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白话孙膑兵法 >

第12章

白话孙膑兵法-第12章

小说: 白话孙膑兵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诸行动必须慎重。……       [解析]      这是一篇残缺严重的文章。不过,仅从标题和两小段残缺文字,我们仍 可窥其一 “斑”,而这一“斑”也很有一些启发意义。      文章的标题 “杀士”,即肯于拼死效命的战士之意。文章把这个问题作 为专题加以论述,可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古今中 外,一支军队要能取胜,一个国      家要强大不败,的确必须有一批或者说大批忠贞不渝,肯为      之牺牲一切,乃至献出上命的忠诚人士。他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特别 突出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      用。      李渊树起反旗以后,由于李世民用兵有道,节节胜利,在进军途中得到 前来归顺的关中大盗孙华。李渊授给孙以左光      禄大夫武乡县公,兼任冯诩太守的官职,对其部下众人,也      都一一封官,给予丰厚的赏赐。李渊的态度使孙华感激不尽,孙华自愿 担任唐军先锋。孙华多年在关中活动,地理熟悉,又      有群众基础,其部下也都勇敢善战,唐军得到他为先锋,进展更加快速。 在进攻长安城时,孙华奋勇争先,冒着隋军从城头打下的擂石滚木和乱箭, 飞越护城河,摇动旗帜,抢先登城,后不幸中箭牺牲,他的榜样,鼓舞了唐 军将士。有一      位军头,名叫雷永吉,左手拿着刀,右手握着一面盾牌,抢先登上城头, 杀开一个缺口,唐军将士随即跟上,杀散城头      隋军守兵,打开城门,迎入唐军大队,经过巷战,终于攻下      了长安,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是孙华、雷永吉这样的 “杀士”,在 关键时刻冲上去奋勇拼杀,才为唐军打开了胜利之路。如若不然,唐军一定 会损失更重,即使能攻下长安,也必迁延时日。 “杀士”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国时期也有一例。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之时,鉴于前几次都是因军 兵久战疲惫,粮草不能及时运到,而不得不退兵,致使徒劳往返的教训,采 纳了杨仪的建议,把兵士分成两班,三个月轮换一次,以使兵士得到休整。 这次出兵,蜀军连胜魏军几阵,魏军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了一些时日,蜀军 换班的时间到了。这时正赶上魏军调动雍、凉二州的大军 
  

     99。前来攻击,并派了一支军队去袭击剑阁,企图断蜀军粮道。诸葛亮 已洞察了魏军的意图,当即派姜维、马岱各带一万兵去守卫剑阁险要。留下 的蜀军要换班,杨仪担心兵力不足,抵挡不住魏军的雍凉大军,建议暂不轮 换。诸葛亮却说:“我用兵派将,以信为本;既然有令在先,怎么能失信呢?” 诸葛亮下令,让该回去的蜀军,当天就回去。众军听了都感动极了,一致要 求留下,杀敌报恩。最后,诸葛亮同意他们留下,让他们出城安营,以逸待 劳,等待魏军。而西凉魏军连日急行军赶来,走得人困马乏,刚要扎营,就 被这些养精蓄锐自愿留下的蜀军冲了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遗尸遍野。      诸葛亮以信为本,赢得了全军将士的依赖和拥护,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 志和献身精神,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这是得到 “杀士”,“杀士”效忠的又 一生动事例。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生动地印证了孙膑所说的 “杀士”的重要作用以及 得到 “杀士”的重要条件。我们以为,就得到“杀士”的条件来说,信任人 更为重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表明,信义比金钱、地位更加重要, 为知己者可以奉献一切,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从古至今,这样的事例数不 胜数。在当今的中国,价值观念虽然有所改变,确实有些人把金钱权势看得 比什么都重,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把理解和信任看得比金钱和权势更 高、更重。      说到革命队伍的 “杀士”,那是任何历史时代都无法相比的。董存瑞手 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是何等伟大; 黄继光舍身扑向敌人的碉堡,以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了胜利之 路,是何等高尚;邱少云忍着烈火的焚烧,一动不动,保证了敌前潜伏的成 功,是何等的坚毅;云南前线自卫反击战,滚雷英雄用血肉之驱为战友趟开 了通道,是何等壮烈……中国革命队伍中的这一个又一个 “杀士”,和过去 的 “杀士”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不是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献身,而是为 了全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更加伟大崇高。是中国共产 党的长期教育,是革命队伍的长期熏陶,培养了他们的献身精神。遗憾的是, 现在的中国,英烈们的献身精神被一些人淡忘了。这种状况需要改变,须知,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让中国更快地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迫切 需要大批不计个人名利的 “杀士”,他们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脊梁。 
  

                                   延 气      '原文]      孙子曰: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 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以威三军之士, 所以激气也。将军令……其令,所以利气也。将军乃……短衣絜裘,以劝士 志,所以厉气也。将军令,令军人人为三日粮,国人家为……[所以'断气也。 将军召将卫人者而告之曰:饮食毋……'所'以延气……也。       (以下为散简)      ……营也。以易营之,众而贵武,敌必败。气不利则拙,拙则不及,不 及则失利,失利……      ……气不厉则慑,慑则众□,众……      ……而弗救,身死家残。将军召使而勉之,击…… [译文'      孙膑说:集结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注意激发将士的士气。经过行军 再次集合军队时,务必注意军队的训练和提高士气。当军队临近敌军阵地时, 务必要注意激励士气。决战日期确定之后,务必让全军将士激发出决一死战 的士气。在交战当天,务必要让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气。……用来为三军将士 壮威,从而激发士气。……是借以提高士气。将领……穿短衣并系紧皮衣, 用以鼓舞将士们的斗志。将领下令,命令全军将士每人只带三天口粮,…… 为了坚定将士们决一死战的决心。将领召见将担任后卫的将士们告诫说:…… 为了保持高昂的士气。……      ……士兵多而又善战,敌军就必定失败。将士们士气不高,行动就会迟 缓,行动迟缓就去贻误战机,那就必然导致失利,……      ……不能救治,出现将士损躯,家庭残破的情况。将领要派使者去慰 问,……       [解析'      这篇文章是专门论述士气问题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合军聚众,务 在激气”。就是说,集结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有得力措施,激发全军 将士的士气。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军队的士气在军队交战中往往是起决定作 用的,人们常说: “两军相遇勇者胜。”一支军队士气高昂,其士兵可以以 一当十,以一当百;而一支军队士气低落时,又会十不当一,不堪一击。下 面我们可以看一个著名战例。      当司马炎夺了魏国的皇权时,晋朝宣告建立,随后晋军又先后灭了蜀、 吴,使中国重归统一。但好景不长,晋国的皇族及其支持者们使用各种手段, 争夺帝位,闹得不可开交,国力大大削弱,致使北方领土落入少数民族之手。 这些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中国又重新进入了分裂、争战 的混乱时期,历史上叫做南北朝。晋朝只统辖半壁江山,称为东晋。经过几 十年的争斗演变,氐族人苻坚建立了前秦,又先后灭了前燕,占了东晋的汉 中和梁、益二州,灭了前凉,成了北方最强大的一个王朝。前秦强大起来, 就想吞并东晋,统一全国。      为了吞并东晋,苻坚颁布了动员令,大肆征兵,每十个百姓要抽出一人 去当兵,年轻会武艺的贵族子弟都受封禁卫军军官 “羽林郎”的官号,编入 禁卫军出征。同时又征调军马,征收军用物资,强拉民夫送运军用物资,各 地方官又趁机敲诈勒索,尚未出征,已经闹得民怨沸腾,这不可能不影响军 
  

心。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统领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羽林郎3万, 总计近百万大军出征。苻坚派他的弟弟苻融和鲜卑贵族慕容垂带领步兵、骑 兵当先锋。百万大军从都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向东进发。      东晋朝廷得知前秦皇帝苻坚带领百万大军来攻,顿时乱作一团。随后, 紧急的边报不断传来。朝廷内外更是人心惶惶。朝廷官员分为主战和主和两 派,争论不休。不过,事关东晋生死存亡,最终还是主战派占了上风。东晋 孝武帝封主战的宰相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统管抗敌事务。谢安很有才能, 十分沉着。他首先派他的弟弟谢石代理征讨大都督的职务,负责军队的指挥 工作。派优秀将领谢玄当 “前锋都督”,和谢安的儿子谢琰和桓伊等人,统 领八万精兵前去迎敌。谢安又派胡彬带领五千水军去增援寿阳。      再说苻坚的大军在九月到达项城,其前锋已与东晋军在淝水一带对峙。 由于秦军强大,谢石的八万大军在离洛涧25里处受阻,胡彬的水军被困,形 势十分危急。胡彬派人送密信求援,结果送信人被秦军捉往,密信落入敌军 手中。苻坚见了密报,非常高兴,当即把大军留在项城,自己带八千轻骑兵 不分昼夜赶到寿阳前线。他想出其不意地捉住谢石,一下子灭晋。苻坚和苻 融商议后,决定先派一人去诱降。派出的人是朱序。这位朱序是东晋官员, 在襄阳失守时才投降前秦的。他想起被俘投降之事,深觉羞愧,所以他表面 去东晋军营诱降,实际是去通报前秦军情,和谢石约定消灭前秦的办法。      得了朱序的情报后,谢石、谢玄等随即采取行动。在东晋军中有一支北 府兵,这是抗敌义士刘牢之在家乡招募的志同道合的义军,经他精心训练, 战斗力非常强。谢石派刘牢之带领他的五千北府兵去突袭前秦的前锋部队, 扫除东晋军队前进的障碍。这支北府兵为了保卫家乡,收复失地而战,士气 极高,一声令下,真如猛虎下山,一下子就冲破了前秦军在洛水沿岸的阵地, 杀进敌营。前秦军首领梁成从睡梦中惊醒,仓皇上马,哪能抵敌。不一会儿, 梁成被刘牢之的部将杀死,驻在洛涧的前秦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牢之收 复了洛涧,解除了前秦军对淮河的封锁,为东晋军打开了前进道路。      苻坚听说梁成被杀,东晋大军开到淝水东岸,十分吃惊,急忙和苻融一 起登上寿阳城楼,观察淝水对岸东晋军队的情况。他看见东晋军营严谨,军 兵矫健,旗帜鲜明,刀枪耀目,更加惊慌。苻坚转过身观看寿阳城北面的八 公山,这一看,更加惊慌。原来,他看见山上的草木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慌 乱中竟把那些草木都看成了东晋埋伏的军兵,他忙对苻融说: “东晋军队明 明是强敌嘛,怎么说他们是弱旅呢?”苻融看了一阵儿,也没有看出名堂, 只得下令加强戒备。      当时秦晋两军隔河对峙,晋军如渡河进攻,那将十分危险。后来谢玄派 了一名使者去对苻融说: “你们如敢和我军决战。就请你们稍向后退,在河 边上给我军让出一片战场来!如若不然,两军就只能长期隔河相对了。”当 时苻坚的军队比东晋多好几倍,他觉得很有把握战胜晋军。同时,秦军远道 而来,他也不愿拖延时日。于是,苻坚同意后退,和晋军决战。他哪里知道, 这正是谢石、谢玄和朱序早已订好的计谋。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苻坚和苻融到了阵前,命令全军后退。秦军大部分 是被强征或被抓来的汉人和其他被奴役的各族百姓,本来就不愿打仗,如今 一听后退,以为是败了退走,顿时就抢着逃命。东晋军挑选出的八千精锐骑 兵,乘秦军移动之机,在谢琰、桓伊带领下,快速抢渡淝水,东晋大队人马 
  

也紧跟在后涉水渡河。当时正值冬季,河水很浅,东晋骑兵很快就冲过淝水, 直向秦军扑去。苻坚、苻融一看形势不妙,赶忙下令停止后退。这时,朱序 趁机大叫: “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后队的人不知前面情况,只能听 到东晋军兵的喊杀声,以为真是败了,也都跟着叫喊,更加没命地奔逃。到 了这时,苻坚、苻融还哪里制止得住。东晋军兵乖机一阵猛冲猛打,秦军立 即如山崩河决,争相逃命。苻融被乱军冲倒,被赶上的东晋军杀死。秦军失 去指挥,更是乱冲乱撞,苻坚一看大势已去,慌忙骑马奔逃,肩上中了一支 流箭,也不敢停留。众秦军没命奔逃,听见风声,以为东晋军追来了,听见 鹤鸣,也以为是东晋军赶来了, “风声鹤唳”正是出于此处。苻坚带领百万 大军耀武扬威而来,最后只得收拾十几万残军而回。这就是有名的 “淝水之 战”。      在这一战役中,前秦的兵力无疑占压倒优势,但这支百万大军大多数是 被强征或抓来的,既无训练,又无斗志,而东晋军队人数虽少,却是久经训 练的精兵,为保家卫国而战,士气高昂,尤其是刘牢之所带的北府兵,多年 来就有驱除胡虏,收复失地的志向,更是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这一以少胜 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表明,士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孙膑在文章中不仅 提出激励士气的问题,还提出如何激励和保持士气的办法。因文章残缺较多, 所提办法不得尽知,但仅从现有文字可以知道的是:将领以身垂范,身先士 卒,日常训练和教育以及体恤、关心士卒等项。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之后,打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在霍邑。守城隋将宋老 生相当勇敢,也有一定智谋,他派出三万大军和李渊对阵,先在东门交战, 曾将李渊所带军兵逼退数步,后来李渊的女婿柴绍顶住,才没有败阵。这时, 宋老生又从南门出动一支军兵,前去夹击李渊,形势相当紧急。李世民见状, 带领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