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世奇缘 >

第18章

盛世奇缘-第18章

小说: 盛世奇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佐冷笑道:“此言差矣!想必你有什么把柄在宋四手中,否则,你既掌兵权,就该军令严明,对马兵都不能追究惩治,怎麽能够让人心服,还能安定军心吗?你这话,圣上不但不能相信,而且会引起龙心大怒。叫咱家如何回奏?”
高廷赞怒道:“宁佐!你这意思,是叫高某把叛逆、通番的罪名,担当起来吗?我高廷赞的心,光明正大,朗朗昭昭。怎肯屈认这玷祖、辱宗的恶名!快把宋四提出来对质!”
宁佐道:“实对你说吧,宋四早已暴病身亡了。圣上如今单要在你的口中取供。”高廷赞道:“宋四寻马失踪,就是我的口供,别的一概不知。”宁佐看看苏公秉,说道:“苏大人,看他这光景,不得不用刑了。”
苏公秉不悦地起身,对宁佐道:“学生枉居此位,不会问审,请老公公坐在这里,替下官问吧,我二人换换位置。”
宁佐满面通红站起身,说道:“不敢,不敢,咱家不过是在推理,大人不要见怪,大人只管审问,咱家领教就是。”
苏公秉道:“学生奉旨勘问,被告所说与宋四所供不符,怎能妄自动刑。老公公奉旨监审,不过听听取供,然后回奏皇上而已。现在镇国王口供在此,你拿回去交圣上御img览,等候圣上怎样降旨就是了。”他把口供交给宁佐。
宁佐讪讪说道:“有理,有理。”携口供出堂去。
杨义在公堂外等候堂审结束。见高廷赞带锁出来,迎向前去。问道:“千岁因何被捕受审。”高廷赞叹道:“咳!只因马兵宋四诬告我叛逆谋反。。。。。。”杨义吃惊道:“怎麽会有这事!”高廷赞道:“让郑宁赶紧回家,不要在京城逗留。”




 第二十九回,公堂上书写辩词

第二十九回,公堂上书写辩词 高府中商讨营救
郑宁听说主人蒙冤入狱,义愤填膺地说道:“我马上去击鼓鸣冤,替千岁伸张正义!”杨义道:“如今宋四已死,又不知是谁唆使的。老爷吩咐,你千万不可露面。你要急速回家送信,和你父母及夫人、小姐一起,想个主意搭救你主人吧!”
郑宁道:“好,我马上回去。这里的事,就烦你老人家多照应了。”挥泪而去。
神宗看着高廷赞的供词。
宁佐道:“高廷赞在堂审中,态度蛮横顽抗,对朝廷极为不满,似有怨恨。宋四失马私逃之事,并未通知州县,如果军纪严明,岂能不了了之!明明是捏造之词。苏御史未奉旨,不敢加刑,请万岁圣裁。”
神宗道:“明日继续审问。必要时可以用刑。”
苏公秉再次审问高廷赞。苏公秉问:“今日有招无招?”高廷赞说无招。
宁佐道:“苏大人,按圣上旨意办吧。苏大人如再不用刑,就是抗旨不遵了!”
苏公秉无奈道:“本院不得不用刑了。。。。。。来人!”
衙役向前听命。img
宁佐道:“高廷赞,你可要受皮肉之苦了!”
高廷赞道:“宁死无招!”
苏公秉道:“责打三十大板!”把签扔下。
众衙役把高廷赞拉出去,责打后,高廷赞被拖回来。苏公秉又问:“有招无招?”高廷赞道:“打死也无甚可招。”宁佐道:“请用拶刑。”苏公秉不理。宁佐又道:“苏大人,请用拶刑。”苏公秉高声道:“收监!”高廷赞被押下堂去。
苏公秉去监牢,向一个禁子悄声吩咐道:“高廷赞是朝廷重臣,案件尚未审明。要善待他。若有闪失,拿你问罪!”
第二天堂审。苏公秉道:“高廷赞,你把和北安王密谋造反之事,如实讲来。”高廷赞道:“我确实与北安王接触过几次。。。。。。那也是为了两国修好,避免刀兵。以求社稷之安稳,百姓免遭战火涂炭,毫无半点私心,雁门关的官、兵皆可作证。我高某忠心耿耿,舍死忘生,屡战沙场,那个不知,谁人不晓?为何竟轻信一个马兵的诬言,而逼功臣于死地!我想这一马卒与我无冤无仇,必有他人指使。望大人明查。”
苏公秉问道:“你可知,何人与你有嫌隙?”高廷赞道:“雁门关官兵皆与高某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彼此如同亲人一般。否则怎能共灭敌寇,平定北番!”
苏公秉道:“你既说不出宋四受何人指使,本院如何提审?现在圣上见你拒不招供,盛怒之下,要本院速明此案。大人又无法证明自身清白,纵然死于杖下,也不过是千古的疑案。你纵有冰心赤胆,谁能替你表白?若依我说,不如明哲保身,低首下心,从头至尾,从昔至今,沥血招承。”最后这二十个字,一字一顿,说的很有分量。继续说道:“写一篇口供,本院也好替你回奏,免受皮肉之苦。。。。。。你就认了吧!”
宁佐道:“高大人,苏大人所言有理,你招了吧,何必受皮肉之苦!”
高廷赞明白了苏公秉的意思,说道:“我明白了,愿招。供词甚多,请赐长纸、笔砚。我要从头至尾,写的清清楚楚,以免让大人为难。”
宁佐高兴地说道:“就叫他写吧!”
苏公秉吩咐衙役给高廷赞松了刑具。让书吏把笔、墨、纸拿给高廷赞。
衙役们给高廷赞松了绑,把纸和笔、墨、砚放在他身旁。
高廷赞坐在地上,把纸铺在膝上,握笔写“供”。
宁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高廷赞写完。把食指咬破,按一血印说道:“口供写完,拿去吧!”
衙役接过口供,送到案前。苏公秉接在手。宁佐把椅子挪近,伸着脖子和苏公秉同看。因眼花看不清楚,只得放弃。
苏公秉满意的说道:“老公公,请快速拿去面圣吧!学生候旨就是了。”
镇国府内郑昆正和家人说话。郑宁下马,奔向父亲叫爹。跪下放声大哭。
郑昆吃惊地细端详对方,认出儿子,说道:“是我儿郑宁?”郑宁点头称是。郑昆问道:“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千岁呢?”郑宁道:“一言难尽,回房去说吧!”
高梦鸾在伏夫人房中喝茶。
郑昆拉着痛哭的郑宁进来。伏夫人与高梦鸾大惊。郑宁跪在伏夫人面前。伏夫人吃惊道:“这是。。。。。。”郑昆道:“这是我儿子郑宁。”郑宁泣不成声地道:“太太,老爷他。。。。。。”伏夫人、高梦鸾惊问:“老爷怎么样?”郑宁道:“我与老爷奉召,回到京城。。。。。。老爷就被捉到御史衙门审讯去了。”
高梦鸾问为了什么?郑宁道:“雁门关一个马兵,丢了马,不敢回营。到京城诬告老爷通敌谋反。。。。。。”高梦鸾道:“难道就听这小人的一面之词,而轻意逮捕朝廷重臣入狱吗?为何不与那人对质?”郑宁道:“那马兵已死,无法对质。”高梦鸾道:“公堂上是如何处置的?”郑宁道:“老爷宁死不招。。。。。。夫人、小姐,想个办法救老爷吧!”他说罢大哭起来。高梦鸾泪如雨下。
伏夫人哭泣道:“这可怎么好!”
伏准听到此事,急忙进房来。
高梦鸾道:“娘,我女扮男装去京城,递上血本,求圣上念功免罪。圣上若不准,女儿愿替爹爹一死。。。。。。青梅,快去备行李。娘,给孩儿准备些银两。。。。。。”她起身欲走,昏倒在地。众人大惊,急忙扶她喊叫。高梦鸾慢慢苏醒。嚎淘大哭。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伏夫人道:“这样怎能走路!先扶她回房休息吧。”高梦鸾道:“我先坐一会儿。”
伏准道:“娘,妹妹身体这样,怎能长途跋涉去京城呢!”
伏夫人道:“我看也不能去了。”
伏准道:“就是不病,有孩儿在,也不能让她一个闺中弱女抛头露面哪!何况孩儿已在你老膝下为嗣,父亲有难,为儿子的竭力救护,是分内的事。。。。。。事不宜迟,孩儿立刻与郑昆父子一同动身,要尽快赶到京城,豁着一死,也要为父伸冤。”他尽量表现自己。
高梦鸾感动的说道:“哥哥若真能救出父亲,小妹终生不忘哥哥大恩。”
伏准满心欢喜,说道:“一家人,何必如此。”




 第三十回,海静寇府探亲槐氏

第三十回,海静寇府探亲 槐氏殷勤枉献
海静去雁门关赴任途中,顺便到仁和县寇府看望他的內侄寇云龙兄妹。
寇琼花向前施礼请安,说道:“不知姑父来。。。。。。我哥哥去书馆了,让进喜去通知一声吧!”书童进喜献茶。说道:“奴才这就去。”海静道:“不必了。我是去雁门关赴任,抽空来看看你兄妹。”寇琼花问道:“我姑母可好?”
海静道:“他身体倒还康健。就是惦记你们兄妹呀。。。。。。你云虎弟弟好吗?”寇琼花道:“云虎弟弟就是贪玩,不爱读书,身体蛮结实的,快有我高了。。。。。。(对进喜)进喜,去把二奶奶请来。”海静道:“先不必惊动她了。等你哥哥回来,一块儿吃晚饭吧。”
丫鬟春桃到槐氏房中,说道:“二奶奶,我听进喜说,宁波的海姑老爷来了。”
槐氏道:“我怎么不知道?”春桃说是刚来的。
槐氏道:“春桃,帮我梳梳头,不能这样邋邋遢遢的去见客人。”
槐氏对着铜镜欣赏着自己的面容,春桃为她梳妆。槐氏问道:“春桃,我是不是老了?”春桃道:“二奶奶一点都不老,您总是这样年轻。”槐氏道:“咳,人哪能总年轻。。。。。。哎吆!轻点,头皮都要拽掉了!”
海静在看书。进喜进来禀道:“大人,二奶奶来了。”海静道:“请进。”槐氏进房说道:“姑爷万福!”海静道:“请坐。”槐氏坐下道:“姑爷来了,也没人禀报一声。我是无意中听说的,哪有人把我放在眼里呀!”
海静道:“是我不让他们惊动你的。”槐氏道:“这怎么叫惊动啊!姑爷太客气了。我可是时常惦记着您。。。。。。“她瞟海静一眼。见对方不动声色,继续说道:“和姑奶奶,她好吗?”海静道:“好。云虎侄儿可好?”槐氏道:“他壮实的很。。。。。。自从他父亲过世后,哪还有人关心他呀!我母子成了寄人篱下的苦命人了。。。。。。”擦着眼泪。海静道:“云龙很懂事理,不会错待你母子的。”
槐氏道:“老爷临终,把这家业交给云龙执掌,除了吃饭每个月只给我母子四两银子。。。。。。这苦熬窘受的日子哪有头哇!”海静道:“四两银子已经不少了。我一家除伙食外,每月也不过十几两银子。。。。。。”他取出一个元宝说道:“好久没见着云虎了,给他买点什么吧。”放在桌案上。
槐氏道:“多谢姑爷!”她收起元宝,说道:“姑爷多住些日子吧!”海静道:“公事繁忙,明日即走。”槐氏道:“这么急呀!那您歇着吧,待会我给姑爷送夜宵来。。。。。。”起身往外走,回头注视对方的反应。海静无表情的说道:“不必啦!”
他对槐氏很有反感,不想再见她。与寇云龙相见,吃过晚饭后,就要启程。进喜和家丁牵马,寇云龙和寇琼花把海静送出府门。海静道:“我本想在此住一宿,明早起身。。。。。。军务在身,还是早一点上路为好。我看槐氏并非本分之人,琼花侄女不宜和她在一起。不如到宁波,和你姑母同住,互相有个照应,也免得你姑母牵挂,我也就放心了。”
寇云龙道:“侄儿遵命。”寇琼花高兴地说道:“太好了!”
傍晚,槐氏麻利地炒完菜,把炒好的菜,放在端盘儿内。又放上酒壶、酒杯。她端起酒菜,刚要出门,春桃进来,说道:“二奶奶,往哪儿送啊?我去吧!”
槐氏道:“不用,你把厨房收拾收拾吧。”
春桃道:“二奶奶,海老爷走啦。”槐氏一愣,问道:“走啦?他说明天走哇,是真的吗?”春桃道:“我亲眼看到公子和小姐把他老人家送出府的。”槐氏懊丧地把盘子放下,说道:“你去把邻居邹妈妈叫来。”
槐氏和邹婆子对饮起来。槐氏道:“今个咱俩一醉方休。”邹婆子道:“好哇!我先敬二奶奶一杯!”二人举杯痛饮。槐氏道:“这是我亲手做的菜。。。。。。”邹婆子道:“二奶奶做的菜真好吃。”
img槐氏有些醉意,问道:“你知道给谁做的吗。。。。。。”邹婆子问给谁做的?槐氏唱起小曲:“狄仁杰赶考奔京城,投宿在马寡妇客店中。马寡妇一见春心动,欢天喜地献殷勤。狄仁杰坐怀不乱苦口劝,马寡妇含羞带愧出房门。。。。。。”
邹婆子道:“二奶奶唱的。。。。。。真好!”
槐氏道:“你知道吗?。。。。。。我本是卖唱的。到寇府后,就再也没有唱过。。。。。。今儿个痛快,唱给你听听。。。。。。”她举起酒杯道:“喝。。。。。。”一饮而尽,喝的大醉,说道:“我就是马寡妇。。。。。。他就是狄仁杰。”邹婆子问:“谁呀!”槐氏道:“就是。。。。。。你。”邹婆子道:“二奶奶,你喝醉了。。。。。。”槐氏道:“我没。。。。。。醉。。。。。。”又举杯道:“干!”
宁佐进宫回奏,遇见吕椿。吕椿悄声地问道:“今日监审如何?那人可招了吗?”
宁佐笑笑说道:“招是招了,只是这个口供新鲜的很,吕大人看看吧。”他把高廷赞写的“口供”递给吕椿。
吕椿接过看了一遍,惊慌起来。说道:“这哪里是口供,明明是摆祖论功,要挟天子的一道血本!圣上看了一定回心。这还了得!老公公千万不要呈献。见驾时只说高某见宋四已死,没了对证,不但不招,还出言不逊。这样,圣上一定加怒,还要降旨加刑取供,那时老公公再用力相助,让苏御史严刑拷打,不怕他不死于杖下。”
宁佐道:“这我可不敢,这是当着苏御史的面写的,若在圣驾前对出来,怎么办?咱家吃罪不起。”
吕椿道:“你今天入宫回奏圣上。圣上明晨一定降旨,这期间苏御史没有机会见驾,只要激起圣怒,老公公监审时,多加言语,催他动刑,明日早堂一顿把他敲死,过后谁还提他这份招纸!”
宁佐道:“不行,万一圣上追究起来,咱家的脑袋是不够杀的。”
吕椿软硬兼施,威胁道:“这案子原本是在老太监的鼎力相助之下,才把高廷赞整到这一步。常言道,杀人不死,不如不杀。留下后患,他若是知道什么风声,怎能与你我甘休!事已至此,老公公,少不得要担些风险,周全到底。吕某定奉千金为谢。”
宁佐道:“好吧,也只好遵命了。”
神宗正在昭阳宫里和皇后吃夜膳,皇后道:“万岁,高廷赞劳苦功高,出生入死 ,浴血杀敌,忠心耿耿。怎能听那宋四一面之词,而轻意除掉国家栋梁!”神宗无言。这时宁佐进宫来,参驾之后,神宗问:“今日高廷赞可有招吗?”宁佐道:“遵照万岁旨意,虽然动了大刑,仍顽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