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时光处处起笙歌 >

第35章

时光处处起笙歌-第35章

小说: 时光处处起笙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美女。

    托着自己的下颌站在一边。

    眼盯着一辆卡着罚款单的白色小车,在苦苦想着什么?晚风不时撩起她粉色长裙,露出雪白的脚踝……“彤彤!彤彤!”

    老俩口停下。

    双手水淋淋的鱼老板,跑了过来。

    因为脱掉了又大又长的黑塑围腰,总是叽叽呱呱的长胶靴,鱼老板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年轻活泼,颇有动感。

    “白爸白妈,辛苦哇!我看到白驹回去好一会儿的呀。”

    “谢谢!”

    老伴儿微笑到:“今天生意好吗?”“还行!”鱼老板笑眯眯的,往后拍拍手,一个面色阴郁的剖鱼小工,便叽叽呱呱的走了过来。

    鱼老板。

    接过他手中的食品袋。

    递到老伴儿手中:“老规矩,收市关门,碰到熟人,大吉大利!呶,请把这鱼带回去,”老伴儿也不客气,接过就转递给白何。

    然后。

    若有所思的看看他。

    “哎小香,”“哎白妈,您老人家请指教。”看来,鱼老板对人家称自己的小名,情有独钟,特别感兴趣。再说呢,生在异乡,冷暖自知。

    相逢开口笑。

    过后不思量。

第十六章 多瞟一眼 七() 
人一走,茶就凉。能真正知道自己小名,并能自然亲切喊自己小名的人,除了老顾客,好朋友,便是潜在的知心人。

    人活着。

    靠口气。

    这口气,连着乡情乡思乡音,连着多少个梦里的泪流,连着多少个疲倦的黎明黄昏……这年头,活着不容易啊!

    鱼老板恭恭敬敬的站着。

    笑容满面的竖起了耳朵。

    这专心致意又诚诚恳恳模样,显然让老伴儿有些犹豫不决。“白妈,我小香哪点做得不对,您老人家就请批评指教吧。”

    “唉,是这样的,”

    老伴儿终于说。

    “我家老头子,今上午在你这儿买的桂花鱼,是不是,拿错啦?”她瞟瞟白何,仿佛有些困难到:“怎么,我总觉得,”

    “白妈,您别着急,我看一定是拿错了呀。”

    鱼老板一口接上。

    依然笑嘻嘻的:“上午忙,几个大水箱装着,一忙,就容易拿错。”手一掏,一张五元钞票递了过来:“白妈,对不起!我现在就把它补起。”

    老伴儿脸孔。

    腾的红了。

    没等她说什么,鱼老板笑嘻嘻的往她手心一塞:“见了香爸香妈,请代我问候。拜!哟,彤彤真乖呀,爷爷奶奶和别人说话,就乖乖的呆着等候,真是一个乖孩子哦,长大了,一定考上大学,成为海归哦。”

    蹲下逗逗。

    然后回了鱼档。

    以后,直至进了明丰苑好一阵,白何都阴沉着脸孔,沉默不语。虽然有夜色遮拦,可老伴儿也感觉得到,老头儿的熊熊怒火。

    于是。

    小心翼翼的推着彤彤,尽量不去招惹他。

    叮咚!在老伴儿捏着手指头的指导下,彤彤按响了401房间的门铃。“妙香,快起床,彤彤回来啦。”“你下去接,下去接,我得先穿上衣服。”

    小喇叭中。

    传来儿媳妇。

    高兴而慌乱的相互催声促,然后咣当一声挂上。白何瞟见,老伴儿有些生气的嘟嘟嘴巴,皱皱眉头。显然,妙香这时候还赖在床上,令她非常不高兴。

    说真的。

    白何对此也不愉快。

    他就不理解,一个仅上半天班的年轻母亲,下了班就赖在床上,不带女儿也不作任何家务,这到底算是什么?是身体不好还是心理有问题?

    抑或。

    是不是?

    双方老人对她太容忍?简直是没有个章法了。没想到,老伴儿正在瞟他,并提醒到:“待会儿见了亲家,莫丧起张脸,像谁借了你钱没还一样,莫让白驹难堪。”

    一把。

    拉开了大铁门。

    白何抱起彤彤交到她手中,自己拎起了童车,跟在她身后。可没走二步,那彤彤却高兴地挣扎着,下了奶奶的怀抱,自己抓着一边的小铁栏,一步步摇摇晃晃的向上攀登。

    这可是白何最怵。

    也不愿意看到的。

    不宽的石梯上,彤彤这么一摇摇晃晃,老伴儿就得寸步不离的张开双臂,紧紧守在她身后,一步步的跟着向上挪动。

    白何自己呢?

    就得苦笑着。

    费力的举着童车,跟在最后面一步步向上挪。

    、

第十六章 多瞟一眼 八() 
要说呢,那童车也不过就十几斤,可是,带了小孙女儿一整天,己经疲惫不堪的白何,还得举着十几斤重的童车,一步步的向上挪动,那艰难可想而知。

    更有呢。

    彤彤攀登得高兴了。

    还在石梯上上上下下的来回蹦跳着,嘻笑着,就别提跟在最后的白何,举着越来越重的童车,上下皆难,呲牙咧嘴,暗自叫苦不迭了……

    踏踏踏!

    踏踏踏!

    白驹下来了,伸手来接白何的童车,白何就摇摇头:“抱彤彤,抱彤彤,这样快一些。”正在戏玩着的彤彤见了爸爸,格外高兴和腻他。

    早举着双手。

    高叫着。

    “爸抱抱!爸爸抱抱!”白驹就蹲下地,刮刮女儿的小鼻梁:“叫爸爸好!”彤彤就清晰的说:“爸爸好!”白驹一把抱起女儿。

    女俩嘻嘻哈哈的一路上楼。

    老俩口则乐滋滋的跟在后面。

    上得四楼,那香妈早站在了门前,一见分别了一整天的小外孙女儿,就兴奋的扑了上去。那彤彤也乖巧,偎在外婆怀里就连声叫着。

    “阿婆好!”

    “阿婆好!”

    老伴儿就逗乐地又伸手去抱她,彤彤马上往外婆怀里深处钻,嘴里居然还嚷嚷着:“我不要奶奶,我要阿婆抱呀。”

    香妈。

    激动地连声对亲家说。

    “听听,我们彤彤说话多清楚呀,全是爷爷奶奶带的功劳呀。”然后,把小外孙儿往亲家面前送送:“去。奶奶抱抱。”

    可小精灵。

    偏偏就不。

    一迭声的叫着:“我不要奶奶,我要阿婆抱呀。”老伴儿佯装生气,扭过了身子,作蹬蹬蹬下楼状:“小白眼狼!有了阿婆就不要奶奶抱了,真是个小白眼狼呀。”

    大家都高兴。

    哈哈哈大笑。

    一行人涌进了香妈家,香妈把彤彤一放下地,小精灵就屁颠颠的连声叫着:“阿公!阿公!”往小屋里跑。片刻,传出了香爸呵呵呵的笑声,彤彤啊啊啊的尖叫……

    这时。

    妙香鬃发微乱。

    裹着件粉色长睡衣,从自家出来,衣裙蟋蟀地擦过一屋人,径直往小屋跑去。白何呶呶嘴巴,虽然也算司空见惯,可儿媳妇这种对公婆视若无睹的行为,也还是让他感到生气。

    他瞟瞟老伴儿。

    老伴儿也正瞟他。

    老俩口谁也没注意,此时,香妈正偷偷睃着自己。而白驹,也正为难的皱着眉头,瞟瞟岳母,又瞟瞟自己爸妈……

    未了。

    香妈把鱼老板送的鱼袋打开。

    里面装着二条大小相仿的白链,这种可以重达七八斤的白链鱼,基本上是养鱼户们圈养,洒的化学催肥剂,成熟快,肉粗糙,鱼刺多。

    不过。

    毕竟是鱼。

    总比一般的青菜白菜,有点肉味儿和解馋,因此是沪上低收入居民家的常食鱼。香妈另装了一条拎给亲家,老伴儿自然不要,尽力推却。

    香妈呢。

    也不再客气。

    把二条活白链放进了水池。现在,是该离开还是说说什么的?白何没了主意。明天是周五,按照二亲家的默契,特别是香爸受伤过的共识。

第十六章 多瞟一眼 九() 
前周一。

    到今天。

    白何老俩口一共带了彤彤四个整天,今晚交回小孙女儿后,明天该由亲家带。双休日则由白驹妙香自己带。

    带个整天。

    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从早上8点多钟接过彤彤,一直带到晚上天黑送回。其间的午餐晚餐,中午睡觉,醒来玩耍等,概由带方负责。

    三十年前。

    白何和老伴儿。

    那时因为工作忙忙碌碌,从没有认认真真好好的带过白驹。小白驹是在家里请的老保姆,其爷爷奶奶和以后再请的小保姆,轮翻带领下长大的。

    因此。

    带孩子。

    不仅在白何,就是在退休老师的眼里,一开始仿佛根本就不是个问题。甚至在二人应儿子要求,先后离开内地赴上海时,还有点迫不及待和暗自高兴。

    想想吧。

    好不容易养大了儿子。

    却又开各一方,平时除了电话问候,每年去上海一二次看望,基本上没来往,常弄得老俩口相对无言,郁闷不己。

    大家都明白。

    这年头,什么都在贬值。

    即或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长期这么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的,也会变味儿。折腾了一辈子,老俩口就这么个独生儿子,一切都还眼巴巴的看着他哩。

    这下好啦。

    有了小孙女儿啦!

    可以明正言顺的和儿子呆在一起,增加感情啦。可是,退休老师屁颠颠到了上海二个多月后,终于不得不给白何打电话,要他火速赶到。

    为什么?

    要这样说。

    是因为终其生在退休教师眼里,一无所是,只会鲁莽坏事儿的白何,她原本是没打算要他来上海的;老伴儿当着白何,扳着自己的手指头。

    第一。

    你吃得做不得。

    只会浪费粮食,增加带孩成本。这内地的工资拿到上海用,本生就不划算,再加上个大嘴巴大肚子的你,岂不更是血本无归?

    第二。

    如今的年轻夫妻。

    可不像我们那时,看孩子金贵得很。因此,带小孙女儿是个授业解惑的细致活儿,而你白何一向毛手毛脚,粗粗糙糙,自己说,适应吗?

    第三。

    带小孙女儿。

    就得和媳妇亲家打交道,都说上海海派,上海人精明,见多识广,遇事会拐弯,就你一根肠子拖到底的白何,哪是人家的对手?

    你啦。

    还是乖乖儿的拉倒呗!

    第四,不过就是带小孙女儿嘛,哪用得二个人?瞧我一人就把彤彤搞定,空了我还得抽空去逛逛外滩,南京路和城皇庙什么的。

    第五。

    第六……

    于是乎,召白何火速赴沪的电话,终于打来了:“你马上买火车票,把家门锁好,听到没有?”“哦,怎么啦?”白何一怔:“出了什么事?不是有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哎哟,我受不了啦,腰酸背痛心也慌,一天就想睡觉哟。”

    老伴儿在那端带着哭腔。

    “这带孩子,可真不是人干的,我真是受不了啦,马上到上海来,听清楚没有?”“听清楚啦,放心吧!”白何窃喜,故意拖声拖腔,以显其勉强不愿意。

    其实一颗心。

    早飞到了上海……

    老伴儿转身瞅瞅他,领先往小屋走去,到了门口停停。白何心领神会,率先进去:“香爸,好些没呀?”“好些啦好些啦,亲家,哦,亲家母,你俩快请坐。”

    香爸立立身。

    往一边移移。

    不大的屋里,弥漫着一股特有的药味儿,香爸高悬的伤腿一侧,妙香抱着彤彤在现场说教:“看清楚了哦,要听爸爸妈妈和外婆,”

    瞟到。

    公公婆婆进来了。

    眼皮儿一垂,话头一转,权当招呼:“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哦,不然,你也要这样吊吊,还要打针针,很疼很疼的。”

    可是。

    小家伙听了。

    却咿咿呀呀的嚷嚷起来:“我要吊吊,还要打针针,吊吊呀,打针针呀,我要呀。”大家全都啼笑皆非。“坐坐,亲家,快请坐。”

    香爸继续。

    热情招呼。

    可白何四下瞧瞧,除了床沿,坐哪儿呀?香妈进来了,提高了嗓门儿:“听到了吗?听到没有呀?他爸。”

    香爸。

    就眨巴着眼睛。

    神情古怪的望着香妈:“呃呃,听到了什么?”白何抿抿嘴巴,看来,这老俩口也和我们一样,常说暗语的。只是这次香妈问得太丌,让他摸不着头脑,不敢贸然答腔。

    “嘿!我们彤彤说话,不是比平时清楚多了呀?”

    香妈瞧着女儿。

    “这说明,老师到底是老师,杀手到底是写手,不比我们普通工人的,带彤彤比我们强多了呀?”唉!此时的香妈,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此关键时刻,能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

    接上说句话。

    表个态,让她自己的公婆,高兴高兴的呀!

第十七章 打了一架 一() 
可是。

    妙香。

    仿佛根本就没听见似的,依然垂着眼皮儿,把彤彤吃力的换到左手,再用一条腿蹬在床沿,在自己的右肘下支撑着,逗着女儿。

    “瞧阿公的脚,瞧阿公的脚,阿公像不像个大虾米呀?”倒是香爸很快醒悟过来,接过了老伴儿的话茬儿:“是呀是呀,所以说,知识就是气力!气力使了气力在呀。”

    大约。

    香妈觉得香爸的话,好像有点儿不对?

    可又说不出不对在什么地方,只是皱皱眉,随即伸出双手,隔着大床招呼着小外孙女儿:“来,阿婆抱抱,一会儿我们要睡觉觉啦,今晚彤彤和谁睡呀?”

    一面骄傲的。

    看着妙香。

    前面介绍了,上半天班的妙香,虽然不带女儿不做家务,可每晚都要带着彤彤睡觉,不管怎样,也总算尽了一点母亲的责任。

    这让白何老俩口的不满。

    也总算得到了一点慰藉。

    而且,香妈也时不时有意无意的提起,以显示自己的女儿并非懒惰,一点不负责任。“给爷爷奶奶说,彤彤晚上和谁睡觉觉呀?”

    香妈。

    又一次热情漾溢。

    这次,妙香总算听懂了,也抬起头,满怀希望的逗着女儿:“给爷爷奶奶说呀,彤彤晚上都和谁睡觉觉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