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1899大时代 >

第249章

1899大时代-第249章

小说: 1899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南斗乱时北斗现() 
第十八章南斗乱时北斗现

    方腊还是太心急了一些,如果他能再忍个半年左右,等到童公公带着的那十几万大军北上了之后再发动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割据江南成功呢。

    可惜,他并没有处于历史下游者的那种全图视野。处在他的角度,也不可能猜的到刚好陕西的军队就聚集了起来。等着他一亮出旗号,自称为“圣公”之后,那些整装待发的西军精锐就转向了江南,准备将明教的起义镇压了下去。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初,起义军攻陷睦州,杀官兵千人,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十二月末,方腊挥师向西,攻克歙州(今安徽歙县)。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正月,方腊派大将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今嘉兴),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宋军援兵赶到,大败起叛军。二月,宋军包围杭州,宋徽宗下诏“招抚方腊”,被方腊拒绝。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三月,方腊率起叛军再次进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禀打败。杭州失守,形势急转直下,叛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起叛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与官兵力战而败。”

    在南下的西军精锐之中,有个修炼了南斗圣拳的,名为韩世忠的低级军官,一身的华山钢铠呼法已经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运起斗气之后,就算是在十步之内,重弩也射不穿他的斗气钢衣。

    就像是替身使者之间会相互吸引一样,修炼了北斗神拳的方腊和修炼了南斗圣拳的韩世忠在乱军中相遇。在见到彼此的那一瞬间,他们就感觉到了命运的意志。

    生存,或者毁灭,两人之间就只能活下去一个。

    “嘿嘿嘿,方腊反贼,竟敢自称为真龙天子?”韩世忠顾盼自雄,怒吼道:“就让我用南斗水鸟拳将你轰下呀!”

    “朝廷的鹰犬,吸食我等百姓血肉的秃鹫,你们这些狗官兵,老子杀了不知道有多少,今日便再多杀一个!”

    方腊的头盔已经被打落,北斗转龙呼法运起,身上的战袍爆裂,露出了精壮的棱角分明的肌肉。他双掌一上一下地在身前摆出了奥义的起手式,北斗七星在他的双掌之间若隐若现。

    自称为“圣公”,想要推翻这个吃人的世界,想要杀光天下间的贪官污吏,创建一个太平盛世的方腊,本来在之前的一系列战斗中已经收了重伤,但是在这一刻,他就燃烧了他的生命,活刹孔被斗气灌注,让他的力量提升到一个之前根本就无法想象的地步。

    一个是趁胜而来,一个是绝地反击,双方一开始就打出了真火,斗气的狂潮将两人之间的士兵都绞成了肉酱。

    “南斗虎破龙!”

    “北斗把天坏拳!”

    同出一脉的两种拳法,在这一刻终于对轰到了一起,拉开了南斗圣拳和北斗神拳之间大乱战的序幕。为了各自的理念,为了各自的荣耀和梦想,两人竭尽全力地轰出了他们最强的力量。

    斗气灌注到活刹孔之后,生命就已经步入了倒计时之中。以生命为代价,方腊的斗气和肌肉的强度被提高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本来就已经是当世第一流高手的方腊,在这一刻就去到了无尽的地步。

    北斗流的钢拳和柔拳被方腊合二为一,在他的制空拳之内,便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他的拳头了。就算是将华山钢铠呼法练到了登峰造极地步的韩世忠,也只能拉开距离来暂时避开方腊的锋芒。

    明眼人都能看出方腊已经是回光返照,已经是强弩之末,在韩世忠暂时避开的间隙中,就有不少自负武勇的官兵想要来砍下方腊的首级,以之作为进身之阶。

    “猛虎就算落到平原上,也绝不是野狗所能欺辱!”方腊怒吼,“阿达阿达阿达阿达”的叫声中,奥义北斗天魁千烈掌轰出,带出了无数的掌影,将扑上来的宋军士兵连盔甲带里面的**都轰成了漫天飞舞的肉末。

    趁着方腊出招的间隙,韩世忠一个闪身,奥义断己相杀拳已经轰出,正中方腊的后背。南斗圣拳带出血溅射,这样的伤势就只会让方腊更怒,只会让方腊更强。

    深深地吸气,带动大气都在颤抖。根本就不需要反击,光是爆发的斗气,就已经将韩世忠震的高高抛起。斗气的狂潮在方腊的身体上燃烧,化作火焰的力量。

    明教又名圣火教,崇尚光明,方腊在去到无尽之时,拳脚的公鸡中就自然而然地契合他的本心,带上了火焰和爆裂的附加伤害。哪怕是西军是宋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也被方腊以一己之力生生地阻挡在这这片狭窄的战场上。

    远方的丘峦上,留着坚硬的短须,面色如铁的童贯在众将的簇拥下,举起手中的马鞭,指着横冲直撞,势不可挡的方腊,道:“那人便是贼首方腊?”

    “正是!”一名西军大将讨好地道:“大将军好眼力,正是这个贼子!”

    “嘿,倒也有几分本事。”童贯颔首,又道:“那和方腊缠斗的小校又是何人?”

    “哦,那人名叫韩世忠,乃是军中的敢战士。”

    “好汉子!”童贯赞叹道:“要说打仗,还是要看我们西军的。”

    “大将军说的是!”几名西军的大将挺起胸膛,纷纷道:“要说能打,就数我们西军!”

    战场上,勇猛的像是能一人杀透万军的方腊终于停了下来。他身上的斗气虽然依旧炽热,可是他的面色却急速地变得灰白,生命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流逝了大半。

    “我的天命,就要终结在这里了吗?”方腊喃喃自语,“可恨啊!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如果我能变得更强。。。”

    他瞪了周围的宋军一眼,吓得那些举着刀枪的士兵连连后退。

    方腊苦笑,“大概,事情也不会有任何的偏差吧。。。。。。”

    强拖着濒死之躯,方腊飞速地离开了这处充满了尸体的战场。

第十九章 天降冰雹() 
第十九章天降冰雹

    因为平定了江南的明教之乱,童公公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同时又受命带兵北伐,想要将已经变成了一块飞地的燕云十六州给收复了。

    在这个时候,因为辽军对金兵的屡战屡败,宋国上上下下都对辽人报以轻视的态度,认为天朝大军一到,燕云十六州必然是手到擒来。就是因为对辽人战斗力的轻视,宋军中出了很多的主战派,其中又以童贯童公公的求战之心最盛。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性情乖巧,从做给事宫掖时起,就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预先做出顺承的事。宋徽宗即位,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交往。

    蔡京进京任官,得力于童贯。蔡京任相后,赞成攻取青唐,并对皇上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熟悉那五路的情况与各将帅的才能,竭力推荐他。宋合兵十万,命王厚为统帅。童贯像李宪那样为监军。军至湟州,恰好宫中失火,宋徽宗下手谕,由驿马传达诏令禁止童贯出兵。

    童贯打开看后就收入靴中。王厚问他为何,童贯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竟出兵交战,收复四州,迁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内侍凭资历任两使就是从童贯开始的。

    不久,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

    政和元年,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契丹。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皇上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于是请求出兵进驻夏国横山,朝廷命他以太尉的身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不久,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

    到了这个地步,童贯可谓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了。按理说,地位到了童贯童公公的这个地步,也应该满足了,他是一个阉人,总不能让他去顶替蔡京的位置当宰相。

    但是童贯却不这么想。就是因为他是一个阉人,就是因为到了他的这个地步,权势和财物对他来说都算得的什么,他就要更进一步,要青史留名,让后人都知道他童贯立下的功绩。

    像他的师傅李宪李公公,当年五路伐夏的时候,就只有李宪的那一路没有被击败,还有所斩获。可即便是这样,那些文官还是将战败的责任都推到了李宪的头上。即便是几千年之后,一个非常有名的作者还在他的小说中说就是因为李宪这种阉人乱权,才导致了五路伐夏的失败的。

    现在他童贯就算立下了再多的军功,就算立下了无数的攻击,到时候依然会被人退出来当作替罪羊的。这一点,他很明白。所以,他就要立下超世之功,要作为宦官重的第一任,要立下即便是史书也不能完全抹去他功绩的泼天之功来。

    难道童贯是想要当真正的宰相?可即便是做了宰相,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当年南边的某个朝廷,想当官都要去势来着。自然,那个朝廷的宰相也是阉人了。

    所以,童贯的野心就更大。他不是要当宰相,而是想要封王!

    一个阉人,一个在宋朝这种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的时代封王?平常的时候便是绝无可能,除非。。。。他能够做到当初宋朝的太祖所许下的事情收复燕云十六州。

    只要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童贯就是以宦官的身份而封王的第一人,在历史上就算不是绝后,也是空前的。为了封王的这个目标,童贯是豁出了一切,最终也达成了夙愿,只是这只是一个开头。他料到了开头,却没有料到故事的结尾。

    1122年四月宋朝正式撕毁了两国之间相互信守120年的澶渊之盟。宋徽宗下诏以收复燕云,恢复汉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童贯率十五万宋军从京师出发,以种师道为都统制节制各路宋军。

    临行前,宋徽宗授与童太师御笔三策作为指导平燕战争的三项基本原则。“如燕人望风投降,上也;燕王纳款称藩,中也;燕人不服,按兵巡边,下也。”闹了半天宋徽宗是想要追求孙子兵法里用兵打仗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现实很遗憾,偏偏不给宋朝作脸。

    宋朝在边境上招降纳叛的种种挑衅行为,终于激怒了燕京的耶律淳。他收拢从辽东逃难到燕京的难民,扩充兵员,并命大将耶律大石、萧干领军至宋辽边境迎战宋军。童贯得知辽军增兵边境,意图对抗,遂命都统制种师道率西路军趋白沟,大将辛兴宗率东路军趋范村。五月二十六日,辽军击溃宋西路军前锋杨可世部,宋军死伤颇多,西路军向雄州方向败退。三十日,辽将萧干大败宋东路军于范村。

    六月三日,辽军侦知西路军向雄州撤退的消息后,逐发精骑尾随追杀。种师道率西路宋军主力在雄州城外与辽军展开血战,此时,天公也不做美,突然刮起了北风,尘土飞扬,还下起了拳头大小的冰雹。

    在辽军和雹子的双重打击下,晕头转向,“找不着北”的宋军全线溃散,自雄州(河北雄县)向南直至真定(河北正定),百里之间,尸骨随处可见(多半是逃跑时相互践踏而死的)。幸好辽军只是追至雄州,并没有越境追击,要不然,宋军会死得更难看。

    所谓的因为天降冰雹,所以全军溃败的说法,陈诚对之是嗤之以鼻。莫非这冰雹就只砸在宋军的脑袋上,辽军就有如神助一块都没被砸到?

    明明是自己废材,不去总结经验教训,反倒将失败都怪罪到天气的头上,这样的宋军。。。。。就只会让人更加的轻视了。

第二十章 宋国的奇行种们() 
第二十章宋国的奇行种们

    辽国上京留守达不野降金之后,金宋双方在上京正式展开谈判,并达成了上京协议:

    一、宋金联袂夹攻辽国,长城以北的中京大定府由金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南的燕京析津府,由宋朝发兵攻取,西京云中府由宋金联合攻取,如一方不能如期履行,便算失约。

    二、灭辽后,宋收回燕京故地,并将原来对辽朝的岁币岁帛转献金国。

    三、宋金双方不能单独与辽朝构和,不可单方面招降纳叛。

    四、金朝同意西京诸州原则上归属宋朝,但具体归还时间,双方再行商议。

    宋军虽然野战能力不行,但是怎么说也是和辽国不相上下的带甲百万的当世强国。就算是在白沟一战中将脸面都快丢光了,可是还是牵制了辽国不少的精力。宋军野战一向就不是强项,可是守城却是很有一套,辽国人对此知道的很清楚。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辽军虽然大败了宋人,却并没有顺势南下,将战火烧到宋国境内。在这一点上,契丹人还是比几百年后的女真人要强上不少的。辽国这个时候的实力还是能对金人造成威胁的,可惜他们内乱的不行,自相残杀将本就不多的精锐消耗一空。

    几百年之后的女真人在被蒙古人揍的趴在地上爬不起来的时候,可是想要将北面的损失在南方找回来,然后主动挑起了和宋人的战争的。本来宋国的朝廷还想着不要重蹈覆辙,想要联合金国一起抵抗蒙古人来着,结果被金人这么一进攻。。。。。得,女真人你们还是去死吧。

    白沟之战中,宋军的主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葬送了无数的宋军将校,也让萧干和耶律大石的名头响彻四方。后来,萧干自立为皇帝,被杀了。耶律大石有学有样,也当了一把皇帝。

    同样的,在这次的战斗中,西军中也有不少的低级将官绽放了他们的光彩。因为大批的西军高级将领战死的缘故,从死人堆中杀出来的韩世忠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