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秋叶原拓荒史 >

第120章

秋叶原拓荒史-第120章

小说: 秋叶原拓荒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参赛作品在开幕式上并没有什么露脸的机会,只是在参赛作品的小册子上有简单的介绍而已。

    要想让观影的人群窥得“庐山真面目”,只能等待人家通过观影的方式亲身体验。

    等到入场的观众进去得差不多了,新海城喝光最后一口咖啡,对身旁的青山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走吧。是时候了!”

    青山看见他把空纸杯扔到垃圾箱的时候,手都忍不住在颤抖!

    他如何不知这个新近加入工作室创作团队的年轻人的忐忑?!

    曾经四处碰壁求爷爷告奶奶的他要不是碰上林达也,怎么会有缘参加这种群星璀璨的盛会?!

    他自己是漫画作者,知道那种“自己作品在别人眼中会是什么印象”的期待与不安!

    说实话自己呕心沥血披星戴月写出的画出的创作成果,哪部不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要让自己的孩子在世间被别人评头论足,甚至有时候要接受无情冷酷的嘲讽和批评,这会是一种怎样尴尬与局促的体验?

    但是既然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开始,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顾虑和羞涩却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别忘了青山也是高城彩夏参与的“推理俱乐部”里的成员,推理也是青山的看家本领。新海刚才对他说的那句话看似普通,但是他的隐含意思再也清楚不过:

    是到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的时候了!

    他也像即将上战场冲锋陷阵的战士那样帅气地扔掉了咖啡纸杯,只是……

    没忘记去小卖部买了两大包爆米花!

    “焦糖和蜂蜜,你要哪种口味?”

    青山看着一脸黑线的新海蛋疼地问道。

第242章 【岂止脱颖而出,简直惊世骇俗!】() 
新海城和青山港昌此刻的坐标,位于地下铁“六本木站”附近的剧场——俳优座。

    因为举办东京电影节的关系,这些剧场也在影展期间摇身一变,变成了临时电影院。

    但是毕竟这里容纳观众的容积比起普通的电影院还是少不少,因为剧场的灯光、音响和舞台效果这些空间的局限性本来就不适合太多观众同时观看。

    所以问题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观影人数只能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主办方自有他们的答案。

    个中原因嘛,其实也不难考虑。

    影展期间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叫座,类似赌博中的“赔率”,主办方对参赛作品也有一个“上座率”的考量。那些个名不见经传,又不是牛掰哄哄的剧作家和工作室出品的参赛电影,以往就出现过“门可罗雀”的惨淡景象。没办法,你又不让人家宣传,所以如果是不为人知的制作方和参演者,怎么可能让观影群众一下子就买对方的账呢?

    所以举办方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那些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制作团队的作品,主办方会安排一般主流的电影院去放映,而对于一些认知度低、曝光度少的新人新作,他们会安排在影展地区附近的剧场、礼堂甚至大一些的酒吧和Studio。这样一来缓解了常规放映场所紧张的日程表,二来也不至于造成整个电影院变成空荡荡的“贵宾专场”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AKBS企划”虽说对于流行乐坛和漫画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度和曝光率,可是“隔行如隔山”,电影界里它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新人”,况且“新海城”这个名字就更“新”了,愣是无人知晓,甚至有观众搞不清楚到底这个导演姓“新”还是“新海”,这就难怪主办方排了一个剧场给《远星之声》这部动画电影了。

    但是即使整个剧场能容纳将近一百五十多人,但是按照目前的上座率,新海城仍然有一些心慌。

    因为人坐得稀稀拉拉的,毛估目测尚不到总数的三成。

    罢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能有人掏腰包来看,也应该聊以**了。

    只是旁边这个没心没肺的愣头青青山,电影放映之前已经大嚼特嚼爆米花了,嘴里鼓鼓囊囊的不说,“咔嚓咔嚓”的咀嚼声惹得周围一些观众都忍不住朝这边观望。

    新海城用手肘捣了捣他的胳膊,青山反而以为是他也想吃,把个爆米花盒子朝他晃了晃,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给你!”

    新海城彻底没脾气了,强行把爆米花盒子“没收”了过来,气鼓鼓地放到自己身旁的空位子上。

    反正那里也没有人坐!新海城有些赌气又些丧气地想着。

    青山嘴里塞满了爆米花,无法争辩,只能瞪大了双眼朝他进行“无声的抗议”,还好此时剧场里的灯熄灭了——电影开始了!

    新海城马上从身边的纷扰中进入了自己的电影世界。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电影这种发明会带给人无数的悲喜和苦乐了!

    敢情哪怕是自己在电脑里看了无数遍的作品,此时从荧幕上显现出来,竟然是那么的迷人和不可思议!

    反射的光与影和耳边环绕的立体声简直让自己身临其境,甚至身体已经飘到了半空中,和电影中的风与云一同飞舞起来。

    在这里,人们似乎结成了某种心有灵犀的同盟,可以和其他人一起为了某个诙谐的桥段开怀大笑,也可以和不认识的人一同为了打动人的情节而伤心落泪。

    可以说黑暗的放映厅内,已经有无数看不见的丝线,用光影和声音牵引着把观众们的思绪编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感情巨网,把人们包围其中,让其无法自拔!

    渐渐地,新海城发现自己周围观众的反应开始有了变化。

    起初人们只是平静地瘫坐在座椅上,不是借着微弱的灯光看着票根上的作品列表,就是和观影的同伴窃窃私语开着“局部的临时会议”。

    但是随着影片的故事情节推动,观众渐渐挺起了腰板,并且整个剧场里开始只剩下电影里的声音。

    因为星海城的这部作品里本来对话和声效就不多,有的只是大段的音乐背景。

    可是此时并没有一个人再发出一丁点儿声音,他们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电影本身中去了。

    当男主角等待女主角来信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时,他看见观众们也在摇头惋惜。

    当女主角给男主角唱的生日歌变成声音邮件传递到本人手上已经是一年以后的生日翌日时,他看见观众人群中有人用手抹着眼睛,似乎是在擦拭什么液体。

    当男主角写到收尾的一篇长信被风吹到半空中时,他看到有观众真的伸出手臂在空气中拼命抓着什么。

    当女主角所在的宇宙部队吹响反击的号角前一秒她按下邮件的发送按钮后直接又按下武器发射按钮时,甚至有观众害怕得捂上了双眼。

    当激光、中子弹、粒子流在浩瀚的星空中交织成一片璀璨的光网的同时男主角仰视那片静谧安宁的青空时……

    新海城不知何时起已经是泪流满面。

    不仅仅为了他精心制作的作品有朝一日终于公映天下,也不仅仅为了曾经碰壁无数的乞求哀告终于换来了慷慨解囊、暖心扶持的伯乐,更不仅仅是为了他能把一个故事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倾诉给观影的每一个人。

    新海城被触动的,是观众在观赏这部影片时居然有了和他创作之初同样的共感和共鸣!

    理解万岁!

    电影万岁!

    他真想当场喊出这样的口号,哪怕被人当成一个疯子!

    因为这种感动得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制作时的苦恼与调试自不必说,那种咬牙坚持、锲而不舍的努力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当他四处宣传推销自己的啼血之作时,曾遭受了无数的白眼和冷嘲热讽,似乎整个世界幻化成一堵“叹息之墙”,横亘在他的鼻尖前面;他也曾经在无数个漫长无涯的黑夜举起手指要按下“删除”键,想要把这部命运多舛的作品“永远”地封印在自己的识海之中,让它“永远”再也不被世俗用嘲笑玷污……

    直到那天在汐留碰见了那个名叫“林达也”的男人!

    是他,在自己几近绝望的时候好像黎明前的一盏灯柱,指引着自己冲破最压抑的黑暗,驶向靠岸的码头。

    是他,求贤若渴般地接纳收留了自己,鼓励自己专心于创作,而解决了自己制作以外的后顾之忧。

    更是他,不知道通过怎样的门路竟然能让自己的作品跻身于国际化电影节的参赛作品,得以在涅槃之前振翅一飞浴火重生!

    如果没有他,新海城真不知道此刻他正窝在哪里唉声叹气、度日如年,任凭自己的作品在盲区积灰闲置、暗无天日!

    新海城鼻子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拳,酸得无以复加。他的泪腺彻底开了闸,咸凉的液体大颗大颗地滚落在脸颊上,胸脯隔一段时间就剧烈地起伏起来。

    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

    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

    并且不是伤心,而是一种温暖的东西,一种推动着他继续踽踽前行的力量!

    很快,电影播完了最后一帧画面。

    在片尾曲响起之际,照例是演职人员名单播放环节。

    连这首片尾曲,都是林达也特意创作的,他说这是他观影后的感受赐给他的灵感,歌名叫——

    对,叫《爱,还记得吗?》

    新海城最初听到这首歌的Pilot版时就深深地爱上了它,甚至把宇宙战争场面的音乐背景也换成了这首歌的乐器演奏版。

    现在听来,真是切题应景啊。

    他发现周围没有一个观众提前退场,仍然默默地坐在荧幕前静静地听着歌看着流动的字幕。

    有不少人已经囫囵呜咽,甚至泣不成声。

    可是紧接着,观影群众中却又发出一阵惊叹的声音。

    “咦?”

    新海定睛望去,原来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演职人员详细名单”部分。

    导演,原作,编剧,制片,绘图,背景,音效,渲染,动画,特效,剪辑……

    署名全是那个导演——新海城!

    这难道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品?

    如果真是这样,这也太逆天了!

    一个坐在第一排的观众突然站起身来,对着屏幕开始“啪啪啪”地鼓起掌来。

    他的举动很快传染了整个剧场,人们陆陆续续站起来使劲儿地鼓掌,甚至有人吹口哨,大声叫着好,场面一度失控起来。

    新海旁边的青山也“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抬头仰望对方时,只见青山也变成了一个泪人儿,张着大嘴“啊、啊”的恸哭着。

    只不过这次没有那么多的人看过来,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拼了命地鼓掌喝彩。

    新海城反而一下子懵了,他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观影效果!

    青山这时也拉着青山示意让他起身,随即做出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举动……

第243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按一般的规矩,电影放到出字幕的时候放映厅可以打开照明设备,让“伸手不见五指”的室内变得“执手看清泪眼”了。

    但是即便剧场“俳优座”此时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观影的人们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幕,聆听着宛如天籁的片尾曲。

    这种场景在电影院尤其是影展期间的影院场次,可着实并不多见。

    尤其是电影节期间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在短期间内大密度地竞相角逐,潮水般的人群从一个电影院涌到另一个放映室,有的狂热影迷甚至一天能看五至六部影片,要不是真有些执着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喜爱,真不一定能把这影片结尾枯燥无味的Cast滚屏给坚持下来。

    可是就在这里——《远星之声》首映结束后的舞台剧场,没有一个人退场,没有一个人离席,有的只有全体不落的起立和震耳欲聋的掌声。

    那掌鼓的,简直经久不息!

    起初还只有少数人发现演职人员表里名字单调得惊人,可是到后来所有人都发现看来看去几乎通篇就只有一个人的人名——新海城!

    是不是搞错了?

    还是这部电影和世人开了个玩笑?

    人们渐渐由开始的全神贯注,变成了交头接耳,到最后甚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尴尬地面面相觑起来。

    新海城也发现了这一变化,但是知情的他又不好解释,他真想用心解释一下,但又无从开口,因为他怕大家错过精心留在演职员表后面的“大彩蛋”!

    其实他本来也没有这个设计,完全是林达也面授技艺,告诉他这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点子”。

    当时那人还神秘地挤了一下眼睛说道:“新海君,听我的准没错!我已经确认过了,目前还没有这个玩儿法。如果在你的片子里使用了,你绝对能载入电影史的史册!”

    然后跟自己“启发”了半天的灵感,一下子列出来十几个方案,最后他们俩选了一个两个人都满意的,剪辑成最终的样片送到了电影节的组委会。

    对这个前无古人的“点子”,新海城的内心其实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没想到林总监深藏不露,对电影能有这样独特的见解和创意;忧的是他根本无法预测到底能有多少人留在座位上能等到最后的“菜单”!

    因为这种蹚先河的事情,玩儿的就是出其不意。如果事先做了宣传“剧了透”,那和咸鱼还有什么区别?

    不被人拿着刀满大街追着砍就不错了!

    而眼下的情形观众们留倒是留下来了,但是都因为自己“独特”的演职员表而犯起了嘀咕。

    这样一来有多少人能看到末尾的“大彩蛋”,又有多少人能不被这种气氛干扰地看到“大彩蛋”,他的心里一下子没了底。

    谁知道关键时刻,他身旁哭得像二傻子的青山港昌无意之中帮了他一个大忙!

    因为青山呜咽着站起身来鼓掌的时候,没忘了把身边的新海也给拉起来示意他一起鼓。

    虽说之前他也看过这部影片的其他剪辑版本,但是这家伙明显今天在这种场合观影后入戏太深,以致于比其他观影群众还要激动!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