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阿瞒出道 >

第31章

阿瞒出道-第31章

小说: 阿瞒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带着他仅剩的百十名并州军现在投奔了袁绍,并且承担起了剿灭黑山军余部的重任,在吕布没来之前,袁绍的战略是拒敌于国门之外,即:严守边境,敌来犯即迎敌,敌未至则防备,其实就是等着挨打,还没法子知道那一耳光啥时扇过来。

吕布主持军事之后,一改从前的战略战术,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兵也不多带,就自己原来那点并州军士兵,倚仗着西凉马快,打了就走,还没等敌人回过神来,要命的飞骑又回来了,有时连吕布带来厮杀的骑兵有多少还没看清呢,一阵骑弩过后,自己死伤成片,敌人又没影了。

农民出身的黑山军啥时候见过这个?尤其是领军的吕布,只要他一出现,黑山军则必然死人,对吕布的恐惧感越来越强烈,战事的情景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乎,天天挨打还不能还手,吕布简直成了上天派下来的索命神将,这仗没法再打下去了!

黑山军首领张燕权衡利弊,很无奈地接受了袁绍名义上的招安,实际上是签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互不侵犯条约,真正的招安却是在日后曹操的兵威之下完成的。

吕布的确立了大功。他的威名也日益见盛,带的士兵自然也随之骄横起来。在袁术处时的老毛病又发作了,打个家劫个舍成了消遣,抢个大姑娘小媳妇成了正常的娱乐活动,闹得袁绍也有点烦了。

第121节:八十一 没拉完磨一样要宰驴


八十一 没拉完磨一样要宰驴

袁绍更清楚吕布终非池中之物,与他这样的无良超人在一起总缺乏安全感,如果赶走他,后患更是无穷,不管吕布去帮谁,将来都免不了是自己的大敌,想个法子宰了他吧。

一日,袁绍向吕布前来恭喜,说接到了朝廷的制书:吕将军被朝廷委任为旧都洛阳的〃领司隶校尉〃,这下吕将军可以在洛阳大展宏图了,将来发达了,可别忘记袁某的推荐之功啊。

其实是纯粹在胡扯,献帝这个小孩子,当时正处于李、郭氾的掌握之中,哪里能够颁发任何的制书给袁绍或任何其他军阀? 
为感谢吕布剿灭黑山贼的大功,袁绍还特意派了精兵三千护送吕司隶校尉去洛阳赴任,吕将军的安全就是俺袁绍最大的幸福。

吕布带了他的几十名部下,在袁绍所派遣的三千精兵的护卫下离开邺县,到洛阳就职。他在董卓死后,败于李、郭氾,奔向南阳,在袁术之时,尚有几百名军官与士兵。其后,转往河内投张杨,又由河内转往常山投袁绍,走了许多地方,部下的军官与兵越走越少。现在又离开邺县往洛阳走,部下就只剩了几十人了。 

这几十人,与其称为被保护的对象,不如称为被递解出境的罪犯,三千精兵不如称为押解吕布的狱卒。

袁绍是真的要把吕布及那点可怜的部下押解出境吗?非也,他是要吕布把命留在冀州,袁绍早已吩咐了领军的亲信:走出邺县不远便将吕布干掉!吕布可不是个白丁文盲,跟着并州刺史丁原干时曾〃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主簿者文书也,就是后来杨修做的活路,可见吕布其实是个文武双全的角色。

他看出了这些精兵护卫的真实目的。在某一天的夜晚,吕布坐在帐篷里弹筝,弹了一阵,把筝交给了一位亲信继续演奏。自己却在筝声之中,悄悄地由帐篷后溜之大吉。

那三千精锐中吕布的〃贴身卫队〃,就藏在帐篷前门之外不远的地方,偷听吕布弹筝,一直听到了筝声停止,似乎吕布已经就寝酣睡。于是一声吆喝,刀斧齐下,把帐篷砍碎,把帐篷里面的东西也砍碎,却不曾砍到吕布,这家伙啥时溜了?

吕布脱险以后,也知道没有必要再往洛阳走了,什么就任〃司隶校尉〃之职?那是袁哥在忽悠吕哥呢,再说了,洛阳有什么人肯欢迎他、承认他?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袁绍接到谋杀吕布未遂的消息,一时吓破了胆。吕布的武艺,可是非袁绍下面的任何一员大将所能匹敌。于是,赶紧下令:把邺县的城门关了,叫将士登城去防守,吕布一定会来邺县算账的。

吕布却并无找袁绍算账的勇气。他想来想去,在这世界上只有张杨真对他好,于是只好厚着老脸皮,奔往河内。张杨果然是唯一真对他好的朋友,再度收容他,不计较他上次的不辞而别。

提一句:吕布在路过陈留之时,又交到一位好朋友,即陈留太守张邈。张邈对吕布的武艺十分佩服,对他热诚招待;临别之时,还和吕布〃把臂言誓〃。这四个字的意思,可能是结为同盟,更可能是〃结拜为异姓兄弟〃。

当时有人向李、郭汜的中央政府告了密,说吕布就匿藏在河内的张杨处,可李、郭汜对张杨暂时还不想招惹,于是便顺坡下驴,索性再送给张杨一个大大的人情:董太师早就成旧鬼了,咱们为忠良报仇也就是说说,与吕将军一笑泯恩仇吧。

一旨诏书颁下,封吕布为颍川太守,这吕布给别人打了好几年工,总算有了个自己吃饭、喂马的小窝了。


第122节:八十二 吹牛装熊都是兵法


八十二 吹牛装熊都是兵法

现在兵力充足的曹操在初次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对付以兵力强盛著称的袁术,不用一点谋略胜败还真不大好说。这是曹操的参谋部集体制定出的作战方略,具体是哪一个的功劳,史未详载,子金山当然不敢刻意拍哪一个的马屁。

曹操的青州大军其实并未倾巢出动,兖州是新接掌的地盘,这个〃领兖州牧〃也是自己封的,并未得到当时被李、郭汜所控制的东汉朝廷的承认(一年后崩溃前夕的中央政府终于批准了曹操的当官申请),内部稳定问题曹操不得不以预防为主,所以便留下了十万兵马由荀彧率领,巩固兖州的革命根据地。 

对于曾用以起家的东郡,则委派了在接管兖州时立下大功的陈宫接任太守。让陈宫在他自己的家乡做父母官,大概是曹操有意的答谢行为,对地方的稳定无疑也是有益的。但本地人做本地官,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弊病:那就是最容易尾大不掉,成为外人难以涉足的国中之国。这苦头曹操还当真就尝到了,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第三次南征徐州时。

据守匡亭的刘详是一员被袁术充分信任的大将,指挥着足额足饷的五万正规军,论说守一个小小的匡亭应该不在话下。这匡亭,刘详也清楚它对袁术大军的重要性:这是袁术军被刘表截断粮道后唯一的后勤供应基地,一旦有失,那袁术军也就不用讨伐袁绍了,先解散了要饭吃去吧。

曹操恰也看准了这一点,这就是兵书上所说攻其不得不救的要穴,虚点此穴,袁术也会心惊。真要是强攻这粮草充足的坚城壁垒,曹操自认还没有那个实力,青州军刚整编完毕,首次实战便用来攻坚,不是用兵之道。

曹操首先把二十万大军〃减负〃,对外号称十万。

第123节:八十三 抱狼崽子引来了群狼


八十三 抱狼崽子引来了群狼

为什么曹操要将自己的部队隐藏起来一半呢?有三点原因:

第一条是怕把袁术吓住不来了;第二条是怕袁术开过来的援军过多,自己啃不动,落得个被迫撤军,那样就等于把游戏给玩爆了;第三条最重要:兖州乃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绕,虎视眈眈,曹操现在有三十万大军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匡亭这边少了,自然就是告诉大家后方兖州的部队多了,自然也就威慑住了那些想趁火打劫的〃强盗〃。

匡亭的刘详没被曹操骗过去,兖州潜伏的情报人员早已将青州军出动了二十多万的军情传到了匡亭,想示弱诱我出城迎敌?刘详认准了曹操的奸诈目的,决心来个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条主意,那就是:决不出城上当,坚守匡亭待援。

谁知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战法,正对了曹操的胃口,曹操本来开到匡亭城下的不过五万士卒,每天都真真假假地攻一阵城,当然每战都是假装败下阵来。

刘祥是个战场上的行家,焉能看不出曹军假败的伎俩?还是想诱我出城追击!我偏不会上你的圈套!你退了咱就开宴喝庆功酒,当然也忘不了派人偷出城去向袁术报功催援,为了使袁术知道战事的严重性,求援报功书上这样写道:

〃曹贼势众,举廿万悍匪围弱城;未将逞勇,捐数升热血报主公,五万士卒苦酣战,四城将士白刃红,狼烟蔽日月,杀声冲太空,朝夕退顽敌几次,早晚念援军数声,职部泣血顿首拜,望穿秋水盼雄兵!〃

如此妙文到了袁术手上,焉能不感袁动心?没说的,〃御驾〃亲征吧(现在的袁术还没公然称帝,所以子金山给这位内心深处早已认为自己是皇帝坯子的人加了个引号)!

也不仅仅是因为刘详所请〃枪手〃写的妙文,那匡亭袁术是非救不可的,总不能当真领着三十万大军讨饭去吧?干脆!对这小娘养的哥哥不打了,全军杀向东北,给曹操来个杀鸡也用牛刀!誓灭曹朝食!

这一手倒是大大出乎曹操的预料,好不容易赶上一回富裕仗,谁知堵狼崽子引来了群狼,保不齐还兴许伤了自己,怎么办?撤围匡亭?撤不得,你围城兵一转身,那刘详的五万精兵肯定会趁势杀出,这一回算是骑在了老虎的背上:前攻不下,后撤不得,拖着更不是办法,那袁术的大军逐日逼近,等到他赶到匡亭之日,也就是青州军的灭顶之时。

再说了,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抢地盘、打食吃,养兵需要粮饷呀,就算能全身而退回到兖州,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有谋士建议:把打援改为阻援,倾全力攻下匡亭,然后携匡亭的敌军辎重逐步退回兖州。问题是攻得下来匡亭吗?攻不下来怎么办?历来的攻城战都是攻方倍于守方的伤亡,就算血战攻下来,合算吗?

还有,阻援阻得住吗?一旦援阻不住,城又攻不克,岂不是要全军覆没于此?这种一厢情愿的险冒不得!退一万步说,就算战局的发展一切如了心愿,那袁术的三十万大军又岂肯来此渡黄金周,旅游一圈回去照常上班?大军开进了兖州境内,岂不是把战火引向了自己的地盘?一句话:这是条馊主意,用不得。

饶是曹操熟读兵书,久经战阵,面对即将到来的困境危机,一时也感到进退两难,前景不妙。

俗语:打虎最好亲兄弟,

上阵还是父子兵。

感想:最怨阿瞒兄弟少,

莫非太尉性低能?

正是:既然未备金丝钓,

巨鳌游来空叹息。

且看:苍天将倾有山擎,

太祖称武正适宜。


第124节:八十四 把自己押上了赌桌


八十四 把自己押上了赌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伟人是怎样炼成的?其实就是如先贤孟子所述,于危难之时坚持出来的,从困境中挣扎出来的。

现在,考验曹操的时候到了。

他决定再冒一次绝大的风险:以自己作为诱饵,打乱袁术三十万大军结团稳进的战场部署,阵势一乱,必然有隙可乘,至于胜负?走到哪一步说哪一步就是了,袁术难道追求的不是胜利?只要能利用上他这种心态,那最后的胜利者必将属于我曹操!

子金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曹操一生,大小数百战,绝大多数皆是险中求胜,而且胜得令后人荡气回肠,至今仍感魏武雄风扑面!唯有赤壁之战,当时的曹军属绝对的恃强凌弱,曹丞相准备周密,计划详尽,却败得那叫一个惨!不,惨字不能尽表,应该换一个字,爽!败得那叫一个爽!此一战没有二十万字难以详述,大家且耐心地等着,看俺的孙版〃赤壁之战〃比罗版有如何不同?

计划永远都是制定容易实施难,曹操这次的作战方案却是连制定都不容易。首先是两关难过:现在的曹操还没有形成〃一言堂〃的家长式管理作风,还是尊重自己的参谋部……谋士班子的意见的,谋士们集体反对……虽然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之说,可那也不过是说说,谁听说过有人用自己的孩子当诱饵引狼的?要有也是拿别家的孩子,用自己的孩子当诱饵套狼的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

而现在曹操却欲拿自己的脑袋当诱饵去套袁术这条恶狼,简直不是愚蠢透顶就是疯了!谋士们表示:要去大伙都去,要自杀大家一块赴难,黄泉路上也有个伴,曹州牧想欲独自先行,不干!这时文士们的确真心趋义,愿相随曹知己于地下……士为知己者死么!

第二是武将关难闯:这活路委派哪位将领都行?还用得着主公亲自出马,以身犯险?莫非是俺这一帮人里挑不出一个不怕死的?士可杀不可辱,将更可杀不可辱!抗议!除非是你派我去!能替曹操涉险赴难,绝对的狭窄的空当!当然都是真心诚意。

说服文臣们曹操仅用了一句话:〃此计不妥?请出妙计安之!〃是啊,这行不通,那不稳妥,总得拿出个走路的办法来呀,就这样坐着等死?知道坐以待毙怎么解释了吧?谋士们哑了,心里唯盼曹操带自己同行,于愿足矣!

应付武将们曹操也是只用了一句话:〃诸将军如哪位自认能在袁术目中代替曹某,曹某求之不得,愿让位于大才!〃这句话虽然说重了,有点伤武将们的心,尤其是面子,可也是实情:你想让袁术倾全军对付你,够分量吗?肉包子打狗,人家要是领头的狗王不睬你,派个小狗崽把你给叼了去,那才是割肉饲鹰呢!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曹操带典韦引一万铁甲重骑及防弩车仗直击袁术中军心脏,一旦占据有利地形即扎寨固守待援,战役目的为吸引敌军前来围攻,只要能达到使静止的敌军处于运动中即算成功,至于后事如何,只有等到了那个下回再分解了。

李典、夏侯惇各领轻骑二万从两翼远远迂回敌军后方,战役目的为切断敌军的后勤供应,佯攻袁术的辎重部队可以,真打不行,只要能调动敌军重兵救援,就算大功告成,此两支轻骑的运用妙处在于:发现敌援要佯装溃退,能让敌军保持在运动中的攻击状态就是功上加功,要点即是让敌军攻击的距离越长越好,前进的速度越快越好。 

至于曹洪、夏侯渊、于禁、乐进等诸将,每人引兵一万,分头攻击袁术大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