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1899大时代 >

第109章

1899大时代-第109章

小说: 1899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众人都有些面色凝重。官兵对他们这些黄金余孽是什么态度他们早就知道了,其他的盗匪或者还有可能洗白。但是他们这些人,就是朝廷万万难以容忍的存在。现在不过是四周的诸侯都在大打出手,没时间和精力罢了。

    一旦等到周围的诸侯出现一个能够镇得住场子的,多半就要拿他们这些黄巾余孽开刀。所以,他们对周仓的话就很是认同。

    周仓继续道:“我们既然推举了顾将军做我们的首领,那么打仗这种事情,自然就是听将军大人的了。他说打哪里,我就打哪里。他说打谁,我就打谁。我周仓既然认定了将军,那就绝无二话!”

    顾璐的面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随即,这丝笑容又被他浑身的杀气所掩盖。

    等到周仓将话说完,再坐下来之后。顾璐才再次开口,他的声音很缓也很慢,可以让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先打刘备,是出于这么几个原因。”

    他看了一下,除了董昭一直都在脸上挂着微笑之外,其他人都将身子微微前倾,露出认真听的神情。

    “北海孔文举,是个不会打仗,也不敢打仗的废材。如果不是有了刘备,他连管亥都打不过。放他在那里,也翻不出浪来。”

    董昭脸上挂着微笑,心中却是有些惊讶。这位首领,最近的杀气是越来越重了,说话也是越来越刻薄和放肆。这两句话,就将孔融和管亥都给贬斥了一番,可真不像是他之前的为人。

    顾璐继续道:“管亥和我们,怎么说都是出自黄巾一脉。无论是按情还是按理,我们都应该去拉他们一把。”

    龚都面色微微一变,肚子里面已经是开始骂了。玛德,我也是出自黄巾军的啊,也没见你考虑情理,然后就出兵将我的部曲和地盘都给吞并了。

    “刘备者,世之枭雄,知人而善用,手下又有张翼德关云长两员大将。不先把他消灭掉,至少也要打走,我们根本就不能放下心来。”

    这算是什么理由?董昭面上的微笑都快要维持不住了。要不是因为有别的原因,他才不会屈身事贼。这等毫无文采和口才的家伙,又哪里值得他董公仁效忠了?

    “击破刘备军,然后全取北海!”

    顾璐做出了最后的总结,下面的诸位将领自然是大声应和。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赞同,但是顾璐打仗的手艺比他们强那是一定的。不但是在战略方面,便是在战术突击,和单纯的武力值上面,他也是在座众人之中的最强。

    自他领兵以来,不能说是没有打过败仗,但都是小败。而最终,他总是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供他驱使。

    就是因为这样的远些,这些桀骜不驯之辈,哪怕是对他很有意见,也会先照着他所说的做了再说。一贯的正确,就会带来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第九十七章 信心() 
第九十七章信心

    顾璐的用兵之道,和他的武功并不完全一样。风刀霜剑是包容世间一切招式,穷尽一切变化的武功,所以他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哪怕对方的武功更高,力量更强,招式更精妙,但是他就能够临阵创招,推陈出新,将对手杀得大败。

    用兵打仗,他却是先求一个“稳”字。在情况不对的时候,在敌情未明的时候,在敌众我寡的时候,在天时不好的时候,在地势不好的时候,在。。。。。。。总得说来,就是不能打赢的仗就尽量不要打。

    他很是推崇司马懿说的那几句话,“用兵之道,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

    在开战之前,他总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对外,要刺探情报,勘察地理。对内,要训练士卒,修缮甲兵。等到时机成熟,他才会出兵。

    一旦出病,那他的行为就可以用“兵无常势,水无定形”来形容。对付不同的敌人,就应当使用不同的办法。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兵贵速不贵久”。

    最好是快速地解决掉敌人,不能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开战之前,就要知道结束战争的条件,要知道自己的终止线在那里,要搞清楚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在达到最大的战略目标之后,就算是眼前有再大的便宜,那也不能,不要去占。

    不然的话,那就会在无尽的战争中消耗掉己方的元气。某个宇宙里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的战略态势可是好的不行。放眼四顾,都是他们可以用兵的方向。

    无论是继续维持英日同盟(其实已经维持不下去了,美国人对这个同盟深恶痛绝,说什么也要拆除的),还是做美国人的打手,又或者是干脆当苏联人的狗腿子,也比他们后来四面开战,周围的大国全部战个遍来的好。

    战个痛快这种事情,说说就好了,真做出来,那就是脑袋有洞啊。

    所以,这次出兵,顾璐定下了最低战略目标和最高战略目标。最低的战略目标是击退刘备军,重创其本部兵马,使之不能对青州再产生威胁。最高目标则是入主北海,驱逐或者擒杀孔融。

    在他的目标中,无论是最低的,还是最高的,都没有吞并管亥部的内容。他之前吞并黄巾军,靠着武力强来的行为,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弹。对这些黄金余孽,最好的办法是从经济和政治上入手,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对于刘备的部队,能够消灭掉那是最好的,但是这个估计很困难。因为刘备军中的这些大将都是武艺超群之辈。而他们就是靠着刘备,关羽,张飞等几个高级的武将在撑着。只要这些人不死,哪怕是全军覆没了,都能够很快的就东山再起。

    就像是曹操和他的那几个兄弟一样,损兵折将也不算什么,只要大老板曹操还在,夏侯惇夏侯渊曹纯于禁等大将还在,重新招募一批军队,再训练成精兵,就只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所以,将刘备部重创,然后驱逐出境,也就可以了。

    得益于完善的动员制度,顾璐很快的就聚集起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其中他本部就有一万人,其他各位将领的亲兵加部曲共有三四千人,剩下的则是招募的流浪武士和一些蛮夷中的勇士。

    这一万人,披甲率超过了四成。他自领六千,其他的军队配属给了何仪,裴元绍,孙仲,乐就,邹茂等将领,周仓则被他留在后面真镇守大本营。

    在这个无双武将们横行的世界里面,武将们直接带领的军队,都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益。那些被他们的场所笼罩的士兵,就会变得力量更大,耐力更好。。。。。。

    顾璐试过,他现在最多能带一万五千兵。再多了,就不能够享受到他所带来的增益了。也就是说,光他一个人,就能够统领这次带出来的全部军队。但是他还是将之分配下去给了诸位将领,为不是自己一个人大权独揽。

    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他并没有完全的剥夺给位将领的亲兵部曲。那些亲兵部曲之类的,确实有着远超普通军队的战斗力,就这样裁撤掉,实在是太可惜。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只有亲自带兵打仗的将领,才有机会在战斗中成长。他的目光并不只是局限在青州这么一块狭小的地方。就算是整个大汉国,在他看来,也才是世界的一小部而已。

    既然他并不是目光狭小之辈,那么,他自然需要培养更强的武将和文臣来给他帮忙。战争,就是培养这些人的最好的场所。

    上万大军分成三路,两路从侧面进攻刘备军的营寨,裴元绍所带领的一路则是远远的饶了过去,想要从后面包抄。

    顾璐作为己方最强的将领,自然会是出现在整个大军的最前方。

    在他面前,是刘备军放在最外侧的营寨。靠着水边的营寨上面,挂着一面斗大的旗帜。旗帜上面,则是写着一个大大的“卞”字。

    守将名叫卞喜,是北海的一员武将。武力,统帅,智力都没有什么值得人特别注意的地方。卞喜率领的,也不过三百多人。在看到不知名的敌军出现之后,卞喜很快便做出了决断。

    他将所有的军队都撤了回来,龟缩在营寨之中。同时,他还试着向后方派出了几个骑术较好的士兵,想要将敌袭的消息传回去。可惜,这些士兵在冲出去美国就,就被早已经绕道背后的黄巾军所伏击。

    卞喜的决定是对的,他这么点军队,在野战之中,估计连一个回合都坚持不到。死守营寨的话,说不定反而还有一线生机。就算是消息被截断了,然而,在打仗的时候,没有消息,也是消息的一种,而且往往还是最危险的那一种。

    刘备可是身经百战了,从前跟黄巾军打,后来跟袁绍打。只要他知道了这边好几天都没有消息传过去,那他自然就知道情况不对了。

    他对刘备很有信心,因为他见过刘备带领的数千精兵是如何在北海城下将管亥的数万大军赶跑的。

    问题是,他对自己并没有多少的信心。(。)

第九十八章 攻防() 
第九十八章攻防

    卞喜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精明的人多半都有自知之明,卞喜也是。

    他知道自己在武力,统帅这两方面都只能算是中人之资。甚至可以说,还是中人中等而下之的那一种。虽然在文官武将大多平庸的北海军中还看不出什么,但是跟那些天下闻名的武将们一笔,那就是相形见拙了。

    所以,在见到大军压境之后,他的第一个选择不是背靠营寨列阵,而是收缩了回来,全力防守,并且祈祷敌军不要来攻打他这里。

    可惜,这个愿望就注定是不能实现的了。顾璐此行乃是精锐尽出,就是打定了主意要以狂风扫落叶般的攻击来击溃北海军的。现在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可还达不到闪电战的程度,他也不敢在背后留下这么大的一个敌军的据点。

    在顾璐的命令下,六千大军在弓弩的攻击范围外停了下来。准备进攻的士兵休整了片刻之后,就开始披甲。在非战斗的时候,士兵们一般是将盔甲和长兵器放在大车上或者是骡马上的,这样可以节约体力。

    等到将要进行战斗的时候,才会穿上笨重的盔甲,拿起长达丈许的武器。

    对于这样的战斗,顾璐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所有的计谋,所有的谋略,都是为了在战斗之前将敌人的力量削弱,都是为了在局部的战场上,形成我强敌弱的状况。而当战斗开始之后,就不需要再考虑那么多。这个时候,所需要的,就只有一战!

    刀盾兵在前,长枪兵次之,而弓弩手又更次之。

    第一波进攻的军队就有一千人,足足是守军的三倍。按理来说,雄狮搏兔亦尽全力,该将六千人一起压上才是。

    但是打仗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不全部压上主要的愿意有两个,一个是战场根本就展不开六千大军。卞喜所驻守的营寨靠近河边,能够进攻的只有三面。而这处营寨做多只能容纳三四百人,占地很小,能够同时攻上去的也就只有那么一点人而已。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前面在打仗的时候,统帅的手中必须要熬留有足够的预备队,以在关键时刻将之投入战场,一举获胜或者从容收拾战局。

    这第一波进攻的军队又分成了三个小的作战队伍,分别由程武,陈横,廖立三位偏将带领,缓缓地向着卞喜所驻守的营寨逼了过去。

    卞喜手心中满是汗水,他抬头看了看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这本事他所喜欢的天气,但是他现在就无比的希望能够下一场大雨,要是下大雨的话,双方的弓弩都不能使用,而防守方总会更有优势一些。

    可是,这么美好的天气,就一点要下雨的意思都没有。

    号角的声音从缓缓逼近过来的军阵的后方响起,卞喜悚然而惊,回过神来。估算了一下双方之间的距离,他大声地下令道:“放箭!”

    百多名弓箭手拉满了强弓,对着逼近的黑色军阵开始放箭。一时间,空中满是破空的箭矢,“嗖嗖嗖”的声音充满了这处战场。

    防守方的弓箭手也知道这是危急关头,各个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不停地开弓放箭。上百张强弓射出连绵不断的箭雨,射向身披黑色盔甲的士兵们。

    “丁丁当当”的声音不断地响起,箭簇和盔甲,和盾牌,和头盔,和人的**发生碰撞,发出了金属交击的脆响。也有些箭矢从盾牌的空隙间射入,刺穿了进攻一方士兵身上的盔甲,刺入了士兵们的身体中。

    可是,这些士兵身上所穿的,都是顾璐亲手监督铸造出来的盔甲。或许这些盔甲笨重了一些,但是在防御力上面,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上百名弓箭手连射了几轮,数千只箭矢射向军阵中,却只是射倒了不到一百人而已。

    在最前面的那些刀盾兵的身上,还有他们手持的盾牌上面,已经插满了箭矢,让他们看起来就像浑身是刺的豪猪一般。

    而在接近到一定的距离之后,进攻放的弓弩手也开始在低级军官的带领下,用齐射压制营寨上的弓箭手,进攻一方总是有在某个方向上堆积远程火力的优势。

    由于是三面一起攻打,卞喜就不得不将兵力平均分散在营寨的三面,这样一来防守方的内线机动优势显就现不出来了。

    顾璐奢侈地给所有的弓弩手都配上了皮甲,还有些弓弩手不是穿着皮甲,而是往身上套了一套铁甲。营寨上下箭矢往来,一方是占有从高往下的地利之便,一方则是人多势众,装备精良,很快地,双方的伤亡开始变大。

    但是随着伤亡的出现,人多一方的优势渐渐的显现出来。齐射的命中率也比自由漫射来的更大,在卞喜惊恐的眼神中,营寨里面的弓箭手竟然被外面的弓弩手压制住了。

    他喉咙里“荷荷”作响,用力地将手掌在身上擦了擦,他觉得汗水似乎流的更多了。好在他对己方的近战肉搏能力还是有一些信心的,在这个时代,弓箭虽然能够压制住敌人,但是决定胜负的最终还是手中的刀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