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国文娱 >

第251章

大国文娱-第251章

小说: 大国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业化国家范畴。以工业化程度人眼,现在的东北,算是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城市人口……”林棋说道,“国内其他地区,工业化城市,达到东北这样,至少还要二三十年时间!”

    一瞬间,整个现场的这些东北人,都激动的给林棋鼓掌!

    “但是……我之前去了一趟苏联,在共青城,理论上,应该是东北模式的师傅,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超过东北!我看到了……共青城已经衰落了,尽管,拥有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力的能力。能造船、能加工原油、钢铁,能造汽车,拥有大量的先进工厂。但是,这些工厂很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已经落后了,大致上,管理制度、效率和绝大部分的设备,相当于60年代的水平。大部分的企业,缺乏订单,严重亏损,工人工资拖欠严重,产品滞销。不生产死路一条,盲目生产也是自杀……我们如果不去分析苏联的经济问题,未来恐怕就难以解决东北发展遇到的困境。我不是说计划经济不行,而是……缺乏竞争的计划经济不行!”

    “比如,苏联经济最活跃的时期,是跟欧美竞争制度和生产效率的时候。那时候,苏联日新月异,不断的改进生产机制和方式。但是,随着苏联军事进入鼎盛时期,外部渐渐安稳,甚至,不再关注外界变化之后,内部就缺少了竞争意识,完全靠着计划和生产任务去生产,没有主动改进技术和生产模式的自觉性。也并不觉得消费者是上帝,也就是工人阶级普遍优越感十足,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需要某类产品,对不起,没有生产指标,所以,我们不生产。某类产品已经严重过剩,人民不需要,对不起,我们有生产任务,必须要生产!这就是苏联的体制僵化的现状,既是完全官僚化,将完成程序和流程当做一切。”

    “举个栗子,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都知道为了迎合顾客和市场,不断的改进创新产品,电冰箱、汽车等等产品,十年二十年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的技术,都有所改进。但是苏联的东西呢,60年代设计出来的,到80年代依然还是老一套,因为,工厂觉得没必要改进,反正,他们只生产很少的一部分,客户还是要排队订购。但是,这是工厂每年只生产极少数产品的基础上,生产极少数产品,意味着人均生产效率低,GDP增长慢。如果把苏联的市场开发,跟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竞争,那么,60年代的产品跟80年代90年代的产品竞争,自然是死路一条。苏联很多产品,根本没意识去提高产能,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改进,但是,一些资本家已经为了金钱,跪在消费者脚底下,将消费者服务的更好了。两个店,一个店面是板着脸做生意,仿佛客人欠他钱一样。一个店,则是笑脸做生意,将客户服务的无微不至,你想一下,那个店生意会更好?”

第454章 征信体系() 
    “我是一个大资本家,但我个人公司内部,也不是按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运行,更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经营模式。

    我这个老板,我觉得某个市场有前景,就随意的投资布局,这就是我这个人不断向集团公司发任务计划。这个布局如果失败,我很快就吸取教训,亏损就是对我最大的惩罚。我的经营也很简单,不断的投资,能赚钱的项目继续让它赚下去,亏本没前途的项目,让它止损。

    错了要亏损,要接受亏损的惩罚,这就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本质上,是试图不断周密的研究,试图减少亏本的概率。如果,经济体系内,各种计划都没问题,最终,效率可能很高。但是,总有没想到的意外,而且,犯错的惩罚,不是那么痛,不如,钱不是他自己的,亏了没关系,这种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效率。理论上,经济计划是好的,但是,我们没法追踪每个计划后续进展,产生的一系列的反馈。以及不同计划之间,互相产生的结果。

    因为,人不是上帝,不是神,不能把一切都了如指掌。也正是因此,才需要,容错率更高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效率很低,但至少不是效率最低的模式,因为,引进了竞争、试错等等机制。

    敢于试错,一百次投资,亏了五十次,这其实没什么,只要另外50次是赚的,并赚的比亏的多,那就是成功的!

    勇于认错,100次投资,50次的亏的,那些亏的项目,我们要反思,有的项目该砍掉就砍掉,还有的救,就再试试看……”

    “再回头看苏联的模式,从一开始的高效率,变成现在的低效率和人浮于事。本质上,就是因为,苏联的经济计划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UG和错误,但很少有人能明确的理解经济体系里面那些出了问题,那些错误应该怎么改正,而且,还有很多人浮于事,知错不改,因为,大家都装糊涂,就不会有人背黑锅。如果有人指出了错误,那么,一堆不干事甩锅的人,就会说,你行你上,被批上了之后,改不好,于是所有是黑锅就被在一个人头上了,也正是因此,没人敢挑明问题。比如,某个产品供过于求,另一个产品供小于求,某类产品成本过高,引进一些技术能改进。这些问题,本质上,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苏联的系统变得低效了,没人愿意吃力不讨好的改正,即使有人改正局部,也难以改变整体的低效率。如果,苏联的计划经济为主,并且,有庞大的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你不行就换换行的人,那么,竞争激烈的结果,效率不至于降低到现在这般程度。可以说,现在的苏联的经济,已经实际上瘫痪了!”

    “我们国家好就好在,一开始就不纯粹是苏联模式,而是多种所有制竞争。改革开放之后,进一步是引进了其他所有制,互相竞争刺激。这个多个所有制竞争,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推进,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合资都能够互相竞争和学习,不学习不进步,肯定是要淘汰的。而学习进步的企业,无论是国营还是其他的体制,必然会孵化出一大批优秀的强者。”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也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可以生活水平经济水平高越来越好,才是真理。”

    “……各地政府为了发展GDP,抢着招商引资,我觉得也不要太急,避免一些钻营的不良商人,坑蒙拐骗过来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商业公司的信用体系。政府尽可能跟信用好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互相都讲信用,借钱一定还,合同白纸黑字一定执行。大家都很认真的对待承诺、契约,那么,这种良好的环境之下,生意必然是很容易做,三角债、金融风险就会降倒最低。信用体系建立了之后,首先,如果有个人过来行骗,你让他展示信用,信用不足,再说的天花乱坠,可以不理会他,不要有人说他来投资1个亿,你就相信。结果,他只有几十万,骗地方政府给他价值几百万的地皮和设备,甚至垫付工资。然后,再以此骗取银行的贷款,空头套白狼!”

    “我跟你说,现在什么韩国的、台湾的、香港的,骗子很多的。因为骗子多,所以,要建立信用体系,否则,跟骗子做生意,不仅仅不会发展经济,可能会恶化经济!所以,招商引资,也尽可能找有名有姓的世界顶级大企业进来,而不要贪便宜,找一些不知道靠不靠谱的企业进来……”

    林棋天花乱坠的讲话,吸引了不少官员和学生们鼓掌。

    当然了,会后,不少官员纷纷表示:“林总,别的大老板,我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不如您来投资吧!”

    感情,这些大佬们,听林棋讲课是假的,实际上,真是目的都是让林棋投资。

    对此,林棋笑了笑,说道:“我先在哈尔冰、长春、大连成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大连成立一个新创业企业信用事务所,东北有什么产业,能够跟我们合作的,那么,我们办事处和事务所,会登记企业信息。一旦合作之后,我们就会长期的追踪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征信状况好的企业,我们会给更多订单和帮扶。信用一般,达不到要求的,则可能会对不起!”

    这个征信对于地方官而言,觉得很意外,但也觉得很新鲜。

    原本,全世界的银行系统,才是喜欢搞征信。但是林棋的企业,发展到现在这般的地步,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征信标准,但是不针对个人,只针对合作过的企业。

    每个跟新创业系合作过的企业,都有征信档案。

    这个档案,是非常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份信用评估轨迹,就能更好的筛选商业合作伙伴。

    只不过,以前这个征信标准,只对内公开,没有对外部公开。但是到了88年开始,林棋决定,将新创业企业信用体系,对外进行公开,渐渐的靠着自身的影响力,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信用体系。

    这不仅仅是让合作伙伴,开始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信用,注重履行契约。而且,也形成了一个壁垒,将不诚信企业剔除在主要的合作伙伴范围之外。

    而新创业系的征信体系对外开放,本质上,也是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才有了物质基础。比如,87年之前,国内也只有极少数的地区连接了互联网。

    但现在国家跟新创业系合作,加大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不能做到让互联网普及到所有城市,但是国内排行几十名的大城市,已经开始提供了互联网服务。

    新创业征信体系,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数据的基础上。在国内多个城市建立设立服务器,记录纳入征信体系的企业的信用。

    新创业企业信用网,这是登陆互联网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

    目前,这个征信体系,对于普通企业是免费的,只要注册了会员,每年可以有20次免费查询的机会。超过20次查询,才会收取每次500元的查询费。

    而对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等金融企业,这个征信系统采取查询企业的规模来收取费用的机制。每次查询,收取百万分之一的费用。比如,某个企业规模100万元,查询一次,需要支付1块钱佣金。

    这个查询体系,虽然不代表央行的征信体系。但是,在后来国内国际,新创业商业征信体系,也被视为最权威的体系之一。至少,到中国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企业,会先查询一些合作方的新创业征信体系中的信用分数,再决定是否合作。

第455章 《笑傲江湖》电影上映() 
    1988年3月,林棋在东北地区的官员们欢送下,从大连港出发,乘船回到了香港。

    虽然这次林棋没有大规模投资,但是他承诺,会给东北企业大量的订单。在执行订单和合作过程中,将会统计分析合作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到通过征信体系,发现了大量的诚信企业,之后,也会在基于这些合作的基础上,向东北投资。

    后世有资本乱说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林总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后世东北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征信体系,也没有太过于注重信用所导致。

    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林棋引进了企业信用系统,对于东北的经济长远利益而言,远胜于短期的投资。一些诚信企业能够坚挺并且发展的很好,必然会对东北经济注入正能量,减少后来90年代的下岗、经济不景气的冲击。

    而且,信用体系也是有利于新创业系自己在经济和市场领域的话语权。

    简单说,一旦合作的企业,风险过高,新创业系会对合作方提出整改要求,如果整改不达标,管理一直是一塌糊涂,那么,新创业系可能会将其从合作名单上暂时剔除。这种压力之下,造成了很多企业,不得不按照新创业系的要求改变自己。

    至少,企业的信用分数不能过低,新创业系给企业评分1000分最高,理论上,世界上找不到这么完美的企业。即使是新创业电子集团,按照目前这个标准,也只有837分。

    正常的企业,只要信用不错,都不会低于600分的。低于600分的企业,在新创业系评估体系下,很难得到合作方的信任。至于,低于500分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被当做不靠谱的企业。

    要是被评700分以上的企业,可以说,不需要担保,都能在国内的大银行借款100万以内的资金。如果评分高于750分,甚至可以直接获得银行授信1亿元。

    而积累信用分难,降低分数却是轻而易举。加上,信用良好,会获得立竿见影的竞争优势,所以,由不得合作方不重视自身的信誉。

    由于这一套系统,一目了然,所以,在国内推行远远比国际投行给的什么AA、BB、CC之类的评级更深入人心。

    以至于,后来国际金融机构想要深入调研中国企业和经济,也不得不采用新创业系的信用评估标准。

    而这一套系统后来推广到国际市场,在企业信用标准话语权之争方面,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

    林棋回到香港不久,《笑傲江湖》终于上映了。

    这算是徐克工作室,被新创业影视集团收编之后,第一部作品。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也是罕见的2亿元投资大制作,并且,还有金庸的《笑傲江湖》IP!

    目前,金庸的所有版权,都已经被林棋成立的幻想世界公司收购了,包括《笑傲江湖》在内,构成了“金庸宇宙”IP群。

    这个IP不仅仅包括金庸原著,还包括大量的延伸品。小成本的同人小说、漫画,可以允许大量的出现。优秀的同人,可能会纳入其他世界观。

    而《笑傲江湖》电影版,也不完全是尊重原著,而是原著作为IP,重新拍出来的徐克版的故事。

    电影本来可以去年年底上映,但是,为了后期特效的质量,又拖延了几个月。一直现在才上映。

    当然了,去年徐克电影工作室,为了5000万港元的对赌票房成绩,不得不投资了一些小成本的电影。勉强让徐克,不至于输掉去年的对赌。

    “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