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国文娱 >

第158章

大国文娱-第158章

小说: 大国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貌似去年为了赎回新创业电子日本分公司的股权,林棋抵押了新创业出版集团的股票,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融资。3900万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2亿美元,金融机构设定的止损线是40港元每股,50港元开始,就进行风险预告。

    一旦跌破40港元,还未采取措施,那么,金融机构只好拿这些质押的股票进行大宗拍卖,套现现金来止损。

    当初抵押上市公司股票,是为了筹集2亿美元资金,买下日本新创业公司股权中的20%部分。

    但林棋并没有计划放弃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所以,在收到金融机构的通知之后,林棋转手就把欠下机构机构的2亿美元贷款连本带利偿还,提前解除了上市公司股权的质押。

    而偿还金融机构贷款的资金,正是来源于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的分红。

    ……

    而在林棋赎回了股票,偿还了欠款之后,新创业出版集团的做空利空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林棋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

    是一些金融投机者试图做空套利,林棋质押的3900万股,质押价格在40港元。

    此前,股价从70港元急跌,很可能是有些资本找机构融券做空。

    如果跌破40港元,让林棋的质押股票成功爆仓,做空者可以按40港元的价格接盘这批股票。这样,就确保了套利的成功。

    而做空投资者最怕的是,借入了大笔股票抛售,但之后股票却是大涨了,那么,到期要偿还时候,就需要用更贵的价格买入,因此,造成巨大的亏损。

    而如果某个上市公司有较大规模的股票以某个价格质押给了金融机构,那么,对于一些食腐的秃鹫而言,就相当于是看到了尸体。仅需要收集足够的筹码,短期内集中力量砸破价格底线。

    之后,迫使被质押的股票爆仓,那么,做空者就不怕不能廉价的买到较大数量的股票,从而完成整个做空的流程。

    而林棋果断的解除了股权质押,也就是说,已经没有了目标的空头,再往下砸,不会变得其做空计划变得安全,而是会增加失败的风险。

    而空头做空并不是目的,赚钱才是目的。这么一来,空头自然是不得在市场上回补股票,进行平仓交割。虽然,空头回补转成了多头过程中,会让其少赚不少,但好歹也是能获利的。

    这场做空对于大部分散户而言,完全就是摸不着头脑。但是,对林棋而言,稍微调查就知道了是那些人做的!

    做空的总头目是此前承销发行新创业出版集团公司股票的高盛。因为,高盛手握大量的筹码,抛售既可以落袋为安,兑现浮盈,还可以通过顺势做空,增加收益率。

    除了高盛之外,最大的空头就是刘銮雄!

    “原来是他啊!”林棋知道刘銮雄算是一号人物,至少,香港金融市场投机客里面,刘銮雄的名气和资产都算第一。刘銮雄起家是制造业,但随着其尝到了金融投机的甜头之后,就越发沉迷金融手段。除了因为低调的大机构之外,刘銮雄应该是市场上最活跃的庄家。

    基本上,任何一家公司,他都敢去进行投机。恶意收购抬高股票,然后,迫使一些公司大股东回购,之后,刘銮雄乘机抛售获利。通过借入大量的股票,将一些大股东质押的仓位砸爆仓,这样也是一样可以获得利益。

    后来还有更复杂的套利手段,比如,买下一家上市公司,之后,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仅剩下壳资源,其后,无论是把干净的壳资源卖给需要的买家,还是利用这种被其控制的平台坐庄抽老千,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在市场上搅风搅雨几十年后,刘銮雄资本规模也越做越大。其后,刘銮雄又涉足地产,由地产、金融并行发展,做地产的不如他懂金融,搞金融的也不如他懂地产,也算是香港富豪里面比较靠前的大佬。

    跟刘銮雄在资本市场交手的李嘉诚、包玉刚,都没讨到好,反而因为比较笨拙,而被刘銮雄褥了羊毛。当然,那些大佬是因为觉得不值得跟他费心计较,只要有心提防,谁也不会被他沾到便宜。只有偶尔不防,露出了极大的破绽之后,才会被其钻空子,偷走了一些利润。

    但是,刘銮雄千不该万不该惹林棋,毕竟,他比那些传统的大佬们年轻,火气比较大,也喜欢把得罪他的人记在小本本上,今后有机会,迟早会算账!

    刘銮雄此举至少赚了2个亿,但后来刘銮雄回忆,心有余悸的说道:“当初我算计林老板,觉得颇为得意,林老板那么厉害的人,在股市上也搞不过我老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做空他的公司,捞了一大把钱。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林老板一巴掌下去,拍的我老刘亏了近10亿,多年的老本都输光了,一度连想死的心思都有了……”

    当然了,老刘也算厉害,在80年代末,几乎被林棋搞到快破产的地步。后来却是上门赔礼道歉,换的了林棋不计较。随后,老刘数了数兜里面仅剩下的几百万本钱,在90年代又重新起家,成了呼风唤雨,身价几十亿的金融大佬。

    但从那以后,刘銮雄经常标榜自己的价值投资者,表示其投资林棋概念股十多年未卖掉一股,这些股票投资回报率都有几十倍甚至百倍。当然了,老刘真正发财的还是靠着在市场上为非作歹,当坏人抢钱,而不是靠着持有极少数的林棋概念股长期不卖。

第287章 雨过天晴() 
“近期公司股价暴跌缘由是遭遇恶意做空,公司信息及时透明披露,不存在隐瞒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做空者目标并非公司经营存在问题,而是让公司大股东林棋质押的3900万股爆仓。84年11月,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林棋先生,为赎回新创业电子日本分公司股权,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获得2亿美元贷款。这笔贷款设定的质押平仓线为40港元,低于40港元贷款机构有权对股票进行拍卖出售处理。做空机构既利空这种机制,大规模的借入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抛售。好在,公司董事长林棋及时识破做空者阴谋,目前,已于85年1月13日已经归还金融机构贷款,解除被质押股权。即使股价跌破40港元也不会有套利机会……”

    随着新创业出版集团公司的新一则公告发布之后,做空势力迅速消耗殆尽。

    毕竟,那些做空的大头目,早就纷纷平仓交割,落袋为安。剩下的做空,如果不及时悔悟,将会遭遇惨烈的爆仓,损失掉所有的保证金头寸。

    也生是因此,继续做空已经不存在大量质押股票爆仓保底的机制。所以,空头恐慌转成多头,新创业出版集团股价短期内被砸出一个黄金坑之后,既开始扶摇直上,甚至在未来一年,不仅仅回到百亿市值,而且,还再创新高,总市值冲上200亿港元。

    这除了因为85年港股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大牛市之外,也跟新创业出版集团充满炒作的话题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阿瓦隆》概念,整个香港都知道《阿瓦隆之庭》火遍了全世界,甚至远远超过当初李小龙的影响力。毕竟,李小龙的影响力,更多还是死后被捧上神坛,其生前的票房水平,也仅是在华语地区打破纪录,但在世界范围内不算票房成绩很厉害的巨星。

    《阿瓦隆》是一部真正在票房成绩上不逊色好莱坞顶级大片的动画电影。

    虽然,新创业出版集团没有投资《阿瓦隆之庭》动漫电影项目,但却投资了《阿瓦隆之庭》的游戏开发,这个项目由于是新创业系的重点项目,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至于市场……由于,新创业电子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软件发行商,自家的游戏只要不是质量出现问题,基本上都不愁销路。

    大笔的买单里面,一部分的空头回补,但依然还有一些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虽然存在匿名投资者这种存在,但大部分投资者都没必要那样。所以,林棋很容易就了解近期大规模买入的股东名单。

    出乎林棋意外之外,买入的名单居然包括了邹文怀、雷觉坤、邵逸夫,可以说,香港的文化产业大佬联手抄底了。

    其中,邹文怀买的最多,斥资1。5亿港元,买入了300万股。对于邹文怀的身价而言,可以说砸锅卖铁,除了其持有的嘉禾公司的资产之外,剩下能动用的资金全部都下注买入新创业出版集团公司的股票了。

    雷觉坤、邵逸夫等人也就买了几千万元,主要是因为其虽然看好新创业系的上市公司发展前景,但毕竟,这样的估值还是不便宜,所以,也就买个几千万看看。

    这些文化行业的大佬集体投资,也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做精品内容和产业布局方面,跟新创业系远远不是一个层面。远远不可能拥有像新创业系那样的竞争力,那么,就只好投资新创业系旗下的上市公司,间接的参与新创业系的优质项目。

    如果新创业出版公司仅做出版业务,他们肯定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但关键的是,这些大佬都看懂了年报里面的信息,新创业出版集团上市融资之后,除了做出版之外,还间接的跟投新创业系的影视、动画、游戏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不可能让新创业出版集团占大股,但至少,能占据一些权益。

    比如,《仙剑2》、《阿瓦隆之庭》的游戏改编项目,新创业出版集团都投了一些资金,占据了一定的权益。也正是因为,新创业出版集团拥有投资新创业电子系其他兄弟公司的优质项目的资格,这才是让这些大佬忍不住要来投资的原因。

    在这场堪比小型股灾式的崩盘过程中,林棋显得格外的淡定,毕竟,除了新创业出版集团的股权之外,林棋非上市的资产更多的多。

    其财富和影响力的根基,还是新创业电子集团。只要心创业电子集团没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都是过眼云烟的小事情。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张大海和张茹这对叔侄女,短期内就像是害了一场大病。因为……太过于关心上市公司股价,那种跌宕起伏,让其财富如同过山车一般的起落,太过于刺激其精神。

    “老张,我劝你最好好看一下公司的股票。”林棋笑道,“这么下去,损失了寿命可不值!”

    “还不是你害的。“张大海埋怨道,“要不是你质押股票,怎么会……”

    “你又没有质押股票,你急什么?”林棋奇怪了,即使真的质押的股票爆仓,也是暴林棋的仓。

    张大海说道:“我当然急啊……”是的,这段时间,他几乎是失了智,整天胡思乱想。一会觉得是不是林老板抛弃上市公司了,两个亿美元算是间接套现?

    一会儿又急,一觉醒来,财富又少了几个亿。尝过了身价二十多亿的滋味,张大海是难以忍受财务缩水到几个亿甚至几千万的程度。虽然,时间倒退回五年前,身价几百万也是他不敢想的事情。

    这就是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没有获得就算了,一旦获得了财富和地位,再要失去,那就比死还难受。

    当然了,由于张大海近期确实身体不好,所以,林棋建议他把职务交给目前公司的副总经理上官小宝,之后,到国内景点,到处散散心,看看祖国大好山河。

    毕竟,连黄河黄山,长江长城都没看过,最远就在广东珠江口几个城市游览过,视野和格局是不够开阔的。

    张大海闻言也觉得有道理,其后几个月,果真开始半退休,把海外、香港部分业务交给了副总经理上官小宝负责。而张大海则是到国内一边发展一边游览,日子过的倒比香港滋润多了。

    而且,张大海在国内到处跑的作用,也比远远比留在公司办公室要强的多,因为,现在他可是百亿市值达公司的总经理,跟现在国内比,就是富可敌省。

    要换成以后,可能一家这样规模的香港上市公司老总的地位会降低。但现在他跑国内,无论哪个层次的政府,都将其视为招商引资的上宾。

    后来,张大海自豪的表示:“我在中国国内市场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图书出租店,全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拥有我们的租书店。80年代就采取了会员刷卡模式,拥有2亿读书会员,每天出租图书超过1亿本,图书出租租金约为买书二十分之一,折算成销售,相当于卖掉500本书,全世界找不到比我们读者更多的图书发行销售渠道。”

    这个不可复制的销售模式,最大的成功,可能就加速了中国小说、漫画创作行业提前进入了市场化创作的时代。在80年代~90年代就开始制造了一大批年收入几万十几万的创作者。

    而在后来互联网时代,这个租书店模式,也顺势转型成为覆盖面更广的互联网电子出版模式。当然了,那个互联网模式推行,张大海一直是怀疑和反对的。因为,他觉得他大力推广的租书店模式是无懈可击的,根本不需要转型什么他不理解的互联网。但最终还是林棋硬生生的强制性转型,毕竟,只有林棋才知道,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拒绝互联网的企业很难生存和发展,很有可能将会成为被时代淘汰的残渣!

第288章 回家() 
平行世界。2022年1月。

    赶在过年之前,林棋回到家中,陪伴家人过年。为了糊弄家人,林棋自然编了一些在海外工作的谎话,当然了,还是被父母不断编排。

    “钱是赚不完的,你现在深圳的公司,不是发展的挺好吗?咱家也不求当豪门,有房有车,有点积蓄,已经算衣食无忧,再那么拼,有什么意义呢?”老爸板着脸说道,“原本我跟你妈以为,搬到深圳这边,应该经常能跟你见面,谁知道,还是一年到头见不到人。”

    “这家如果你娶了个好老婆,早就完蛋了。”老妈加入了数落大合唱。

    蒙欣则是笑眯眯的给小混蛋喂饭,显然听着公婆数落老公,很是快意。

    林棋无奈说道:“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关键的是人情。我能有今天这样,都是靠着那边的兄弟朋友们帮衬,没他们,我在国内投资的网站第一桶金都凑不齐。现在,我是可以舒舒服服的在深圳这边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