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千山笑意 >

第23章

千山笑意-第23章

小说: 千山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一会,乱石下出现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口子,两人进去,再把乱石胡乱一堆,乱草把这道口子一遮,从外面很难看出什么来,前面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黑黢黢的,没有一点光亮。
“这个出口还是在军营的那几天发现的,放心,没有人知道。”
墨语点点头,陌桑拉着她的手在里面摸索着。突然,前方出现了火光,墨语心里大惊,怎么会这么快!
陌桑握握她的手,暗哑的声音充满了安慰的力量:“别怕,自己人。”
果然,当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墨语吃了一惊:“怎么是你?”
来人看着他们的情形,没有废话:“当然是我,殿下叫我留下来保护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走!”
眼前的萧七,仍旧那个样子,穿了一身士兵的衣服,除了第一眼的时候眼皮稍稍跳了一下,再没有过多的表情。
不知道凤昭暄现在怎么样,墨语的心里竟然浮现出了那天走的时候他说的那些话……希望他一切都好吧。墨语再问萧七问题,他都死活不再开口了。其实,按逻辑来稍微一想,就知道萧七叫凤七,他自小跟在殿下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样长的时间,此次耽搁下来保护一个女人,让他心里很不服气。但是,看着他们全身的血,分不清是谁的,乍看,他心里一惊,抓过墨语就要往肩上扛,可是他也不想,如果真有伤口,这么一扛伤口不严重才怪。感觉到手里抗拒的力量,凤七回过头才发现,受伤的是陌桑,墨语那姑娘眼眶还是红的。
当下几人也不废话,凤七直接把他们带进了一处帐篷,帐篷里只有几样简单的日常摆设,地上铺了一张毛毡子,虽然天气有点凉,里面倒是很暖和,撑了一路的陌桑终于因为失血过多昏了过去,凤七把他扶到毡子上,开口说道:“此地虽然是大盆地,但是周围地形极其复杂,他们一时半会儿找不来,并且有我在前方,照顾方便一些。”
说到这里,墨语终于有点明白了,凤七和陌桑两人混进来军营,因着方便,此处的地形都摸透了。
凤七收拾了一些药粉拿过来,墨语端了一盆水来,拿着毛巾扯开陌桑的衣服就要擦,凤七的神情有些古怪,伸手拦住:“墨姑娘,我来吧。”
墨语怔了一下,随即想起这是在古代,即使是兄妹之间也应该避嫌,还没开口拒绝,凤七夺过墨语手中的毛巾就往伤口上擦。
墨语连忙拦住:“我先来吧,你去烧些热水,再拿一些盐来。”凤七虽然奇怪,但也乖乖照做了。
墨语抓了一些盐撒在温水里融化,凤七看到,瞪大了眼:“墨姑娘,你……”墨语头也不抬:“雨水里泡久了,这样消毒。”凤七只好闭嘴。
可能是盐水的缘故,墨语每擦一下,陌桑都在梦中都轻轻哼一声,虽然他极力忍着。墨语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如此深的伤口,这些伤口早已经被雨水冲的不流血了,口子的肉狰狞地翻在外面,被水浸泡的发了白。脖子上的伤口虽然不深,但看上去很是揪心,墨语不敢想象断剑再刺入一分会发生什么。还好手臂上的那道口子很深,却没有伤到主要经脉。
细细的把上身的伤口擦了,撒上药粉仔细包好。
陌桑中途醒过来一次,抓住了墨语的手,有点艰难地道:“你先去休息。”
墨语点了点头,却没有走开,上身伤口全部处理好后,停了手,示意剩下的凤七来,凤七犹自发呆,过了两秒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姑娘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强悍嘛。
照着墨语的方法把剩下的伤口都处理好,给陌桑蒙上被子。
陌桑昏迷了很久都不醒,过了半天,全身开始发烫,凤七慌得手足无措,老天呐,这人要是死了,殿下的事谁来完成啊。
墨语却好像并不担心,伤口愈合的正常反应。凤七一直没走,到了晚上才回到军营。墨语看着这里的一切,脑中乱乱的,因为她的任性不肯走,让哥哥受了这么深的伤。
等他身体好利索了,有些话,要不要拿出来问他呢?








第三十一章 生活很奇妙
话说,现任云霄国的皇帝在做皇子的时候,刚出生就被封为楚王。楚王有个同胞姐姐封为圣如公主,十分尊贵,他的母妃静妃是先帝曾经最得宠的一个妃子,那时的静妃是右丞之女,将将十六岁,生的婉转若娇花,却又光风如霁月,两人相识于一场春日宴,宴会上右丞之女以其精巧绝妙的思想和古灵精怪的性格征服了当时已三十多岁的先帝。两人互生情思,只恨相识太晚,但是姑娘却不知道这个偷了她芳心的男子是谁,因为当时的矜持没有问他到底何许人也,后来派人日日打探,总是没有收获,那人好像是于人间蒸发一样。
过后不久,就有圣旨召她入宫为妃,赐住芳华阁,当时的她在家又哭又闹,可是没有办法,圣上的旨意不敢违背,也不能违背,能入宫为妃是多么大的荣耀啊。于是,最终伤心欲绝的入宫,直到侍寝的第一夜才见了皇帝的第一面,岂知,这一眼望去就喜出望外了。
英明神武正值壮年的先帝第一眼就入了这颗少女心,这第二眼就把小姑娘迷得七荤八素了,这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她芳心暗许的男子,如同所有的现代少女一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把整颗心都倾在这位男子身上。只是这个男子在民间可以称之为夫君,在皇宫却只能称之为皇上,还得和众多嫔妃分享他一个,她有点小小的失落。
此后陛下下了朝堂,总爱往静妃处歇息,几乎是夜夜专宠,她脸上的小落寞也慢慢消失不见。
如她所愿,先帝十分的宠爱她,但是在后宫这个吃人的地方,光有皇帝的宠爱远远不够,甚至,这些宠爱可以瞬间要了人的命。都说帝王无情,要真无情那也罢,关键是在这种地方有情也不能表现出来。
在后宫这种地方,只要皇帝看谁不顺眼,只要专宠她一人就行了,那些待在宫中无所事事的嫔妃们就会想着法儿的加害于她,防不胜防。
先帝在这件事儿上领会的有点儿迟,到他终于想明白无数次的矛头都对准她的时候,他才得以察觉,不能对她太好,否则是害她,但是这个时候,她周围已经危机四伏了,静妃又怀了孕。历代宫廷,在子嗣这件事儿上,可做的花样文章很多,于是,先帝只好把对于静妃的一片痴心化作那深宫后院无数次的隔夜相望,直白点儿来说,就是,静妃失宠了,而且是先帝故意的。
很狗血的桥段,但是对于后宫嫔妃来说,永远看不到先帝背后隐藏的深意,这当然得归功于先帝得天独厚的表演天赋,说禁足就禁足,侍卫排排站,连虫子都飞不过去一只,更别说进来大活人了。不过,这些在帝王家是常事,没有谁能专宠一辈子的。
因为一句话就禁足的静妃日思夜念,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到底错在了何处,奈何身孕已有四个月,箍在四四方方的小天地,整天望着那一方天空。才不过半年的光景,就见识了后宫各种残忍和恶心的手段,做皇帝的明明知道,却没有办法。当年的春日宴上,第一眼看到他,她就决定了,不管他是谁,家世地位如何,只要两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她就知足了,哪怕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才知道,原来,世上没有比他更尊贵的人了,什么事儿都是可以的吧,只是她没想到,只有爱情不能够!
于是,原先对帝王的一片痴心期盼,此时都已成为了痴心妄想,这一腔的爱意慢慢地消磨在这怀孕的几个月里头。
静妃到底还是太年轻,对于爱情懵懂无知,也体会不到先帝的一番心思,于是,两人最终成了相爱却不相亲的一对儿。
无聊的时光总是难熬,但好歹是熬过来了。但是自此,静妃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她抑郁了。
终于平安的等到了产子。
静妃以前风头太足,没了先皇后的光,先皇后孝宜没有子嗣,后位之荣光架不住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有心计的姑娘,眼看好不容易有机会打压,孝宜怎肯放过,静妃现在虽禁足,但是一旦生出个儿子,后头的事谁也不好说。
生产那天,先皇后抬出祖宗宗法,以先帝要避免血光为由,请了出去。静妃顺利诞下一子,皇后面色微微变化,接着如事先安排的那样,经过了接生婆的手,儿子却变成了女儿,除了少有的口风严实的那几人,谁也不知道。先皇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世上的事总是这样,你总以为你如了愿,却不料命运总在路口上等着你。别慌,皇后的事情没有败露,只是,静妃在昏迷了半个时辰后,很是强悍的又生出了一个儿子…,原来是一对双胞胎,这回,没有万全准备,孝宜先皇后也来不及从哪里再去搞一个孩子回来,于是只能怨恨的眼睁睁的看着先帝大喜,平安生出一对龙凤的静妃再次蒙先帝浩恩,即刻封女儿为圣如公主,儿子封楚王。刚出生就受封,这在朝廷里是头一遭,先帝的儿子中也有封王的,但从来没有生下来就享有此圣恩的,大臣们反对,嫔妃们哭闹,但是先帝威武,排除万难,此事总算尘埃落定。
本来此事皆大欢喜,除了大臣和嫔妃们再不敢说什么,静妃却也应该满足了,却不料,静妃看见这一对刚出生孩子,只一眼,脸色就大变,说出了六个月以来的第一句话,直呼自己生出的是一对儿子,而不是一龙一凤,从这件事上来看,果真是母子连心,昏迷着还能知道自己生出来的到底是啥,不能不说很强悍。
本来先帝怜惜静妃,禁了她的足后生怕她受委屈,孩子一出生就予以无比的荣宠,怎奈,现在看来,还远远不足。
其实不是静妃不知足,而是作为一个母亲在阐述一个事实。但是,在先帝看来就是静妃太不知满足了。一年一岁的过去,静妃再也不复当年娇俏机灵,总在这一件事上神神叨叨的纠缠不休,于是,后宫静妃的芳华阁再也没有了男人的身影。
但好歹孩子还让她自己抚养。只是静妃她不知道,每夜当她独立庭院倚栏而望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影默默在身后望着她,眼睛里满是无奈的痛意,他到底是放不下她,却再也不肯宠着她。
芳华阁仍旧如同当年入宫时一片的生机盎然,门前还摆放着两盆滴水观音,这玩意儿不值钱,摆在宫里跌了皇家面子,只是因为她喜欢,就准许了。
滴水观音仍旧翠翠绿绿,叶子如碧玉一般,只是,人却不复当初。
最终他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执念,才能让当年的她变成了这样,贪图荣宠,永不知足?
如果先帝可以更加无情一些,也许今天完全不是这个模样,他没有想到,造成这一切的正是他自己。在静妃怀孕的几个月里头,先帝不能去看她,就安排了专门伺候他的婢女,那些婢子都是些灵巧可用信得过的人,而且都是御前的人。
怎奈事情永远都有意外,先皇后孝宜大胆收买了其中一个贪财谨慎的婢女,要她在日日回陛下话的时候加上一个消息,说静妃忧郁过度,以至于造成了思想混乱。先帝很心痛,却没有撤掉禁足令。
现在看来,静妃的确忧思过度,神智不清了,先帝叹了口气,此后再也没有踏进芳华阁一步。

后来的后来,先帝驾崩,楚王即位。


墨语在帐篷里静静地听着这些宫廷秘闻,觉得生活很奇妙啊,这简直就是一部宫斗加虐恋情深剧,果然有些小说没有胡编乱造,这不是有人物原型嘛,只是主人公的爱情实在是可惜,令她连连扼腕叹息。只是她想不明白,这跟问哥哥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陌桑的伤在慢慢地好,人年轻身体好,凤七那些药又是上好的治伤药,除了胳膊上的那个伤口实在太深留下了疤痕以外,其他都很完美。
外面阴雨连天,帐篷里却很舒服。前两日听凤七带来的消息说,业城皇帝病重,急召四皇子回京,云行殊匆匆忙忙赶了回去,稍后从京城赶来的陌之恒接替了他的位置。
那么,墨语他们兄妹两也可以松口气了。墨语背靠着一个柔软的大枕头,怀里还抱着一个,边听边无意识的抓枕头叹息,陌桑看着她的古怪习惯,都不知道她到底是在叹息个什么。
终于叹息完了,墨语才想起问他:“哥哥,我是问你咱家的事儿,不是别个家的。这故事虽好听,但跟咱没关系啊。”
说到这里,陌桑的眼神暗了暗,终于,抬头问她:“你知不知道静妃那个被换走的孩子是谁?”
墨语的想象力瞬间爆发了,看了那么多的小说终于有发挥之地了,她坐直了身,瞪大了眼,脸色有点发白:“不、不会是咱爹吧!!”
“要是咱爹,你觉得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功高震主。”墨语默默地把坐直了的身体窝回去,揪着枕头角,一副被击垮的可怜模样。
陌桑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小丫头想哪儿去了,咱爹没那么尊贵。”跟她相处的久了,语气也模仿了几分。





第三十二章 真相
记忆一直断断续续,墨语不想混沌的活着,今天她问出这些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本来也没指望陌桑可以回答他,岂料,陌桑摸着她的头沉默很久后,在她期待的眼神中总算开口,他们本是云霄国大将军陌封战的儿女,还原原本本的讲了所有的事情,前因后果一点儿不差。这揭示身份的话一开头就雷晕了墨语的脑袋,设想过一万遍,都想不到是这么个情况。就在几个月前,说起大将军陌封战这人,还是带着遗憾的心理来看,现在乍听陌羽就是他的女儿,而且,这个女儿的差事还阴差阳错地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这个十几年前的通缉犯还在仇人儿子的眼皮底下晃荡了那么久,现在想想,真是命大。
“当年的事,想必你也知道,知道为什么云霄帝要排除万难保住咱二叔他们一家么?”陌桑说起二叔两个字,神情微微有些奇怪。
墨语想了想道:“这也正是奇怪地地方,一般古人,哦,我是说一般对于皇帝来说,不是要斩草除根的么?”
“难道……”墨语脑中灵光乍现,突地一下子跳了起来,抱着的枕头也落了地,“他、他就是静妃的那个孩子?”
陌桑默默点点头:“云霄帝也是知道的,而且当年静妃在楚王即位后,位居皇太后,曾经派人逼问过先皇后孝宜,并且派了人出去找,一定是找到了什么线索才怀疑到陌封庭身上,后来不知道是怎么证实的,终于确定他就是那个孩子。楚王即位的时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