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国文娱 >

第3章

大国文娱-第3章

小说: 大国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想要发展,肯定是在大陆。有一定资产之后,以港商的名义回大陆投资,在改革开放初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获得超国民待遇。

    现在林棋手里面有十多万港元的积蓄。这点小钱,在香港也做不了什么大生意。所以,林棋准备先从事门槛低,自己又拥有巨大的优势的行业——出版业!

    香港出版业的格局大致上是池浅王八多,谁也数不清香港那么小的地方,有多少出版社和报社。

    不少的********,就连固定办公的场所也没有,员工只有一人。这种随时创随时灭的********,大部分都是过家家,毫无业绩可言。

    还有不少的小型出版社,采取“前店后社”的经营方式。也既是前门开书店对外营业,店后面不对外营业的部分,用来开设小型出版社。

    林棋的目标,既是准备入手一家小型出版社,“前店后社”那种,参股或控股都可以,是否拥有控股权不重要,只要前期拥有一定话语权,能够让出版社按照自己的建议经营即可。

    ……

    九龙塘,广播道,大海书店。

    典型的一家前店后社的小型出版公司,只不过大海出版社,目前已经算是停业。其创立的《大海周刊》,发行量从60年代的3000多份,跌至上个月的200多份,而且,200份的销量也是有水份的,大部分都是白送给亲朋好友。

    忠实的粉丝也有,大约有10多个。

    因为持续亏本,每月至少要亏掉上万块钱。所以,张大海被迫停止了出版业务。大海出版社,虽然没有宣布破产,但也有一年多时间没出版报刊和图书了。

    停刊后,大海出版社停刊后,张大海回归以前还未创立出版社之前的日子,继续经营大海书店。

    大海书店的生意也很一般,但因为店铺是自己的,不需要租金。所以,每月好歹还能赚点利润。但这利润也是聊胜于无,还不如把店铺租出去划算。

    这段时间,张大海正在考虑,是不是把书店也关掉。以后,把店铺租出去,专门收租算了。

    “林生……你很喜欢看书?”张大海看着这几天经常看看书的林棋,不过,林棋这斯不地道……只看不买,让他有点不满。

    “嗯?……哦,是!”林棋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书都是要卖的,翻旧了,就卖不掉了。”张大海脸上写着,你买不买?

    “哦?”林棋点了点头,取出《天龙八部》全册,说道,“这一套我买了。”

    张大海脸色稍微缓和,一套书价格价格200块钱,卖出去至少可以赚六七十块钱。

    林棋付了钱后,却并未离开,反而跟老板问道:“我看到后门挂着大海出版社的牌子,怎么一直不开门?”

    张大海闻言,眉头一皱说道:“出版社没名气,没作者,发行每况愈下。书都卖不出去,自然就没钱养编辑,也支付不起印刷成本,当然就关门咯!”

    “其实……”林棋装作不好意思的表情说道,“我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看到后门挂着出版社的牌子,想要来投稿!”

    “投稿?早几年,或许收。但是,现在连个编辑也没有,出版个屁!”张大海不由好笑说道,“即使出版了,你以为我能给你多少稿费?以前大海出版社征稿主要征笑话。一篇笑话十块钱,象征性的稿费,你要不要啊?年轻人,香港出版社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空手套白狼的,答应给的稿费,很多都拖着不给,等上门讨要,说不准已经破产,人走楼空。所以,年轻人投稿,应该投给大社,即使稿费少一点,也不会拖欠,甚至不给。”

    在做出版的时候,张大海难免做一些吹牛骗稿的事情。但现在不做了,自然把那些小出版社的黑幕,毫不留情的戳穿。那些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稿费的公司,纯属骗一批稿子来运营,运营成功了固然有能力支付稿费。运营失败之后,公司已关门,找谁要稿费呢?香港注册一家公司也不过几百块钱,出版业也完全没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一家出版公司。

    “大社投稿数量堆积如山,即使写的跟金庸差不多,也可能被不识货的编辑埋没掉了。”林棋胡侃说道,“小出版社完全没有作者资源,只要质量过硬,运气好遇到靠谱的出版社,说不准可以成出版社的顶梁柱大神啊!”

    “大神?你个扑街,口气倒是不小……”张大海不由感觉好笑。

    林棋见状拿出一叠稿子说道:“不信不要紧,就怕你不识货!”

    张大海嘴里面嚷着:“现在的新人,个个都自比金庸第二。实际上,大部分是脓包第二。”然后,接过了林棋的稿子。

    不久后,就被内容吸引住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后世的玄幻类小白巅峰神作《斗破苍穹》,提前四十年问世,这完全核弹级创新。

    林棋拿出这部作品之后,相当于是虎躯一震。仅仅是开头几万字,已经让张大海看的心潮澎湃,等到翻完了之后,不由期待的问道:“好书啊,即使文笔很一般,但也决定有大红的潜力!后面还有吗?对了,想要出书吗?看在书很有创意的份上,我破例给你出!”

    林棋摇头说道:“我怕你支付不起稿费……”

    张大海闻言,不由有点失望说道:“是啊,早知道这样的稿子,不可能投给我们这样一家出版社。”

    “张老板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入股!我入股你的出版社,然后,用我的稿子,打天下!就像当初金庸创立《明报》,用自己的小说给《明报》吸引读者一样!”

    “小老弟,虽然我觉得你这小说很有吸引力,但跟金庸的相比,还是差了很多。”张大海摇头说道,“金庸武侠是经典,即使看过之后,剧情滚瓜烂熟,还能翻几遍。你这小说主要靠新意,单独卖书或许有希望,撑起一份报纸,还不够格!而且,拿小说入股?啧啧……”

    实际上,张大海此前说要出版《斗破苍穹》,也不过是心血来潮。转瞬间,就回忆起,这些年出版社亏掉了那些钱,足以买几套别墅了。所以,对于是否破例出版这本他所看好的书,也变得犹豫起来。

    “除了稿子之外,我还可以出资。这注入的资金,运作《斗破苍穹》这部小说的出版。”林棋抛出了自己的方案。

    “你能出资多少?”张大海有点心动。

第5章 入股() 
“五万块钱,加上《斗破苍穹》前100万子稿子!”林棋微笑说道,“换出版社50%股份!当然,钱不是给你的,是增资注入到出版社的账上,作为当前大海出版社的运营资本。”

    “50%股份,太多了!你知道光是出版社的房产,就价值四五十万!”张大海虽然看好《斗破苍穹》,但用一本书的版权加八万块钱,既占50%股权,他是绝对不肯的。理由正如他所言,大海书店和大海出版社共用的房产,是挂在大海出版社名下的。光是九龙塘的房产,虽不是不是旺铺,也肯定值四五十万。

    要用八万块钱加一本书,换价值25多万的房产。这本书,未免也太值钱了。

    张大海再看好这本书,也不认同这个价!

    他好歹是个商人,不是一名纯粹的赌徒……

    林棋说道:“这样吧,把书店和出版业务的资产分割,注册成两个独立的个体。房产归大海书店,出版社租大海书店的办公空间。之后,我出8万块钱加100万字书稿,换出版社80%股权,你看怎样?”

    张大海闻言后心动说道:“这样以来,太占你便宜了。不如这样,我也出8万港币资金。另外,大海书店不收取大海出版社的租金,这样我占股51%,你占49%,也不用你出八万,你出五万即可!”

    按这么折算,书稿100万字,大约算3万块钱现金。也既是稿费按千字30块钱计算。在80年代的香港,大约相当于普通上班族两年工资。虽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投稿给很多中小型出版社,即使能出书,也未必能拿到这样水平的稿费。

    “好,可以!我要求《斗破苍穹》如果能够大卖,100万字以后,按照10%版税获得稿费。”林棋说道。

    “一言为定!”张大海也知道,大海出版社已经破产,剩下的也仅有办公室里面的那些破烂,可以说,一钱不值。能不能东山再起,就要看《斗破苍穹》是否能大卖。所以,张大海也算是下了点血本,赌上一把!

    ……

    1979年9月,林棋和张大海两人高效率的把大海出版社重新开张营业。由于,大海出版社以前的老员工,大部分都已经改行找到新工作。想要召回老员工,也不大现实。至于,新招的新员工,熟悉业务也需要有个过程。

    所以,张大海成为公司最忙的存在。与此同时,张大海也把侄女张茹,拉到大海书店帮忙,担任编辑。

    张茹学历不高,仅读小学毕业,但由于从小就在大海书店泡着看书,倒也有点文学素养,与此同时,以前也在大海出版社兼职当过编辑,对业务相对比较熟悉。

    现在,张大海把张茹调过来,也不过是为了在公司安插嫡系党羽,增强其在公司的话语权。

    对于张大海的这点小心思,林棋不以为意。

    实际上,大海出版社的股权对于林棋而言,意义不大。

    只不过,他需要有一个平台,将林棋提供的作品,尽快推出市场。

    等到作品上市,获得了名气之后。无论是继续合作,还是甩开大海出版社,另起炉灶,主动权都掌握在林棋手上!

    简单说,香港最不缺的就是出版社,但缺熟悉出版业务的人,更缺——能源源不断创造高质量稿子的创作者!

    “小茹,别这么拘束……”林棋讲一叠叠的稿纸交给张茹处理,说道,“稿子你就挑挑错别字,或影响阅读体验的病句,尽可能让文字流畅一点,也就是说,小学文化程度没有阅读障碍……”

    张茹脸色不由一红,说道:“我文化程度低,只读到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当编辑?虽然……林棋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考虑到很多知名的作家,也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还不影响成为最畅销的童话小说大王,更不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也就是说,也既是说文艺跟学历无关。也有小学文化作为基础已经足够了,剩下的主要是看天分。

    “那个,太好了!”林棋想了想说道,“就怕文化程度太高的编辑,太脱离底层群众了。毕竟,市场上的读者,读书少的比读书多的要多的多。一味迎合高大上的知识分子,肯定不能畅销。稿子门槛降低,尽可能让文化水平低的也能读懂,也能喜欢,才的畅销之道啊!”

    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太有文化太有逼格未必是好事。比如,《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有文化文笔最好的一部,也是最受主流文化界吹捧的中国古典小说,甚至,从民国时期就出现了一堆红学家,靠着研究红楼梦吃饭。

    然而……《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扑街的一部,其他三部名著,任何一部的群众基础,都远远超过《红楼梦》。

    这几天,林棋陆续把《斗破苍穹》前20万字的稿子,交给张茹校对。当然了,为了怕怀疑,林棋故意在稿子中增加了一些错别字和病句。这样才符合正常的稿子,否则,一点错都没有,直接可以拿去印刷,那就太妖孽了!

    当然了,错字的比例很低,千字错别字比超过一个。这个比例,已算很认真了。要知道,有的写书很快的畅销书作家,错字病句一堆,但根本不会去亲自修改。草草写完,立即把稿子扔给助手,或是编辑去改。

    对这种态度不认真的作家,出版社也不敢给脸色。因为,这么吊的态度,都是一些有恃无恐的名家。

    包括古龙在内,稿子就是很赶很敷衍,让他认真像金庸一般反复打磨,那是做梦!甚至,连截稿日期临近,让古龙按时交稿都做不到。有那时间写稿,还不如出去泡妞喝花酒。以至于,每个跟古龙合作的出版社,都气的呕血,在约稿之前,就必须要准备好抢手,古龙交不出稿子,就得让抢手写稿补足。至于,给名家稿子改错别字病句,这本来就的这个年代出版社的编辑校对的主要工作之一。

    林棋对张茹交代,校对除了发现错别字之外。主要是把读的不顺的地方改更通顺,更容易理解。要站在文化水平很低的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扩大潜在的读者市场范围。

    十天后。

    张茹把校对编辑过的6。5万子稿子,也就是准备出版的第一集,拿给林棋过目。

    林棋惊讶的发现——居然低估了张茹!原本也就指望她把林棋故意增加的错别字,挑出来。结果,她却真的把稿子修改的更顺畅了一些,质量上升一个档次。

    要知道,原本《斗破》的稿子已经非常流畅,降低了阅读门槛。但张茹修改后,更有种被打磨后,更顺畅的感觉!

    虽然还是小白书,但……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这种感觉大致上是返璞归真?

    “不错嘛!居然能改的更浅显易懂!”林棋夸奖说道。

    张茹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文化水平低,有些词和句子,看的不是太明白。所以……换上更容易理解的。而且,把书读给不识字的老阿嬷听,让她告诉我,那些听不懂。然后,针对性的修改。”

    “可以啊,小姐姐,你这都跟古代的大诗人白那个谁学了。”林棋不由竖起大拇指夸奖。一时之间,他有点失忆,忘了白那个谁?难免有点尴尬……

    “白居易……”张茹低声说。

    “对,就是白居易,写诗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老婆婆听不懂就改。改到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懂,那就真的做到雅俗共赏了。”林棋微笑说道。

    那才是顶级诗人文豪的做派!

    绝大多数顶级诗人和文豪,不会故弄玄虚,大多数反而会让自己的文字让更多人能读懂。

    反倒是一些水平远远不如文豪的所谓“艺术家”,把艺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