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女相驾到 >

第49章

女相驾到-第49章

小说: 女相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九娘倒忘了这一出,不免掩嘴,俏皮地笑道:“是了,小女倒忘了这儿有两个女大人呢。”(。)

第一百章 小坐() 
众人虽然说笑了一番,但说起来,苏玉竹却很喜欢这个地方。

    郑九娘觉得此处清静,可如今站在这伴月楼之下,苏玉竹却能听见外院男宾们说话的声音。

    并不很真切,但是也能略微听个大概。

    虽然偷听这事情并不好,可是苏玉竹如今的处境,也确实需要她多知道些朝中的人事。

    纵然是闲爵,也不能真闲着嘛。

    而且若他们能多说些科举的事情,那是最好的了。

    倒是巧儿这一路走来,看见了这么多风景,如今又看这片大湖,不由咋舌道:“这园子可真大,里面还有这么大的湖。“她笑着感慨道,“而且郑九姑娘说得也好。”

    郑九娘谦道:“我口拙,说得不好,上官姐姐莫要笑我了。“

    说罢,就给后面跟着的丫鬟道:“炉火茶点可备好了?”

    丫鬟们连忙道:“已经都备下了。”

    郑九娘点点头,旋而又问苏玉竹等人道,“几位姐姐喜欢吃什么茶?我跟着我家太夫人,喜欢银针。”

    苏玉竹一笑:“我不拘什么茶,只不喜欢太浓的。”

    巧儿道:“我跟着苏家妹子,不挑。”

    曲思莹则笑道:“我也喜欢银针。”

    只苏玉桐,依旧挽着苏玉竹的胳膊,跃跃欲试地笑道:“我不挑茶的,但只有一点,得我自己烹才好。”

    苏玉桐好烹饪的名气京中贵女间都知道,听见她这么说,郑九娘便笑道:“既然这样,少不得讨三小姐一碗茶吃,这煮茶赏梅,也是乐事。”

    郑九娘点点头,对丫鬟们道:“依着姑娘们说的,快去准备。”

    跟在后面的,有十二个郑家的丫头,有四个人连忙退下去准备了。

    郑九娘正招呼着大家上楼,忽然后面却追上了一个丫鬟,忙忙地施礼道:“九小姐,姨奶奶想让您过去一趟。”

    就算苏玉竹这等不会看脸色的人,此时都能看出来郑九娘的眉间先蹙起再展平。

    “我这陪着客人呢,不好走。有什么事情,等晚上再说吧。”郑九娘的语气里说不好是难过还是烦恼。

    郑太夫人和她那嫡母郑大夫人一贯待她很好,不以她是庶女而轻看她。

    比如今天,郑大夫人正病着不能来,还特意嘱咐她要跟着郑太夫人,学个眉眼高低;郑太夫人更是当着众人,要她陪着忠义公,也是给她抬了身份。

    可是每每这时候,她的姨娘就一定要出来闹一阵子,非得让人都知道她是个庶女才好。

    她今年已经要说亲了。

    可那又是自己的亲娘,郑九娘还不好说什么。

    苏玉竹有一种撞破了别人家事的尴尬,苏玉桐和曲思莹也是一起尴尬着。

    任谁家姨娘,都没有在这样的日子,当着客人的面,闹这种事儿,让主母下不来台的。

    苏玉竹前世也经历过这种内宅斗法的事儿,如今想来只会头疼,自也不想太经历一次。

    她宁愿去和苏衷一流以命周旋,也不想和小妾姨娘一处争个高低。

    所以,她突然觉得郑九娘也是个可怜人。

    只巧儿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过如今的气氛这么尴尬,她也只能陪着尴尬了。

    不过那突然跑来的丫鬟,却不觉得不妥,而是急急地说:“九小姐,姨奶奶真的有事儿,等回头姨奶奶会去给太夫人请罪的。”

    郑九娘还要再说什么,苏玉竹却道:“九小姐去忙吧,我们就在这楼上先歇息着,这么多人陪着,不会有事的。”

    郑九娘听见苏玉竹如此通情,只一顿才施礼道:“当真是失礼了,请姐姐们现在这儿稍歇,我去去就回。”

    待郑九娘走后,曲思莹叹了口气,对众人道:“我们上楼吧。”

    苏玉竹也叹了口气,却对郑家的丫头说:“只桃李和红露上来就好,你们也忙了许久,在楼下歇歇吧。”

    郑家的丫头们听见忠义公这么吩咐,就纷纷称是。

    众人上了楼,分坐在桌子两侧,桃李和红露则一人一端,分别伺候。

    桃李如常的低眉顺目,苏玉桐身边的红露性格还略微活泼些,只不过在别人家做客,自然也要亦步亦趋,不好给主家丢人。

    又不多时,就有郑家的丫头将烹茶的东西都备齐送了上来,而后,也悄悄退到了一楼。

    苏玉桐一见烹饪煮茶的东西就高兴,忙开心地动起手来:“姐姐不常在家,今儿可要让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苏玉竹看着苏玉桐那从里到外高兴的样子,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是不是庄余燮的事情解决了?不然依着苏玉桐的脾性,还要忧郁很久才对。

    若是真能解决,那也算好的。只不过苏玉竹还是有些担心,生怕是苏衷嫌弃庄余燮这个火坑能给他的回报不多,所以打算把苏玉竹推进另一个火坑。

    那就不好了。

    苏玉桐不知道苏玉竹心中所想,她尝了尝那水,笑说:“这是京郊明镜泉的溪水,不算煮绿茶的好水,倒真是适合煮银针呢。”

    曲思莹一惊,反问:“苏三小姐还会尝水?”

    苏玉桐红了脸,道:“嗯,我喜欢吃,所以就会尝。”

    曲思莹听说,也品了一口,摇摇头:“三小姐好生厉害,我就尝不出来。”

    上官巧儿听见苏玉桐这么说,连忙也尝了一口水,疑惑道:“这不就是水的味道吗?这也不一样?”

    苏玉桐笑道:“自然是不一样的,明镜泉的水尝起来,要比别的水多一点儿软些,带着的甜味的,所以在家的时候煮茶,我也更喜欢这水。”

    苏玉竹抛开了那些心思,笑道:“你在家也煮茶?我以为三妹妹在家只爱吃枣子呢。”

    这是在笑苏玉桐爱吃枣子。

    苏玉桐对着苏玉竹做了个鬼脸:“若姐姐随身带着枣子就给我,我给姐姐做一个枣茶,也很好喝的。”嘴上虽然玩笑着,手上已经开始忙了。

    而在等水滚的时候,苏玉桐觑着周围没人,小声感慨道:“没想到,这个郑九娘原来是庶出,以前就见她养在太夫人身边,一直都以为她是嫡出呢。”

    苏玉竹也没想到,不过她以前就知道,武安侯郑旭有四个姨娘,而郑家其他的人,什么小妾姨娘通房更是不少,只难为了太夫人。

    只不过心中虽然如此想,她却制止了苏玉桐的话:“别人家的事情,我们不好议论。”

    依着苏玉竹看,这事儿已经透着郑家内里斗法的古怪,她们这些外客,就不要多论了。(。)

第一百零一章 家事() 
苏玉桐听见苏玉竹说她,虽然点了点头,却依旧有些出神。

    曲思莹和巧儿都看出了苏玉桐的不妥当。

    是以,曲思莹突然对巧儿道:“巧儿姑娘,我们到窗边去看看吧。”

    巧儿连忙起身挪到了窗边,笑道:“从这二楼上看这湖,更好看呢。”

    这二人虽然借口避开了,但这屋子虽然不大,苏家两姐妹不管说什么,她们也都能听到。

    但是苏玉竹并不很避讳她们。

    至于两尊木雕一样跪坐在侧的桃李和红露,苏玉竹就不打算搭理了。

    难道她关心妹子还要怕个丫头当了耳报神?

    是以,苏玉竹开口问苏玉桐:“自你病了那日起,我就觉得你怪怪的。今日更是论起别家短长了。以往也不是这样的性子,今天到底怎么了?”

    苏玉桐却垂了头:“姐姐知道前些日子礼部张尚书家的事情吗?”

    苏玉竹挑了眉毛。

    她还真知道。

    前段日子,礼部张尚书家的大公子的某个怀孕的妾殁了,这位大公子非说是大太太狠毒,一尸两命。如今几家人正打口水官司,闹得满京城都在议论,连御史都参了张尚书治家不严。

    张家这年过得很是鸡飞狗跳。

    如果不是如今昭明帝心情好的话,早就呵斥张尚书了。

    不过依苏玉竹揣度当今的形势,恐怕张尚书这官,也做不长了。

    只是为什么苏玉桐对这事儿如此上心?

    苏玉竹心中打了个思量,不会还是因为庄余燮的事情吧?

    果然,苏玉桐就问她:“姐姐你说,为何世人都要纳妾?如我们家这样的不好吗?”

    苏玉竹默然。

    不怪苏玉桐想不明白,实在时因为苏家在这方面,和别人家不太一样。

    苏家自祖辈起,就没有妾的存在,从来都是原配夫妻,恩爱有加。

    就连家道中落的那两代,都只是不善经营、本事稀疏却还要强出头而已,也没有纳妾,更没有庶出子女。

    所以世人都说,苏家出情种。

    直到苏玉竹的祖父苏伯远。

    苏伯远本也与妻子翁氏恩爱有加,夫妻二人八年生了三个儿子。

    可是偏偏就在翁氏怀着四子的时候,苏伯远遇见了一个女子,顿时苏家就变了模样。

    丈夫执意纳妾,妻子坚决不肯,终于苏伯远连休妻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翁氏伤心欲绝,早产了第四个儿子。

    而苏伯远却管都不管,直接带着那女子去了边疆军中。

    两年后再回来的时候,就有了苏玉竹的五叔。

    紧接着,苏伯远就闹着要给五叔请封世子。

    翁氏气得差点儿直接抹脖子,文帝有名的好脾气,也拍着桌子对苏伯远说,若再提这话就削爵。

    彼时,苏恕十三岁。他八岁入军营,十岁就有军功,十一岁被封为世子,六品军阶,是被文帝亲口称赞过的少年英杰。

    说起来,苏恕年轻时候也是豪迈个性,又是正经的天之骄子,哪儿受过这等委屈?

    父子成了仇家,苏伯远甚至开了祠堂,要把苏恕赶出家门去。

    苏恕一怒之下,折剑断恩,背着“不孝“的骂名,带着祖母和三个亲生弟弟,跑到南疆守边去了。

    彼时,南疆的古越国已经分裂成了几个小国,打得不亦乐乎。而当其中一个符国入侵与雍朝接壤的昇国时,不小心就打过了雍朝的地界。

    苏恕二话不说,带着两万精锐,把符国的九万军队,一口气打到了海上,险些就把符国灭了国。

    这一仗,终使得南疆七国对大雍拜服,从此纳贡称臣。

    战功到了这境地,还有谁再敢说一句苏恕“不孝”的往事?

    凯旋之后,已经是九年之后,雍朝的皇帝也从文帝变成了武帝。

    彼时,翁氏已经在南疆去世,临死前逼着长子发毒誓,必须将其火化,骨灰撒入南疆的大海,衣冠不入苏家祖坟。

    苏恕带着弟弟们大哭一样,依言照办。

    而那个将苏家搅得天翻地覆的女子已死。

    四个儿子恨不能这辈子不见苏伯远。

    苏伯远也是骁勇一生,中兴家业的人,临老却因着妻妾之事,闹成了这等结局,终于心灰意冷,将博阳侯的爵位都给了苏恕。

    已经与孟氏成了亲、性格也变得内敛了的苏恕,只字不提前情,甚至待那个庶出的五弟也算不错。

    可对苏伯远,苏恕当真再没说过一句话。

    后来有了苏玉竹之后,苏伯远大约因为对儿子有亏欠,所以对这个并不常见到的孙女很不错。而苏恕和孟氏也都没有对苏玉竹说过这些事情。

    直到祖父死后,苏玉竹随苏恕回京奔丧,见父亲将当年的断剑重铸后归于祖父墓中,她才知道这段往事。

    先是有祖宗的家传,又有苏伯远这段害得苏家骨肉至死不相往来的宠妾灭妻往事,所以苏恕这一代五个人身边,除了妻子女儿外,真个是连母蚊子都近不得身。

    所以,又怎么能指望苏玉桐会理解别家的这些妻妾纷争?

    想着,苏玉竹叹了口气,道:“罢了,都是别人家的事情,我们说了,又有何用?只盼自己将来能好才是。”

    苏玉桐不再言语,低下头想了想,小小的人儿,也叹了一口气。

    此时,水已经滚了,苏玉桐就敛了心思,专心茶道。

    一时房间内,安静地只有水声。

    苏家两个姐妹和曲思莹还好,巧儿却是个耐不住安静的人,正要开口说两句笑话,就听见楼下由远而近,传来了几个男人说话的声音。

    苏玉竹和曲思莹是有爵位、官职的人,哪里怕见人?巧儿乡野人家长大,对于大户人家所谓的“避讳”更是不会管的,所以这三人还好。

    只苏玉桐皱了眉头,偷偷地伸长了脖子,向外面看了一眼。

    只见几个年轻男子,已经下了亭子,正往这面走来,只不过离着远些,所以看不清是谁罢了。

    苏玉桐缩了缩脖子,怕道:“大姐姐,他们不会进来吧?”

    此时,苏玉桐已经给她沏了一杯,苏玉竹端起了茶杯,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口中无所谓地道:“楼下一堆的丫鬟站着,远远地看见也知道楼中有人了,哪儿还会上来?”

    苏玉桐哦了一声。

    果然,待那几个人走到伴月楼的不远处,见楼下站了一堆丫鬟婆子,便知道此处有女客了。

    几个年轻的公子未免有些叹气。

    就听得一个男子道:“不若我们几个到那桥上的亭子去吧,着人取了炉子来,我们烤鹿肉、喝梅酒,也是风雅。”

    其余的人听说,立刻称是:“还是三公子的主意好,和小娘一般,在那楼里猫着有甚趣味?”一个带着豪爽的声音说道。

    众人纷纷笑着称是。

    曲思莹小声对苏玉竹道:“郑家的三公子,郑青士。”

    苏玉竹面若冰霜地点点头。

    楼下的公子们能笑得出来,楼上的苏玉竹可笑不出来。(。)

第一百零二章 议论() 
因为楼下说这话的人,正是乔执椿。

    听见这么个人,说着这么不着调的话,能笑出来才怪!

    只是

    吊儿郎当、豪爽任性、残忍冷酷,再加上苏玉竹心中贪花好色的乔执椿,这一个人能变出四张脸来,也是难得。

    倒是苏玉桐,听得不如苏玉竹那样真切,只是隐隐约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