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1899大时代 >

第201章

1899大时代-第201章

小说: 1899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必须抓紧时机,以现有兵力第1、第2、第4军)一举歼灭集结于辽阳地区的俄军主力。虽然日军兵力占劣势(以13。5万人对18万人),但是在火力上面,日本人反倒是占了一些优势,而且前一阶段作战已摸了俄军的底,增强了以少胜多的信心。

    俄国士兵不可谓不勇敢,那些灰色的牲口们在战斗的时候一往无前,给了日本人以和那的震撼。在野外的遭遇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机枪火力和炮兵火力的支援,双方的士兵只能靠着步枪,刺刀和手榴弹作战。

    虽然日军还是将俄国人打的节节败退,但是伤亡反而比俄国人更大了。要不是俄军的高层将领怯弱无比,经常布一些前后矛盾,自相混乱的命令,日本人根本不可能一路杀到辽阳去。

    辽阳地区俄军防御成3道阵地。第1道阵地(前沿阵地)全长75公里,位于辽阳以南和东南约3o公里。第2道阵地全长22公里,距辽阳约8公里。第3道阵地紧靠辽阳城。全长15公里。这3道阵地,特别是第1道阵地,纵深小,翼侧暴露,工事构筑计划都没有完成,无法抗击日军的进攻。

    俄国国内形势的展,要求俄军在辽阳地区夺取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当地俄军经过长期准备,储备了大量作战物资,条件比较有利。库罗帕特金扬言“宁死不从辽阳后退”,他决定依托前沿工事,抗击和疲惫进攻的日军,然后转入反击。这就是说,俄军拥有优势兵力而采取消极等待的方针,一开始就把主动权给了敌人。

    要是趁着日军远道而来,大炮和弹药都还未运输到前线的世纪断然反击,俄国人就能获得至少一场战斗的胜利。在野外的遭遇战中,俄国人打的并不差,交换比也还看的过去。但是只要是万人以上的会战,总是更有组织度和局部的火力占据了优势的日本人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过了两天,等到日军的重炮联队(多为被西北划为步兵支援火力的1o5mm榴弹炮)赶到之后,胜负的天平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始偏向了日本人的一方。

第九章 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第九章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到19o4年8月23日,俄军按计划进入阵地,部署如下:右翼为南部集团(扎鲁巴耶夫指挥的3个军);左翼为东部集团(比尔德林格指挥的2个军),辽阳以东还有几个军。天籁小说另外2个军作为预备队:辽阳、奉天各1个军。占领阵地的各个军,又分别以4o~5o%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这样一来,实际上投入战场的俄军兵力就不多了。

    日军部署与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战场,不留任何预备队,因此它在总兵力对比上是劣势,但在俄军两翼却造成了兵力优势。日军的计划是对俄军实行围歼。第4军从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主力;同时第1、第2两个军分别从东西两面迂回俄军左右两翼,以右翼为主攻方向。这是一个以少数包围多数的大胆计划。

    光是从战前计划,就能看出,日本人对俄国人已经有了心理上的优势。自开展以来的一系列战斗,俄国人都是表现的大失水准,完全配不上列强和曾经的“欧洲宪兵”的称号。

    俄国人将大量的兵力作为了预备队放在大后方,这是俄国人在面对拿破仑,在面对希特勒时候也用过的。但是那个时候,战场是在欧洲,无论是物资还是兵力都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现在的战场却是离彼得堡万里之遥的远东,每一炮弹,每一名士兵都要靠着还未完工的西伯利亚小水管从欧洲运过来。而日本人胆敢不留任何的预备队,将全部兵力压上的做法,已经不能称之为大胆,简直是可以称作是狂妄了。

    如果俄军的将领变得大胆,以优势的兵力进攻,只要一次包抄到位,日本人就要输掉整场战争了。不过日本人以小国临大兵,赌国运那也是常态了。

    辽阳会战始于19o4年8月24日,日第1军对俄军东部集团实施两翼迂回,企图把俄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库罗帕特金把他的预备队调到左翼,从而削弱其右翼,为日军第2、第4两个军进攻俄军右翼(主攻)创造有利态势。

    俄军左翼的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日方利用俄军暴露的翼侧,决定对西伯利亚第3军实施两翼迂回。为此,日第1军左翼的1个近卫师,在俄军部署中打进楔子,出现在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为增援西伯利亚第3军,俄方立即投入预备队,其中包括马尔丁诺夫上校指挥的1个团。

    八月份的辽阳,天气正是最好的时候。马尔丁若夫看着空旷的原野,蓝色的眼珠中头颅出忧郁的神色。在他的眼前,是一群乱糟糟地前进的俄国老毛子。这些人扛着步枪,腰间挂着刺刀,水壶等东西,看起来就不像是很靠谱的样子。

    作为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军官,马尔丁若夫并不像是俄军的那些高层将领一样怯弱,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俄**队在战斗力上面并不比对面的日本人更强。

    “格罗姆,你说,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去对付日本人呢?”他压低了声音,对边上一个长得像是站立起来的熊一样的老毛子道:“。。。。。。。的指挥真是糟糕的不行啊。”

    “勇气,马丁,就靠我们的勇气和刺刀!”格罗姆有着灰色的眼眸,雄壮的身躯,浓密的胸毛,粗壮的胳膊和大腿,他是来自莫斯科的一个面包师的儿子,来军队之前曾经在克里姆林宫里面当值。

    格罗姆拿起水壶,往口里面灌了一口,浓烈的酒香瞬间就传了出来。他高声道:“伏特加,上帝,沙皇!”

    “乌拉!”边上那群乱糟糟的斯拉夫人一起欢呼起来,“乌拉,伏特加!”

    格罗姆跟着高呼了几声,然后回头对马尔丁若夫道:“靠着我们的勇气,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就能把那些黄皮的小矮子们全部杀死!”

    “哈哈,说的对,格罗姆!”马尔丁若夫大笑起来,“就让我们好好地教训一下那些日本人!”

    “报告!”一名骑着马的传令兵冲了过来,高声叫道:“长官,日军已经出现在西伯利亚第三军的侧翼了!”

    “恩?”马尔丁若夫立马从斜跨着的包里面掏出了地图,“日本人怎么这么快?是抛弃了大炮和重机枪之后的急行军么?真是。。。。。”

    “日本人人已经运动到了第三军的侧翼了?”格罗姆身高接近两米,即便是在俄国人中,也算得上是高个头了。所以他并没有骑马,而是和其他的毛子一样,扛了一支步枪在步行。

    “不错,”马尔丁若夫盯着地图看了几秒,然后断然道:“我们就去第三军那边!”

    “可是,师部给我们的命令并不是这样的,”格罗姆嘟囔着道:“军人应该服从命令。”

    “勇气!”马尔丁若夫用淡蓝色的眼珠盯着格罗姆,严厉地道:“勇气才是我们斯拉夫人最好的武器!命令是让我们去打日本人,那么,我们就去打日本人!”

    被马尔丁若夫的勇气所感染,格罗姆也放下了对军令的担心,高声应和道:“你说的对,马丁,我们去杀日本人!”

    “就是这样,格罗姆。”马尔丁若夫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在马背上直起了身子,高声地对拉成了长长纵队的部下们道:“现在,我命令你们,除了武器和弹药,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我们现在就去杀日本人去!”

    “胡扯!”有人在人群中高声回道:“伏特加不能扔掉!”

    “好吧,”马尔丁若夫无奈地妥协了,“除了伏特加,还有武器弹药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扔掉,大炮也给我推到路边去,把马的缰绳都解开,我们要用最快的度赶到西伯利亚第三军的侧翼去!”

    “好吧,你是团长,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一众老毛子将身上的多余东西都扔到了地上,然后转道西行,向着西伯利亚第三军的侧翼急行军而去。

    “马丁,马丁,”格罗姆步行跟在了马尔丁若夫的身后,低声道:“等会你记得跟在我的身后。”

    “恩?”

    “放心,我会保护你的。”熊一样强壮的男人出低沉的笑声,“我可是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第十章 俄国人的传统() 
第十章俄国人的传统

    出现在西伯利亚第三军的侧翼的,是日军的近卫师团。天籁小说。2这个师团虽然战斗力不能称之为日军的几个常备师团中的最强,但是它的装备一定是最好的。

    “近卫”这个词源自于奈良时代。奈良时代守卫皇宫的“近卫府”就是它的语源。明治时期为推倒幕府重建皇权而募集的萨摩(现在的南九州)、长州(现在的山口县)、土佐(现在的高知县)这三藩的的御亲兵,就是近卫师团的前身。1872年御亲兵被改称为近卫兵。月14日,近卫师团诞生了。

    近卫师团的兵员来自本乡、宇都宫、佐仓、水户这4个连队区。而大正时代以后,步兵和骑兵从全国,炮兵、工兵和辎重兵从关东地方的师团管区(第1和第14师团)中抽调精锐。为了保护皇宫,就要尽量选拔优秀的士兵来组建近卫师团。所以当初被配属在近卫师团的士兵也被世人看作是精英。如果身边有亲戚在近卫师团服役的话,那么这家人就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那种自豪感也不用说了。

    师团被建立后,最初的国外远征是甲午战争。当时的近卫师团只有步兵第1到第4联队和近卫野炮联队,其他一概还没成立。但是师团被动员时候,是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11个月之前。

    日俄战争爆后,近卫师团从朝鲜半岛南浦登6,配属第一军参加了这次的辽阳会战。

    作为护卫天皇的大日本帝国第一师团,近卫师团的士兵们的士气很高昂。在打穿了俄军的一处战线后,他们就直接的从撕裂的战线上冲了进来,运动到了西伯利亚第三军的侧翼,准备以经典的侧翼攻势来将眼前的俄**队击溃。

    靠着狂热的精神和无比的悍勇,这些身材相对矮小的日军士兵们在很断的时间内就展开了阵型,用娴熟无比的技战术将西伯利亚第三军压的抬不起头来。因为是以飞快的度突进到了第一道防线的后方,他们的进攻就达到了奇袭的效果,给根本就没想到日本人会出现的这么快的第三军造成了混乱。

    “前面什么情况?”马尔丁若夫对前去侦查回来的格罗姆道:“日本人是在进攻吗?”

    “是的,”格罗姆用树枝在地上随手画了起来,“这边是我们的人,日本人在这里,高粱地前面的开阔地上。。。。。。这里是他们的炮兵阵地,没有重炮,只有四门射炮。”

    “他们的重机枪阵地布置在什么地方?”马尔丁若夫很仔细地询问这各种细节,“炮兵的边上有步兵的保护吗?”

    “没有,我没看到他们的重机枪阵地,”格罗姆道:“他们的炮弹数量似乎不是很多,边上有几十个步兵,大概是一个小队的兵力。”

    “这样啊,”马尔丁若夫对着地上简陋的图像思考了几秒钟,然后道:“你说边上有一处高粱地?”

    “是的。”格罗姆很肯定地道:“我就是趴在里面观察的。”

    “你都能趴在里面,那高粱长得一定很高了?”马尔丁若夫眼睛一亮,“你说,我们能不能通过这里突袭他们的炮兵阵地?”

    “肯定是可以的,”格罗姆道:“只要弯下腰,根本就看不到人了。”

    “那好,我们就从这里进攻!”

    命令一下,毛熊们就开始动了起来。这些沙皇的灰色牲口们,来自于苦寒之地,有着残暴和都m的属性,跟在马尔丁若夫和格罗姆的身后,就向着那块高粱地里面摸了过去。

    这么多的灰色牲口们通过高粱地,自然不会是毫无动静。但是日军是被前方的战事吸引了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日军阵地上的声响也不小。四门射炮以每分钟两的度在向着俄军的方向上射着炮弹,还有步枪射击的声音,骡马的嘶鸣,人类的嘈杂声。。。。。

    这一切,都在突然窜出的毛子们狂吼着的“乌拉”声中被凝固。

    “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马尔丁若夫用尽了胸中之气,怒吼道:“乌拉!”

    “乌拉,乌拉!”

    毛熊们从高粱地里一跃而出,挺着刺刀就往日军的阵地上冲去。前面的人奋不顾身地冲进了日军的阵列,后方的人则是对着日军的方向随随便便地将枪膛中的子弹打掉,跟着也一起冲了过去。

    “。。。。。。。。该团在行军途中获悉日军已出现在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马尔丁诺夫不等命令,主动改变行动方向,转向西面,从高粱地隐蔽机动到日军近卫师的翼侧,突然以刺刀白刃战打退日军近卫师,形势转而对俄军有利。这是俄**官挥主动性的罕见的一例。但俄军东部集团指挥部不敢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扩张战果,坐失战机。。。。。。”

    19o4年8月26日,日第4、第2军开始进攻掩护通往辽阳的最捷径的俄军。中间突破受阻之后,日军缓慢迂回俄军右翼。库罗帕特金担心俄军有被全部包围的危险,乃下令全线撤至第2道阵地。俄军撤至第2道阵地后,仍保持原来的部署,大部兵力作为预备队,在一线展开的兵力不过4o%,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军进攻。

    日军的兵力部署也大体如前,企图也仍然是围歼俄军。但接受前一段作战的教训(各路部队攻击时间不统一,使俄军可以自由机动其预备队),于8月3o日以3个军的全部兵力同时起进攻。俄军以机枪、火炮和刺刀顶住各路日军的进攻。双方激战1整天,日军被迫后撤。

    日军正面进攻受阻,乃于当日(3o日)夜间,派第1军部分兵力(1。8万人)偷渡太子河(到达右岸),31日晨迂回俄军左翼(5万余人),与此同时加强对俄军右翼的进攻。19o4年9月1日整天,俄军准备反击日第1军,为此在左翼集结了3个军,企图以迂回动作将日第1军压迫到太子河歼灭之。

第十一章 小毛奇() 
第十一章小毛奇

    反击定于19o4年9月2日开始。天籁小说。2但在19o4年9月1日夜间日军进攻俄军左翼集团,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