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7章

有追求的清穿-第7章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唐烨认为自己这个经历过后世高考的人,别的不行,押题肯定还是有点潜质的…
因此,唐烨听李真变相的说自己不是读书料的时候,唐烨犹笑嘻嘻的说,“慢就慢吧,人家花一个时辰,你花两个时辰就是了,不是说笨鸟先飞嘛,你得对自己有信心。”
唐蜜则重重的点头,“李哥,你学好了,日后咱们家的写字摊肯定就更赚钱了。”
唐烨则叹了口气,道:“如果朝廷真的办免费的官学,但凡吃得起饭的人家肯定都会将孩子送去学堂的,几年下来,写字摊的生意怕就不好做了,这消息你们先别和爹娘说,八字都没一撇呢,何苦让他们这么早就开始着急上火…”
李真忙道:“没事,叔不是要买地了嘛。”
唐蜜则问道:“那李哥还去读书干嘛?”
唐烨没搭理李真,而是对唐蜜道:“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点书总是好的,至少道理懂得多些。”
李真笑了,“俺还以为你要俺考秀才呢,将俺吓得,嘿嘿…”
唐烨简直是哭都不知该从何开始哭起,自己何止想让他考秀才,还想让他中举人呢,因为这好像是中国千古以来大家公认的能改变命运的法子啊…
唐烨前世真的最烦的就是公务员,可这事不是给逼得没辙了嘛,自己所学用不上,家里底子就那么薄,就靠未来的3亩地,如果来个天灾或者家里谁生个大病,一家人怎么办?说不定还得上演卖儿卖女的惨戏呢…
唐烨知道做生意来钱快,可是,一嘛,得有本钱,二嘛,这生意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得起来的,自己没这方面的经验,连个项目都想不出来,怎么做生意?自家爹娘好像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当然了,唐烨也在琢磨种点药材之类的,她前世搞项目就和偏远社区联合起来搞过五味子、党参可持续种植,但是,自己只知道个大概,涉及到具体技术,完全是两眼摸黑…
其他农副产品吧,唐烨更不知道了,唐高林两口子貌似也不会,因为兰州的冬果梨就卖得很好,唐烨也曾建议唐高林不如买梨园,可唐高林却表示,他和唐王氏都不会伺候那玩意儿…
也就是说,目前能发家致富的出路看起来就只有读书了,要不是怕欺君之罪要被砍头,唐烨肯定女扮男装去读书,然后拼个状元回来!
当然了,唐烨不指望李真能考上状元,可是起码的也应该考中个举人吧,虽然唐烨对历史知之不多,但是在自己所读过的有限的历史读物中,唐烨却知道,秀才都是穷酸的,而举人一般都有点钱…
唐烨真没想到李真竟然这么的胸无大志,不过,为了防止李真压力过大,弄巧成拙,唐烨没马上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只是冲李真笑了笑,没摇头也没点头,准备慢慢做他的思想工作…“反正现在你先好好练练不卑不亢的热情吧,等练好了再在三爷面前显,没练好前,你见了三爷就先,嗯,先装着自己很忙,没看见他吧…”
说到这,唐烨又道:“装忙碌你应该会吧?”
李真忙点头,“会,俺会装着在认真认字…”
唐烨想了想,道:“你装个看看。”
李真这次表演得还将就,如果忽略他那微红的脸的话…
唐烨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不该给李真说这些的,这下好了,画虎不成反类犬,李真肯定一见人三爷就会不自然了…
虽然唐烨很是担心李真给三爷留下一个故作的印象,可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唐烨竟然再也没瞅到过那个三爷,那个三爷竟然好似凭空从兰州城消失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三爷还是没影…
唐烨只得认命,看来这个三爷不是自己,错,不是李真的贵人啊…
期间,唐高林则签署了田地购买合同,唐家自此在城外有了四亩地,一亩上好的地,卖地的人家已经种上了冬小麦,三亩坡地,好像以前种的是玉米,如今早收割了,地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听唐高林的意思,唐家准备来年开春在那三亩坡地上再加种土豆。
这两块地相隔倒也不算远,走路不超过20分钟。
地拿下后,唐高林、李真和唐王氏奋战了一个半月,在坡地旁搭起了两间半的茅草屋,就这两间屋的地基,唐高林还额外掏了银子买的,这年头,怎么就没无主的荒地啊…
别看是茅草屋,也很是花了些银子,因为,这个茅草屋并不是唐烨想的那样,全部是用茅草做成的,两间屋还是弄的泥巴墙,只是屋顶没用瓦,而是茅草。
一间唐高林两口子住,一间是厨房兼孩子们的卧室,房屋中间用树枝条做了个隔断,这个隔断将屋里的炕一分为二,和灶台划在一起的那部分炕归李真,而单独的小空间则归唐烨两姐妹。
而那半间屋则是茅房,傍着厨房的一面墙用茅草搭的。
说到花钱,炕其实才是大头,因为唐高林不会,只能请人,这人工费、伙食费可不小。
当房屋建好后,唐家所有积蓄全没了,还背上了外债,欠了宋子墨两吊多钱。
好在房屋赶在春节前建好了,在代写书信、春联的高峰期来临前,唐高林和李真又将写字摊给摆了出来。
看着唐高林、李真和唐王氏那满是咧口的手,唐烨主动将洗澡次数减了下来,每天没卖完的肥肠也全打折卖了出去,只是隔三岔五的给唐蜜挑几块土豆过过嘴瘾…
一想起那两间茅草屋的修建工作,唐烨就想哭,太苦了,唐高林三人每天城门一开就出城,自带着窝头和一壶水,直干到城门关门才回来,唐烨虽然没去工地现场看过,但猜也能猜得到那工作强度。
不光要修房子,而且还要照看那一亩冬麦啊…
三人回来后,基本上都不想再动弹。
而李真尤其值得表扬,毕竟唐高林两口子都是成年人了,可李真只有10岁啊,唐烨楞是没听他叫过一声苦,更没听他哼过一声,而且从唐高林两口子的只言片语中,唐烨也听得出来,李真抢着干了不少累活,让唐王氏稍微轻松了一些…
新家建好后,也没挑什么吉日,赶在房屋租期到期前,一家人收拾了细软,花了一天时间,将家给搬了…
虽然房子是茅草屋顶,严格说来还只是一室一厨一卫,但是,全家人都很兴奋,唐烨也不例外,这可是自己家的屋啊,拥有完全产权的啊,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呢…


第九章 发家的路子(上)

新家所在地为宋家村,是的,宋子墨就住在那,他爹还是里正。
这年头,人口流动性很小很小,连带的,外地人很难融入到当地社区,为了不受人欺负,唐高林选地的时候一直在宋家村打转,好歹还认识个熟人不是。
宋子墨兄弟五人,好像还有几个姊妹,他爹倒也不迂腐,除了大儿子,其余儿子是结婚一个,分一个家,因此,他们家虽然兄弟妯娌和下一辈都很多,但是,倒没什么大的口舌纷争。
宋子墨比唐高林大两岁,如今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老大今年10岁,老二和唐烨同岁,小儿子才四岁,分到手有30多亩地,因宋子墨将两个大儿子都送去读私塾了,而他自己又在衙门帮忙,她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家里的田大部分都佃了出去,每年收些租金,日子过得倒还算有滋有味。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秀才这个看似很好考的级别了,宋家五兄弟都读了私塾,但没一个人考中了秀才,宋子墨最有恒心,连考了四五回,但也通通败北,唐烨知道后,不由咋舌,算是有点理解李真的畏难情绪了…
唐家搬过来后,虽然已经背负了外债,但还是弄了一桌子的菜,热情的请宋子墨和他爹以及他的兄弟们来搓了一顿,还给四邻右舍端了些吃食去,以搞好关系。
当然,对于以前租房子的地,唐王氏也找了个时间,带着两闺女,给那些旧相识每家送了一大碗肥肠土豆,还一个劲儿的赔不是,说搬家搬的急,没来得及请客,新家又有些远,请客不方便…
其实倒不是唐王氏不会做人,为了省钱将宴请给略去了,而是如果自己请客,那么家家户户都得送礼,大家都不富裕,心里还不知会怎么嘀咕呢,如今这般行事,自己节约了,旁人也节约了,礼节又尽到了,皆大欢喜。
所以唐王氏母女三人受到了旧邻居的热烈欢迎,当然,大家也一个劲儿的怪唐王氏,说她没提前打招呼,害得她们连礼物都没备下…
大家乐呵呵的吹了一会儿牛后,唐王氏就起身告辞了,临别前还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要写春联什么的,尽管拿着红纸去摊位上找唐高林就是,和以前一样,不收钱…
总之,唐家依旧维系着以往的关系圈,虽然也在努力的结交新朋友。
宋家村的人其实还是挺和善的,大家没怎么观望,就试探着和唐家开始了接触,虽然双方的关系没一日千里,但是好歹有个不错的开头。
唐家的屋子在坡地上,孤零零的立在村子外,离村子口大约有10多分钟的路程,宅基地的选址是宋子墨建议的,他的说法是,哪个村子没点是非啊,唐家这样的外来户如果和大家挨得太近了,难免不会卷进去,一旦卷进去了,那肯定会被人拿来开刀的,还是住的稍微远点比较好,等站稳了脚,再说其他。
唐烨对宋子墨这番类似于距离产生美的说法很欣赏,但是心里却不以为然,自己老爹和宋子墨的关系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如果有人要收拾宋子墨,自家住得再远,也一样会被人拿来当敲门砖的…
但是,目前为止,好像宋子墨的人缘还可以。
而搬了新家后,唐家一家人都比以前更忙碌了。
为了多赚些银子,肥肠摊子并没舍弃中午的生意,但为了不让下午的顾客认为肥肠是中午剩下的,所以唐烨只好每天在家和城里来回跑两趟,也就是说,每天要走四个小时的路。
每天走四个小时路程的除了唐烨,还有李真。
唐王氏每早送唐烨进城,下午就不去了,地里的活也不少,所以下午就是李真返回家接唐烨两姊妹和那一大锅的肥肠。
而唐蜜中午则没跟着进城,而是跟着村里的孩子满山遍野的捡牛粪,牛粪可以当柴火烧啊…
好在接近年关,肥肠铺的生意比往常好,有时候连中午都会卖上个20多碗呢,所以,看着踹进兜里的铜板,唐烨觉得这些辛苦倒也值得。
但唐烨虽然认为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但是却对这样的日子很不满足,虽然家里如今有两间屋了,但唐高林两口子却还是和自己两姐妹挤在一个炕上,确切的说,是半个炕上,为了节约烧炕的柴火…
不过,李真倒让唐烨还比较满意,自从唐烨说日后要让他去学堂后,每日老爹没生意的时候,他就会很尽力的当一个好学的、很求知若渴的笨鸟,不是为考取功名,而是为了将老爹的写字摊发扬光大,他私下给唐烨说了,就算日后许多人都会写字了,但不见得能将字写好,有红白喜事什么的肯定还是会请人写的…
唐烨连忙夸他孺子可教,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来不是。
对于老爹给定的这个上门女婿,唐烨是一肚子的不满意,可是再不满意又能怎样,难道自己还能退婚不成?一个不到9岁的女孩,能将婚事给退了?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唐烨也没法直接将李真给做掉,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关键是唐烨有时候虽然嘴很毒,但心肠还是很好的,害人的事唐烨还真做不出来。
所以,唐烨目前只能试着给李真创造些成才的机会,至于日后,自己和李真该怎么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唐烨有时候都在想,老爹要是将李真定给唐蜜就好了,自己可就没那么多的烦心事了,可是转眼一想,自己瞧不上眼的,凭什么就推给唐蜜啊,唐蜜又不是捡破烂的,所以啊,还是打起精神,走一步看一步吧…
对于李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但对于这个家的生活改善,唐烨却不打算这么消极。
搬家后没多久,唐烨就建议唐高林两口子搞反季节蔬菜,养小鸡、养猪,力求一年之内还清外债还略有盈余。
但是,唐烨的每一个提议都遭到了无情的否决,搞反季节蔬菜,上哪儿弄玻璃去?要知道整个宋家村,也就只有宋子墨他们这个大家庭装上了玻璃,养鸡、养猪说着轻巧,用什么喂,如今全家人还在靠买口粮过活呢!
唐烨一点也不犯憷,表示可以借啊,可以找宋子墨借,不白借,给他利息。
唐高林当时就晕了,提醒唐烨,自己家还欠着宋子墨两吊多钱呢,真以为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唐烨很郁闷,又不是不还钱,干嘛这么说啊。
唐高林则问道:“那些菜种出来谁买?大户人家有自己的庄子,鲜少会在外头买,酒楼也有固定的庄子送,咱们卖给谁?这大冬天的,鸡和猪要生病怎么办?生病还是好的,若得了鸡瘟、猪瘟那可就是血本无归了!”
说真的,别以为农民致富容易,田里的收成得靠天吃饭,养鸡养猪又有风险,难啊…
于是,唐烨便只好闭嘴了,因为不管是种菜还是养家禽,她都不会,所以便不敢拍着胸脯给唐高林立下一定会赚钱的军令状。
然后,唐烨便开始打鱼的主意了,可李真已经够辛苦了,总不能让他晚上去河里砸冰捞鱼吧…又只得放弃。
于是,唐烨好些天都唉声叹气的,本以为遇着个可以帮上忙的贵人,结果贵人逗你玩似的现了个身,就没了影踪,本以为搬新家后,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就开始了,结果过得比以前还艰难了…
也许是见唐烨这些天叹气的次数过多,有天下午李真返家来接唐烨两姊妹的时候就告诉唐烨,说如果唐烨真想种大棚蔬菜,他有祖传的一块玉可以拿去当了换钱,“俺娘藏在屋后头的大树下的,俺跑到破庙的时候偷偷给挖了出来呢。”
唐烨无精打采的摇摇头,表示不需要,李真的亲爹想来也是穷人一个,那玉没准就是地摊上几文银子买的,能当几个钱?
李真大概也不是真的很想当玉,没继续做说服工作,而是马上转了个话题,说他昨天去聚客庄问过那里的小二,小二说,他们的确有专门的庄子供应蔬菜,不过,如果有那种少见的,送去后,他们还是会买的…“叶子,咱们要不先试试用茅草将菜苗捂着?”
唐烨没好气道:“不见阳光,那些菜能活嘛?”
唐烨虽然没种过菜,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知道的,在黑屋子里种菜,也真亏李真想得出来,是不是庄家人啊!
唐蜜则叹气道:“怎么就没在黑屋子里也能长的菜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