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国文娱 >

第88章

大国文娱-第88章

小说: 大国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亏钱就算了,关键是面子问题。亏钱邵六叔不怕,他亏的起,但是,这种投资的电影被认为是傻逼,还是让邵六叔逐渐开始心灰意冷,渐渐停止电影投资,把老部下就转移到TVB电视台去拍电视剧。

    同样的班底去TVB拍电视剧,却都是合格的人才,电视剧行业,完全可以用电影行业已经落伍的套路。

    比如,六七十年代风格的武大电影,在电影市场不可能有观众。但是,在电视剧行业,《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等作品,依然是被视为精良制作。

    可以说,今年《如来神掌》这部既挨骂又扑街的电影,正是邵氏电影公司逐渐开始减产甚至停产,并且,把考虑把邵氏院线租出去的导火索之一。

第163章 演唱会(一)() 
1982年8月28日,《开心鬼》上映近20天,票房也已突破2000万港元大关。

    在媒体大量的报道《开心鬼》票房破2000万神话时,实际上,其票房增长已经疲软。

    即使雷觉坤与林棋幕后交易,《开心鬼》最终要到9月20才开始下画。但是,随着上座率降低,减少院线场次也成为了必然。《开心鬼》的票房收入的巅峰时期,上座率超过9成,全天场次最多逼近100次,几乎是吧整个院线就成的资源,都压在《开心鬼》身上。最终的结果,当然是院线和电影制作方双赢。

    但现在每天新增的票房,已逐渐下滑到了50万左右,在同期电影里面依然算最强。毕竟,邵氏的《如来神掌》被打压的惨兮兮,让其他的电影,对《开心鬼》退避三舍。所以,这部电影的上映的时间会超过40天,比香港电影平均上映20天的周期要长了一倍!

    但金公主院线旗下的电影票价平均为10港元,也既意味着有200万观影人次,即使是再火爆的电影,以香港500万人口计,这个观影人次也已经逼近极限,该看的观众,都已经看过了。即使靠着口碑传播,剩下的不打算看的,并不会因为周围人的推荐而去买票。

    后世经常提到《少林寺》的电影票房神话,在80年代内地票房破亿,观影人次几亿次,相当于人均观影《少林寺》0。5次以上。这么夸张的数据,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代国内的电视、录像、游戏等等娱乐设备很少,电影成为很多人娱乐的刚需,国内虽然城市居民的月薪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居多,但但也便宜啊,相当多的城市电影院的票价只有1毛钱2毛钱这样的廉价。即使是以国内目前的收入水平,电影消费的负担,反而比21世纪要轻。以国内目前新入职的工人月薪收入30元每月计,1毛钱一张电影票,即使一个月每天看一场电影,连续看三十场,不过3块钱,占其收入的10%左右。而后世的月薪3000元的工厂职工,看起来比30年前上涨了100倍。但是,即使电影票价以50元来计,每天看一场电影,电影消费已占其一个月一半的收入。

    所以,80年代的电影消费,并不是什么奢侈品,电影院反而是平民化的娱乐场所。而在几十年后,尽管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票房市场,但实际上人均观影人次,反而出现了巨大的下滑。

    当然了,目前国内电影的销售模式,不是票房分账,而是制片公司向电影院出售拷贝,一个电影拷贝首家上万块钱。而国内的电影票的价格很廉价,赚回拷贝的钱,需要10万人次的观影。这么一来,电影院为了收回成本,根本没有什么下画之说,只要能赚钱,上座率可以,一部热门的电影在这个年代可以在电影院放映几年。

    比如,《少林寺》内地票房破亿,并不是正常的一个月的票房收入,而是至少一年时间积累的收入。由于内地电影院的目前的竞争压力不大,并不考虑什么市场竞争和上座率的问题。反而,购买新片拷贝,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而老片的拷贝已经花钱买了,不需要再给制片公司分账,所以,可以把放映周期拉的很长。

    香港这样的成熟的院线分成机制,并不是以卖拷贝为主,相反,不少的靠拷贝制作,还需要发行商拿钱来制作拷贝,一些小型的电影制片公司,拍完电影之后,连制作拷贝的钱都没有,当然需要找发行商合作。

    当然了,香港的电影拷贝成本并非占据电影的最主要的成本,每个拷贝1万块钱计,即使在20家电影院上映,也不过仅需要制造20个电影拷贝而已。正是因此,大部分的有实力的制片公司,都是自己吧所有的拷贝都准备好了,避免院线发行商,又乘机压低分账比例。

    在电影票房逐渐进入收尾阶段,现阶段,每多放映一天,等于是多增长一部分的利润。

    但是由于《开心鬼》并不是以小博大的小制作,而是为了精益求精,而把电影预算提升到了1000万港元。实际上,1000万元预算的质量,虽然相对于200万元的成本,虽然有所提升,但并不会无限的提升其质量。

    假设,200万元投资的电影能赚1700万票房,提升到1000万预算,能获得两千多万票房。那么,以香港电影行业的精打细算,肯定宁可200万投资,1000万元拍5部电影。而不会愿意把1000万元投资一部质量虽然有提升,但不会出现本质的变化的电影。

    所以,《开心鬼》在香港堪称的第二部票房破2000万港元的大片,但在香港电影市场,却并不能够赚回成本,毕竟,发分成之后还要扣税,之后,顶多勉强收支平衡。

    但是《开心鬼》最大的好处,恐怕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借助电影,把翁美玲、周慧敏、杜丽莎、张曼玉等潜力苗子捆绑,并打造了“开心少女组”。

    本来张曼玉也演过开心鬼系列,不过是在《开心鬼撞鬼》里面演女主角女鬼徐半香,这部电影里面的张曼玉,颜值可比后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电影里面的角色徐半香生前的歌星,所以,不少人误以为张曼玉有唱歌天赋,但是……实际上,后来的那部电影里面最出彩的歌曲《一弯明月》是开心少女组的成员陈加玲唱的。张曼玉开口跪的嗓音,长期并没有内粉丝发现,但来50多岁时,天后也任性,居然宣布出唱片,那声音可真算是“亲民”,很多人发现唱歌跑调,开口跪的嗓音,居然跟普通人是一样的一样的。

    也正是因此,林棋算是知道了历史上不解之谜——张曼玉为什么不唱歌的原因,肯定是一堆的业界大佬苦劝,为了前途着想,千万不要唱。

    而这次安排“开心少女组”登场演唱,也不会有张曼玉什么事,即使她演出了《开心鬼》里面的戏份很高的女配角。

    事实上,在8月20日开始,新创业影视公司,就开始宣传“开心少女组”这个概念。

    8月28日,则是“开心少女组”首次在面对现场举办演唱会。

    “开心少女组要开演唱会了!”

    “开心少女组,谁啊?”

    “林青青、林小花,《开心鬼》电影里面红的发紫的角色的演员啊。”

    “原来如此,肯定要支持开心少女组!”

    “人活着就是为了林小花。”

    “异端去死,林青青才是女神。”

    “开心少女组”的演唱会,选择的了嘉禾院线旗下的座位数达3000座的旗舰戏院。

    之所以不选金公主院线的戏院,因为,金公主院线旗下的影院基本上都是1000观众坐席,对于电影而言,这样是座位数量已经够用了。

    但是演唱会,就显得有点不足了。

    所以,开心少女组才会选择在嘉禾的戏院开演唱会。演唱会的门票价格高达200元(附送唱片)相当于20张电影票的售价,但是3000多张演唱会入场券,依然是销售一空。这样的人气,已堪比一线明星。

第164章 演唱会(二)() 
1982年8月28日,晚。七点。

    九龙荃湾青衣店嘉禾戏院,夜色降临后,如潮的观众涌入了电影院中。由于很多人是驾车而来,更是把附近的停车场地都塞满了。

    很多路人感觉莫名其妙,但稍微找人打听,就知道原因——开心少女组首场演唱会,将在荃湾的嘉禾影院举办,进行现场演唱电影原声歌曲。

    除此之外,《开心鬼》电影的主创人员,也将会在电影院亮相,向支持电影的观众进行感谢。

    而为了给开心少女组捧场,新创业系的老板林棋也亲自到场捧场,也似乎是知道林棋要来的原因,邹文怀也悄然来到了戏院。

    “邹老板?”林棋笑道,“你怎么也来了?来之前也没有打个电话通知。”

    “我不能来吗?”邹文怀笑道,“这是我自己的产业,来自己的产业看看,也需要通知吗?”

    林棋说道:“当然不需要,邹老板可不仅仅是为了观看演唱会吧?”

    “没错。”邹文怀微笑说到,“原本不知道,林老板对于电影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合作。不过,新创业影视公司成立之后,邹某一直没有重视,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以至于,新新联手,把我们整个香港的电影行业搞的相当狼狈。”

    “无意得罪。”林棋抱歉说道,“仅仅是因为,写出一个剧本,感觉新艺城有我们需要的人选,所以,就选了新艺城。”

    “那么,有没有可能新创业影视跟嘉禾之间合拍一些电影呢?”邹文怀说道,“论人才和资源,我们自诩不逊色新艺城和金公主院线。”

    林棋沉吟半晌说道:“倒不是不可以,有个剧本可能适合成龙。如果,邹老板放心让成龙加盟,参与合拍片的话。”

    嘉禾公司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擅长押宝,把资源都集中给少数最具备潜力的人才,比如,李小龙、许冠文和成龙,分别撑起了嘉禾三个时代的辉煌。

    但也是因为嘉禾依赖于最红的明星,所以,后来成龙一开嘉禾之后,嘉禾电影又因为港片衰落人才青黄不接,找不到代替成龙的人选,很快就一蹶不振。

    “没问题!”邹文怀慷慨的说道。

    现在的成龙可是跟嘉禾签署了20年长约,并且,不断的加码附加条款,每次嘉禾电影公司力捧,都是把成龙捆绑的更牢一点。以附加条款的违约金,估计没人会挖的成龙,即使有钱,挖成龙绝对是不划算的买卖,因为挖成龙的成本,至少可以捧几十个成龙。邹文怀自诩,一双慧眼,可以发现一堆可以代替成龙的角色。

    “有成龙就OK了,等有合适的剧本,可以采取类似于跟新艺城的合作模式。”林棋微笑说道,“我们出资和一部分技术,找贵公司借剧组。”

    嘉禾的电影制作水平,未必比新艺城差。要是邵氏,林棋就不敢跟其合作了。

    嘉禾、新艺城拍片,基本上上是实景。邵氏为了省钱,全部在自家的片场内布景完成,由于其拍片抠门的习性,加上物价上涨,造成了邵氏的制作,已成为傻逼制作。

    香港电影烂片多,但像邵氏这么大一个公司,现在居然是拍烂片不是新闻,不怕烂片才是新闻,搞成这样,着实令人无语。现在邵氏电影经常写着方逸华监制,恐怕也是邵六叔丢不起人,让他老婆去挂名。

    ……

    林棋和邹文怀的聊天,也并不避险,新艺城的黄百鸣和高志森也在旁听的一清二楚。

    邹文怀是故意这样,给新艺城上眼药。而林棋则根本就不在于,无论是跟新艺城合作,还是跟嘉禾合作,主动权都掌握在林棋手中,他又不是成龙、许冠杰这样的棋子,被合约绑定之后,只能任由棋手摆布。

    林棋是比邹文怀、雷觉坤更高一层次的棋手,影视行业不过是林棋吸引眼球,孵化IP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孵化IP的时间是比较长的,用影视去孵化IP,吸引眼球,效果往往比小说、漫画更强。

    小说的IP孵化周期的比较长的,比如,金庸的小说是在60年代~70年代初创作。但是,金庸的小说进行版权改编,则是等到金庸封笔之后才逐步开始的。

    金庸小说改编影视、漫画甚至游戏都容易火,因为其经典经过时间考验,其小说创作都封笔几十年了,人们并没有随着时间消逝而遗忘。所以,时间是检验经典的有效工具,这样真正的经典,自然是最佳的IP!

    而像黄玉郎公司的《如来神掌》,就差了几分,目前虽然最高销量突破10万本,看起来其销量跟当初六七十年代金庸小说刚刚出版那回差不多。但是……《如来神掌》在后来早就被淡忘了。

    要不是后来周星驰的电影里面出现过火云邪神、如来神掌,谁会知道这个80年代曾经非常火的流行漫画呢?

    论经典程度,《火云邪神》甚至后不如《龙虎门》,至少,几十年后,《龙虎门》依然有不少人提到。而《龙虎门》又距离《海虎》、《风云》、《中华英雄》、《天子传奇》、《神兵玄奇》有一段的距离。

    大体上,港漫影响力还是比较小众,流行范围主要就是香港。不像香港电影、音乐和武侠小说,影响力早就辐射出了香港之外的范围。

    尤其是香港的电影,后来国产电影行业,依然津津乐道60年代~90年代初,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盛况。烂片和经典齐飞,这就是这个年代的港片真是写照。不是港片就好看,而是大部分不好看的已经淹没在历史大潮中,有的甚至已经绝版了。

    ……

    经过漫长的等待,开心少女组终于姗姗来迟。舞台一暗,接着,聚光灯亮起。

    照向一个个的开心少女组成员,翁美玲、张曼玉、杜丽莎、周慧敏一一亮相。

    “为人乐观无闭翳(开心鬼开心鬼)

    天天担忧无人制(我唔制我唔制)

    时时扮懵诈诈谛(开心鬼开心鬼)

    开开心心最栈鬼

    (开心鬼)匆匆的光阴转眼就会消逝

    有几多青春美丽(开心鬼)

    总之乜鬼都睇化就无所谓(要切记)……”

    舞台上,杜丽莎主唱,其他的少女组在旁唱副歌。不得不说,这首歌声一起,现场的氛围顿时嗨翻……

    “林小花!”

    “林青青……”

    半晌,黄百鸣也上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