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大国文娱 >

第128章

大国文娱-第128章

小说: 大国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台机器是找新创业电子公司租的,如果是自己购买的话,全部的预算全砸上去,勉强能买一台这样的大型计算机。

    而在林棋只给5000万元预算的情况下,菲力克斯动画公司自然只能跑去新创业电子公司的超级计算机部门,要求以租代买,获得大型计算机的使用权,每年租金2000万元,持续租3年时间,至于3年之后……什么这个破铜烂铁,新创业电子公司也不太稀罕了。当然了,这样的机器想要购买的话,目前,根据客户定制,大概3000万~6000万左右,可以定制一台浮点运算上亿的超级计算机。

    实际上,浮点运算上亿算是超级计算机,那是75年的时候的标准,那个年代一代超级计算机浮点运算上亿,可是震撼人心的壮举。而在70年代,中国知道美国研制上一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之后,也开始投入了研发,也就是银河计算机,原本,83年末正式制作成功的银河第一代超级计算机,只达到1亿次浮点运算性能,而且,很多硬件都是进口攒的,且,银河一代计算机,为了省钱,长期还使用纸带存储。为什么用纸带呢?因为,老技术人员,习惯了看到运算的结果,用纸带上纪录出来,所以,人家计算机用显示器和硬盘为主,银河超级计算机,主要功能还是计算,只不过运算比几十块钱的计算器要快要准而已。

    但也怪不得国内的老一辈科学家,毕竟,长期以来他们就根本没有机会参观美国、日本、苏联的超级计算机。只知道媒体上宣传的一些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于是,早期的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不过是参照过去小型机的研发经验,做出了体积更庞大,用了更多的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至于,把计算机做的更简单易用,采用显示屏和硬盘等等硬件,抱歉……六七十年年代的计算机不是那样的,指示灯和纸带纪录数据,才是很多老一辈科学家理解的计算机。

    把昂贵的计算机,用来制作电影、动画、游戏……这种事情,一开始国内那些科学家,都是一副——卧槽的态度!

    但是,参观的多了,国内不仅仅是超级计算机,就是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出来一些生产年头比较老的,否则,基本上都采用了显示器、硬盘等等配置。银河计算机初代,使用纸带来纪录程序运行的结果和数据,这种事情,在这个世界是绝对没发生。

    毕竟,这个年代的国内很多研发超级计算机的单位,没看过美国和日本的超级计算机,但新创业电子公司总部的超级计算机长的怎么样,性能指标达到什么程度,能做些什么,这些国内都是一清二楚的。

    这实际上,也让国内的超级计算机研发,少走了一些弯路。

    至少,目前的银河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运算性能是超过1。5亿次,操作人员都是看着显示器的,而不是一边敲键盘,一边看纸带。

    只不过由于观念的差异,银河超级计算机配置的内存和显卡都比较小,所以,想要用银河计算机来做电影和动画特效,还是不如菲力克斯公司定制的机器。

    不能用来做电影和动画特效的超级计算机,在林棋看来,也算是低配版。毕竟,未来计算机里面的主板、PU都是不值钱的,最高贵的部件莫过于——显卡!

    你PU再贵,也贵不过高端的显卡!

    所以,低配和高配的计算机,仅仅看PU性能,这还是老观念。PU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大内存,就不能运行更大的程序,没有好的显存,就限制了其在图形的显示效果……

    林棋观看了整部动画的水平,也不由露出一丝赞叹,制作之精良不亚于90年代耗费1200万元制作的动画电影《宝莲灯》。而且,不像《宝莲灯》过于追求国际化,导致有点不伦不类。虽然,比更加不伦不类的迪士尼版《花木兰》要好一些,但是,迪士尼毕竟的国际大厂,即使制作《花木兰》那种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古代人形象,也一样在全世界获得了不俗的票房。

    但,《宝莲灯》呢,国际化给谁看?除了中国市场之外,海外市场根本卖不动,造成了一些当时看起来是制作人锐意求新的动作,比如,引进了流行歌曲元素,在后来看来都堪称是败笔。

    导致《宝莲灯》这部动画即使不断的宣传和重印,也仅取得2500万票房,占据1999年的票房第三。直到十多年后,国内电影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原本在国内电影市场不受重视的动画电影,也出现了一些破亿,甚至10亿票房的票房爆炸式的神话。

    《宝莲灯》那样大声势的宣传发行,却仅取得2500万票房之后,造成的后果是国内投资人对于动画电影更加不感兴趣。动画电影至少有十年时间,被视为绝对亏本的投资。

    后来不少动画票房固然爆炸,但质量却真的对不起其取得的票房。主要是卖点,也不过是国产动画的情怀,而不是靠着硬实力取得的成绩。这跟国内的动画多年积弱有关,即使的电影后来烂片确实很多,但是,影视剧由于产量和市场规模,长期以来从来没有让人才断档,以至于,任何时期国产影视剧里面都能挑出能看的。

    动画则是长期跟市场脱节,反正制作出来铁定亏。于是,很多动画公司都是自暴自弃,召集人才却不用心创作,反而是以劣质动画时长篇补贴。原本是国内政府看到动画行业长期积弱,于是,为了鼓励国产动画创作而创立的补贴政策,结果,基本上被那些不会再电视、电影院上映的骗补贴凑分钟数的垃圾动画把绝大部分的补贴款都骗的七七七八八,真正良心作动画的公司,光靠着可怜的补贴款是不可能弥补亏空的。

    林棋投资的菲力克斯动漫公司,倒不怕做良心动画亏本的问题。亏本再多也无所谓,本身既做游戏又做动画,除了吸引新粉之外,更关键的是给核心粉丝卖情怀。

    后来,某最大的二次元网站,实际上二次元主业的动画全部是不可能赚钱,完全是是亏本的。但是,二次元的某款手游骗氪能力太强了。网站骗氪策划,甚至不惜代价的请明星代言和在电视台、地铁、飞机上打广告。然而,鬼都不信这些广告会有效果。采访其网站经营者,其也表示,尼玛的,老子就是钱多,故意亏,让核心粉丝看到某某节目里面出现手游广告,会有亲切感和自豪感。就这样……其IP核心粉丝,可以粉某个IP十多年以上,而且还会继续粉下去,这种小众粉丝的消费能力无论是日本那边还是中国这边都是以一敌十,一个粉丝为情怀氪一款质量很普通的游戏消耗的金钱可以达其他游戏十多名玩家的氪金规模。

    这款卖情怀的垃圾游戏呢,玩家数量在任何国家都不占主要优势,但却能占据全球骗氪手游排行榜第十名的位置。让无数高质量的大作欲哭无泪,游戏质量拉低到另同行无语的程度,却是一年又一年的骗氪,为什么这种级别的IP,咱手中没有呢?

    这就真正牛逼的IP,和一些伪造的IP的区别。真正的IP,不吹牛咱多牛逼,但情怀卖的就是这么叼。

    人造的IP,为了虚假的热度,不断对其原著、改编不断的砸钱宣传,然而……基本上都是砸钱宣传的时候一波热度,很难形成长期持久的铁杆。

    历史上的《仙剑》系列,即使是有大量的盗版的情况下,IP影响力还是有限,卖情怀也不如国际上很多大IP。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个系列每个版本都太独立,而且,世界观格局太小,没形成史诗级的世界架构。而且,台湾资本太过于吝啬,抽走了绝大部分的收益,而不注重整个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仙剑》的情怀不断被消费,但影响力却并未持续的发展。

    而林棋却是有持续的耐心,把《仙剑》系列做好,而不是赚一两款游戏的快钱。

    动画是精品,游戏也是精品,各种改编,都会让整个系列的人气和粉丝群体扩大,而不是被消费。

    打造一款,几十年后情怀还非常值钱,那种作品,才算真正的大IP!

第235章 呆毛王不懂人心() 
“恭喜你,老赵!”林棋在香港给赵海轩贺喜说道,‘此后,光靠着《仙剑》系列,你就足以被业界尊敬几十年。”

    赵海轩苦笑说道:“更多的是压力吧!如果后面做不好,会被现在的粉丝骂死。”

    “有压力是好事情!”林棋说道,“把压力化作动力,不断的努力和进步!记住,如果仅仅能维持水平,粉丝可能会失望,因为其总是有一丝你会进步的预期。稍微有点进步,粉丝总会觉得你没有进步,依然会失望。只有,进步的程度,远远超过预期,才是真正的突破和惊喜!”

    以品质和创新来吸引粉丝,当然压力是很大的,毕竟,越是这样,粉丝预期也越高。就如,周星驰、徐克、张艺谋等人,毕竟人们对其预期的相当高的,以至于造成的压力也远远超过普通业界同行。

    至于,普通娱乐圈普通的小鲜肉和花瓶女神,卖卖颜值吸引一点脑残粉就好了,反正也不会对其有预期,所以,无论怎么表现都一样。

    而动画和游戏自然不能靠脸吃饭,只能不断追求技术和艺术的突破和进步。未来这个行业的技术是很快的,如果一家公司吃老本,肯定会被市场淘汰的。

    “对了,老板,我准备辞去菲力克斯公司总经理的职位。”赵海轩说道。

    “为什么?”林棋不解。

    “我觉得还是单纯一点的好,行政管理不适合我,也分散了我的精力。”赵海轩思考了片刻说道,“未来我准备完善《仙剑》系列的设定和开发,这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也就没搞好管理。”

    “也好!”林棋点头说道,“《仙剑》系列版权,后续开发权给你。专门成立独立运营的《仙剑》工作室,财务自主权交给你。股权方面,公司占6成,另外4成股权是你们团队内部分配,你看怎么样?”

    “好,这么分配就很好了。”赵海轩当然知道,《仙剑》最值钱的版权资源是公司的,可以捧他当《仙剑》之父,也可以撤掉他,换其他的团队开发。

    要知道,新创业电子公司内部人才济济,每年都在有更多有潜力的新人加入。但是,能做出成绩吃肉的项目,并不是占据多数。很多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好项目,回报率远远不如《仙剑》的团队,眼红的人肯定有一堆。

    那些眼红的,未必实力不如他。

    只不过,由于运气关系,没有被选中成为《仙剑》这个超级IP的开发者。

    当然了,《仙剑》系列建立在质量上,而质量有建立在画师的廉价和便宜的基础上。

    换做是21世纪,页游、手游的火爆,导致了即使二三流的画师,身价也飞速的增长。谁有空给你动画、漫画去打工,人家给游戏大佬去画画,随便一张画几千块钱多卖的成绩好甚至一张几万,几个月买套房一年买套别墅,岂不是很爽?

    而这个年代,国内很多一流的美术学院毕业的出来,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很多人甚至被迫卖画,一幅画几块钱,依然也卖不掉几幅。

    对于这种被浪费的人力资源,新创业系几乎是闭着眼睛去抢。小伙子、小姑娘,别跟乞丐抢饭碗了,人家乞丐也不容易,咱们还是凭专业吃饭吧。

    拿菲力克斯动画公司的画师而言,很多之前根本就没有制作过动画,更别说用电脑、数位板来作画。但架不住美术功底就是牛逼到爆炸,很多人拿到后世到手游行业是可以被跪求百万以上年薪加盟的牛逼美工人才。但是,现在这种人在菲力克斯动画公司大概只拿1000出头的工资,而且,很多人还是非常满意。

    在赵海轩卸任之后,菲力克斯动漫公司换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挖过来的常光希担任总经理,这人也算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自身动画制作人,不过,在菲力克斯公司创立之后,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借了一批人过来,其中就有常光希。现在,其名气还不是很大,但是,9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代表作《宝莲灯》动画电影,就是他担任导演,就可以知道,其绝对有能力领导一家新兴的动画公司。

    况且,《仙剑1》的动画制作过程中,常光希应该算是执行导演。很多动漫团队没有经验的地方,都需要他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动画人指点。

    而在《仙剑1》完成之后,菲力克斯公司的挽留之下,大量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借过来的人才,都像是刘备借荆州一般,借了就不还了。

    不过,考虑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情绪,挖人还是给补偿的,每个跳槽过来的人,补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万块钱人才培养费,这个“贿赂”,让现阶段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没有丝毫反对,反而觉得占了大便宜。

    随着《仙剑1》动画的成功之后,菲力克斯动画逐渐开始发展成为国内精品动画的旗帜。

    即使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因为其动画创作的理念太过于保守,导致被后来居上的菲力克斯公司迅速的超赶。

    到了90年代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由于大量人才流失,加上国内的动画市场一直没发展起来,上美影又很难自主创作出海外的观众也能买账的商业作品,所以,更是越发依赖于接菲力克斯动画公司的代工订单。持续给菲力克斯和新创业系当了即使年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作品代工的基地。

    一直到30多年时候,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逐渐开始有所起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才开始决心重新发力做自己的作品。

    ……

    《仙剑1》动画确实是在创造历史。

    因为口碑效应之下,这部电影两天破五百万票房,五天破千万票房,十二天票房突破两千万。最终,把香港电影票房的纪录刷新到了3800万新高。

    由于这部票房逆天的动画电影的原因,也深刻的改编了国内和香港业界对于动画的偏见。

    国内的很多观众,最大的感觉是“卧槽,动画片居然能这么拍,以前还以为动画完全是小孩子看的呢。”,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