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

第8章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第8章

小说: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1909年开始,他对火箭动力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在此期间,他认识到液氢和液氧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进一步确。
相关链接
火箭的起源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与使用,为火箭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北宋后期,民间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后称“起火”),就利用了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一类的烟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于观赏的火箭。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出现了军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军用火箭已经相当完善并被用于战场,称为“军中利器”。明初时期的兵书《火龙神器阵法》和明代晚期的兵书《武备志》等有关文献,都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火箭的制作和使用情况,仅《武备志》就记载了20多种火药火箭,其中“火龙出水”火箭已是二级火箭的雏形。
中国古代火箭技术传到欧洲之后,经改进,火箭曾被列为军队的装备。早期的火箭射程近、落点散布大,以后被火炮代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箭武器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威力。
信用他的方法一定会把人送入太空。他在实验室里第一次证明了在真空中可存在推力,并首先从数学上探讨包括液氧和液氢在内的各种燃料的能量和推力与其重量的比值。1919年发表经典性论文《到达极高空的方法》,开创了航天飞行和人类飞向其他行星的时代。从1920年开始,他白天在克拉克大学任教,业余时间从事液体火箭研究和试验。他最先研制用液态燃料(液氧和汽油)的火箭发动机,1925年在他的实验室旁的小屋里,一台液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进行了静力试验,1926年成功地进行了世界第一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飞行。在马塞诸塞州的奥本冰雪覆盖的草原上,戈达德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火箭长约3。4米,发射时重量为4。6公斤,空重为2。6公斤。飞行延续了约2。5秒,最大高度为12。5米,飞行距离为56米。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戈达德于1929年又发射了第一枚载有仪器的火箭。1931年,他在火箭发射试验中,首先采用了现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统。
1932年,他首开先河,用燃气舵控制火箭的飞行方向。但是,戈达德的火箭事业得不到官方的投资。直到1929年11月戈达德结识了单机飞越大西洋的英雄查尔斯·林白后,才通过林白得到著名慈善家古根海姆的资助,正当戈达德的研究试验取得累累硕果时,因全球经济大萧条,古根海姆于1932年7月中断了对他的资助。直到1934年丹尼尔—佛罗伦萨古根海姆基金会给他一笔补助金后,他才又回到试验场继续试验。1935年发射的一枚液体火箭第一次超过了声速;此外,他还获得火箭飞行器变轨装置和用多级火箭增大发射高度的专利,并研制了火箭发动机燃料泵、自冷式火箭发动机和其他部件。他设计的小推力火箭发动机是现代登月小火箭的原型,曾成功地升空到约2千米的高度戈达德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火箭……他一生共获得过214项火箭研究方面专利。
1941年9月,戈达德获得一项6个月的合同,为海军和陆军航空部研制一种帮助飞机起飞的液体助推火箭。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于1942年委任戈达德为海军研究局主任。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研制用于飞机起飞的助推火箭的合同任务,并进行了变推力液体火箭的研究。可惜,从小体弱多病的戈达德这时肺结核病已到晚期。他不顾朋友和医生的忠告,仍然忘我地工作,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1945年8月10日,戈达德逝世。
——传世佳言——
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第18章 冯如


姓名:冯如
出生地:中国广东省恩平县
生卒年:1884…1912年
历史评价
冯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190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飞机,揭示了中国航空史上的第一页。
冯如,原名冯九如。1884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辍学牧牛了。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年仅12岁的冯如,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渡重洋,去美国三藩市谋生。到三藩市后,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认识到: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
冯如在纽约学习期间,出现了两件轰动世界也震动冯如的大事。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在我国东三省厮杀,我同胞惨遭蹂躏。这两件事,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冯如的爱国热忱,而且也使他更加明确奋斗方向。1906年,冯如发誓说:“是(指制造机器)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他又说:“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冯如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国人,而且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三藩市,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
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终于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三藩市呼声报》称他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三藩市考察者报》更赞誉冯如为“奥克兰市天才的发明家”。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他婉言谢绝邀请,并于1908年5月集资在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当时仅有黄杞、张南和谭耀能3人参股。
相关链接
冯如纪念馆
冯如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恩平市恩城镇北部的鳌峰顶,毗邻恩平市博物馆。
该馆建于1985年,为钢筋水泥建筑物。馆前壁高8。4米,后壁高6。9米,呈斜面平顶形建筑面积303平方米。
馆内陈列冯如航空史料,冯如设计制造的飞机模型和他驾驶飞机的照片等。
馆门前建500平方米的广场,并立有高1。95米冯如全身铜像,同时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战斗机1架。
料折款在内也不过1000余元。尽管人少力薄,但他们却在近7。5平方米的厂房里研制飞机,这正体现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发展航空事业的精神。
经过多年努力,冯如终于在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跻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冯如这架飞机称为“冯如1号”,与莱特型飞机相似,也是双翼、构架式机身,发动机安装在下翼中央的推进式、鸭式操纵面布局的飞机。其方向舵也像莱特型飞机,但改进了着陆装置,起落架末端安装着4个轮子。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机迎着强风起飞,升至4。5米高,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飞行了约800米,显示了他的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当时中西报刊竞相报道。美国《三藩市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1909年10月28日,冯如联合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等人,把广东制造机器厂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并公开招募优先股东和股金。从1909年11月3日至1910年2月19日,仅3个月时间,就招得优先股东67人,股金5875元。
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在三藩市成立后,冯如任总机器师,随即购置制造飞机的成套设备,并重新研制大功率的飞机。不久,新飞机制成,并经过4次改进,但在试飞中仍一再失败。冯如并不气馁。当时他父母多次来信催他回国与家人团聚,他周围亲友也劝他回家。冯如婉谢了亲友,并发誓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
冯如继续研制飞机,但又两试两败。先后6次受挫,而冯如始终奋斗不止。1910年5月,奥克兰东九街359号的厂房突然失火焚毁。经过连续6次失败和厂房失火,公司已耗去资金过公司资本的90%,冯如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他在认真总结历次失败教训,并吸收当时先进经验后,终于在1911年1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称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
——传世佳言——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1911年1月18日早上,冯如驾驶着“冯如2号”飞机,在奥克兰琼斯街终端,靠三藩市海湾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高,环绕广场飞行了约1600米后,向三藩市海湾飞去,然后返回,飞越奥克兰郊区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飞的广场上。飞行历时4分钟。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冯如的助手们一齐拥上去向他祝贺。中西报纸再一次争先恐后地报道。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竟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
1911年1月…2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前往观看飞行的中西人士不可胜数。欧、美各报交口称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
1911年2月22日,冯如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和朱兆槐携带飞机和设备乘轮船回国。
1911年10月10日,震撼世界的武昌起义爆发,全国沸腾。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冯如毅然率助手参加革命,并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经过3个月的努力,于1912年3月,制成一架与“冯如2号”相似的飞机。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公开进行飞行表演。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36米,东南行约8千米。当时飞机运转正常,操纵自如,鼓掌之声,不绝于耳。但冯加急于升高,操纵过猛,致使飞机失速坠地,机毁人伤。医院抢救无效,冯如以身殉国,时年仅29岁。
 



第19章 贝尔德


姓名:约翰·洛奇·贝尔德
出生地:英国苏格兰
生卒年:1888…1946年
历史评价
在电视机技术发展史上作出最大贡献的就是贝尔德,他是英国电视的先驱者。
1929年的一天,当英国人第一次看到电视图像时,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们中间的电视发明者贝尔德,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贝尔德是英国电视学会、物理学会和爱丁堡皇家学会的会员。他出生在英国,从小体弱多病,好多次差一点被病魔夺去生命。然而,身体的脆弱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大学毕业后,他在电气公司工作。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很短时间就修好了几台几乎淘汰的机器,深受公司器重。
相关链接
爱丁堡皇家学会
这个学会原来是1731年成立于英国爱丁堡,为提高医学知识水平的协会。1739年协会的活动扩大,包括哲学和文学在内,并取名为爱丁堡哲学学会,之后曾中断过几年。1783年正式成立了爱丁堡皇家学会。学会除哲学会员外,还增加了自然科学的会员。1909年,爱丁堡皇家学会开辟了新址,设有讲课室、接待室和藏书16万册的一个图书馆。
学会还颁发一系列奖金和奖章:基思奖金和麦克多格尔—布里斯班奖金每两年一次,交替颁发给前两年在物理学及生物学方面对科学刊物作出最佳贡献者。冈宁维多利亚60周年纪念奖金,每四年颁发一次,奖给在物理学、化学或理论数学、应用数学方面具有创造性见解的科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奖金每三年一次,颁发给在自然科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优秀讲座或论文。布鲁斯奖金是为纪念在南北极探险和进行科学考察的布鲁斯博士而设立的,每两年一次,颁发给由于本人去极区考察而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任何国籍的人员。
无情的病魔缠住了他,只好辞职养病。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传送图像”的任务。他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卖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机上,最后,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
要把设计图纸变成实物样机,不是容易的事。一间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虽然疾病折磨着他,但他仍顽强地工作着,常常是日以继夜,连夜战斗,饿了吃面包,困了和衣睡一会儿,没有钱买实验器材就以旧茶叶箱、旧帽子盒盖、编织针等代替。
贝尔德和他的电视发送装置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并有所成就。
1946年,贝尔德去世,终年58岁。
——传世佳言——
反复地推断,无休止地修正,就能在科学上取得勿容置疑的进步。
——杜克洛克斯
 



第20章 诺伊曼


姓名:冯·诺伊曼
出生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生卒年:1903…1957年
历史评价
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于1945年提出了“程序内存式”计算机的设计思想。这一卓越的思想为电子计算机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已成为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