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乱世明音 >

第78章

乱世明音-第78章

小说: 乱世明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雪,在洛阳。一场雪,在云阳。

    这又是一场雪了。

    “太后。”身后响起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

    我转过头。

    是个十四五岁的年轻女子,梳着惊鹄髻,身穿天青色袄襦,白色的帔子,装扮朴素,双眼微红。

    她容貌秀美,眉眼似曾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

    “你是”

    “独孤伽罗。”她说,“先父是独孤信。”

    啊。

    难怪觉得眼熟。同他年轻的时候很像——

    我已快要忘记他的模样。

    他死后,妻儿俱流放蜀地。这孩子还能出现在这里,应是当时已经出嫁。

    “你长姊走的时候没有痛苦。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她低头嗯了一声,有些哀伤地说:“长姊是先父最爱的女儿,同至尊又一向伉俪情深。只可惜福薄,天不假年”

    “可有你母亲和兄长们的消息?”

    她听了,噗通一声跪下,说:“求太后庇护!”

    独孤氏显赫一时,却一夜倾覆。妻妾和诸子俱被流放蜀地,男子充军,女眷为奴。毓儿为了金罗,曾想****将他们召回长安,却被宇文护所阻。此后他们在蜀地更是被人欺凌,无处申诉。

    我听了,心里暗暗想,如愿在时虽然势大,但诸子却没有特别出色的。何以他死后宇文护还恨不得赶尽杀绝?

    “你夫君是谁?”

    她说:“司空杨忠长子杨坚。”

    难怪了。

    昔年杨忠同如愿交好,听说他的几个儿子个个雄才。只怕宇文护是担心独孤氏会和杨氏联合。

    当日我曾同觉儿说,如果有无法解决的困难,就去找独孤信。我从来都是那么坚信他会保护我的孩子。

    若他有知,也许亦希望我能够保护他的孩子们。

    “如今杨氏的日子不好过吧?”

    时有耳闻,宇文护对如愿的旧部颇多忌惮,多方打压。也因此杨氏一族自从如愿死后一直如履薄冰,日子并不好过。

    “再艰难也得撑下去。我们独孤氏已经败落,若杨氏也败落了,先父哪里还有昭雪的一天?好在夫君是个有志气的男儿,懂得韬光养晦。如今宇文护势大,可盛极必衰月盈则亏乃是世间常理,他也必有倾覆的一天。——好日子在后头呢!”

    我微微侧目看着她。年轻的女孩,眼中有温和又坚定的光芒。盛不凌人,衰不卑微。实在难得。——

    这是几分他的风骨。

    “伽罗,你看这宫城。”我指着外面笼罩在漫天飞雪中的宫殿,“他们都为了住进这个地方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丢弃身家性命。可是住了进来又如何呢?”

    伽罗走到我身边,亦举目远望。茫茫白雪中,哪有红墙碧瓦,金碧辉煌。

    “宇文泰从前有句话说得对,站在顶端,除了无边的孤单,什么都没有。”

    她目望远方,叹了口气,轻声说:“我听说,先父是因为太后才被太祖皇帝记恨,留下一道密诏,赶尽杀绝。”

    我望着外面的宫城,没有回答。她亦没有追问。

    半晌,我说:“伽罗,你去过洛阳吗?”

    还未待她回答,我又说:“人说洛阳花似锦,铜驼陌上集少年。”

    她问:“太后喜欢洛阳?”

    我又一笑:“很多年前,我曾客居洛阳。只记得那年,也如这般大雪纷飞。我见庭院里的烛火暗了,怕照不见路,就去剪那些烛芯”

    天地间迷蒙的大雪中,那副画卷缓缓展开。那个梳着双丫髻细剪烛芯的少女是那样娇俏可人。烛光映照她的脸,红红一片。映在眼中,晶亮亮的都是欢喜和期待。

    伽罗侧过脸来看我:“那是哪一年?是前朝孝武帝还在洛阳的时候?”

    “孝武帝?”我努力地回想,“那是武泰元年的冬天。那时候在位的还是孝庄帝,朝中的权臣还是尔朱荣。”

    “啊!”伽罗有些惊异,“那是三十年前了。”

    我心中一疼,几乎潸然。

    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从尔朱荣,到高欢,到宇文泰,又到如今的宇文护。都是皇室式微,权臣当道。住在这旷大深邃的宫殿里,有什么意思?

    那如花美眷,已如夕阳西下水东流,再难寻见。

    那踏雪而来的青年——

    我已忘了。

    毫无防备地,伽罗问:“您喜欢洛阳是因为先父吗?”

    ——

    我看着她,这俊俏风流的脸庞,依稀的眉眼中,有他的影子。我突然间感到巨大的伤痛和感动。在这依稀的眉目中,我找回了自己失去的岁月!

    “大概在洛阳的那几年,是我人生里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伽罗依旧看着外面飘飞的雪,默默无语。

    “叔母。”

    我回过头,见到宇文护站在身后。

    见到我和伽罗站在一起,他的眼中微微露出惊讶的神色。

    伽罗见了他,神情不卑不亢,对我行了个礼:“伽罗告退。”又对他行了个礼,翩然离去。

    我说:“你来晚了。金罗已经不在了。”

    宇文护面无表情,目光越过我的肩膀,投向外面无边的白雪,说:“长安已经多年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

    他已经快要半百,须发皆隐现花色。这些年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样一个人站在我面前,只觉危机重重,惊心动魄。

    “萨保,这么多年来,你可曾敢面对自己的心?”若当年承担下和金罗的一切,今日金罗必不会早早离世。

    他低下眼来看我,目光冷峻,不见一丝情绪,半晌,轻轻启齿反问:“你敢?”

    我垂下眼睛一苦笑。是啊,面对自己的心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我自己亦做不到,又何必要求他人。

    我抬手拢了拢斗篷,转身正要离去——

    “是的,我爱她!直到今天都还深爱着她!”

    我的心一震,缓缓回过头去。

    他的老谋深算的眼中闪出妒恨的光:“这些年我日日不得安寝!我几乎发狂,而这狂乱我却无处可说!”

    “是你背叛了她。”

    “没错!”他双臂一震,“我只能背叛她!我在叔父和独孤信的阴影下诚惶诚恐,连她对我的感情于我而言都是巨大的逼迫!那时的我只能放弃她!”

    我看着他,心中陡生怜悯。在权力和爱情中,他选择了权力。他亦选择了作为人上之人,高高站在孤单的顶峰。男人都会如此选择。他们管这叫做志气。

    不知为何,我眼中发热。

    “赦免她的兄弟们,放他们回长安吧。”我轻轻说。

    “不!我恨独孤信,我要他的子孙代代为奴!”他被仇恨炙烤着,煎熬着。金罗在世时,尚是遥遥彼岸一朵鲜妍盛开的花,可她死了,一切隐秘的牵挂都成了熊熊燃烧的怨怒。

    “他们都是金罗的至亲——这该算是你对她的一点补偿吧。你又何尝知道,她因为爱你也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宇文护呆立着,眼中的火熄灭了。

    我转身离去。

    纷飞的大雪,偌大的宫城仿佛一个人都没有。空旷得如尘埃乱舞的洪荒世界。

第一百零三章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春() 
“夫人,今天天气不错,把窗户打开透透气可好?”年轻的侍女走到我面前,贴在我耳边轻声问。om

    我亦觉得天气渐渐转暖,浑身倦怠,便点点头。

    小侍女走到窗边将格窗推开,往外一望,欣喜地回头说:“夫人你来看!院子里的海棠都开花了!”

    我眉头一皱,轻斥她:“糊涂!咱们的院子里哪里来的海棠!”

    小侍女并不惊慌,依旧欣喜道:“夫人不信就过来看啊。这院子自从咱们搬来就一直有海棠啊,原以为死了,没想到今春都活了呢!”

    我仍然不信:“云阳宫哪里来的海棠?我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了,从没见过哪里有海棠的。”

    小侍女脸色一变,快步走到我跟前,扶着我轻声说:“夫人您忘了,咱们早已经不住在云阳宫了。这是昔日的聆音苑,是皇后特意拨给夫人的。”

    听她这样说,有一些旧事开始如丝如缕地在我脑中胡乱又昏沉地飘荡。我一时竟糊涂了,可是怎么又会在聆音苑?明明昨天我还住在云阳宫。是宇文泰又生我的气、又不愿见我了吗?

    见我兀自发愣,小侍女轻悄悄地说:“夫人,现在已经是开皇二年了。”

    开皇?我又困惑了:“开皇?邕儿又改年号了?”

    那侍女表情又一变,更加小声地贴在我耳边说:“夫人糊涂了,咱们大周已经没了。如今是大隋了。”

    大周,没有了?

    我呆呆地望向窗外院子里乍暖还寒的春景。鼻中弥散开昏沉又腐朽的气味。

    原来大周真的没有了。

    宇文泰早已不在了,邕儿也不在了。

    啊,我想起来了。

    毓儿在即位后不久被宇文护指使人毒杀了。然而他在临死前总算为我们留下一线生机,在朝堂上,他亲口指定邕儿即位,随即口吐鲜血数升而死。

    血将衣衿染得鲜红。

    从此邕儿安静又乖顺地蛰伏了十二年,对宇文护惟命是从,小心翼翼捧着他那颗不可一世的雄心――

    然而他终于死在我们母子手上。

    我宣他入殿,邕儿从背后击杀了他。

    他匍在我的脚下,流出的血浸湿了我的鞋子。om他抬眼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一丝怨毒。

    我和邕儿在跌坐在他的尸身旁相拥而泣。从此悬在我们母子头顶上的剑消失了。

    宇文泰在世时曾说过,邕儿最得他秉性。宇文护死后,邕儿接掌大权,开始展现出和宇文泰如出一辙的眼光与魄力。

    他一举肃清了宇文护的党羽,焚毁了宇文护在长安北边修建的豪华的宫殿,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到了他即位的第十五年,他决定出兵往东,讨伐北齐。

    仗整整打了三年。三年之后的建德六年,我们的大军终于攻克了邺城,邕儿亲自进城纳降,尽诛高氏。北齐灭了。

    不久他派人来长安接我。

    华丽的车队绵延了好几里。他迎我去洛阳。

    那日天降大雪。整个洛阳城都被笼罩在漫天飘飞的白雪中,街道尽被覆盖。

    一如我第一次随着宇文泰进洛阳的情景。

    我在被翻修一新的馆驿中等着邕儿来见我。天色渐暗,雪还在飘飞。我担心邕儿来时看不见路,便让侍女去将庭院小径两旁的烛火剪亮一些。

    看着侍女那纤弱轻盈的背影,不小心地,泪水又涌了出来。

    那日踏雪而来的,不光有如愿,还有宇文泰。

    邕儿神采熠熠地来了。那夜,他像个孩子一样躺在我的膝盖上。没有了权臣的威胁,北方又已经统一。邕儿终于做成了他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

    我抚着他的鬓角轻声说:“你到底宇文泰的儿子。”

    他轻轻说:“家家,你还记得当年统万突阿干说要攻下洛阳迎你入城吗?”

    “记得啊。但你是如何知道的?”我微笑着看着他年轻俊美的侧脸。我已有很多年没有感受过这一刻的平静和安详。

    他静静地看着案上的烛光,轻声说:“是阿父告诉我的。阿父曾对我说,阿母不喜欢长安,阿母最爱洛阳。――家家,”他翻了个身,仰面躺在我的膝盖上,用清澈明亮的眸子看着我,“我好想念阿父。从前在萨保阿干的威胁下,尤其怀念阿父在的时候,从没有人敢那样欺负我们母子。”

    宇文泰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他躺在冰冷黑暗的地下,早已腐朽成一堆白骨。不过他有姚氏陪伴,应该不会觉得孤单吧。

    自从如愿死后,我再也没有去成陵拜祭过他,他亦从未来到我的梦里。但是此刻听邕儿如此说起他,我的心里觉得有一丝陈旧的温柔松动了。恍惚中,邕儿那年轻的脸上竟浮现出宇文泰的模样。我伸手抚过他鬓角的碎发,轻轻说:“我也很想他。”

    年轻有为的君王看着我,追问:“家家为什么喜爱洛阳?”

    我还在想怎样回答他,他一下子翻身坐起来,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好奇地看着我。

    “家家,你从未跟我说过洛阳的事,阿父在时也从未提过。”

    我一笑,抬眼看向窗外,仿佛透过那一道高墙,看到了外面的熙熙攘攘。我轻声说:“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我年轻的时候在洛阳生活过几年,那时洛阳还很繁华热闹,不似现在这般凋敝冷清。――高氏真是把洛阳毁了。”

    邕儿来了兴致,一壁追问:“家家在洛阳生活过?是什么时候的事?那时候已经遇见我阿父了吗?”

    我笑着摇摇头:“你阿父并不曾在洛阳长久地住过。”

    “那家家又是如何在洛阳生活的?家家不是从建康嫁到长安的吗?”

    他自幼老成持重,从不曾像今日这样追问过我的过往。

    我沉默了片刻,说:“我幼年时被人拐卖,辗转到了定州。后来战乱中又到了洛阳。再后来才遇见了你父亲。”

    他面色一黯,犹豫片刻,问:“是同已故卫国公吗?”

    我的心一疼。多年未触及的往事又一次被翻起。这是擦不掉的魔咒。

    我转脸看着案上红艳艳的烛光,说:“将近五十年了。那是武泰元年的冬天,我第一次进洛阳,是你父亲护送我来的,他送我来见独孤信。”

    他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良久,他低下头,说:“所以那时候你要同他南下没想到竟是真的。竟真的是阿父抢走了可阿父竟还冷落了你那么多年”

    “别说了。”我平静地打断他。“你是我们的孩子,你无法评判我们。我不恨你阿父,相反,我对他的感情比我自己知道的都要深。”

    我已经六十三岁了。年过花甲,白发满头。不需要再去谈论究竟是谁错了。也许惟一错的人是我。

    灭齐的第二年,邕儿又率军伐突厥,在途中一病不起。六月丁酉****回到长安,当天夜里死在了我的怀中。

    上天带走了我和宇文泰的第二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