已经有很多人将我们视为大敌了吧。”

    “那些废材,尽管让他们敌视好了!”周仓不以为然地道:“这些人,只要比他们更强,他们便会服你。现在我们兵强马壮,还怕他们不成。”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为何当日大贤良师死后,这些人还是坚持打着太平道黄巾军的旗帜?”顾璐摇头,“这些人中,还是有不少的好汉子的。”

    “那我们就更不能放过他们了!”周仓以前是对顾璐的勇武颇为服气,这一年多来,更是看着他是如何处理民事,是如何整军经武的,早就已经变成了他的nc粉。

    “要是我们青州百万黄巾都能团结起来,用一个声音说话,便能让黄天的力量,遍布在这整个天下啊!”周仓的眼睛里流露出狂热的神情,就像是那些高呼着“苍天已死”而奋不顾身的道徒一般。

    “黄天当立么?”顾璐眺望远方,“这条道路,就还会很长很长。”(。)

第六十五章 乱糟糟的世界() 
第六十五章乱糟糟的世界

    朱尔典现在很气愤,mmd,在现在的地球上,竟然有人敢欠大英帝国的钱不还。更让人生气的,则是他居然还对此没有什么办法。

    “你们欠了帝国六百万英镑,怎么能说不还就不还了?”他大叫着道:“先生,我要提醒您,这样的行为,是会导致战争的!”

    出面接待朱尔典的是原北洋军大将王士珍,就见到他惊讶地道:“我们怎么会不还钱呢?朱尔典先生,我们是会还钱的,要是我们有钱的话。”

    朱尔典一副你别想把握当傻子的表情,“你们怎么会没钱?天津和青岛那边每天那么大的吞吐量,别告诉我你们没有收到关税。”

    “啊,朱尔典先生,说道这个,您就需要对于我们现在的政府结构做一点了解。”王士珍平静地道:“天津的海关现在控制在你们洋人的手里,至于青岛,那是西北镇守府的管辖范围,他们收到的关税跟我们中央政府是没有关系的。”

    “怎么能没有关系呢?”朱尔典气愤地道:“你们是中央政府,命令他们将税款交上来不就行了吗?”

    “唔,朱尔典先生,您是认真的?”

    好吧,朱尔典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是现在这个中央政府有那样的能力,北洋军也就不会换了一任大总统了。

    “但是善后大借款是一笔总额高达六百万英镑的巨资,不能说没就没了。”朱尔典平息了一下怒火,道:“你们总得给个说法。”

    “放心,请放心,”王士珍毫无诚意地道:“等我们一有钱了,就会还账的。”

    “那要多久才会有钱?”

    “大概一两年。。。。。”

    还好,一两年的时间也不算是什么。

    “又或者是一二十年。。。。。。”

    朱尔典拍案而起,“如果你们这么没有诚意,那帝国将会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

    “必要的措施啊,”王士珍像是在回想,“那会是什么呢?派兵,还是提高关税?”

    “帝国的荣耀不容玷污!”朱尔典心中已经下了决定,反倒心平气和起来,“如果你们不能从全国收取税款来还债,那你们为什么还能做这个中央政府呢?”

    “是啊,我也很怀疑,”王士珍道:“朱尔典先生,我无意冒犯,但是如果你们有什么手段的话,那就请用出来吧,这个中央政府。。。。。。。。其实就是个笑话而已。”

    好吧,朱尔典算是明白了,这些万恶的中国人就是打定了主意不想还钱了。虽然那些钱是被用来购买英国的军火去打内战了,但是这也不是赖账的理由啊。这还顾不顾国际公法和普世价值了?

    反正现在布尔人和阿富汗人的反抗都已经被镇压下去了,帝国完全有能力调集大军前来远东,就像是以前那样,再次将这个国家打入尘埃。倒时候,无论是割地,通商,还是赔款,都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但是他的电报前两天才打过去,才过来了两三天,伦敦那边的回复就到了。电报很简洁,就几个字,大意就是“不准!”

    开玩笑,说什么派出二十万陆军到远东来,你当这是过家家玩游戏吗?前年又不是没有打过,在天津登陆的十万联军,最后被人家在北京城下一下子就干掉了五万多。

    当然,伦敦的绅士们是不会承认那是因为中国人的战斗力已经大刀甚至超过了欧洲人的战斗力水平,他们只会说后勤啊,疾病啊,天气啊,再就是那次联军的主力是俄国人和日本人,因此失败也是这两个国家的失败。

    再一个就是去年的北中国内战,那些战场观察团发回的报告已经打碎了他们用武力在陆地上击败这个国家的信心。跨越半个地球,运送二十万本土军队来作战,是有可能打赢。但是军费的花销,那将是一个即便是世界霸主也会感觉吃不消的数字。

    朱尔典收到伦敦的回复之后,那是大大地送了一口气。他原本就没以为伦敦会批准他那个近乎于荒谬的计划。光是镇压布尔人的反抗,就让大英帝国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更不用说在阿富汗的穷山恶水中和那些刁民打仗了。

    在布尔战争之后,英国就已经决定了从全球进行收缩。现在已经不再是开拓的时代了,对于不列颠人来说,他们的国土和殖民地已经遍布了整个世界。为了镇压这么广大的殖民地,他们需要无数的殖民地官员,医生。。。。。以及更多的军队。

    这么广大的地盘已经足够他们消化上几十年了,再继续扩张下去,难免会出现更多的动乱。不过要是能够靠着威胁就能割下一大块肥肉的话,伦敦的绅士们也是不会拒绝的。

    可惜,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种殖民主义者在海岸线上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将之吓得跪地求饶的国家了。就算是前清的时候,那也是被洋人打跪了才跪舔的。

    要是伦敦真的同意了那个计划,他反倒会觉得不好办了。然后他又向着伦敦方面发报,说是要加强对于中国国内其他诸侯的扶持,特别是盘踞在徐州的冯国璋,以及现在在南中国有着席卷之势的kmt(由同盟会改组而成,党魁孙文)。

    这次,伦敦方面同意了。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本来就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投资和掌控而已。

    同时,这些英国人虽然已经正视了中国所拥有的战争潜力,但是还是没有将之砍成是足以跟自身叫板的存在。就算是这些人在陆地上人数多很能打,那又怎么样?也不过就是一个沙俄的翻版而已。

    就算是能武装出上千万的步兵,难道还能游过大洋不成?唯一可担心的,就是中国统一之后,派遣大军沿着东南亚的方向冲到印度去。至于说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去进攻印度。。。。。大概那是只有不死生物等不需要后勤的军队才能做得到。

    所以,英国人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能让中国统一起来。一个俄国压路机就已经够可怕了,再来一个,伦敦的很多人都会觉得不爽的。在另外一个历史里面,英国人为了围堵俄国人是使尽了手段,自己亲自下场干了几次后,还在远东扶植了日本来对抗俄国。

    要不是清政府实在不给力,说不定英国佬就扶植中国去对抗俄国了。(。)

第六十六章 不想被革命那就只有对外扩张了() 
第六十六章不想被革命那就只有对外扩张了

    和平中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自从西北镇守府(一个不伦不类的称呼)在内战中击败北洋军之后,袁世凯政府倒台,换了李鸿章和张之洞领导的中央政府上来。

    然后整个中国的北方就大体上安定了下来,虽然还有些小规模的冲入,但多半都是剿灭土匪,或者是平定地方叛乱之类的小事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再也没有爆发了。就算是南方的孙中山成立了大元帅府,也没能再挑起新一轮的内战。

    张之洞倒是很有维护主权统一的雄心,曾经私下里写信给陈诚,大包大揽地说只要将二十万军队借给他,他就能凭借着鄂军和借来的军队将那伙乱臣贼子一股脑地干掉。

    对于这么荒唐的提议,晨晨呢个和林梦楚自然是敬谢不敏了。开玩笑,你们这个中央都不过是推出来糊弄世人的,难道还能被你们翻过来命令了不成?还借兵呢,张之洞这是完全没搞清楚状况啊。

    与之相对的,是政府之间,国家之间的扯皮变得多了起来。英国人对于中国欠钱不还的行为十分的愤怒,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这是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大市场,他们不想丢掉。真要派兵打过来,他们又下不了决心,

    而且北方和英国之间的贸易总额是在逐步上升的,即便是在战争期间都是如此。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封锁北方的港口,那就能够逼迫现在已经搬到龙城的那个政府低头,但是他们太不了解计划经济的威力了。

    在现在的中国,缺少的是产品,是物资匮乏而不是生产过剩。对于一个又政府完全主导的社会来说,被封锁了虽然有些麻烦,但影响也不是那么的大。

    在这个煤和铁就是一切的时代,就算是被封锁了,靠着内部的人口资源,照样能够完成工业化。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早就在顾璐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安装设备,培训工人而已。

    当然,计划中的万吨水压机没有运过来,会对他们的有些计划,特别是海军发展计划有大的影响,不过也不是特别的重要。中国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它只能优先发展大陆军,海军只能退而求其次,能够最低限度的完成保卫海洋利益就好,

    就像是现在的台湾还在日本的手中,东北还在俄国人的手中,可是无论是广州政府,还是太原(龙城)政府,又或者是北京政府都假装对此视而不见。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瞎****只会让人觉得可笑。

    而如果有了足够的力量,那就回变成一个正常的历史的进程了。这就是所谓的:穷则共同开发,达则自古以来。对于某些人来说,国家就是一种用来统治的工具,事实上这也没错。国家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但是对于民族主义开始觉醒的中国人来说,国土被外国侵略者占据,那就是一件极度的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在现在的北京城中,不时的就有些爱国青年在街上散步,这些**总是能得到报业的极大关注。

    每次闹出一些群体**件之后,各种各样的报纸就会写出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以及跟标题完全不想干的内容,不过邯郸日报倒是一如既往的在头版上写着些干巴巴的政策消息,它的销量并没有因为太原日报的出现而有所下降。

    口径就是正义,强权就是公理。这个世界上追求公理的人有很多很多,特别是现在刚刚睁眼看世界的日本人。这些岛民虽然大局观总是有问题,而且战略上老是干些奇葩的事情,但是他们在细节上有着无比的热情。

    这些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在螺蛳里面做道场。既然邯郸政权已经用了两场大战向世界证明了他们很有道理,那么日本人就抱着学习的态度,派了大量的间谍到中国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间谍活动。

    日本人除了长得矮小一点,脑袋的回路奇葩了一点,其他的倒是和中国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他们要比那些欧美的同行有更大的机会捞到机密信息,不过能够让外来人员接触的也都是一些外围的技术。

    在严格实行了保密等级的黑龙会中,一个人想要升迁,首先就要过政治审查这一关。那些政工人员真的是要将你的祖上十八代都给查出来的,更别说还有肃反委员会这个看谁都像是反贼和贪污犯的机构在一边虎视眈眈了。

    日本人得到最多的也就是一些诸如蜂窝煤,草席编制技术,还有水泥配方这样的技术。像是批量增产技术,合金工业的数据这些东西都是被严格保密的,别说水边进去了,就是打听一下都会有人来找你去小黑屋里面喝茶。

    明治维新的那批老家伙还没有死绝,日本政府现在就表现的还是很理智,很讲道理的样子。现在的日本,钢铁产量年才十万吨左右。这点钢铁产量甚至还不如邯郸附近的那个土法上马的钢铁厂的产量。

    就是这样,日本人还在雄心勃勃地建立他们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舰队。所以,他们的陆军才只能格外地强调精神。不死后因为武士道多么的牛叉,而是因为日本实在穷的一逼。

    除了大量在维新中失去了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流浪武士,日本现在最多的就是穷苦的无产阶级。不用怀疑,日本数十年来的维新,除了造就出大批的富豪和财团之外,并没有改善地层百姓的生活水平。

    就跟这个时代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日本一样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下层的百姓,想方设法地将老百姓手中的那些连果腹都有些勉强的收入给夺走。

    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国内就已经到了哀鸿遍野,只要一点的火星就会发生革命的地步。幸好边上还有个更废材的大清国拿来欺负一下。在夺取了朝鲜之后,新得到的土地和矿山总算是安抚了国内的民众。

    那些财团也有了新的剥削对象,日本的地层百姓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现在他们还没有将战争红利吃完,但是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朝鲜那些狭小的市场是不足以满足日本国内日益增长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