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女相驾到 >

第8章

女相驾到-第8章

小说: 女相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衷忙在侍女之前扶住了妻子,双双向着苏玉桐的房间走去。

    没等出屋,就又有人来报:“老爷、夫人,太子府、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齐王府、定北公、英烈公、勤勉公家都派了人来,就在前面,还有三省六部的大人们也都来了,京城卫的曲将军亲自带了人来祭奠故侯爷,四老爷在前面忙不及,特意遣小人来叫老爷快去。”

    话中,倒是带了些怨气。

    这个仆人也是苏家的家生奴才,平时就是苏衷的心腹。自家老爷为了侯爷的事情,忙了这么多天,到今天更是三天都没合眼了,好容易进来歇了一会儿,就让四老爷先在前面照顾着,结果四老爷却还是差点儿出了幺蛾子,只得叫自己老爷先出去。

    乔氏哪能听不出这仆人语气中的不满,却并不点破,而是一脸诚挚地对苏衷道:“老爷先去前面吧,我去看看三丫头。”

    苏衷点点头,全然没有已经连着三夜没有合眼的样子,只是道:“夫人千万劝着些三丫头。”

    说着,便匆匆向着灵堂走去。

    乔氏目送了丈夫离开,以帕子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虽然面上带着难过,心中只怕比苏衷还要高兴些。

    今天之后,她就是这偌大侯府,真正的女主人了!

    到了出殡的正时候,苏家的四个老爷并家人,都到了灵堂。

    昭明帝身边的总领太监金福,替昭明帝给苏恕的牌位进香后,又念了昭明帝写的悼文,紧接着苏衷又给苏恕夫妻的灵位上了香之后,便带头嚎啕大哭了起来。

    其中,排行第三的苏慈是一个大胡子,同自己的长兄一样都是行伍出身,还曾经在苏恕帐下作过令官,他性子豪爽莽撞,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所以此刻他跪在那儿,哭声最大;

    行四的苏念一直靠着兄长们过活,性格最是懦弱,此刻他想着大哥就这么没了,不知道以后又要怎么过活了,于是一边哭大哥英年早逝,一边哭自己前途无望;

    行五的苏怀是庶出,如今跪在几个兄长的最后,想到苏恕平时的为人,也是低着头,哭得厉害。

    而这些人中,以形容枯槁的苏衷哭得最厉害,几次险些哭得晕死过去。

    而孟氏的两个兄长,苏玉竹的大舅舅孟琅昆和小舅舅孟琅仲,并孟琅坤的次子孟休明就在苏衷的身边,没有苏衷哭得这般死去活来的,却也是泪流满面,尤其是孟琅坤身子骨并不很好,听说妹妹一家出事后,大病一场,此时只能驻个拐杖,靠自己的弟弟和儿子搀扶,方能站稳了。

    孟氏闺名眉,孟家历代虽然人丁不旺,但是却少有女子。昔年孟眉是孟家三代以来,唯一的女孩子。

    是以,孟眉是被孟家人捧在手心中长大的人。

    如今却天人永隔了。

    孟琅昆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内心一阵绞痛,眼泪扑刷刷地留着,哭道:“没了,就这么没了”

    孟琅仲又心疼妹妹又担心大哥,听见孟琅坤这么说,也是哭得不能自持。

    而一旁的孟休明扶着父亲和叔父,他性情温软,所以就站在那儿,垂着头默默落泪。

    仆役丫鬟都穿了孝服,有些老家奴,更是已经忍不住了哭声。

    苏衷虽然哭得情真意切,内心却非常清醒,只是默默地记下是谁哭得最厉害。

    到时候,这些人,都要慢慢除去才好。

    而灵堂之外,苏恕曾经的同袍、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并一些晚生,想起苏恕平时的为人,也都红了眼眶。

    尤其是曲恩山,带了一百名京城卫,头上绑着白巾,就站在苏恕的灵堂之外,两排而立,一直站到了大门之外。

    这也是昭明帝的旨意。

    而此刻,上官子湛也在京城卫之末,甲胄之外披着孝衣,抬头看着苏府上面的匾额。

    正楷的博阳侯三个字,透着古意。

    上官子湛听师父说起过这个很是传奇的侯爷,但毕竟感触不深。可如今见周围人这个样子,让他想起了过世不久的师父,心中也是一疼,便低下头,默默垂泪。

    偌大的苏府老宅,此刻当真是愁云惨淡。

    灵堂内,渐渐平复了情绪的苏衷,由家人扶着走了过来,对孟琅昆道:“孟兄千万要节哀”说着让人节哀的话,自己却先哭了起来。

    孟家兄弟哪里知道苏衷内心是和等心肠,如今见他这副模样,反而过来先安慰着苏衷。

    待时间差不多了,那一众僧道也念好了往生咒,便由苏家兄弟们亲自抬棺,孟氏兄弟并孟休明在后面跟着,齐齐向着苏家的祖坟走去。

    街上,路祭的官员、京城的百姓、来来往往的海外商贾,都在看着这支声势浩荡的队伍。

    而就在这送殡的队伍要出城的时候,突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追了上来,还伴随了一个女子的哭声。

    “爹!娘!是女儿来迟了!”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见一个女子骑着一匹矮马自城南飞奔过来,拦住了送殡的队伍。

    只见那女子从马上摔了下来,从爬起来,跌跌撞撞,哭着冲到了博阳侯夫妇的棺木之前,抱着棺木大哭道:“爹!娘!你们怎么不等等女儿!你们就这么走了让女儿今后可怎么办才好!”

    众人都还在震惊之中,面面相觑,就连自诩冷静的苏衷都差点儿将棺椁摔在了地上。

    苏玉竹苏玉竹竟然还活着?!

第十六章 纷乱() 
相较于苏衷的震惊,孟琅昆却在一惊之后醒转过来,连忙分开人群,走到苏玉竹的身边,将她从地上拉起来,认真地打量了一阵子,抖着声音问:“竹,竹娘?你是竹娘?”

    孟氏嫁给苏恕之后,就一直在东奔西走,便和娘家人,也是书信往来多过见面。

    上次见面,还是七年前,苏玉竹的外祖母七十寿诞的时候。

    那时候小小的苏玉竹也不过七岁,奶声奶气的,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酒窝,对他说:“大舅舅好。”

    孟琅昆认真打量着苏玉竹,依稀还能在眉眼之间看见小时候的样子,而越看,越觉得能看出自家妹妹的样子。

    就在这时,苏玉竹哭着叫了一声:“大舅舅”

    饶是孟琅昆素性冷静,听见这一声,也掌不住,抱着苏玉竹哭了起来。

    苏衷也反应了过来,过来拉着苏玉竹,一边喊着:“天可怜!我的侄女竟然还活着!大哥大嫂,竹娘还活着!”

    苏玉竹如今情绪激动异常,突然听见前世恨极的苏衷的声音,顿时就觉得心头一阵剧痛,两眼一黑,差点儿就要晕倒。

    可是她还是忍住了,她抬起头,手扶着父母的棺椁,泪眼婆娑地看着苏衷。

    前世目盲太久了,她都有些忘记了这个仇人的模样。

    如今她能看了,当然要将这个仇人的模样,先看得清清楚楚的,再将所有的恨意、疑惑、面对仇人时候的痛苦,都藏在了眼泪之后,然后低声地说了一句:“二叔”

    说完了这两个人,苏玉竹才终于坚持不住,昏倒在了父母的棺椁之上。

    众人又是一阵手忙脚乱,苏衷此时表现了他作为代苏家家长的冷静,招呼人立刻将苏玉竹抬回苏府,奏请太医,又让人告诉乔氏,先回府照料苏玉竹。

    不远的地方,坐着女眷的马车之上的乔氏,听完嬷嬷说了前面发生的事情,暗中握紧了拳头。

    怎么竟然回来了?

    而此刻京城的东门之外,一个穿着素色衣衫的人捧着个四四方方的托盘,上面还盖了层布,正踮着脚,焦急地向城外张望。

    这人是四皇子丛是行府上的僮仆招儿,自早上城门未开便等在了那儿。

    终于,一道身影随着马蹄声由远而近,马背之上,风尘仆仆的戎装少年刚到城门口就翻身下马,将系在腰间的圣旨举起。

    城门军纷纷拜倒,少年却只是将圣旨收好,走了进来。

    “四公子可算赶上了。”招儿从地上跳起来,忙不迭地就把托盘上的布拿开。

    是与京城卫一样白布。

    丛是行看着东西,叹了口气,将头盔卸下给了他。

    他本来随着云骑将军钟路在东水道巡防,谁知就听到了苏恕举家被害的消息。

    丛是行与苏恕的关系不一般,昭明六年的时候,十五岁的他就同苏恕去了据海关,待了两年多的光景,去年年底才回京的。

    他亲眼看着苏恕是怎样建立起了可以下海作战的水师,所以对苏恕额外钦佩。他性格跳脱,一贯看轻礼仪,便不顾苏恕的推辞,只叫他为“师父”。

    自据海关回京的时候,他还同苏恕说,“等师父师娘回京的时候,徒儿要用最好的酒迎接。”

    也对苏玉竹说:“大妹妹回京后,若我还在京中,一定带你去集市玩儿。”

    没有君臣之分,只有师徒兄妹之情。

    可是,在据海关的事情,随着苏恕一家的意外亡故,就这么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

    那个温润如玉、骁勇善战、体恤民情的侯爷;那个为人刚毅、细心体贴、笑如清

    风的夫人;还有那个喜欢骑马爬山,性格爽朗大方,会叫他四哥哥的女孩子,就这么没了。

    丛是行发疯一样地想要回京,却不可以。

    就算他是皇子,颇受昭明帝的喜欢,也不可能违抗军令,从军中擅离。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没有封王,只能被叫做“公子”的皇子。

    是以,丛是行漏夜写了奏章,只求能回京,送苏恕一家最后一程。

    他在东水府等了近一个月,才在十天前,终于等到了昭明帝调他回京的诏令。

    他毫不敢耽搁,一路狂奔,终于在今天赶回到了京城。

    此时,招儿已将白布缠在了丛是行的帽子上,将红缨遮住,又给丛是行戴好。

    丛是行正了正冠,问道:“队伍到哪儿了?”

    “一个时辰前就从侯府出来了,不过公子莫急,路祭颇多,现在只怕还没出定北门呢。”招儿忙道

    丛是行点了点头,便上马,要去追赶出殡的队伍。

    可是还没等着他离开,突然又见一个与招儿穿着一样的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看见丛是行,连忙跪地道:“四公子安!”

    丛是行一摆手:“出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急?”

    那人连着喘了好几口气,这才道:“公子,苏家苏家,苏家大小姐回来了。”

    一句话说完,丛是行差点儿从马背上摔下来,还是招儿手疾眼快,连忙抱着丛是行,又问那人:“全儿好好说话,别吓着公子,什么叫回来了?”

    被叫做全儿的人忙道:“就是回来了,刚拦了出殡的队伍,就在定北门口,我一看就先过来送信了。”

    丛是行此刻已经在马背上坐稳,他握着缰绳,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情绪。

    大妹妹还活着,苏玉竹还活着,师父到底还是留下了一丝血脉。

    丛是行滴下来,忍了许久的眼泪落在了马背上,胯下的马像是感受到了背上主人情绪的波动,哼哧了两声。

    他擦了一下脸,突然将头上的头盔摘下,递给招儿,掉转马头道:“我进宫去。”

    招儿捧着头盔,慌忙就要跟过去,谁知丛是行才走了几步,又勒停马,再一想,才道:“先去二哥那儿!”

    博阳侯女儿死而复生的事情,刹那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从苏玉竹骑马闯城门到相认再到晕倒被送回了苏府,事情传到后来,简直就成了传奇。

    人人都好奇,苏玉竹是怎么从那江洋大盗手下逃脱的,又是怎么回来的,又为何今日才回来?

    而此时,传奇的主角苏玉竹,就在苏府的后院东南角的厢房里,靠在床上,看着乔氏关切的身影。

第十七章 慈爱() 
苏玉竹本来想将父母一路送到苏家祖坟的,可真的到了父母的灵柩之前,看着仇人就在面前却无证据指证、想着两世之隔,却不得再见父母一面,她心力和体力终于不支,最终晕倒在了城门前。

    醒来之后,先看见的就是乔氏关切的表情,抱着她哭了好一阵,又说昭明帝听她还活着,很是高兴,传诏待她醒来之后,要招她进宫。

    苏玉竹这才知道,她已经昏迷了两天。

    “这衣服不好,大姑娘还在孝里,如何能穿这种大礼服。”

    “这个也不好,虽然大姑娘还在孝里,去见宫里的贵人,也不能穿成这样,冲撞了人。”

    乔氏支使着仆役,最后终于选了一套月白暗花的上衫并一条素白的裙子,又自库房中找出了一套珍珠的头面,命人放在了屋中的矮榻上。

    待忙完了,乔氏才坐到苏玉竹的身边,拉着她的手,慈爱万分地看着她,柔声道:“好了好了,如今回了家,就好了。”

    苏玉竹的眼中含着泪,并不说话,任由她拉着自己的手,仔细看着乔氏的样子。

    自己的母亲以前就说过,这个二婶娘是个美人坯子,而苏玉竹也承认,纵然乔氏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却依旧是美得比许多人都出众些。

    看着乔氏的体贴的样子,前世的一些记忆也再次涌上了心头。

    前世她回到家后,因为时隔很久,又被人怀疑了身份,好容易尘埃落定了之后,

    也是在这间屋子里,乔氏也是这样拉着自己的手,这样劝慰自己。

    只是乔氏刚走,苏玉竹就听见了丫头在那儿说她的是非。

    彼时苏玉竹好容易回家了,又经历了那些事情,自然心中焦躁,就同丫头吵了起来。

    乔氏处置了那个丫头,待她更是温柔。

    可是,后院的奴仆们,却待她更糟糕了。

    如此反复多少次,苏玉竹的名声,倒是差了很多。

    想着前世,又看看今朝,苏玉竹心中叹气。

    美则美矣,可惜这皮囊之内,却是个黑的。

    想到这儿,苏玉竹才开口柔声道:“侄女在这里,谢过婶娘的照顾了。”

    乔氏笑着揉了揉她的额发,转而又有愁苦爬上了眉梢,叹气道:“你如今遭遇了这样子的事情,心中凄苦,我照顾你当然是应该的。倒是你腰上的伤是怎么一会儿事儿?”

    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