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女相驾到 >

第47章

女相驾到-第47章

小说: 女相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刻意阻止一样。

    上官子湛知机,立刻转了语气,道:“我见了太医院正,稍微问了些姐姐脸上恶疮的事情,院正大人听见说静心师父要为姐姐医治,就让我放心,若实在担心,他倒是可以先给姐姐看看。不知道姐姐这几天,可有见过静心师父?”

    巧儿听不出来上官子湛转了话题,只当他是关心自己,笑道:“前儿见过了,静心师父说了,她要配药这些,大概等到明年夏天,就能动手为我医治了,现在给了我内服的药,我吃了这几天,没觉得脸如何,却觉得身子畅快了不少。”

    苏玉竹忙道:“这就是好的。”

    上官子湛点了点头,三个人又说了会儿话,上官子湛便借口说想吃巧儿做过的菜饼子,央着巧儿去做。

    巧儿笑了他一番,说他:“如今做了大官,倒还想吃这些。”

    不过取笑归取笑,取笑完了,她还是去了厨房。

    曲思莹心思细腻,刚才就听出来了苏玉竹有事情要同上官子湛说,就也伸了个懒腰,笑道:“如今上官将军在这儿,那我告个假,回家看看我祖父。”

    苏玉竹点点头:“嗯,莹姐姐去吧。”

    上官子湛紧跟了一句:“曲卫可别这么叫我,怪别扭的。”

    曲思莹笑道:“我穿着戎装呢,所以这些礼不可废。”

    说罢,再是一拱手,便离开了。

    上官子湛待人都走远了,才问苏玉竹:“方才怎么回事?”

    苏玉竹问道:“兄长方才要问的,可是巧儿姐姐的自身事?”

    上官子湛挠了挠头,小声道:“是,这两天有不少人都来向我打听,我想着姐姐这个年纪,总要先相看一二,待脸上的东西好了,也能挑个更好的人家。可你也知道我和她所以我还是要问问她,看看她的主意才好。”

    苏玉竹见他想得周全,就放了心,笑道:“兄长这般替巧儿姐姐想就好,只是如今巧儿姐姐虽然面上不显,但是我却知道她心中对脸上的疮很在乎,未必有心思去想其他。再者,如今兄长势盛,那么来的这些人,所求到底是什么?也难说。而且,姐姐出身市井,京中的高门大户姐姐也难以立足,所以总要打听清楚,还有四殿下前些日子也同我说过,看好的人家,可以先同他说,他可以帮兄长探查一番。”(。)

第九十七章 受邀() 
上官子湛没想到丛是行会要管这样的事情,意外之余又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丛是行同苏玉竹关系匪浅,而前次征北之战,上官子湛和丛是行在军中也是结下了不小的同袍情义。

    丛是行喜欢上官子湛豪爽的为人,上官子湛又觉得丛是行虽是皇子性格太活泼了一点儿,但是没有架子,所以二人便有了不错的私交。

    是以,上官子湛点点头:“好,我听你的,暂时先不同姐姐说,再好好看看。”

    苏玉竹点点头,见左右没人,又对上官子湛小声道:“上官兄,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上官子湛听说,眉毛轻挑,问道:“什么事?你说。”

    苏玉竹将乔执椿与丰泰钱庄的事情说了一个大概:“我寻思着如果齐恩看的不差,那么他要再跟着,反而要坏事。所以这事情,还得上官兄帮忙一二。”

    上官子湛没有想到他们出征的时候,苏玉竹在家中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想了想那时候的情景,上官子湛也是一阵后怕,立时郑重地点点头:“好,我知道了,你放心。”

    苏玉竹听他应了,又笑道:“还有一个事情,上官兄最近听着点儿,若有听说什么地下赌档之后的事情,也请帮忙注意一二,但莫要打草惊蛇,只是记下来,和我说就好。”

    上官子湛再次点头,却又好奇地问:“你还真是不得闲,这赌档又是什么个情况?”

    苏玉竹这次却没有说话:“只是偶然听得了个风声,不知道真假,所以有些留心。”

    上官子湛看着苏玉竹笑意盈盈的脸,道:“好,我知道了。”

    说罢,他又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还没等说话,耳朵就有些红了,踌躇半天,从怀中摸出了个东西,只当随意地扔在了苏玉竹的手中,道:“你生日的时候没赶上,如今,这个送你罢。”

    苏玉竹接过来一看,是一把精致小巧的匕首,虽然很轻,但是拔出来看那刀身,就知道这不是凡品。

    苏玉竹将匕首收好,要还给上官子湛:“这不是一般的东西,我可不好收。”

    上官子湛避过身子,道:“这是在北贼处缴获的东西,你留着,也算战利品了。”

    苏玉竹的手听见他那样说,手停在半空。

    这时,巧儿端了好大的一个盘子走了进来,上官子湛看见,立刻跑过去,嘴里叼了一个,一手还擎了一个,嘟囔着:“军中还有事情,我先走了。”

    边说着,边就跑了出去。

    巧儿不明所以,回头问苏玉竹:“这是怎么了?风风火火的。”

    苏玉竹也有些不明所以,不过上官子湛和她说话的时候,突然间奇奇怪怪的次数也多了,便也不往心里去,只是将那匕首收下,笑道:“许是想起来什么急事了吧,没事儿。”

    苏玉竹不懂,巧儿更不懂了,便也不在乎,而是看了看上官子湛给苏玉竹的匕首,称赞了两句不提。

    正月十三这日,苏玉竹接到了武安侯家太夫人的请柬。

    不但她,连巧儿和曲思莹也都接到了。

    是邀她们正月十五那天,去郑家的园子里赏梅观灯。

    苏玉竹想起了之前郑太夫人说的话,便没有再推拒,接了贴子,让齐婆子寻了两套衣服出来。

    她还在孝里,衣服要以素淡为主,巧儿的则是一套颜色鲜亮的衣服,还配了一条杏红色的斗篷。

    “太红了。”巧儿穿上之后,虽然合身,可是她从没穿过这样的衣服,有些尴尬地扯着衣角,道。

    苏玉竹看着却觉得不错:“姐姐身子高挑,衬衣服。”

    巧儿撇着嘴,又指着自己的脸:“可是”

    苏玉竹拉开她的手,道:“姐姐的脸,最迟今年底就好了,难道那之前,姐姐都不要出门了?以前姐姐可没有这般怕事,如今是怎么了?”

    巧儿扭捏了很久,这才说了实话:“以前不觉得,现在我那兄弟那样大的官,你的官更大了我这样子总有些丢人。”

    苏玉竹知道巧儿这几天心事重,却没想到巧儿抱了这样的心思,未免有些语塞,半晌才道:“姐姐想得也太多了,难不成他们还敢当着我和上官兄的面讥讽姐姐不成?至于那背后讥讽的人,我也不耐烦去结交。所以,哪里还用姐姐这般担心?”

    巧儿只是怕给苏玉竹和上官子湛丢人,但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胆小的人,更何况脸上的这疮这么多年,再难听的话也听过了,如今又怎么会在乎别人怎么说?所以如今听见苏玉竹这样子说,她的心结又少了许久,笑了:“是,你说得对,就听你的。”

    苏玉竹这才笑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苏玉竹和曲思莹并巧儿,带着桃子李子,由齐恩驾车,一同去武安公郑家赴宴。

    一路上,曲思莹给苏玉竹和巧儿说了一下这郑家的赏梅宴。

    郑家在城南有一处不小的园子,里面有山有水,最妙的是郑家以前有一个女儿最会侍弄花草,所以那院子里种满了各色梅花。

    就连前头的几个皇帝,都到过这园子。

    所以每年腊月里,郑家都会邀京城中的少年才俊、夫人贵女前来赏梅。

    再后来,因着这赏梅宴上,成了几对很不错的姻缘,于是这赏梅宴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

    不过今年,因为战事,所以郑家没有在腊月里办这赏梅宴。

    “因为北疆大捷,侯爷又被升为武安公,所以这次郑家就把这赏梅宴定在了正月十五,同着赏灯一起,只怕声势更大呢。”曲思莹笑道,“以前我也来过几次,挺好玩的。”

    苏玉竹听说,笑道:“那莹姐姐可在这儿找到如意的姻缘?”

    曲思莹听见她打趣自己,一皱鼻子,道:“你先顾好自己吧,有些人都打听到我祖父那儿了呢,你还当不知道。”

    苏玉竹不想自己的事情竟然都烦到了曲恩山处,转念之下却不在意,而是笑道:“我如今是一等公,正经的爵位,就算他们打我的主意,也不敢把些腌臜的事儿做出来,所以我不怕。”

    曲思莹想了想,却小声问:“苏妹妹,你是不是和郑家那个三爷有同样的一块玉佩?我听见有人议论,说算娃娃亲?”(。)

第九十八章 心事() 
苏玉竹听说这话,不免皱了眉头,道:“那是陛下赏下的玉,不过是合了我们的名字罢了,我父母在世的时候都没说过,如今怎么又扯到这上面了?姐姐听谁说的?”

    曲思莹思索了一番,才伏在她耳边,低声道:“是我三堂兄问我的,这小子也在京畿府任职,说是听你二婶娘家的什么人说的。他知道我在你处供职,所以听见别人这样的议论,就来和我说了。”

    苏玉竹在心中翻了个白眼,既然是乔氏家人说的话,那她就不在乎了。

    是以,她笑道:“我的事情,他们做不了主的,莹姐姐不用担心。”

    曲思莹点点头:“我不担心你,只是人言可畏呢。”

    苏玉竹点点:“我晓得。”

    曲思莹说完了苏玉竹,笑盈盈地坐在车里,似是神游了一阵子,突然道:“我这辈子都不嫁人了。”

    苏玉竹没想到她会说这么一句,不由反问了一句:“莹姐姐这是怎么了?”

    曲思莹笑道:“嫁人不好玩,而我如今领着从六品的官职,高门大户嫌我不足,小门小户的,又觉得被我压住了。”

    苏玉竹从没有想过这个,前世的时候,曲思莹多是陪在自己身边,安慰自己,和自己说京中的事情,却很少提及自身。

    “姐姐怎么这么说?我朝这京城卫和禁卫之中,历来都有女子呀。”苏玉竹疑道。

    曲思莹浅笑道:“竹娘是知道我的事情的所以倒成了高不成低不就。与其让他们挑我,不如我不嫁的好。”

    苏玉竹略微一想,就知道了曲思莹的意思。

    她的祖父曲恩山如今升到了正五品,领护城营统领,拱卫京师,被昭明帝看重;她的父亲曲炜是东水府的守将,从四品的军阶,比曲恩山还高了半级;而她的几个兄长,在这次的北疆之战里,也都有了战功,有了军阶。

    曲家如今也算是靠着军功,成了正经的武将之家。

    雍朝的文武官员,并没有十分的泾渭分明,时人纵然是儒生,也以佩剑会武自得;纵然是武将,也以识文断字,被人称“文将军”而高兴。

    无文武之争,却有门第、男女之见。

    比如时人虽不十分以女子当贤淑安静为首要,也喜欢女子性烈如火……比如烈得有些过头的张大小姐那种,还有文人墨客的称赞她艳若彩霞,宛如蛟龙呢……毕竟被张大小姐驱车撞倒、撞伤的不是他们嘛。

    不过同样,他们也不喜欢女子太多的抛头露面,尤其是参与朝政大事。

    所以苏玉竹这般,识破刺杀之敌、救驾有功的时候,还有人赞一赞,而等到这位苏大小姐出策破敌,封爵忠义公的时候,便立时有人要跳着脚要骂牝鸡司晨了。

    而门第之见,就更寻常了,豪门大宅,单是打理家族庶务,便足够人忙碌了,自然都希望儿媳贤淑之余,还要能干,要有计谋,要能压服小妾,要能多多生儿子,要给笼络人心,这些事情,都不是小户人家的女儿能做的。

    所以曲思莹如今的困局就在此处:

    她自小丧母,和祖母长大,见惯了祖父和父亲出征的样子,所以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就跑去做了京城卫,给自己争得了军职,拿着俸禄过活,算是自食其力,不坠武将家声。

    可偏偏她自幼丧母,所以拿军职,自己挣俸禄这事情,搁在别的人身上,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搁在曲思莹身上,就成了抛头露面,无人看顾了。

    苏玉竹想着,认认真真地看着曲思莹的模样。

    卸甲胄着红妆,天青色的对襟上衫,嫩粉的长裙,外面找了件斗篷,捧着一个小巧的银手炉。她面相本就比别人显得小些,此时穿上这身,看起来明快而活泼,当真是个好模样。

    前世的时候,及苏玉竹嫁的时候,曲思莹也没有出嫁。

    而那时候,苏玉竹偶尔问起曲思莹,曲思莹也只说家中正给自己相看。

    如今想来,苏玉竹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自己那时候真蠢。只顾着别人安慰自己,一心享受着别人待自己的好,却没有好好地去关心别人。

    想着,苏玉竹连忙道:“姐姐莫要说一辈子不嫁的话,人都说,这世间的缘分,偏就是一瞬之间的事情,难不成为了那没找到时的一句话,就真个要错过?所以且看吧,莹姐姐人这么好,一定会有好缘分的。”

    苏玉竹很少又急又快地说这么多的话,曲思莹听在耳中,感激在心中,笑道:“是了是了,你慢些说,哪里就这么着急了。”

    苏玉竹也笑道:“我替姐姐想,姐姐还笑我。”

    曲思莹忙拱手笑道:“是,忠义公大人赎罪。”

    一句话,车内的人,都笑得甚是开心。

    待苏玉竹的车子到了武安侯府家的园子的时候,只见那门口已经停了不少的车驾。

    曲思莹打开车帘看了一眼,感慨道:“比往年人多多了呢。”

    巧儿看着这门口停着的华美马车,就连那马夫身上的衣服,都比寻常人家的好上千倍,不由觉得眼花缭乱,感慨一句:“本以为市面已经见了不少,今天才发现自己还是井下的蛤蟆呢。”

    苏玉竹和曲思莹都被巧儿逗笑了。

    如今郑旭立了大功,被昭明帝褒奖了一番,升了爵位,所以与郑家结交的人,自然更多了。

    园子前迎接客人的管家和小厮们,见苏玉竹的车驾那样朴素,本没当会儿事儿,可是看见曲思莹自车上下来了,立时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