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绛苏念 >

第13章

绛苏念-第13章

小说: 绛苏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一门亲事,不愿结时,退了便罢了,为何竟要置人于死地?”柳默叹道。
“结亲之事,切不可草率,许了这样的虎狼人家,即便嫁了,只怕也难得善终。”清漪亦叹道。
“本是乡邻,互相之间想是了解的,不想一朝富贵,便变了脸。”柳默道。
“同住一个屋檐的人也未必了解,何况只是乡邻。疾风方知草劲,还需经了考验方知晓为人。”清漪道。
“只是自古亲事皆由父母做主,何来考验一说。”柳默道。
清漪忽然默然不语,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在手里摩挲着,轻声道:“在我的家乡,却有这样的风俗。”
“愿闻其详。”柳默奇道。
“那里有一座山,唤作天齐山。山高入云,与天同齐。陡峭难攀,险峻异常。”清漪道。
“还有这样的山?不知姑娘家乡在何地?”柳默道。
清漪望着他,缓声道:“隐州逐沙县闲月镇落叶村。”
隐州距离慕州三千多里,不想她竟从那里来。
清漪接着道:“在天齐山上,生长着一种草,名唤三生草。此草叶长五寸,四季常青。”
柳默静静地听着。
“落叶村中,若有男子属意哪家姑娘,必要登上天齐山顶,采下一枝三生草作为信物,以证其情。”清漪仍缓声道。
“那天齐山如此险峻,若折了性命,或伤了身体,岂不好事变坏事?”柳默不禁问道。
“正是。”清漪点点头,继续说道,“为这三生草丢了性命、或残了身躯的确实不少。所以,也多有人不愿去采的。若女方家中无异议,便也寻常结了亲,此后是好是歹,各安天命。但也有有些意志胆识的情深之人,果然采了来,作为信物,结了亲的。”
“如此之人,确实值得托付。”柳默点头赞道。
“若这关姑娘结亲之时,能以这一株三生草为信物,只怕便不会有今日之祸。”清漪道。
“难得之物,方知珍惜。人心大抵如此。”柳默亦叹道。
清漪抬眼望着天上一弯新月,忽然沉默不语。
月光下,她雪白的脸略显苍白,眉尖微蹙,眼睛仿佛在望着比夜空更遥远的地方。
柳默望着她,轻声道:“他也采过吗?”
清漪侧脸看着他,道:“谁?”
柳默缓声道:“……长离……”
清漪心下震动,深吸一口气,眉心攒得更紧了些。
柳默见她不语,直盯着她的眼睛,道:“天齐山顶三生草,他、也为你采过吗?”
清漪转过脸,仍望向那一弯新月,眼中隐隐泛着泪光,轻声道:“他以生死许我,我永世不忘……”
闻得此言,柳默只觉心中如被重锤击中,又深深懊悔自己不该问。
他颓然倒向后,紧靠着身后树干,不再言语。
天明时,关鹂方悠悠醒转。
见自己躺在野外,旁边坐着清漪并柳默,知道自己已逃出生天,安心之余,又伤心悲痛,啼哭不已。
清漪也并不出言安慰,只任她哭了个尽兴。
待她哭罢,问她有何打算。
“父母已然亡故,自回家乡再谋他法。”关鹂道。
“不可。那汤远作下此孽,断不会任你回乡。”清漪道。
关鹂闻言,又哭泣起来。
“你在其它地方,可有什么亲眷吗?”清漪叹道。
“有一个姑母,嫁的是京中粮米商人,偶有来往,待我也甚好。”关鹂道。
“既如此,关姑娘不如且去投靠姑母,日后再谋他路。”清漪道。
关鹂也无法可想,点头称是。
“此去京中,路途遥远,只怕难到。”柳默道。
“我左右无事,便相送一程。”清漪道。
“我与姑娘同去。”柳默道。
“你诸事繁忙,不如先回慕州,我自会护送关姑娘安然到京。”清漪对他道。
柳默细想,此次出来已有数日,只怕官中及父亲那边皆不好交待。
况清漪虽只得一人,平常人等却不能近得她身,应是妥当。
何况,经昨夜一问,心中隐痛,其实已觉难以面对。
此时,便别过二人,孤身回转慕州。
这边清漪自与关鹂同乘一匹,往京中进发。
一路无话。
半月有余,到得京城,将关鹂交予其姑母关氏。
关氏独有一个兄长,便是关鹂之父。
远嫁京中之后,虽不常见面,但偶然回乡探望,对关鹂甚是喜爱。
今日见她孤身来投,说起兄长嫂子之事,不免姑侄二人抱头痛哭一番。
其姑父在旁亦是伤心落泪。
关鹂看关氏夫妇待关鹂如此,也便放心告辞。
关氏夫妇多以金银相赠,清漪也不推辞,自在接了。
清漪自骑马南行,再回慕州。
初夏时节,熏风醉暖,满山苍翠伴行人。
清漪心中记挂柳默,只顾赶路,并无心欣赏。
想自己一走这些时日,柳默是否自己换过那盐,那陈氏不知是否再施毒计。
不过好在千里音默然无声,想是柳默无恙。
只是初次使这千里音,也不知是否灵验,又担心起来。
如此便昼夜兼程,直奔慕州。
这日行至距慕州约两百里处,突然怀内金环震动不安,清漪大惊,知柳默有难。
当下取出金环,往空中一掷,那金环悬于空中,大放光芒。
清漪欲纵身跳入,忽又止步,袖中取出一块素白方巾遮住脸颊,方才飞身进到那光芒之中。
及穿至出口时,跃将出来,仍然收了金环入怀。
再看时,只见官道之上,四个黑衣蒙面之人围住柳默,正战在一处。
那些黑衣人个个出招狠辣,招招欲取柳默性命。
那柳默本不使兵刃,只得一根玉笛,又不愿伤人性命,处处留手,处处吃亏,左臂上已然受了伤。
清漪不及多想,飞起几颗石子,打向几个黑衣人手腕,被击中之人手中刀剑应声落地。
清漪拾起一把剑,跃入圈内,与柳默背对,护住他死角,驱动绛苏剑意,亦守亦攻。
那柳默奉了柳权之命去吉州府衙递送一份紧要公文,回转之时,在此处遭遇伏击。
对方人多势众,其中不乏武功高强之辈,自己平素不喜人跟随,今日此境亦只得孤身一人,被围困当中,勉强支撑,只道今日便要命丧于此。
心中念着兄长待自己亲厚,自己却连凶手是谁尚无从知晓,难报此仇。
又想到清漪此去京城,也不知究竟如何,若回来时不见了自己,可会伤心难过?
其他倒不曾想。
自己心下也诧异,心中挂念的唯有此二人而已。
长离既已不在,清漪仍留在慕州城,只怕多与自己有关。
若自己再有不测,她将如何?
念及此,却忽然振奋精神,展开身形,奋力突围。
正在苦战之际,忽然一道紫色人影闪入圈中,素巾蒙面,不知是何人。
但见那人并不针对自己,反而攻向那些黑衣人,知是来相助之人。
却不知是谁,只闻得微微幽香,也不辨是何香味,只觉幽远淡然、沁人心脾。
清漪所修有限,随雪爷爷只修得几年道术,且善修结界阵法,对剑术武艺,其实不甚精通。之后多是浪迹各地,找寻长离下落,于修为上进益有限。
不过毕竟亦有三百年修为在身,对付这些寻常人等,并不费事。
几下交手,那几个黑衣人已觉吃力。
为首的一人初时只攻柳默,此时见突然出现的这个紫衣女子甚是厉害,便提剑向清漪刺来。
清漪正要拿他。
右手横剑接住他刺来之剑,左手轻击指向其面门。
那人不想清漪手法如此之快,长剑借力向后跃出,堪堪避过。
知道今日遇到劲敌,不可恋战。
当下招呼一声:“且退!”
率先跃出一丈开外。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收势,掉头散开。
不一时,皆退尽。
这里柳默得了命,自然向紫衣女子拜谢。
清漪也不答话,只点了点头。
见他伤势并无大碍,便跃上枝头,展开身形,不一时已看不见柳默人影。
柳默见那人如此相助,却并不理会自己,甚觉奇怪。
她既已走远,自己也便上马回转。
清漪顿下身形,才惊觉自己一身衣衫皆幻为紫色,想是自己在那千里音阵中遍洒绛石苏花之故。
此时便收了阵法,果然衣衫仍回复原状。
想着当日柳默给自己的那匹白马尚在一百多里之外,便赶将回去。
所幸那马尚在原处自在吃些青草,不曾跑远,便仍上马,向慕州城骑行。
一路上想着刚才柳默之险状,不知是谁,非要取他性命,此次回慕州,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二章 探真相清漪不辞苦 救危困无言吐真情(上)
柳默只左臂受了些轻伤,倒无大碍。
此时九死一生,心中只想着清漪不知是否回转。
是以也不进城,骑了马直往清漪居所。
及至到时,发现仍是门户紧闭,知她尚未回来。
不知她而今何在,心下略感不安,当下也只好先回军中,以告父亲公文事毕。
见他左臂之伤,柳权惊问何故,柳默只道路遇劫匪,并无大碍。
柳权嘱他下次多着人跟随,不可再一人来去。
“知道了。”柳默道。
那边柳占进来,见了柳默,道:“二哥,如何受了伤,可要紧吗?”
“无妨。”柳默道。
“二哥也该多听父亲劝,”柳占道,“出门在外,匪患颇多,需要多带些人护卫方是。”
“多谢三弟,我自理会得。”柳默道。
“二哥且在此稍后,我这便与你请了大夫来,就在此诊治吧。”柳占道。
“不必了,一点小伤,我自回府中上些伤药即可。”柳默道。
说罢出来,自回转柳府。
柳占善于与人周旋,又颇有人脉,柳权渐渐也借重于他,是以封了他折冲尉,每日在军中值守。
次日一早,柳默仍至清漪居所探看。
远远便见门窗皆开,喜不自胜,下得马来,径直走入院中。
透过窗棂,见清漪正伏案写些什么。
及进至屋内,清漪见他到来,起身迎接。
柳默静静地望着她,轻声道:“何时回来的?”
清漪施礼道:“昨日晚间。”
柳默听得此言,心中只怪自己昨日为何不再多等些时候。
片刻,清漪端出茶盏,仍与他奉上君思茶。
此时再饮此茶,柳默只觉心下安然,不再伤怀。
两人对坐,不过说些别后如何的话。
清漪将去京途中见闻说与他,又道关姑娘此番安好,不必挂心。
柳默既见她平安回来,放下心来,只静静听她说,并不插话。
清漪问他如何时,他只道一切安好,并不提及昨日黑衣人围击之事。
清漪也故作不知。
又问他毒盐一事,柳默道,厨房换新盐之后,确实又有异样,自己悄悄换过一次。
清漪观他气色,知道巫宁散一事,暂时无碍,略微放下心来。
清漪自怀中取出一个紫色香袋;对柳默道:“这个你随身带着,紧急时,或可一用。”
柳默见是她百里香阵的物件,知她记挂自己安危,接在手中,眼望着她,轻声道:“清漪,我……”
清漪不想他此时叫出这两个字,不由得惊喜交加。
又见他眼望着自己,柔情无限,不禁心神摇动,口中却只道:“什么?”
柳默直望着她,又道:“清漪,我……”
满腹话语,竟一字道不出。
此时,院外忽听得一声怯怯童音,叫道:“清漪姐姐!”
清漪听得这声,知道是榆儿到来,忙迎出门来。
院中站着一个长髯白眉的老者,牵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小姑娘,莲姨亦立于旁边。
清漪对老者施礼道:“桫椤爷爷,别来无恙。”
老者笑道:“多谢记挂,你看来气色也不错。”
清漪又向莲姨施礼,牵过榆儿小手,将三人延至屋内。
进得屋来,柳默亦起身施礼。
桫椤并莲姨还礼。
榆儿只躲在莲姨背后,并不上前。
清漪再添了茶水并杯盏,几人围桌坐了。
清漪问雪爷爷近况,桫椤道:“你不在家看着,你雪爷爷酒瘾越发大了,每天拉着我,我受不了了,所以跑来你这里躲躲。”
“你怕他吗?只怕是他怕你呢。你们两个,谁也不能说谁。”清漪笑道。
“就你精灵,一句谎撒不得。”桫椤大声笑道。
又问桀风,桫椤道:“最近似乎没什么新奇,一直在明溪。”
“这可再好不过了。”清漪道。
“是啊,省得又跑出来惹乱子,让你给他善后。”莲姨在旁道。
“他的乱子可大,我收不了的。”清漪笑道。
榆儿只静坐在莲姨旁边,并不说话,有时不安地看一眼柳默,倒并不像上次那样跑开。
柳默平日见清漪时,若与长离相关,必然忧思满面,若平常事时,便平和淡然。
如今这样亲切笑貌,从未见过。不觉一时呆看着她。
一时寒暄已毕,清漪问道:“桫椤爷爷此次特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吗?”
“果然瞒不过你。”桫椤笑道,“只是……”便拿眼看着柳默。
“但说无妨。”清漪道。
桫椤领会,道:“我新近欲要研制一种新法,此丹若成,能以滴血再造,得充沛血量,能强健精神、延年益寿。”
“竟有这样的事?”清漪奇道。
“尚在研制当中,成与不成,尚未可知。”桫椤手扶长髯道。
“雪爷爷最好医药毒方,桫椤爷爷独喜炼造奇丹。”清漪点头笑道,“可缺什么吗?”
“正是。须有一味能助血成活的药草相助方可。”桫椤道,“因你遍行各地,又通晓药理,所以特来一问。”
清漪闻言,细细想来,道:“且稍待。”
进入里屋,去找寻一件东西。
这边榆儿渐渐熟悉起来,也不怕生了,离了座在屋里四处走走看看,对莲姨道:“娘亲,清漪姐姐这里真好,有桌子、凳子,还有这些架子,我们也做一些,好吗?”
“凡你清漪姐姐的,就都是好的?”莲姨笑道,“我们家里不需要这些。”
柳默听了这话,心下觉得怪异无端,这些不过是寻常物事,怎么倒像从未见过一般。
“可是榆儿觉得很喜欢。” 榆儿又道,用手摸着清漪写字的书桌,爱不释手。
“也好,回头给你置办一些吧。”莲姨看她这样,便道。
榆儿欢悦地蹦过来,滚到莲姨怀中,撒起娇来。
“这里还有别人呢,快坐好吧。”莲姨道。
“别人?是说他吗?”榆儿说着,用手指了指柳默。
“坐好。”莲姨把她的手拿回来,轻声道。
“我不怕他了。”榆儿对莲姨道。
“为何?”莲姨道。
“他是好人呀。”榆儿道。
莲姨并桫椤一起笑了,柳默只觉童言可爱,并不在意。
“你倒说说,他怎么是好人了?”桫椤道。
“他不是清漪姐姐喜欢的人吗?清漪姐姐喜欢的人不会是坏人。”榆儿道。
“不可胡说,快别说了!”莲姨忙道。
这边柳默只当她言中所指是长离,错认了人。
如今他已暂时放下了这件事,所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