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乱世明音 >

第68章

乱世明音-第68章

小说: 乱世明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泰的表情讳莫如深,说:“好了,难得你阿母来了,不谈这些朝政之事。——你阿干呢?”

    邕儿脸上那股子不和年龄的成熟气一扫而空,转眼那个甜腻欢快的孩子又回来了:“阿干在读书呢,说天色晚了,不敢来打扰父母,明早再来拜见阿母。”

    宇文泰有些欣喜,对我说:“你不在这些日子,陀罗尼的功课颇有进益。他自己也聪慧好学,我觉得颇为欣慰。”

    又伸手一捏邕儿的鼻子:“就是这个东西不成器,整日只知道玩耍和卖弄小聪明。”

    邕儿不满地摇头甩开他的手,说:“邕儿才没有卖弄小聪明。是那些人都太笨了而已。邕儿也有用功读书啊,最近都在读六韬和太公兵法。”

    宇文泰有些诧异,抬头看看我,又低头对他说:“你看得懂六韬?”

    他这么诧异不奇怪。六韬相传是周代姜太公吕望所著,共六卷六十篇,从治国用人到战略兵法都有论述。太史公书中就评价它“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而邕儿才不过十岁。

    可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有多么令人震惊,睁着一双童真的眼睛看着他阿父说:“能看懂啊,而且受益颇深。”

    宇文泰一笑,大概是不信他如此年幼竟能读懂六韬,有意要奚落他:“那阿父来考考你。若你面对一个很强大的敌人,你没有足够的力量能打败他,但又必须要打败他。你怎么办?”

    邕儿想了想,说:“三疑中说,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大张必缺。要攻打强大的敌人,不妨让他骄傲自大。文伐中也说到,表面上尊崇他,麻痹他,投其所好,亲其所爱,阴赂左右。给他美人和珠宝,收买他的内臣,与他伪结亲谊。然后就可以抓住他不设防的时机,一举将他击溃。”

    宇文泰听了,睁大了眼睛,半晌,说:“你小小年纪,竟一肚子诡计了!”

    邕儿却不以为意,笑嘻嘻地说:“阿父当年在尔朱荣帐下时、在贺拔岳帐下时也不在韬光养晦么?让元氏和柔然结亲,不也是伪结亲谊么?”

    宇文泰板起脸:“这些都是当年情势逼人,不得已而为之。你年纪尚小,少学这些阴险诡诈之术,还是要像你阿干一样多学一些孔孟之道才是正途。”

    邕儿一脸不屑:“孔孟虚伪。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天下乱了两三百年了,哪一天君君臣臣了?若是恰逢盛世,自然可以用孔孟之道来维护统治。可是在乱世里,孔孟之道是行不通的。阿父你难道自己真的信孔孟之道?”

    眼看宇文泰还要同他理论,我连忙拉过邕儿说:“不要同你阿父顶嘴了。这父子俩怎么说着说着就要争起来了!”

    宇文泰立刻也收起了争论的架势,说:“好了,你回去睡觉吧。我同你阿母也要休息了。”

    邕儿笑嘻嘻贴在我耳边说:“阿父争不过我就赶我走。”

    我摸了摸他的头:“好了,去吧。”

    他朝着宇文泰又行了个礼,恭敬说:“阿父好生养伤,儿子明日再来探望。”

    看着他走远了,宇文泰无奈地笑,却也无比欢喜,说:“几个儿子里,祢罗突最得我心。我不会看错,将来成我志向者,必是此子。”

    可随即又有些担心:“只是他天资太高,我担心他年纪轻轻就过于引人注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我猛的想起几年前那个在福应寺在叫做史元华的人所说的疯话。

    有至贵之相,可惜寿数不足以称之。

    今日想来,一阵心惊胆寒。然而这却是我最无能为力的。

    在他身边依依躺下。他用未受伤的那只手臂揽着我,又说:“有件事要告诉你。我已给陀罗尼订了婚事。本想着该同你这个做阿母的商量,可是一直也没有得空去那边找你。”

    觉儿十四岁了。

    “是谁家的女孩?”我问。

    “晋安公主元胡摩。”

    “你要觉儿去适公主?”我有些不快。晋安公主是先帝的第五女,当今至尊的妹妹。不要说公主一向是难相处的,便是刚刚发生的这件行刺,也令我不想觉儿和皇家沾上任何关系。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算是安慰:“你也明白这种婚姻是怎么回事。和元氏结成姻亲,也可让至尊安心。”

    “伪结亲谊?”我白了他一眼。

    他噗嗤一笑:“你倒学得挺快。”

    我叹了口气:“觉儿怎么说?情愿么?”

    “他明白个中情由,没什么勉强的。”说到这里,宇文泰顿了一下,说:“那个灵心,自小服侍他的那个侍女,我已同意他纳为姬夫人了。”

    我这才稍稍安心。觉儿从小就喜欢灵心那丫头,也习惯了她的服侍。纳了她做姬夫人,好歹身边还有个可心贴心的人陪伴。

    已渐渐明白,宇文氏的孩子,自出生起就不可能像平常人那样去生活和选择。他们在父亲和家族的庇佑下享尽富贵,自也有要为家族分担的重担。

    婚姻,只是其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种。

    宇文泰受了伤,很快便沉沉睡去。我却久不成寐。他呼吸的声音响在我耳边,回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恍如隔世。怎么又如从前般恩爱?那些冷言冷面、那些欲言又止都去了哪里?

    他如今在伤中,脆弱又敏感。等到他好起来,我便又成了那个背叛过他的、可恶的女人。如今他身边全都是身心完全忠于他的女子,我这样的人又算什么?

    不过是他偶然想起时心底泛起的一阵陈旧又怀念的气味。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心中忽甜,忽酸,忽苦。心虚茫然。

    转眼,窗外就泛白了。曙色无比苍茫,斗列的星辰隐退,天际泛白,泛紫,泛红。天边发出五彩的光,似微笑。

    真愿如此庭院静好,岁月无惊。

    他还在沉睡。是受伤,又受了惊吓。他是该好好休息一夜。

    我看着他,心中澎湃。

    几年间,我努力于无忧无悔无爱无恨,只为了那无数孤独的夜晚能安然入睡。可昨日狼狈地跑来探他安危,功亏一篑。

    爱的还是爱,恨的还是恨。且忧且悔,依旧是一个平凡女子。

    软弱之际,爱恨大举入侵。

    他熟睡中的表情是那么安静而无害,鬓角花白着,令人怜惜。

    忍不住伸手去轻轻抚了一下。他有些醒了,轻哼了一声,不安地转动了一下头。片刻又睡沉了。

    眼中噙起泪光,一片模糊。真希望他永不会老去。不愿见时间对他的残酷。他永远做那个鲜衣怒马少年轻狂的宇文泰,举手投足,光芒万丈。多好。

    却眼睁睁看着他渐渐屈服于时间,无可奈何地,百花凋落。

    我悄悄起身,将寝殿四周角落里点了一夜的蜡烛都吹灭。青烟袅袅腾起,伴随着一股好闻的烟火味。刺着鼻子,却那么真实。

    我穿衣挽好发髻,轻手轻脚地出门去。走出院子,看到莫那娄守在那里。

    他见到我,一躬身:“夫人如何这么早便起了?可要先用早膳?众位姬夫人和妾已经等着拜见您了。”

    我在聆音苑数年,除了叱奴氏之外未有人来。昨夜宇文泰将我留在寝殿,今早便都赶来拜见了。

    也不知这富丽空旷的云阳宫里,这几年又多了几个新人。

    我是嫉妒的。想到那些年轻娇艳的面容,那些软凸轻荡的身段,一个个都是春风里的百灵,艳阳下的娇花,没来由的嫉妒。旧人见新人,除了心酸,还能怎样?

    便笑了笑,说:“都免了吧。你去准备车马,我这就回聆音苑了。”

    他一愣,犹犹豫豫地去了。

    片刻,又回来,说:“车马在门口等着了。可是”

    我往外走,边走边问:“怎么了?”

    他站住不前,说:“夫人应该明白太师的心思,为何还要回那地方去?”

    我停住脚步,愣了片刻。

    他的心思?他的心思我怎么敢猜,又怎么猜得到?

    低头看着自己脚上崭新的丝履,一笑,抬头说:“我喜欢聆音苑。”

    “可太师,还有公子们都希望夫人搬来云阳宫啊。这云阳宫,本就该是您来当家的。”

    我回头看着他。他也老了。头发白得厉害,脸上的褶子一道一道。他跟着宇文泰将近二十年了。一直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无论是在丞相府还是在云阳宫,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和宇文泰也算半是主仆,半是朋友。

    现在能同我说这话的,大概也只有他了。

    我想了想,说:“云阳宫太大了,我住不惯。”

    他垂下眼睛,似是十分失望。过了一会儿,问:“聆音苑的仆从可够用么?要不要再派几个过去?”

    “不用。那里一切都好。自从玉珑出世,已经添了很多仆人了。”我说。

    我上了车,正要让车走,莫那娄又一把抓住车辕,说:“夫人,留下来吧。您这样走了,太师醒来会伤心的。有些话太师说不出口,可是他天天都在惦记啊。”

    “我”我犹豫了一下,说:“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这里有你们照顾着他,我放心的。”

    马车沿着街道缓缓走动。我掀开车帘子抬头看去,天边红云铺天盖地,层叠漫卷。很久没见过这样瑰丽的朝霞。只不过,随之而来的便是暴雨吧?

    朝霞不出门呢。

    街道依旧还在戒严着。大概借着元烈行刺的事情,宇文泰还会处置一批同他交从过密的人。他太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这又是个清除异己的机会。那一刀不能白白承受。

    他是该住在云阳宫那样旷大的宫殿里指点江山的人。

    而我只想要一个聆音苑,静静地生活。

第九十章 恭帝元年(公元554年)- 春() 
元烈的行刺终究还是打破了我和宇文泰之间的僵持。虽然我未搬入云阳宫,但他却频繁地出入聆音苑。

    玉珑也因此成了一个幸福的女孩,就像一个普通富贵人家的小女郎一般,爹宠娘爱,无忧无虑。

    是他的掌上明珠,千宠百爱都觉不够,恨不得世上所有的珍宝都搜罗了来堆在她的面前。她笑一下,他就觉得通体舒泰,无比安乐。

    宇文泰并没有就元烈行刺一事大肆捕杀皇帝的亲信,只是将几个直接参与计划行刺的同谋诛杀之后便不再提及此事。我私下想,也许这件事情真的是至尊主谋。昔年宇文泰为了亲结柔然逼死了他的生母乙弗皇后,这些年来他一直怀恨在心吧。

    次年正月里,宇文泰又做了一件大事。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又改置州郡及县。共改州四十六,置州一,改郡一百六,改县二百三十。我们曾经长住的东雍州也改为华州。

    与此同时,皇帝却亲自策划了一次诛杀宇文泰的行刺。父亲十七年的傀儡生活令他压抑和不满,元烈的死又大大地刺激了他的斗志。他下定决心要置宇文泰于死地。

    然而提前泄露了机密,被皇城内掌管禁军的李基、李晖和于翼知道了消息。李基是李远的次子,李晖是李弼的次子,而于翼又是于谨的次子。他们都是宇文泰多年的心腹。

    历史是相似的,却又大相径庭。永安三年时权臣尔朱荣被皇帝诛杀之前也是大约这幅情形。然而这一次,上天选择的是宇文泰。

    宇文泰勃然大怒,忍无可忍,得到消息的次日便召公卿商议,将皇帝废黜,幽禁在雍州。随后又拥立齐王元廓为帝。

    这是长安的第四个皇帝了。

    宇文泰又愤怒又失望。整夜地失眠。

    自孝武西奔之后,关中贫瘠,饥寒满目。十几年来不管是军事还是内政,宇文泰都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他虽然专权于长安,但并不是是非不分滥杀无辜的人,反而不分士庶,大力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庙堂,对元氏宗亲也一向谨守该有的礼制。

    可元氏还是不想让他活着。功高震主,在元氏的眼中是多么大的一个威胁。

    想起他从前说的,到了那个顶点,想要的只是活下去而已。

    世情荒凉。

    他说:“长安和整个关中都是我一手经营的。这关中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二十年呕心沥血,多少日夜难以成眠,又有多少次在战场上险些丧命。我不可能把他交给无能的人,让关中又一次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可是你不可能一千年一万年地守着关中。”我仰头看着他。这铁铸的怪物。只和我去山林田野隐逸不好吗?只做最普通的农夫和村妇,又何尝不是快乐?权力吞噬着我对幸福的渴仰。

    他转头看着我,目光灼灼:“觉儿和邕儿都是治国的大才,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差。关中地区早已是我们宇文氏骨血里的一部分。我还要吞并东边,吞并南边,统一天下。”

    啊,我深怨着他,却又清清楚楚地明白他的渴望这已经不再是对权力的执迷。这是他对生命的热爱。

    他固执地决定着孩子们的命运。

    我心里头很慌,没来由地慌。他如同一支蜡烛,用力地燃烧。可是岂不知,燃烧得越用力,就熄灭得越快

    四月里,新帝在宫中置宴,大飨群臣。

    而另一边,宇文泰命人将被幽禁在雍州的废帝鸩杀了。

    不久,皇帝下诏,封邕儿为辅城郡公,邑二千户。

    八月间,虽已入秋,暑气却还未肯消散。这天下午,天气热烘烘懒洋洋的,我刚刚午睡起来,正要让眉生将玉珑带来给我看看,就听到门口的侍从恭敬地声成一线:“洛阳郡公到!”

    是觉儿来了。我一笑。他如今诗书骑射都要学习,宇文泰还特意请了苏绰给他讲治国用人之道。看来宇文泰要立他为嗣子的心意仍然没有改变。

    也因此,觉儿已没有很多时间来聆音苑看我。

    只见他穿着赤红色的翻领胡服,铜带钩,乌色革靴,梳着一头辫发,腰后挂着一只刺绣箭袋,背上还背着一张檀木雕花弓。满脸的汗水,一看就是刚去骑射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