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乱世明音 >

第23章

乱世明音-第23章

小说: 乱世明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应在这里。

    他看着我,志在必得:“莫离,这天下,我要。你,我也要!”

    “永没那一天!”我丢下剑,转身离去。

    注解:

    ?:南北朝前后称呼母亲为“家家”、“阿娘”、“阿母”。北齐书。高俨传:后主泣启太后曰:“有缘更见家家,无缘永别。”隋书。杨勇传:勇昔从南兗州来,语卫王云:“阿娘不与我一好妇女,亦是可恨。”世说新语: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

第三十一章 大统二年(公元536年)-冬() 
刚下过一场雪,寒气沁骨。这一年多我的身体一直时好时坏。宇文泰专门给了我一个太医,每天吃下的除了饭,就是药。

    独孤公子一去便没了消息。连只言片语都没有捎回来。渐渐也觉得越来越没有盼头。也许他流连着建康城的繁华似锦,对长安的一切都心灰意冷,不再愿意回来了。

    庭院深沉如海,溺在其中,黑沉沉地望不到明天。

    这日又病了。外面的艳阳将白雪照得晶莹剔透。我靠在榻上,恹恹地看着外面的光景。生命为愁苦所消耗,年月被叹息所旷废。一场惊心动魄声势浩大的欢喜,最后只落得在这一隅院中,守着他可能永远无法成行的归途。

    宇文泰派了一队兵士给我看护宅院。大约是不准我离去。他那样的性子,既已赌上了这口气,也已对我开了口,便誓要得到,不准有任何意外发生。

    他有漫长的岁月可以纠缠空耗,我也有。

    还好金罗在慢慢长大,如今两岁半了。喜欢咿咿呀呀唱歌,喜欢黏在我的身上。

    我只有从她的五官里,依稀去看独孤公子的影子。

    此时她正由侍女绯月带着,在外面的院子里玩雪。嬉笑声不时地传进来。稚子天真,并不知没有了父亲,在这注定渐渐破败的庭院里,她将来的命途会怎样晦暗。

    愿她不长大,永远无知而快乐。

    过了一会儿,她跑进来,跑到我面前,唤了一声:“家家。”

    她摊开手掌,手心里一小团雪球,说:“家家,这是给你的。”

    跟进来的绯月连忙将她的手拉开:“娘子的身体不好,女郎别拿这个冰她。”

    “没事。”我笑笑,拿过金罗手里的小雪球。冰凉凉的,从手心直透到手背。

    金罗认真地观察着我的神情,两只眼睛像两颗墨丸一般,问:“家家喜欢吗?”

    “喜欢。”我笑。

    她这才跟着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这时管家匆匆进来说:“娘子,丞相来了。”

    我对金罗说:“和绯月出去玩好不好?”又嘱咐绯月:“小心别让她着凉。”

    绯月应了一声,牵着金罗的手出去了。

    刚出去,宇文泰就进来。侍女忙端来一只绣墩放在离榻三尺的地方。

    他走到面前,在绣墩上坐下,说:“我听说你又病了。”

    “没事。总这样反复,都习惯了。”我低着头不看他。

    他说:“最近太忙,我也好几个月没来看你了。前日御苑里刚杀了几头鹿,皇上赏了我一些鹿血,我一并都带来了,让厨房蒸了鹿血羹给你补补元气。”

    我轻轻说:“劳丞相大人费心了。”

    他低头沉默了片刻,说:“你同我生分了”又抬起头来,“刚才我进来的时候,见院子里的那株红梅都开了。你知道么?”

    “我知道。昨天便开了五朵,今早又开三朵——公子在家时最爱那些花开的样子。”我不由得紧紧抓住身上的薄毯。提到如愿,心中酸楚,泫然欲泣。

    只得低下头去还是不看宇文泰。不知该如何与他相见。

    他轻叹口气,说:“上一回是我疯魔了。你就当没发生过当我什么也没说过。”

    我还是低着头不敢看他,心里却舒了口气。他肯后退就好。不管独孤公子还能不能回来,至少他后退了,我就能全身而退。

    见我不说话,他继续说:“我已派了三批使者去和梁主交涉,要求他将独孤信放回来。可梁主敬重北人,也爱惜其才,不肯放人。”

    我这才抬头看他。随即又是失望。原来这些事他都做了。只是没有结果。

    我问:“使者见到公子了吗?”

    他摇摇头:“三次都未准相见。什么都没有带回来。”

    我垂泪。

    他默默良久,站起身:“好了,我只是来告诉你这个。你好好将养身子,按时吃药,少流泪。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到了晚上,门口突然停了辆马车,我出去看时,一个仆从模样的人从腰间摸出一块牌子,对门口的兵士说:“奉丞相令,来给车骑将军府增加冬天的补给。”说着一招手,身后两个侍女从车上搬下几个箱子,一一打开,都是些食物和棉衣。

    因为白天宇文泰刚刚来过,守门的兵士不疑有他,便放了他们进来。

    我走过去,见那仆从背对着守门的士兵,对着我悄悄伸开手掌。那掌心中赫然写了一个“信”字。

    我心中一动,说:“辛苦大人了。我这里有些冬赏,还请大人笑纳。”

    他躬身一礼,说:“如此就多谢娘子。”

    我带他走进里面的书房。刚一关上门,他噗通一声给我跪下,说:“请娘子速速换上侍女的衣服跟小人离开这里。”

    “你是谁?”我警觉。

    他一磕头,说:“小人是车骑将军临走之前安插进丞相府的亲信,身受车骑将军大恩。如今丞相专权,又将将军家小软禁在此。小人这便想办法送娘子出长安,去建康找将军!”

    我一把扶住身边的桌案。没想到事情竟有如此转机。

    可又一转念,心里腾起一阵凉意。

    宇文泰那日在丞相府说的果然是真的。他和他表面上一如往昔的亲密无间,暗地里却早已互不信任了。

    那人见我犹豫,着急地说:“娘子快拿主意!时间不多!”

    我想了一下,说:“你等我一下,我去换衣裳。”

    说完疾步走到内室,将还睡在床上的金罗一把抱起。

    金罗醒了,惺忪着眼睛问我:“阿娘,怎么了?金罗好困”

    我说:“金罗,等下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要说话,乖乖在阿娘怀里睡觉。好么?”

    金罗不懂,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

    我迅速换上那人交给我的侍女衣服,抱着金罗出去。

    有一个侍女已经换上了我的衣服等在书房。那人一见,说:“孩子”

    “我要带她一起走!金罗不走,我哪儿也不去!”我坚决。这孩子如我亲生一般。我走了,若宇文泰大怒,这孩子还不知会怎样。

    那人略一沉吟,说:“好,那就将孩子放在来时的箱子里带出去。”

    我和另一个侍女跟着那人走到门口。低着头。我浑身紧张,手心在不停地冒汗。

    那人神色自若,对着门口的兵士说:“事已办完,我这就去向丞相大人复命。”

    竟如此顺利地出来了。

    侍女在车里帮我换上普通民妇的衣裳,马车一直绕到一个僻静处,那人停下车,掀开车帘子对我说:“娘子,这夜混了过去便不会有问题。明早一开城门,我就送娘子出城,一路护送娘子去建康。若是守城兵士盘问,我便说娘子是带着孩子出城到乡下娘家去。”

    到了第二天一早,城门口竟无人盘问,放任我们出去了。

    我们不敢耽搁停留,一路往东南走,连日奔波,直到义阳才停了下来,早已人困马乏。

    那仆从说:“一直没有追兵过来,今晚且歇息吧。”他望了一眼我怀中的金罗,说:“孩子也累坏了。”

    我感激地冲他笑笑:“真是辛苦你了,冒着生命危险送我们出来。你叫什么?”

    他说:“娘子叫我丘三吧。”

    “你有公子的消息吗?他到了建康之后,从没有写过信回来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丘三说:“将军他其实他写了很多信给娘子,都被丞相扣下了。”

    宇文泰,竟是从他第一天出走建康,就存了心思要拆散我们。

    “你见过那些信?”我急急问。

    丘三说:“我偷偷看过几封,将军苦求梁主放他北归,梁主始终不肯,希望将军留在南朝为他所用。将军对娘子甚是思念,在信中也多次问到金罗女郎的情况。”

    我不禁泫然。

    只要他还记得我,还动一动心思问问我的好,我这颗苦了很久的心,就忽的甜蜜了。此刻只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飞到他身边去。

    丘三叹了口气,说:“其实将军和丞相早有矛盾。将军恨丞相专权,丞相也惧将军势大。将军走之前费尽心思将我插进丞相府。我也算不辱使命,这两年颇得丞相信任。不想将军留着我这颗棋,竟是为了小娘子。可是丞相为人精明,我也是到今日才得了机会。”

    他们早有矛盾,严重到了要在对方身边安插眼线的地步。可他们心照不宣地,都不让我知道。

    这夜睡得不安,尽是光怪陆离的梦。

    带着饕餮面具的宇文泰,满脸是血的独孤公子,狞笑着的宇文护,愤怒的杨忠贺楼齐

    忽的醒来,已天色大亮。

    丘三已经套好马车,见我醒来,说:“我们尽快赶路吧。”

    几日后,我们到了建康。

    时隔十几年,我又回到这里了。城里一应细节都不记得了,可是繁华还是那繁华,喧闹还是那喧闹。

    仿佛几日前刚见。

    丘三留我在客栈,自己到城里四处打听独孤公子的住所。我想回邹府看看,可已不记得方向街道。再一想,我已廿二,没有嫁人,还带着金罗,找上门,只怕家人也觉得辱没门楣,不愿相认。

    直到有一日,丘三跑进来,欢喜地说:“娘子,你看谁来了?!”

    公子!

    我快步走到门口,果然见独孤公子从走廊那头疾步而来,他结发于顶,头戴小冠,穿着白色的右衽交领袍,步下生风,一刻不歇。

    他见到我,紧走了几步,到了面前,一把将我抱进怀中:“莫离!”

    他的口鼻埋在我的颈间,凉凉的,凄苦离人,独留异乡。

    “公子”我泣不成声,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轻轻说:“对不起将你独自留在长安那么久”

    我泪如泉涌。十数日前还不敢想象能和他在建康相见,此时已在他怀中了。独享这令人安息的温柔。他是属于我的。

    我掰着我的脸仔细看:“你怎么瘦了那么多?我听说你身子一直不好”

    我哽咽:“见到公子,什么都好了”

    他也瘦了,昔日如玉般生华的脸凹了进去,脸上棱角分明,下巴上也有了唏嘘的胡渣。可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如今我见着他,倚着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丘三将金罗抱了出来,我接过去,对他说:“这是金罗。”

    他欣喜:“都长这么大了。”

    金罗不认得他,只睁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看着他。

    我对金罗说:“叫阿父。这是你阿父。”

    金罗大概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意思。在她的记忆中,从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人。可是她听话地唤:“阿父。”

第三十二章 大同①二年(公元536年)冬() 
我们很久没有像这晚一般缠绵。这一场离别,又将我们牵系得如最初一般紧密。

    窗户纸薄,寒气凉凉钻进来。他抱紧我问:“冷不冷?”

    我笑:“长安更冷。”

    他也笑,伸手抚着我丰盈的长发,说:“莫离,我有件重要的事,这些日子已在心里想了千百遍。如今你也来了建康,我等不及想要现在就同你提。”

    “什么?”我抬起脸,借着昏暝的夜色看他。

    他说:“我要娶你为妻。我非常想娶你为妻。”

    我心中一暖。在经过这么多事之后,在我的手沾上淋漓鲜血之后,他还愿意娶我为妻。我已不愿再跟他分离。哪怕他以后还有妾室,我也不在乎了。

    我垂目问:“公子还愿娶我?”

    他说:“这么多年,我的想法都没有变过。能娶你为妻,是我觉得人生里最好的事情。”

    我低头抚着他光滑的胸膛,轻轻说:“好。”

    他喜上眉梢:“你总算愿意了?”

    “我只想长久地和公子在一起。”再不愿有那锥心刺骨的冷漠和分离。

    他欣慰一笑,说:“我已知道你家在哪里。我打听过,你阿母几年前去世了,如今当家的大概是你的庶母蓝氏。你阿父现在是十五班尚书左仆射,如今邹家只有两个庶子,一个是二班公府祭酒,一个是三班公车令。你先回去认了父母,我择日上门提亲。”

    没想到阿母已经不在了。我出事时家中只有一个大兄邹榛。想是后来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邹榛比我大四岁,小时候从来不爱同我一起玩耍。

    说来奇怪,听说阿母不在了,我竟流不出泪来。在记忆里,那已经是一个虽然慈爱,但已经非常模糊的影子。

    心里却另有为难:“他们还愿不愿认我”那样大的门楣,怎么愿意认一个曾经误入风尘的女儿。

    他知道我的心思,抚着我的头发:“他们不知道的。你被迫离家多年,如今好容易回到建康,也该回去认亲,你是有娘家的,你是家里的嫡长女,该风光出嫁。”

    我的心里泛起一阵柔柔的澜漪。他不愿我再因为出身受人羞辱。他为我想得那么多,那么远。我还有什么可作更多的要求?以邹氏嫡长女的身份嫁给他,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第二日一早,我被贺楼齐送到邹府门口。站在那朱门前,我的心狂跳不止。我走时,这里面还花团锦簇。现下母亲已不在,庶兄弟如今还是最末流的闲职小官,想来也不长进。这门里又是何等样光景呢?

    贺楼齐上前敲门。

    过了一会儿,一个仆从前来开门,见了我们,客气地欠了欠身子问:“两位找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