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世奇缘 >

第3章

盛世奇缘-第3章

小说: 盛世奇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着脚就难看了。几个脚指头压在脚掌底下,就一个大拇指伸着,后面一个大脚跟。。。。。。我自个都不愿看。”伏氏道:“是啊,光着脚是不能让别人看的。”滑氏道:“长长的裹脚布,缠起来多麻烦。若不勤洗勤换,就臭得很。伏氏道:“若不缠的结实,站都站不稳。。。。。。真是受罪。”任婆道:“我缠脚比较晚,脚比你们都大,若是像小姐脚这么小,哪能到处走。。。。。。也不知是谁发明的缠脚,真是作孽!”
高廷赞统领宋军到达前线后,东夷调动大批人马前来挑战,高廷赞率领队伍迎敌,东夷军佯败,宋军紧追不舍。高廷赞高喊:“鸣金收兵!”
一位将领催马向前,问道:“大人,为何不乘胜追击?”高廷赞道:“敌方如此速败,必然有诈。我们要保存实力,以逸待劳,不可莽撞行事。待敌军锐气耗减,士气低落时,再一举歼灭,也不为迟。何必让将士们作无谓的牺牲。”
他回营后,仔细分析情势,决定坚守阵地,不能速战。令战士闲时开荒种地,捕鱼捉蟹,以解决供给问题。这样敌来我挡,敌退我守的僵持了三年。终于一举平定了东夷,带着东夷王的降表,率领将士凯旋还朝。
这次征讨大大的保存了实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点。随他凯旋的将士们,无不感谢他的恩德。神宗封他为镇国王,赏彩缎百匹、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给假三个月在家休养。其余众将、官兵,皆按功行赏。
吕椿心怀妒忌,内心记恨,表面却与众同僚无二,向高廷赞见礼祝贺。
在高廷赞东征之后,吕椿不但当了副相,不久又晋升为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这一切高廷赞当然有所耳闻。所以,他虽然晋了爵,受了赏,并不快乐,反而忧心忡忡。
杨夫人见他心事重重,问道:“见老爷封王之后,反而心事重重,毫无喜悦之色,莫非有所顾及吗?”高廷赞道:“是啊。圣上竟然用拈阄之法,让吕椿这样心怀叵测的小人,入阁为参知政事,还晋升为宰相。真是荒唐!今后要更加谨慎,无懈可击才是。。。。。。实在是不容易呀!”
此时王氏来报,说杨府舅奶奶,昨夜又添了一位公子。老太太非常高兴,特差人来给老爷和夫人报信。杨夫人道:“老娘有了双孙,怎能不喜!”
高廷赞道:“是可喜可贺呀!”说毕低头不语。这一喜讯,又勾起了他盼子的心事。杨夫人道:“老爷,莫非听说家兄得子,又引起虑后之事吗?”高廷赞道:“哪里。。。。。。”杨夫人道:“妾身也曾劝你纳妾,可你就是不肯。妾已二十七岁,料不能生育,再若拖延,恐误大事。”高廷赞因和妻子情深意笃,不忍纳妾。总是对妻子的美意表示感谢,说待夫人三十岁之后再考虑。
隆太君记起家乡曾有人用鹿胎治疗不孕症,求人买来鹿胎膏给女儿吃。




 第五回,镇国府千金出世翰林

第五回,镇国府千金出世 翰林府麒麟降生
留有短须,近三十岁的高廷赞和夫人在用餐之时,杨夫人忽然恶心欲吐,急忙离去。高廷赞跟随出去。孙氏迎上,搀扶杨夫人向痰盂里呕吐。孙氏是有过亲身经历之人,断定杨夫人是怀孕了,高兴地说道:“恭喜千岁!夫人像是有喜了。”高廷赞惊喜地问道:“夫人,真的吗?”杨夫人点头道:“也许是。从来没有这样恶心过。”
高廷赞兴高采烈地唤傅成备轿,要去无佞府。他安慰妻子道:“夫人,你好好休息,我去请教岳母。”又吩咐孙氏照顾好夫人,让厨子做可口的饭食给她吃。杨夫人摆手说道:“我什么也不想吃。。。。。。你去吧,早点回来。”
八、九个月之后的一天夜晚,杨夫人临产。镇国府灯火辉煌,喜庆气氛如同过年一般。仆妇们忙忙碌碌,稳婆守候在杨夫人身边。杨夫人痛苦万分,腰部像要断了似的酸痛难忍,她坐也不行,站也不行,仰也不行,卧更不行的折騰了半宿。
高廷赞焦急地在书房等候。他趴在桌上,朦胧入睡,梦见院中一只鸾鸟,向产房方向飞去。
这时丫鬟急忙前来报喜,叫醒了主人,说夫人刚才添了一位小姐。高廷赞抬起头,关切地问道:“她母女平安吗?”丫鬟答俱都平安。高廷赞欢天喜地的跟随丫鬟出了书房。
产后的杨夫人精疲力尽,锦被覆身,闭目卧床。
高廷赞进房,坐在一旁,轻声问道:“夫人,身子可好?”杨夫人虚弱地睁开眼睛回答:“方才服了参汤,好多了。”高廷赞道:“产后之人虚弱,必须注意调养,千万不可疏忽。”杨夫人面带愧色道:“老爷终日盼子,不料生个女儿,令人失望。。。。。。”高廷赞道:“夫人何出此言?白居易那首诗说的好:‘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我高某,而立之年方见这亲生,虽是女儿,也令我喜之不尽,夫人何故出此世俗之言?再者,夫人既生头胎,必能再生,切不可以男女介意。”
孙氏抱过婴儿。高廷赞欢喜地接过女儿端详,喜爱非常。杨夫人道:“此女力气真大,洗浴之时,她一脚蹬去,几乎把铜盆踹翻。”
稳婆说她接过无数婴儿,从未见过这么大力气的。高廷赞自豪地说道:“将门之女,自然不能软弱了。我方才梦中,见一只鸾鸟飞过,就取名梦鸾如何?”杨夫人道:“此名甚好。”
无佞府的家人、仆妇、丫鬟们,簇拥着隆太君和李夫人的轿子来到镇国府。
高廷赞正亲着女儿。闻报,放下婴儿,急忙出迎。见礼后,将隆太君、李夫人婆媳让进卧房。杨夫人微微欠身说道:“娘,恕女儿不能全礼。嫂嫂请坐。”隆太君道:“女儿如此有精神,为娘也就放心了。。。。。。让我看看外孙女。”
孙氏抱过婴儿,交给李夫人。婆媳高兴地端详着。隆太君道:“这孩子和她娘小时候一模一样,眉清目秀,真讨人喜欢。”李夫人道:“可不是,真俊。。。。。。看她还在用劲呢。”隆太君笑道:“哎哟,这劲使的,脸都憋红了。”孙氏说:“在拉屎吧,我给她换换褯子。”
消息传得很快。同僚们纷纷派人前来送礼。高廷赞看过名帖,吩咐傅成叫张幕宾写回帖,表示感谢。说本王添女,乃自家小事一桩。收受厚礼,与心不安,要婉言谢绝。以他与夫人的名义,请诸位老爷及夫人,明晨到府内吃喜宴。让各管家把请帖带回去,交给主人。所有礼物一概不收。抬礼品的人,每人赏钱一贯;押礼的管家,每人赏银五钱。
高廷赞见名帖中没有寇俦仙的,吩咐傅成另写一份请帖,给寇府送去。
寇府家丁送回了请帖,说他家老爷多多拜上千岁,明日家中有事,不能领席,容改日再来祝贺。傅成把请帖交还高廷赞。高廷赞接过请帖,不解地问傅成:“俦仙不来,使我败兴啊!你知道他家有什么事情?”
傅成道:“家丁说,昨夜他家夫人添了一位公子,也是明天第三天。所以,寇老爷明天不能前来贺喜。”高廷赞转忧为喜道:“原来如此。就该赶快去送贺礼才是。你去筹备这事,明日,等席散之后,我亲自去给他贺喜。”
镇国府大摆喜宴。前来贺喜的吕椿、保国公、闻锦等众官员及夫人坐在两边。高廷赞与杨石翰夫妇,向客人举杯敬酒。高廷赞拱手道谢,说道:“下官得女,本不想惊动各位年兄,盛情难却呀!各位年兄光临寒舍,不胜荣幸!多谢,多谢!”
神宗差宁佐送来贺礼。高廷赞来到前厅接旨。宁佐道:“圣上口谕:‘朕闻高爱卿喜获千金,不胜欢悦。赐卿女金缕珍珠锁一围,暖玉手镯一双,碧玉金簪一对。另赐御酒六坛,代卿宴请喜宾。’”高廷赞谢过皇恩,送走钦差,命张和捧着御酒回到宴厅。高廷赞道:“诸位年兄,这是适才圣上所赐御酒,请大家开怀畅饮!”张和斟酒。众客人举杯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高廷赞离开宴厅接旨之际,保国公向吕椿低声问:“吕大人,公子贵庚多少?”吕椿答:“三岁。”保国公道:“你们两家可是门当户对呀。。。。。。”吕椿模棱两可地道:“为时尚早,为时尚早。”
高廷赞送走客人之后,乘轿带着礼品到寇府贺喜。寇俦仙迎出,二人喜颜悦色,互相拱手恭喜。寇俦仙道:“不知兄长驾到,未曾远迎。恕罪,恕罪!兄长请。”二人进厅。分宾主落座。家人献茶。
高廷赞道:“听说贤弟喜得麒麟,为兄欢喜非常,不请自到,特来贺喜。”寇俦仙道:“兄长瑞获千金,小弟尚未过府向兄长道喜,倒让兄长捷足先登,失礼得很,惭愧呀,惭愧!”高廷赞道:img“我二人何须如此客套!”。寇俦仙道:“小弟亲酿菊花酒,与兄放量暢饮,一醉方休如何?”高廷赞高兴地道:“恭敬不如从命,为兄舍命陪君子!”“互陪,互陪。”寇俦仙说完,吩咐家人摆酒伺候。
寇俦仙斟酒道:“兄长,请品尝此酒味道。”高廷赞端杯品尝,说道:“果然甘美异常。贤弟如不保密,改日教愚兄试试。”寇俦仙道:“此乃是一位化缘的道人所教。他看到院内菊花凋落,连说可惜。问其缘故,他道:‘此乃酿酒之极好原料也。’于是传授酿制之法。”高廷赞道: “看来贤弟是遇到神仙了!”二人大笑起来。
寇俦仙问道:“贵府千金,是昨日何时降生?”高廷赞答:“子时。”寇俦仙道:“真是巧了。犬子也是子时所降。”高廷赞道:“真有这等奇事!说不定是同路而来。”寇俦仙道:“这么说,是有缘的了!”高廷赞道:“缘分不小哇!哈哈哈。。。。。。”二人又大笑。
寇俦仙道:“小弟斗胆高攀,请别见怪。”高廷赞道:“请讲。”寇俦仙道:“我两家结为秦晋,兄长可应允否?”高廷赞道:“贤弟如此不弃庸女,乃求之不得之幸事,焉有不允之理!”二人大喜,當即定下婚事。寇俦仙道:“我等择吉日交换更帖,以了此事。”高廷赞道:“承贤弟厚爱,许结秦晋之好。不论各自家境如何,永无反悔才是。”寇俦仙道:“那是自然,永不反悔!”




 第六回,贺财东改字吞银周老

第六回,贺财东改字吞银 周老汉雪中送炭
山东曲阜的老秀才黎德谦,多次科考不第。年已半百,家资耗尽,生活艰难。偶尔收几个学生教书,勉强维持生活。又患有严重的腰腿痛疾病,行动困难,时常卧床。又因连年灾害,更是雪上加霜,一筹莫展。
他与妻子陈氏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元娘年方二十一岁,嫁与本庄小康之家,女婿是位秀才。次女素娘一十七岁,待字未聘。
黎德谦胞弟德让,妻子病故之后,去京城谋生,有时寄点银子接济他们。
这日,黎德谦妻子陈氏与黎素娘坐在炕上做针线活计,黎德谦拿起水杯喝一口水把药送下,说道:“想当初,苦读寒窗,费尽家私,白费力呀!功名未成,人已老矣。。。。。。咳!身体又不好,疾病缠身,什么活都干不了。。。。。。大丈夫不能养家糊口,真是无颜面对这个家。。。。。。惭愧呀!”陈氏道:“一家人同甘共苦是应该的,说什么惭愧呀?要打起精神,把病养好了,还可以教几个学生。”黎素娘道:“是啊,爹爹身体要紧,不要老想不愉快的事。女儿做针线活计,能多少有点收入,天无绝人之路。。。。。。”
这时,邻居徐明在窗外问道:“黎秀才在家吗?”黎德谦边答应边开门。见徐明拿着书信和一个小包袱,站在窗外。黎德谦道:“徐贤弟,你回来了。”徐明道:“我在京城,见了令弟德让,带回书信一封、银子三十两,交给您。”黎德谦高兴地接过,说道:“多谢贤弟!进屋坐吧。”徐明道:“不啦。我刚回来,还没到家,改日再来。”告辞回家。
黎德谦欢天喜地的进房说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哇!”陈氏问道:“邻居唤你有什么事?”黎德谦道:“二弟求他带回书信和银两。”他高兴地把银两和书信举起,让妻子和女儿看。陈氏道:“看看信上写些什么?”黎德谦道:“我眼花看不清,还是素娘念吧!”
黎素娘接过信,念:“兄嫂安好?见字如面。弟来京数载,辛勤贸易,赢利颇丰。积得些银两,与贺财东合资当铺,生意兴隆。因觉得与兄嫂一家两地悬念,甚属不便。再者,家中无甚产业,不如携眷来京,一则骨肉团聚;二则京中人才济济,可与二侄女选。。。。。。 ”她害羞不再往下念。陈氏见状催促道:“羞什么?女大当嫁,你叔叔说的有理,念下去。”黎德谦道:“是啊,念下去。”黎素娘继续念:“选择乘龙快婿;三则,弟室尚虚,请兄嫂来京,共议婚事。到京后先租房居住,遇到合适之房再购置。弟德让拜寄。”信内,附有路单一张。黎素娘取出路单,念道:“到京后,找到东华门,往西一直走,约百步远,在‘水月庵’旁的‘馒头铺子’对过,路北三间草房便是。”
黎德谦道:“正合我意。我早想离开这地方了。”陈氏道:“这样也好。就是舍不得大女儿元娘。这一去不知何时相见!”
黎德谦道:“女儿出嫁,怎能总守在身边。大女婿如考中进士,到别处上任,你还能留下他妻子不成?倘若在京为官,又在身边,岂不更好!陈氏道:“若能这样,当然是好。”于是,一家决定去京城投奔黎德让。
黎德谦处理了家中的东西,拜别了亲友,雇了一辆车,带上行李,大女儿和女婿前来送行,彼此洒泪而别,登车上路,一家人风尘仆仆奔向京城。
数日之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都兴奋起来。
黎德谦下车,拿着路单,找到馒头铺对面的三间房子,见房门上锁。疑惑起来。黎素娘道:“叔叔想是出去了。”陈氏也这样认为,说道:“是啊,房内没人,自然是锁着哇!”。
这时,馒头铺的主人周善樑见到他们,出来问道:“这位相公是找黎德让的吧?”黎德谦打拱答道:“承仁兄下问,小弟从山东来,正是寻找舍弟黎德让。”周善樑道:“请稍候。”说着转身进铺去,手拿一封书信回来。他心情沉重地说道:“令弟当年到此为邻,我二人相交甚厚,最近他与‘仁义当’贺新合资,效益不错。不料,自上月偶感风寒,患病在床,就在这房内调养,请医、服药,都是老汉照应。他在病中念念不忘兄嫂,盼望你一家早日到img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