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拆掉思维里的墙 >

第8章

拆掉思维里的墙-第8章

小说: 拆掉思维里的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你说的一模一样,我就在那种状态里面撑了3年,每天拼命干活,我自己都停不下来了,有些时候我都希望自己生一场大病,让自己休息几天。有一天我在酒桌上和一个甲方谈项目,突然急性胆囊炎送进医院,昏迷抢救1天,然后马上开始手术。接着就有一个多月不能吃任何的东西,半年只能吃水煮的青菜……医生说,如果你再晚15分钟送过来,就给你直接送火葬场吧。他们都觉得我是累出来的,其实我是心累啊,身体就有病了。
那一次病生的我彻底就变了。人都没有了,还要钱干什么?我把所有的生意都交给我弟弟。我一直都想去住一段时间平房,中医建议我扯扯地气,我请朋友在后海边上租了一个院子,带着家人住到了那里。小巷子开不进去车,于是我的车也丢在家里。我每天什么也不干,就拿一杯水在路边晒太阳发呆,晒够了就起来走走,看看路人,听听水的声音,然后买菜回家,给家人做饭。一年过去,我的这个幸福感,又回来啦。
今天的老百姓看报纸,很难不被有钱人的贪婪所震撼。我们能看到床底下面放了三千万现款的贪官,还有包养着10个二奶,每年召开二奶代表大会的污吏。老百姓总是奇怪,这些人赚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想这个问题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是他们心中的心智模式在推手。
这群人中,不乏社会的最精英,最高智商人群,但是他们却冲不破自己“赚钱——幸福”心智模式,在这个心智模式的背后推动下,他们的贪婪和空虚不可理喻地莫名生长,终于烧毁自己的生命。
老张及时的生了一场大病,打破了自己的心智模式,重新找回自己的幸福感。但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来升级和替换自己的心智模式。这也是这本书的目的:
每一个希望自己幸福的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因为心智模式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关于智慧的智慧。
改变我们的世界
德国史蒂芬。沙夫胡贝尔所著的《成功心理四因素——领导心理训练》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科学家根据野山峰的体重及其两翼张开的宽度计算得出结论:野山峰不能够飞行。
  第37节:心智模式改变我们的命运(11)
幸而野山峰对此一无所知,且飞行自如。
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么样的人。这也是这本书尝试告诉你的东西,拆掉思维里的墙,改变我们的世界。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说:“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每一个人都戴着一块镜片来看世界,然后用一套自己程序来构建自己的世界,那么这本书的任务,就是帮助你细心打磨更好的镜片,升级你的程序。
拆掉思维里的墙,改变你的世界。
关于心智模式的一些观点
一。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脑内部程序:
安装一台电脑,除了需要一套硬件(比如一个笔记本电脑),你还需要一套软件,(比如WINDOWS系统)。如果电脑很好,却安装一个WIN32,效率肯定不会高。换过来,如果电脑一般。安装一个强大的系统,也很容易死机。
我们的物质大脑就是这台电脑,而我们的心智模式则是里面运行的系统软件。人与人的大脑的物理差距并没有太大,但是由于软件不同,他们运作的效果就会有巨大的差距。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大,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据说也只有(?),大概是正常人的4倍。但是现实中人与人能力的差异却真的千差万别。这里面与其说是硬件(智商)的差距,不如说是心智模式(思维模式)的差距。
看看我们脑子里面的模式是如何运作的?早上起来,你的大脑开始“开机”,你起床,伸懒腰,伸手摸眼镜戴上,这一切都不需要你的意识,就好像WINDOWS不需要你管就会自动检查内存,指挥硬盘载入系统。然后你习惯性的洗脸,刷牙,吃早餐……这一切都下意识般的进行着。一直到报纸上面有一条新闻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创业板股票持续下跌!此时你的大脑程序开始急速运作,就好像你在电脑中打开了一个百度的搜索网页,你脑子里面关于股票的所有事情都上翻了起来:最近自己想买一个股票就是这个板块的;唉……中国的创业大势还是不行,不知道地产板块怎么样?;我的表弟最近创业不知道进行的怎么样了?;现在不是都鼓励大学生创业么?前几天我的同学拉我出去干现在看起来还是要等一段时间……通俗的说,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面闪过一堆意识流,就好像百度搜索一样陈列在你的脑海里面,而你则用你独特的浏览方式,挑选自己最关注的信息,然后把他们加工,处理,得出你自己的结论:今天上班,拒绝你的朋友的创业邀请,然后把股票卖掉,未来考虑投资一些房产吧。你想到这个结论,很高兴的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合上报纸,起身出门上班。
  第38节:心智模式改变我们的命运(12)
不管你有没有察觉,你大脑这台电脑里面的程序一直都在运作,有一些你察觉到了(比如对股票的思考),有一些你没有察觉(起床,吃早餐)。有一些程序,编写已经很久了(比如伸懒腰,从哺乳动物就有),深深刻在你的系统最深处,有一些程序,编写的时间不长(比如说你前段时间才养成的吃早餐习惯),还有一些程序,是你刚刚写出来的,(比如关于股票的判断)你只能试试看,如果有效,那就存下来,如果不对的话,那就再调整吧。
我们就是这样和这个世界互动着的,我们有一套我们称为本能的原始系统,在这个之上,我们通过学习和调整,发展出自己一整套独特的对世界的假设,对外界的反应方式……这些假设和程序指挥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只要你还活着,他们就不停的运转。就好像WINDOWS系统一样,这些程序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在屏幕(也就是你的意识)显示出来,更多的程序在系统的后台,也就是你的意识之外运作着。
优秀的人有一整套优化得非常好的后台程序,这些程序清晰,干净,不占内存,直指目标。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程序,他们总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压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对同样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人们总说优秀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二.心态来源于心智模式。
给点耐心,听我讲一个很老土的成功学故事:
一个酗酒的父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二十年后一个成为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困潦倒。记者分别采访他们,为什么能过上今天这种生活?他们的回答都一样:“没办法,谁让我摊上这样一个父亲呢?”
这个故事的寓意谁都明白,前者心态很好,后者心态糟糕。所以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但是以往的论述在心态二字上面止步不前?试问: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两个人心态却完全不一样?失败者也不是没有过挑战命运的心态,却被生活所磨灭。为什么成功者可以把一个好的心态保持那么二十年?
深究心态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两者关于世界的假设不同:谁该为自己幸福负主要责任?如果一个人认为:我要让自己幸福,我负主要责任,父亲是辅助的。那么他会想:现在父亲不如人,我要和别人一样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会成为那个成功人士。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经地义,心安理得,他就会成为那个穷困潦倒者。
对“我的幸福谁负责”的内在假设导致两者面对挫折的不同心态。而决定对自己幸福负责的人,在遇到外界条件糟糕的情况下,自然会更加努力,外界条件好,也是踏踏实实,心态自然好。而放弃自己幸福的人,则终日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态肯定糟糕至极。好坏心态的背后,是关于世界的不同假设而决定的。
  第39节:心智模式改变我们的命运(13)
为什么你听了一场成功学讲座,激动的神魂颠倒,回家凉风一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因为心态是一种态,就好像水有液态有气态,听课的时候温度上去,就是气态,回到家没有这个氛围了,就自动回归液态了。成功者的态你学会了,但是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还是不懂。
数据是程序运算的结果,心态也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拿到计算结果。而没有拿到程序,那么下次遇到不同情况就还是没有办法。有一次一个疯狂英语的优秀老师交流,他问我怎么样才可以背好单词?我说就是要多重复多忘记,要数量不要质量,李阳老师不是有Enjoylosingface吗?我建议你也EnjoyLosingWords。用你练习口语的心态来学习词汇吧。但是半年过去了,我问他怎么样,他摸摸头说道理明白了,但还是没有进步。同样一个心态,离开了环境就没有用了。
如果希望保持心态,就一定要明白心态背后面的心智模式。从心智模式上面来改变心态,是心态保持的秘密。你总会听到很多人说,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也就是说,程序都一样,只是运作的内容不同而已,但是这个程序到底是什么呢?心智模式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关于智慧的智慧。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说,学心智生,学心态死。
三.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假设你在一家公司的部门,部门里面有三个同事,由于人事调动,必须选择其中最好的一个当经理,而你是总体考评排名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而且不准备跳槽,你会怎么选择?
选择1:尽一切努力,联合老三,PK掉老大。
选择2:搞臭老大,再搞臭老三,我不上你们也别想,大不了一起砸掉!派个空降兵过来吧。
选择3:支持老大上位,教育老三支持,搞好新的部门的工作。
你想选择哪一种?
如果按照经济学假设,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希望获取最大价值,你应该选择哪一种?
1。如果公司只有一个经理,而且永远不换,你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法?
你应该选择第一种。因为公司资源有限,而且还是独占性的,一旦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你要获得最大利益,就应该用这种winlose模式。
2。如果公司只有一个经理,而且你觉得让他上管理可能更加差。你应该选择哪一种?
你应该选择第二种。因为资源有限,谁获得了都对你有害。不如大家都不要。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就是lose–lose模式。
3。如果公司未来有很多的职位空缺和机会。或者你的眼光不仅仅限于这个公司,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
  第40节:心智模式改变我们的命运(14)
你应该选择第三种。因为资源无穷大,如果现在你帮助老大上位,未来他也很有可能帮助你上位去做另一个经理。最关键的,你的行动让整个公司、行业的人都看到你的品行,他们都愿意和你玩这种winwin游戏。
双赢对么?不一定!
现在的企业家们言必谈共赢,好像一切东西都可以共赢一样。其实共赢这个模式本身有着关键的外界假设:世界有富足的资源来支持每一个人,同时双方需要有不止一次的交易。如果没有了这两种条件,双输模式和输赢模式也许才会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说,中国的很多民企和家族企业,奉行的更多是打板子+愚民政策,他既没有能提供给员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也不准备和员工分享资源,这样的企业内部提倡的共赢思想只是无源之水,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国人的心智模式更多倾向于谋略(win–lose)而不是协作(win–win),也是这个道理。
美国就是个聪明国家,在不断给全世界人民用winwin洗脑的同时,自己却在玩着三种模式切换的游戏。
石油资源是有限又独占的资源,所以美国对伊拉克哪里有共赢,恨不得一口吞下,用的是简单粗暴的winlose模式。
对于全球化核战,美国和俄罗斯双方都拿核弹头互相瞄着,人不发射我不发射,人若发射,我必乱射!因为一旦失败,根本没有第二次交手的机会。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核武器专家汉斯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S)核专家罗伯特统计各国情报显示:核弹头拥有量最多的是俄罗斯,达1。3万枚,其次是美国(9400枚)、法国(300枚)、中国(240枚)、英国(185枚)、以色列(80枚)、巴基斯坦(70~90枚)、印度(60~80枚)、朝鲜(最多10枚)
这些弹头一共够毁灭世界23次。这绝对是绑架全世界的lose–lose模式。
与中国的市场合作,美国意识到巨大的潜力——中国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未来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力市场。这里面用的更多就是winwin战略了。
双赢不总是对的。每一个心智模式背后都有相应的对世界的假定,也有着相对的局限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总是对的道理,当然,包括我这句。
在四川大学讲座的时候,学生问我新人进入公司以后,应该培养创新思维对么?我说创新思维倒没有错,但是刚刚进入公司,先把以前的事情做踏实了才是关键。先学习后创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
对小兵说是许进不许退,但对大将就要讲懂进懂退。不同身份,思维方式不同。
外界变化了,内心心智模式就要改变,思维方法就要变化。今天这个世界,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改变。按照外界的条件变化,升级你的心智模式,就是这本书希望告诉你的东西。
  第41节:心智模式改变我们的命运(15)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样。
四.心智模式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是正确的?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中说到一个故事:一个人不小心被卷入瀑布下的涡流中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