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鸦片战争实录 >

第15章

鸦片战争实录-第15章

小说: 鸦片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锹羯碛谝熳濉
    “与其把国家交给满人,还不如交给洋人。”——这两句话是日本是非闲人作的《清季佚闻》中作为龚自珍所说的话而介绍的。当然出典不明。    
    清代的“文字狱”十分可怕,凡是触及到种族问题的人,都要受到血腥镇压。所以不论怀有多么强烈民族意识的人,都不能在其著述中公开地表白出来。龚自珍大概也是害怕血腥镇压,所以没有把上面的话变为文字。他那晦涩难懂的文章恐怕也是由于他极力想掩饰他的思想。
    不过,这更加令人不得不重视林则徐从北京去广州赴任时,给龚自珍所说的那句“事势有难言者”的含义。



第九章  三棱镜的时代


星斗南
    给鸦片战争点火的是主张严禁论的黄爵滋,实际站在第一线上的是林则徐。林则徐遭左迁后,在扬州拜访魏源,把在广州收集的资料交给了他。这些逸话很具有象征性。林则徐把黄爵滋提出的问题同现实联系起来,魏源又把它传之于后世。宣南诗社集团在进行接力赛。
    在英军进攻华中的前一年,龚自珍在丹阳突然去世,有人说是被毒害死的。他以诗人的直感预感到了时代危机,而他的死就好似表明他已完成了预言家的任务,以后将委让于鸦片战争及战争后的现实。    
    鸦片战争时的台湾道员名叫姚莹,此人在道光十年宣南诗社成立时因不在北京,所以没有参加。但从思想和人事关系上来说,理应视为宣南诗社系统的人物。他和林则徐的诗友张维屏及被人们称为狂士的张际亮等人关系亲密,尤其同黄爵滋更是亲密的盟友。他是嘉庆十三年的进士,比林则徐中进士还要早三年,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林则徐已经历任巡抚、总督,而他不过是台湾道员。他虽是台湾的民政长官,但当时的台湾是在福建省的管辖之下,所以道员当然在巡抚之下,与按察使同格。
    英军预定进攻的路线中并未包括台湾,但台风把台湾与这场战争联系了起来。
    一八四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英国的运输船纳勃达号在台湾的基隆洋面遇难。当时正是英国舰队一度占领厦门,又从厦门退走之后不久。
    这只船上除了船长外,乘有航海士二人、事务长一人、第五十五团的白人士兵十七人、印度军伕一百七十人和印度水手七十人。船上小艇被海浪冲走或冲坏,能使用的只剩下一只。船长等高级船员加上白人士兵共二十一人,卑怯地丢下印度人,乘上这只小艇逃走(一说加上菲律宾人共二十九人)。对于英国这种无耻的“海国魂”,连西欧的史学家也称之为“shamefully”(可耻)。
    在被遗弃的二百四十名印度人当中,很多人淹死,游到岸上的有些被炮台里的中国兵杀死,一百三十三人当了俘虏。其中又有十九人疲劳而死,活着的只有一百一十四人。    
    正当台湾当局等待北京的指示时,北京下了谕旨:所有的俘虏在进行审讯和录取口供后,仅将头目暂时关押,其余一律正法,以抒积忿、快人心!
    当时英军的残暴行为已传遍全国,中国人都极其悲愤。    除九名头目外,可怜的俘虏们全部被斩首。
    第二年三月,英国三桅兵船“安”号又在台湾洋面遇难,爬上岸的五十七人中,四十四人被斩首。
    后来在南京媾和时,这些事件被提了出来。
    英国方面要求处分负责人,北京政府派总督怡良去台湾调查。结果了解到英国船不是被击沉,而是触礁沉没,台湾道员姚莹以伪奏罪被捕。    、
    这样,台湾的战胜英夷,实际上是被当作“捡来的功劳”。但是,尽管纳勃达号即将沉没,基隆炮台肯定是对准它开过炮。事件的调查是在媾和之后,肯定有着英国的压力,怡良的调查当然也要考虑到“不影响媾和的大局”。
    另外,各地的大官儿们都败在英军的手中,他们觉得大家都无例外地打了败仗才好。这样,英军就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果一个地方有了战胜的功绩,借口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就说不通了,所以台湾当局一直受到其他地方打败仗的官员们的忌妒。怡良当然不能不考虑这些同僚大官儿们的利害关系。    
    姚莹被押往北京时,据《台湾通史》说,台湾“兵民汹汹罢市”。    
    问题是在于有没有进行炮击。处死俘虏是来自北京的命令,台湾没有责任。将士们确实开了炮,这是居民们亲眼看见的,所以大家不服,因此发生了罢市。对此事只能作这样的解释。
    姚莹并不想不加区别地把夷人全部杀死。同年十月,有二十五名英国平民在淡水洋面上漂流,他把这些人救起后,全部释放了。他的脑子里有着非战斗人员无罪的概念。
    姚莹只在牢房里关了六天,出狱后又被起用。这实际上也证明他所说的进行了炮击是真实的,同时表明处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他被捕时,好友张际亮表示“与公共患”,带病来到了北京。姚莹获释,他高兴过度,一杯接一杯地痛饮庆贺酒,最后烂醉而死。他的死说明他确实是人们所说的狂士。林则徐在新疆听到张际亮的死讯,曾作诗哀悼他。
    前面多次提到的这些进步分子,虽然称之为反“维持现状”派,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还不能说是反“体制”派。其中可能有一、二人(龚自珍的可能性最大)具有民族主义的反体制——反满清——的思想。但是,如果真要推翻中国传统的礼教体制时,他们恐怕还会站在防守的一边的。
    鸦片战争十年后,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而当时还活着的宣南诗社系统的人们当中,并没有人投奔太平军。
    十年后,重新被重用为云贵总督的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分去镇压广西农民起义的途中,病死在广东的潮州城。据说他临终时,指着天大喊了三声“星斗南!”这是一个谜,弄不清这话是什么意思。
    英国人林德奈在其著作中说,林则徐先给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寄去一封劝降书,而洪秀全复信的内容十分激烈,林则徐受到了刺激,终于一病不起。
    洪秀全的《答林则徐书》收录于太平天国文钞。其内容说:满人系异族而成为中原之主,恃强兵武力。……世界无终古不灭之帝政,独一无二之主权,惟恃势力。
    上述书信可以猜想为两军对峙时所写,但林则徐死于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十月十九日,太平军金田起义是十二月十日(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此信如不是伪作,就是后来交战中部分“诏书”的误传。不过,林德奈既然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件事,那肯定民间确有这样的传说。
    这封信否定了当时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国朝”,认为它是异族武力的产物。那么,象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对此将作何反应呢?人们大概对这个问题感到兴趣,因而就产生了这样的传说。
    林则徐是愤慨地大喝一声:“不逞之至!”还是击中了隐藏在他心底的那个“事势有难言者”,而感到震动呢?
    这只是毫无根据的流言。但是,传播这个插曲的人们,大概还是期待着是后者吧。
    从这个传说中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觉醒的人们具有着象三棱镜那样屈折的复杂性。
    时代本身也可以说就是三棱镜。

    渔翁得利

    最后想简单地谈一下美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态度。美国在这次战争中一直采取“观望等待”的政策。这是因为波士顿等地的商人和船主要求这么做,而且美国驻英公使埃瓦涅德已从英国得到了保证:美国可以均沾战胜中国时所获得的成果。
    美国仅以保护在华美侨及禁止美国人从事鸦片贸易的名义,命令劳伦斯·卡里提督率领东印度舰队,开赴广州。舰队于一八四二年四月到达广州,在中国沿海待了整一年。
    在保护在华美国人方面,这支舰队确实是很积极的,但在所谓禁止美国人从事鸦片贸易方面,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不仅如此,实际情况是,星条旗反而成为鸦片贸易唯一的保护伞。卡里提督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也承认了这一点。  
    可是,美国舰队把它来制止美国人违反中国的法律、从事鸦片贸易的所谓的目的,用中文到处散发,所以中国人对此很有好感。
    正当英国人变为坏蛋、为非作歹的时候,美国极力把自己装扮成乖孩子。
    而且在鸦片战争之后,美国还在广州经常邀请清朝的大员到美国的军舰上参观。水师提督吴建勋在参观之后,美国人还赠送他一只小艇和一册美国地图。他把这件事还向北京作了报告,所以中国的中央政府也对美国有了好感。
    此外,美国人古列查还教过中国人制造火药和水雷。
    前面已经说过,林则徐在广州任职期间,曾令人翻译过外国人发行的报纸,热心地进行过研究。当时在《中国丛报》和《广州纪事报》等报纸上,主张反对鸦片贸易的主要是美国籍的传教士。义律带领全部英国人撤出广州时,美国人并没有同他们统一行动,而是留在广州不走。由于这些事情,林则徐对美国明显地抱有好感,在虎门销毁鸦片时,还把美国商人金谷等请到现场观看。
    美国虽然这样把自己装成是好孩子,但它所获得的成果(所谓望厦条约),几乎同英国用军舰、大炮所获得的成果一样。
    林则徐最初注意到英美之间似乎有矛盾,认真地考虑过“以夷制夷”的策略。但是,从美国方面来说,英国获得的成果越大,对自己国家带来的利益也越多,所以在内心里当然是希望战争扩大和中国彻底屈服。“以夷制夷”的古典策略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取得成功的。
    不过,由于当时美国做出的这种姿态,中国确实弥漫着亲美的气氛,这种气氛一直延续到朝鲜战争。



附录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举兵起义这两大历史事件的起始年代,分别为一八四○年和一八五○年①,按阳历来算,恰好是整数,很容易记住。按清朝的年号来说,前者是道光二十年,后者是道光三十年,也是整数。
    按日本的年号来说,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天保十一年。渡边华山、高野长英等人被捕的所谓“蛮社之狱”②,是发生在这一年的前一年。而太平天国举兵是在嘉永三年。高野长英因监狱起火,暂时获释,以后没有回狱,在外隐藏了五年之久,而在这一年的十月,被幕府官吏包围,自杀而死。顺便说一句,人们所熟悉的国定忠治③也是在这一年被处以磔刑。
   ① “太平天国举兵起义”(金田起义),通常公认为是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
初十,即公元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编者注
   ② 指一八三九年德川幕府镇压渡边华山(一七九三至一八四一年)、高野
长英(一八○四至一八五○年)等当时进步学者的事件。———译者注
   ③国定忠治(一八一○至一八五○年),幕府末期的大使,后詖处磔刑,日
本古典戏曲中常出现这个人物———泽者注

    现在流行所谓“鸽派”、“鹰派”的分类法,但这和所谓的灵活、强硬或现实、非现实的分类法并不完全一致。有可能用蛮干的办法来强制推行灵活路线,强硬路线在不少情况下也是最现实的的。
    简单地分类是不行的,所以当代流行的文化人类学也在分类的问题上极其热心。
    分了类,确实明了易懂。对简单得象一张白纸一样的人来说,用划为类型的方法似乎特别有效。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这一时代登上历史舞台的人物加以分类,感到并不是那么困难。极端地说,可以把所有的人物分为维持现状派和变革现状派这两大派,或者,起码可以用其中某种倾向强一些这种分类方法来解决。
    可是,在十年后开始的太平天国的时代,要想把这一时代的历史人物分类就不那么容易了,十年之间人变得复杂了。使他们变成那么复杂的人,恐怕还是由于时代的原因。
    鸦片战争是近代的“开始”,太平天国已经深深地“泡”在近代之中,这是明显的事实。
    入口是容易看清楚的。可是,走进入口,里面还是迷途。鸦片战争之所以容易理解,那是因为它是一个从任何地方都容易看清楚的入口。
    写小说的时候,鸦片战争是容易处理的,太平天国就不那么简单了。我的小说《鸦片战争》写完已将近十年了,而下面的《太平天国》*还未能动笔。这似乎是为我自己的工作辩解,但是一八四○年至一八五○年的十年期间,对中国来说确实是面貌大变的岁月。如果不能很好地瞅准和理解这十年,《太平天国》一行也写不了的。

*作者的长篇小说《太平天国》已于1982年在日本出版。——译者注


    鸦片战争时的有识之士,内心里都有一种漠然的悲哀感。    
    这是一种感到走下坡路的悲哀。
    是一种社会将越来越糟的“感觉”。
    诗人龚自珍说:“无福见乾隆之春。”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一六六二——一七二二)被人们认为是清朝的黄金时代。对龚自珍所属的士大夫阶层的人们来说,这当然是“小民沐浴圣泽”的时代。
    其实长达六十年的乾隆皇帝的统治,到其后半期,纲纪相当紊乱,已经很难说是“盛世”。即使被人们称为“明君”的皇帝,一旦上了年纪也是不行的。即使在全盛时期,一般也都干了一些相当力不胜任的事情。大规模的外征,也许可以显扬国威,但其后遗症将会遗留后世。
    乾隆皇帝退位后的半个世纪,清朝无疑地已走上了下坡路。慧眼之士对这一点是了解的,所以才产生了悲哀感。
    为什么会走下坡路呢?
    不清楚地了解其原因,就会感到茫然不解。
  欧洲产业革命的余波,当时正涌向亚洲,列强正在推行其世界经略。由于鸦片走私而造成白银外流,白银外流又带来重税赋和生活苦。这一切都是“外来的力量”造成的——后世的历史学家是这么解释的。
    但是,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