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白话孙膑兵法 >

第6章

白话孙膑兵法-第6章

小说: 白话孙膑兵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名言,近年,中央 领导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实证。      这篇文章除以上两点外,还论述了军纪、指挥、军兵的品德教育等重要 问题,孙膑将这些问题列为用兵胜败的决定因素,从而提出了 “五常胜”与  “五常败”,即是做好五个方面,可以保证军队常胜,做不好军队就会常败。 这五个方面分别是:统兵将领能否得到君主充分信任和授权,将领是否懂得 用兵规律,将领能否得到广大士兵的拥护,全军上下左右是否同心协力,将 
  

领是否了解敌情及会否利用地形。作者以对比的形式列出这五项,显得十分 突出,十分重要。这五个问题,有的后面还有专文论述,这里只就两点作些 概括的分析。      关于军队的指挥问题,这包括将领是否得到君王充分信任和授权以及将 领本身是否善于指挥,可用一个事例恰当地予以说明。魏主曹丕病死之后, 曹真等大臣拥立曹睿继位,当时曹睿年幼,朝政实际靠曹真,曹休、陈群和 司马懿四位顾命大臣支掌。诸葛亮想趁魏主曹睿年幼,司马懿训练兵马尚未 成功之际,进兵伐魏,完成他统一中原的心愿。但诸葛亮仍然担心司马懿领 兵作战,难于取胜。这时,马谡建议乘魏国新丧,曹睿刚登基,年龄又小, 朝臣争权之机,用反间计除去司马懿。诸葛亮采纳马谡意见,派人去散布流 言,张贴告示,说司马懿要谋反,这一计谋果然奏效,曹睿信以为真,太尉 华韶和司徒王朗又乘机进言除掉司马懿。司马懿被罢去官职,回归故里,他 所统领的雍,凉兵马,改由曹休统领。      诸葛亮得报高兴极了,当即上 《出师表》,请求出兵伐魏。后主当然批 准。诸葛亮带领战将数十员,大军30万,屯驻汉中。赵云自愿请战,担任先 锋,由邓芝随同,带领副将十员,精兵五千,先行进入魏国境内。魏主得报, 大吃一惊,慌忙向群臣问计,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惇愿意前去抵敌,曹睿就任 命他为大都督,统领关西兵马前去迎敌。蜀魏两军在凤鸣山相遇,魏军先锋 韩德的四个儿子很快败在赵云手下,死的、伤的、被活捉的,无一幸免。韩 德吓破了胆,抢先逃跑,八万军兵溃不成军。韩德回报,夏侯惇亲自出战, 又是大败而回。后来诸葛亮领军到来,施用巧计,连破魏军几座城池,大军 直出祁山,兵临渭水西岸,魏军的大都督夏侯惇早已成了蜀军俘虏。      魏主曹睿得到警报,吓得要命,忙问: “谁能给我打退蜀兵?”魏国朝 臣互相推诿,最后由曹真任大都督,王朗任军师,调集20万大军前去迎战蜀 军。结果,第一次对阵,诸葛亮就在阵前骂死了王朗,接着又将计就计,利 用魏军前来劫寨的机会,大败魏军。以后又经几番较量,诸葛亮指挥蜀军兵 将,连败魏军及魏军千方百计请来的15万羌兵。曹真一筹莫展,赶忙派人回 朝求援。      曹睿得报,毫无主意,还是太傅钟繇奏请重新起用司马懿,才算有了转 机。司马懿受封平西都督后,一面调集南阳军马赶赴长安,一面先斩后奏, 及时处理了孟达谋反事变,避免了孟达归降蜀国抄魏军后路的严重局面。曹 睿得报,又对司马懿表示一番歉意,并授予见机行事不必先奏的大权。不久, 司马懿利用诸葛亮误用马谡的错误,攻下街亭,迫使诸葛亮退军。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君王的信任和授权以及将领指挥的关键作用,当司马 懿被罢官后,魏军统帅不善指挥,接连吃败仗,而司马懿复出后,马上扭转 了局面,不但避免了局面进一步恶化,而且退了蜀军。这不仅有司马懿善用 兵,指挥得当的因素,还有君王的信任和授权问题。试想,如果司马懿不敢 先斩后奏,及时平息盂达谋反,那将会出现如下局面:等孟达直接插入魏国 都城时,恐怕司马懿也无回天之力了。由此可见,军队的指挥权是多么重要。 在这里,我们不禁会联想到我国许多国营企业的危机问题,其原因固然多种 多样,但没有充分的自主权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和军队的指挥权问 题,在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      二是军队上下左右同心同德的问题,其中将领之间的团结和谐更加重 要。国家也是如此。人们都知道历史故事 《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消除误 
  

解和隔阂,同心协力辅佐赵王,才使赵国这样一个弱国能抗住强秦的各种压 力,粉碎秦国的各种阴谋,保卫国家的独立完整。至于领军将领因同心协力 而战胜强敌,或因不和因而败给弱敌的事例,古今中外都不罕见。而在这里, 人们还不得不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团结同心或不和的现象 呢?鄙人以为,关键是当事者以什么为重。蔺相如之所以对廉颇的歧视侮辱 一忍再忍,是为了国家利益;廉颇之所以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也是出于对 蔺相如一心为国的高尚品格的崇敬,同样是为了国家利益。将相同为国家利 益,自然就和了。再看当今我国的一些单位、企业,往往也由于领导不团结 而使得工作无法搞好,究其原因,不外乎个人利益的纠缠。      本文附录的残简中论述了 “信”、“忠”和“敢”三个字,说明这三条 也是带兵中极其重要的。文章说,做不到这三条就不能得到广大军兵的敬畏、 信任和拥护,那结果将是统兵将领的灾难。这三条都很重要,但其中的“信” 和 “忠”是人们谈论最多的,本书其他篇章也谈到。而 “敢”字,孙膑将其 界定为 “敢去不善”,值得作点分析。“敢”的含义很广,且都和统兵用兵 大有关系,但孙膑全不涉及,唯独提出 “去不善”,这说明孙膑确有过人的 独到见解。作为统兵将领,勇敢、敢做敢为等固然必不可少,但敢于承认错 误、改正诸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更少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在统兵中的重要, 把这一条当做一个关键因素提出来。孙膑将这一条和 “信”与“忠”并列, 值得深思。      有这样一个事例,那是曹操带兵去讨伐张绣路上发生的事。曹军进兵之 时,正当麦熟季节,但行军路上,曹操却不见百姓收麦。他了解到这是怕兵, 不敢下地收割。于是,曹操派人到远近各村传谕百姓及各处地方官员: “我 奉天子诏命,出兵讨伐叛逆,为民除害。现在正当麦子成熟的时候,我因不 得已的原因现在起兵,为保护百姓,我命令官兵凡是经过麦田,有践踏麦子 的,一律斩首!我的军法很严,众百姓不用惊疑。”百姓听了传谕,无不欢 呼称颂,遥望尘土遮天的行军道路跪拜。曹军官兵严格遵守曹操的命令,经 过麦田时,全部下马行走,用手扶住麦子,相互传递通过,无人敢践踏麦子。 当曹操骑马行进时,忽然田里一只斑鸠惊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惊窜进了麦 田,踩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当即叫来行军主簿,议处自己践踏麦田的罪。 主簿说, “怎么能议丞相的罪呢?”曹操说:“我自己制订法规,我又自己 违犯了法规,怎么能让众人心服呢?”当即抽出佩剑要自杀,众人急忙劝止。 谋士郭嘉说: “古时《春秋》上有记载,‘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 怎么能自戕呢?”曹操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既然《春秋》上有‘法不 加于尊’这一说法,那我就姑且免死吧!”随即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 地上说: “割下头发权且代替首级!”又派人把头发传给三军将士看,并告 之:“丞相践踏麦田,本来应该斩首,以便执行号令,现在割下头发代替。” 全军将士全都十分敬畏,无人敢不遵守军令。      这个故事正好说明统帅 “敢去不善”的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 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但愿所有的共产党员,担任领 导职务的共产党员,切实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去掉“不 善”,带领全国人民,搞好改革、开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强国。 
  

                                   月 战      '原文'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囗囗囗囗      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是以必付与而囗战, 不得已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无方而战者小胜以付磨者也。孙 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 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一单……       (以下为散简、缺文)      ……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      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将军 者,有覆军杀将者。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      '译文'      孙膑说, “世上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 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所以,必须三项条 件齐备才能作战。如果不能三项条件齐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作战。能 够把握时机出战。可以一战而胜,不必让士兵打第二仗。没有计划就去作战, 却又能取得小胜利,那是由于天时符合。”孙膑说: “打十仗能取得六次胜 利,那是掌握了星辰变化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七次,那是掌握了太阳运行 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八次,那是掌握了月亮运行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九 次,那是……。打十仗而能取胜十次,那则是将领善于用兵,而士兵的素质 又胜过敌军的缘故了。……”      ……不能取胜的情况有五种,而且这五种之中有任何一种,都不能取胜。 所以说,用兵作战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人用兵能杀死许多敌军,却不能俘 获敌军将领和士乓;有的人用兵能俘获敌军将领,却不能占据敌军营房;有 的人用兵能占据敌军营房,却不能捉住敌军统帅;有的人用兵遭致全军覆没 的失败,却能杀死敌军将领。所以说,只要掌握了用兵的规律,敌军想要生 存也就不可能了。      '解析'      这篇文章名叫 《月战》,是说明战争如同月亮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 的,启发用兵的人要掌握战争的规律,按照战争自身固有的规律去用兵作战,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篇文章从宏观上论述了战争胜败的基本规律,一开头就指出, “间于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接着又进一步指出: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 得,虽胜有殃。”这些见解,说明孙膑确实深谙用兵的规律,他把人的因素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又把天时、地利、人和综合提出,这无疑是精明的见解。      从古至今,许多军事家都持有相同的认识,许多战争的实例也证明了孙 膑的论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 《论持久战》就有一节专门论述《兵民是胜利 之本》。在 1938年5月,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年之际,正当日本帝国主义 猖狂进攻,我们大片国土沦丧,而抗日力量又还很弱小的时候,毛泽东就从 敌我双方的现状及必然的发展趋势上,明确指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 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深刻地阐明了,只要中国人民组成广泛的抗 日统一战线,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必定能最后 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事实的发展果然如毛泽东所预料的那样,日本帝国主义 
  

很快就陷入了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不得不无条件投降。抗日 战争的伟大胜利,生动地证明了 “兵民是胜利之本”是英明的论断,也再一 次证明了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是高明的见解。      至于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差不多是每一个 统兵作战的将领都知道的基本原则。当然,真懂,而不是字面上懂,并且会 运用的就不是很多了。我们不妨举两个正好相反的事例作一个对比分析。      一个是诸葛亮统兵平南。当时诸葛亮在西川治理有方,连年丰收,百姓 安居于业,国富民强。就在蜀汉建兴三年,南蛮首领却兴兵造反,攻打永昌。 诸葛亮正想平定后方,解除后顾之忧,以便早日北伐,夺取中原,所以当即 起兵50万,带领赵云、魏延、王平、张翼及数十名川将,出发南征。诸葛亮 早已对南蛮情况有了准确的分析,确定了攻心为上的战略方针,不但要打败 南蛮,平定叛乱,更要收服南蛮人心,一劳永逸地解决南方问题。出兵第一 仗,蜀军即轻而易举战胜了孟获的先锋部队,杀死其第一洞洞主金环三结元 帅,活捉第二洞洞主董荼娜和第三洞洞主阿会喃,俘虏大批蛮兵。诸葛亮亲 自给两名洞主解绑,又赐给衣服酒食,放他们回洞。其他蛮兵,当然更是给 予优待,一律放回。随后又略施小计,活捉了孟获。诸葛亮照样放了孟及其 部下蛮兵,众蛮兵感恩不尽,跪拜而去。孟获不服,重振蛮兵,再与蜀军交 战,当时天气炎热,正值暑季盛夏,孟获据江死守。诸葛亮就来了个隔江对 峙,让士兵在军营上面搭上凉棚,休息兵马。而孟获却整天饮酒作乐,不理 军务。不久,孟获因董荼娜败阵,而命人打了他一百大棍。董荼娜既恨孟获 残暴,又感诸葛亮仁义,与众酋长商议,一致决定杀了孟获,去投诸葛亮, 以免百姓遭难。董荼娜手执钢刀进入孟获帐中,正赶上孟获大醉不醒,帐下 二将也受过诸葛亮宽大,就和董荼娜一起,把孟获捆送诸葛亮帐中去了。孟 获第二次被捉,仍然不服,诸葛亮款待一番,又放了他。孟获第三次起兵, 用诈降计,企图里应外合,活捉诸葛亮。结果孟获计谋被诸葛亮识破,诸葛 亮将计就计,孟获第三次被捉。他还是不服,但诸葛亮又放了孟获。孟获第 四次凑集几十万蛮兵再战,又被活捉。孟获仍然说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 孟获退入秃龙洞顽抗,诸葛亮得到孟获的哥哥孟节和银冶洞主杨锋的帮助, 第五次活捉孟获。孟获还说不服,诸葛亮第五次放了他。就这样捉了放,放 了捉,一直到第七次活捉,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归顺蜀汉。不但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