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25章

有追求的清穿-第25章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真倒还是挺维护唐烨的“叔,咱们不就是问一问嘛。应该没啥大碍的。”
唐烨倒不这么看,一份杂志的出版牵涉的方方面面委实太多了,当权者自然得好好思量权衡一番,怎么也不可能一晚上就拍板做出决定的。
  而且,还有一个可能,当权者也许会自己来办期刊。
  因此,唐烨其实只是在碰运气,没准当权者会缺个问路石呢?能当问路石那可也是得需要运气的啊!唐烨自翊运气一向不佳,但李真的运气好似还不错,期望李真的运气还没用完,能借来用用。
  一向只相信实力的唐烨被迫向运气,还是李真的运气低头,也着实无奈,不想当厨师了啊,想当白领,真的想当白领啊…
  李真心里倒没有唐烨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他如今期盼的是能再见雅朗一面,好向雅朗多多请教请教,因为雅朗貌似比先生会讲题,反正,李真容易听懂,也是啊,差生中的高人也是差生嘛,对特差生的思维好歹还是能理解一二的,不象先生,不理解不说,最后知晓了还觉的特匪夷所思,李真都给伤的不知道自尊心为何物了…
唐烨起初不知道李真的心思,是见李真听说雅朗去了肥肠馆后便一脸懊恼,这才追问的,知道缘由后便宽慰李真:“没关系,下次那个客官来了,我一定好言好语的请他帮帮你,我觉的他挺好说话的,心肠也热,应该不会怎么拒绝。” 
  不想,到了中午时分,雅朗没来,跑来的是兴致勃勃的那个四阿哥,虽然唐高林给他说这事大概不行,四阿哥还是坚持要入一股,急得唐高林道:“这事八成得黄,客官还入什么股啊?”
  四阿哥眉毛一挑,“谁说会黄?哎呀,我不和你说了,我找你大闺女去。”说完就不管唐高林径直去了厨房。
  “明儿我就要出京了,说吧,爷先给多少银子合适?”弘历一进厨房就开门见山的提到了钱。
唐烨笑道“客官不是说一个月后就会回京嘛,不着急,这事不拖个几个月是办不成的,也许拖个好几年都办不成呢。”
弘历眨巴了一下眼睛:“呦,爷还以为你想让那帮学子给那刊物造势呢…”
唐烨笑道:“客官,我当然想啊,可是,我没有那个能耐啊,你要有门路,我倒是不反对你去游说九王爷、十四王爷或三爷去”。唐烨心想,别看你是四阿哥,也许有人叫你四爷,可是,这个爷和那个爷之间的的差别可大着呢”。
“行了,不管这事多久能成,你先说爷需要先给多少银子吧。”,弘历貌似还有事,不想耽搁时间。
这事肯定能成,弘历心里门清,因为二哥弘参从西洋回来的时候就说过,西班牙隔几天就会印刷出版一份报纸—喔,报纸是皇后随口起的名,上面各种消息都有,弘参还带回来了当初一份记载敦庆帝还是皇子时携带如今的皇后当时的十福晋抵达马呢拉的报纸呢,上面将敦庆帝和皇后是赞了又赞,皇后虽然很遗憾没有画像,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因此,当时一听唐烨的想法,弘历立马是想都没想就决定搀和一下了,而事实证明,弘历的判断没错,昨儿一干哥哥们都在夸他有眼光,有远见,弘参还在懊恼,“这事儿本来就该我承头的啊,我这不是忙嘛…”弘历很得瑟,心想,叫你不赞成我带人再去西洋走一遭!
当然了,弘参也提醒弘历了,说这没准是个烧钱的玩意儿,弘历是头一昂,鼻子一哼,“我手再紧能紧过那个厚脸狐狸去?她都烧得起,我还烧不起嘛?”惹得几个哥哥是一阵狂笑。
于是,在大家的笑声中,和文人最不沾边的弘历便被确定为大清未来第一本刊物的负责人,并火速报给了敦庆帝,敦庆帝还犹豫了的,觉得这事儿其实让弘参或弘丰来做会更合适些,弘历就没一丁点儿气质看着是像搞这事儿的,弘历当即就很牛哄哄的问,“我哪儿看着像武夫了?我也长得文质彬彬的好不好。”
于是,敦请帝当即就准了,但是,下一秒马上就叫弘参伙同弘丰对官办报纸事宜进行了仔细的调研。
弘历一瞧,不拿自己和肥肠店“私办”的期刊当试点啊?糟糕了,印刷作坊肯定不会亏本接活了,看来自己的钱不仅要烧好一阵,还得多烧,心里有点小郁闷,自己真是手紧啊,也就比肥肠店的唐掌柜好一点点而已。
敦请帝则很得瑟,“朕可不是随便就给人贴银子的。”
于是,弘历立马冲几个哥哥讨好的笑了。
大哥弘喧笑的很好看,“我手里倒还有些银子,不过嘛,你得先将章程拿出来瞧瞧,我觉着行呢,再说。”
弘历急忙又看向二哥和三哥,笑的玉树临风的弘参道:“我倒可以帮你看看章程,不过,我只负责改,而且只改一两条,多了,别来找我。”笑的温文尔雅的弘丰表示他和弘参是一伙的。
弘历觉得这伙人太不仗义了,自己真不想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不是马上要出京了嘛。
碍于老爹和哥哥们的无情这伙人太无情了,竟然还威胁弘历,如果敢去公主府,他们不仅啥都不会管了,还会请皇后出面勒令皇家最尊贵的公主不许插手—,弘历今天就只好急吼吼的去游说闷气还没生完的雅朗,请他当副手。雅朗扭捏了一阵,摆了摆姿态后,在弘历耐心即将消失殆尽的前一秒应下了,不过,却拒绝帮弘历转交出资银,说丢不起那人,转身去找太子聆听注意事项,得知道禁忌才好拟定大纲不是。
于是,弘历只好自己来了。
不过,见唐烨挺淡定的,没有因《眼阔天自小》的成功而忘乎所以,弘历觉得自己即将烧掉的钱是一定会回来的!
果然,唐烨很有计划,见弘历非要现在给银子,便笑道:“我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具体的都还没仔细想过,所以真不知道要办成这事得花多少银子,这样吧,你给我留个你家的地址,留个管事儿的人名,倒是我上门去拿银子就是。”
“算了,爷先给你65两银子吧, 其余的等爷回来再说。”
看着弘历递出来的几张银票,是的,65两银子分成了好几张银票,唐烨心想,这人要么是家里本来就没钱,要么就是在家不受宠,怪不得他一听有生意做就这么热情的搀和,当下变迟疑道:“客官,开头两三年怕都得朝里投银子呢,要收回成本怕得四五年之后了,这还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
“爷知道。”弘历一点也没惊愕,“你快将银票收起来啊。”
没钱还敢进行风险投资,成功了那叫有魄力,失败了可就叫莽大胆了,因此唐烨便建议弘历再考虑一下。
“你怎么那么啰嗦啊?怎么?不想让爷入股啊?”弘历瞪眼睛了。
“我不是怕害得你血本无归,无颜见你嘛,呵呵,怎么敢不让你入股呢,欢迎都来不及呢,你等我一下,我出去给你写个收条。”唐叶接过银票,打算先将肥肠鱼铲起来。
“不用了,手续什么的等爷回来一并办。”弘历说完就跑了。
“哎,哎…”唐叶没叫住人,本来想问雅朗什么时候来的,唉,看来只好等雅朗自己上门了。
唐王氏等弘历走后,也不洗碗了,过来接过唐叶的铲子,将炒好的肥肠鱼铲进盘子,道:“你在厨房,银票放在你身上安全些,不要交给你爹了,等打烊后再给你爹,希望九王爷能准咱们做这门生意,菩萨保佑啊。”唐王氏想得很简单,既然书集那么能赚钱,那隔三差五的出一本,还不给赚得满盆满钵啊,对于唐烨给弘历说的要四五年才能回本的事,唐王氏以为唐烨只是谨慎而已。
不过,一直等到唐高林和几个大书商签订了代销协议。等到唐家拿赶印出来的书籍完成了预定订单,等到考生大多都离京了,九王爷和三爷还没给个反馈,看来他们还在思考着,这事是有些大,唐烨倒没腹诽他们优柔寡断。
而唐王氏的心情却很好,因为,虽然唐高林将给稿费的告示贴了出去,还请叫花子帮着满城都贴了,还请前来预订和取货的人都帮着宣传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一个人来领稿费,连住在四川会馆的川籍考生都没来呢,随着考生陆续离京,唐王氏的心终于安了。。。
李真则问唐烨:“你是不是早猜到不会有人来领钱啊?”
唐烨摇摇头,虽然他知道大家会愿意不要这笔稿费以换得自己的文章出版,但是却还真没料到大家有稿费都还不要的,唐烨曾听到一来领预订书的人说,“你们要亏本了,难道还会出个告示,叫大家来填补亏空?一早就说了文章不给钱,当时没人有异议,那么随后是赔是赚,都是你们店的,没人说二话。”是谁说中国人没契约精神的?
“那咱们是不是将三爷的银子给还了?”李真好像真觉得钱多了烫手。
“送钱的人不都说了嘛,三爷给他自己亲叔叔做事,不需要咱们还他钱,咱们非要还就显得矫情了。”
李真点点头“那咱们家就买地,等地里有了出产,多给三爷送去…”
“你不知道咱们家要做期刊啊?”唐烨翻了个白眼。
“九王爷和三爷不是没准嘛?”李真问得很无辜。
“没回话和没准可是两码事。”

三十七章 联系

一个月早过去了,给了65两银子的四阿哥依旧没个踪影,他的同伴雅朗也没再光顾过肥肠店,九王爷和三爷处都没最新消息传来。当然了,九王爷家里正忙呢,好像说是他的长子和长孙要去爪哇岛,同行的还有废太子一家人。
唐烨不太清楚爪哇岛的具体位置,但想来应该是在东南亚一带,唐烨琢磨了一会儿否决了爪哇岛会成为这个时空中的新大陆的可能性,一嘛是地盘小,二嘛,原住民多,三嘛,离大清近,便不再关注此事,而是开始思考,期刊办不成的话,还有什么阳光大道能让自己顺利地从蓝领转变为白领,唐烨不是瞧不起蓝领,而是真的宁愿吃费脑子的苦,也不愿意受身体累的罪,自己好歹是女的不是?
这边事业转型不顺利,那边家里也出了点小状况。
四川会馆的方掌柜给唐高林介绍了一要去四川的商队,据说,该商队一年要往来四川北京许多趟,方掌柜可以担保,商队的信誉绝对是没问题的,倒霉催的是,该商队要经过唐高林老家所在的县城,于是,唐高林两口子就沸腾了,唐高林开始请人商队的吃饭喝酒,将关系拉的特好,唐王氏则开始满京城的采购,不是见什么买什么,而是精打细算货比三家。
唐烨有些想不明白,自己老爹不是很生气爷爷和小奶奶嘛?自己老爹不是也还防着家里的亲戚闹事嘛?要知道兰州的地契上可都是写的是李真的名字啊,怎么现在却这么兴奋呢?要兴奋也该是自己的老娘啊,毕竟好像没听说外公外婆不待见老娘…
但是,唐高林却特有干劲,而且还叫唐王氏别心疼银子,东西捡好的买!
最后,唐王氏准备了一个大包裹,里面布匹居多,北京的特产小吃之类的只占了一丁点儿的位置,光是那个大包裹,唐烨肯定不会说什么,,可让唐烨纳闷的是,唐王氏竟然还买了200斤的白面,说是北方的面好;而且也不知道从那家店里淘来了几块去年剩下的腊肉,瞧那模样,反正如今的唐烨是没胃口的,看着都咸啊! 
这还不算,唐王氏还说了,如今和那个商队联系上了,今年冬天就买两头猪来做腊肉,倒是给家里捎去。
唐烨这才知道,原来唐王氏会做腊肉啊,在兰州,唐王氏可没做过,就算的了300两银子,因又新修了房间,唐家还是没敢奢侈,馋腊肉,等猪养肥了再说吧。
可是,如今张罗着给人送两头猪的腊肉,这也太搞笑了吧。
于是,唐烨就问了,为什么不直接送银子啊?200斤的白面也值不了几个钱,人家商队也不好运不是?
唐高林的答案是,商队一般都不喜欢带银子,怕路上掉了,或被人偷了,到时不好交代,货物嘛,就算掉,他总掉不完啊…一句话,安全起见。
然后,唐烨便问了,为什么不能简单送点啊,比如就送点特产小吃,意思意思就行了,难道不怕老家的人知道自己家如今日子过得好了,跟着商队跑到北京来打秋风?
唐高林对唐烨的话很不满意,亲戚打点秋风怎么了?怎么那么没心没肺的呢?于是,好几天不给唐烨好脸色。

唐烨就纳了闷了,在兰州的时候,你明明不是这种说法嘛!
结果还是李真给他解了惑,“俺日后要是发达了,俺也会给俺爹送好多东西呢,好让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俺也有出息了呢。”
国人就这么喜欢衣锦还乡?
可问题是,唐高林如今算是成功人士了嘛?
“两百多两银子从手中过,叔叔不算有能耐?”李真觉得唐烨的要求也太高了,很是心有戚戚焉,看向唐烨的神色满是紧张。
可唐烨真不觉得自己家如今的状况比起在兰州有了将近百亩的土地后有质的飞跃,都在奔小康的路上啊…
不过,唐烨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后,好歹也想明白了,在兰州,因十四王爷和大将军都在京里,离得远,没准日后就再也想不起李真这个人来了,若家里的亲戚闹起来,唐高林压不住,可现在不一样了,李真被九王爷安排去了私塾,自己一家又住在九王爷给的宅子里,和九王爷的联系在没见过世面的亲戚眼里,那可是紧密的不得了,唐高林说话可就落地有声了,没人敢逼他过继个孩子来继承产业,没了这后顾之忧,唐高林自然也想显摆显摆了,人嘛,又有几个不虚荣的?
当然,唐高林给家乡送东西也许是出资虚荣心或者想为自己出口气,但是,如今天天朝甘肃会馆跑则是出于真心的感激了。
唐高林很早就将给宋子墨的信写好了,托了一兰州的学子给捎过去,顺便只捎带了一盒子蜜饯,不好让书生负担太重不是,如今发现可以通过商队送达捡东西,于是,便急忙去和人甘肃会馆的掌柜的拉关系去了,瞧这阵势,最次两个月就能和商队搭上线了。
见李真若有所思的瞧着自己,唐烨这么一联想,便有些明白了,于是便问李真,是否也想给他的继父捎带些东西,以充还在贫困线下挣扎的继父显摆一下李真如今好歹也脱贫了,虽然唐烨觉得这种显摆有些瓜,但是,既然李真喜欢,看在李真读书如此辛苦的份上,瓜就瓜吧。
反正如今自己一家人远在京城,李真当上门女婿的文书又齐全,那爹又是后爹,而且还是想卖乐李真的后爹,应该没脸找到京城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