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正说司马家 >

第60章

正说司马家-第60章

小说: 正说司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装着灰扑扑粗面团的陶碗和一盆清得不现半点儿油星的菜汤。他微露讶异地盯着贾由:“贾将军,你怎么也戒荤吃素了?我可记得你在军营里从来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呀!”
司马炎心想,这贾由的伙食比起他当年在军营里似乎相差太远了吧。“哎呀!大公子,您是有所不知啊!我贾由这几年来为了治病疗伤,府中收来的所有邑户粮物都拿去请了医生为本座开药诊治,没剩几铢钱了。现在贾某是天天啃面团、喝菜汤,日子过得窘迫得很!哪里还吃得起什么大酒大肉哟!”
“有这种事,我好像不怎么敢相信啊,你这些年来得到朝廷那么多的赏赐,据说家里金银满仓。”司马炎这时盯向贾由的目光变得又尖又厉,刺人生痛。贾由暗暗一阵心跳,但也只能继续“演”下去了。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叫道:“我怎敢欺骗大公子!大公子您一向严明如山,我也骗不了您啊!我现在府中真有这么穷,明天我还要辞退几个奴婢,他们的工钱我都付不起了。”
看贾由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这些年来的确走了下坡路,司马炎一下子也不好确定。“原来贾校尉你是这么一个情形啊!”于是有些相信他了,脸色明显地缓和了下来,也没有刚进门时那样凝肃严正了,“我正奇怪你为什么也会拒不捐粮呐。”“是啊!是啊!我也想为朝廷分忧解难,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样罢,过几天我让下人把粮仓里垫底儿的那八担麦子给大公子您挑去。”
90 对付泼皮无赖该用什么办法?——看司马炎解决难题“如果真要是你说的这个情况,连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那么我们再向你募捐就有点不合情理了。”司马炎最是面冷心热,喊过了颜辉,向他求情道,“可不可以先让贾校尉他暂缓一下?”颜辉可不像司马炎这么轻信贾由,但一时也找不出证据硬顶贾由,正自犹豫沉吟之际,却听杨阁在一旁忽然开口呵呵笑道:“呵呀!贾校尉,您这戒荤吃素、艰苦朴素的作风把您府中养的狗都感染了呀!大公子,您瞧,这条狗把那么难吃的粗麦面团啃得真是有滋有味啊!”
看来还是杨阁眼尖,他自从一进门就在观察贾府里的蛛丝马迹,就知道贾由不是个老实人,司马炎“哦”了一声,低头看了过去:只见那张饭桌底下“嗖”地窜出一条大黄狗来,嘴里却叼着一根油腻腻的烤猪蹄骨头!刹那之间,全场一下静了!贾由的脸庞就像被人狠狠地揍了一拳,顿时扭曲得鼻歪眼斜,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恨恨地瞪着那个只用轻飘飘一句话就戳破了自己弥天大谎的杨阁,真想把他一口吃了!
司马炎立即明白过来了,心想差点又上了这个贾由的当,他那个爱骗人的老毛病还是不改,想到这个不禁紧紧咬着牙,齿缝间却射出了丝丝冷笑:“不错!不错!贾由!你这护屯校尉府的日子果然过得窘迫,人在嚼麦团,狗却啃猪蹄!嘿!我刚才真是看走了眼,瞧一瞧你这嘴角上的油渍都还没干呢!”
贾由眼见被众人看破了牛皮鼓,心里气极了,面子上也有点下不来,他的胖脸渐渐涨成了猪肝色,但他似乎毫无愧意,反倒是变得恼羞成怒起来,咬着腮帮不说话。颜辉在一旁瞧见他面色不善,急忙上前转圜道:“贾校尉,这样看来你家境也并不差嘛!您便下去早早筹齐了义粮捐纳过来,颜某和大公子且先回长安府征粮署去恭候着,如何?”
贾由心想,你们这算是竹杠敲上门了,看来不捐你们就不罢休,但要我捐粮,我怎么能舍得啊。“实话告诉你颜文林(颜辉的字为“文林”),老子就是不想捐纳这劳什子的‘义粮’!老子名下的这八百家邑户供粮是老子当年一刀一枪真劈实砍地挣出来的,他关东老百姓遇上旱灾没饭吃,那是关东各郡的大官小官们抚恤不力!凭什么硬要拿老子的邑粮去补贴他们?”
颜辉看贾由给脸不要脸,今天连司马大公子都亲自到了,竟然还不肯捐粮,正要说几句,杨阁已经站出来侃侃训道:“贾校尉,您这话说得就差了!关东也罢,关西也罢,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我大魏朝的疆土!又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您莫非当真还要分个你我而不肯捐粮相助?”
杨阁最擅长的就是讲道理,但是今天若没有司马大公子在场,和贾由这个粗人讲理那肯定是走错地方了。“这样吧,我们换一个角度说,您的这八百家邑户现在是住在关西无灾无厄万事如意,倘若有朝一日关西也发生了旱灾,您那八百家邑户自己都收不到粮食喂不活自己,哪里还有什么‘供粮’给您享受哟!那个时候,您定然也是盼着朝廷拨粮救济他们吧?所以,在下官看来,您今日开仓捐助关东灾农,其实也是为他日您这关西几百家邑户万一遇灾得济而张本啊!”
司马炎心里也知道,杨阁这番话有一半是说给他听的,因为就贾由这个莽夫,那里会听得进这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但听这杨阁所言,初似迂远而终则尽合于理,字字句句植根于公理大义,不禁暗暗叹服:这杨君之器识明睿,果然非同常人!自己日后须当以友之道而倾诚结纳之!
但就算杨阁说得再入情入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在贾由听来跟放狗屁没啥两样,他干脆使上泼性,越发地不顾脸皮起来:“我贾由就是不捐‘义粮’,你们又敢拿我怎地?你尽可上书朝廷参我一本啊!我正好要找尚书令、中书省讨个说法,老子为大魏朝浴血奋战了这么多年,刚在府中养伤休息了没几天,就该被削粮夺食、卸磨杀驴?”
91 打铁还需自身硬——司马家的功名也不是凭空得来的看到贾由如此撕破脸皮地胡搅蛮缠,司马炎也有点不高兴了,本来是一件客客气气的事,非得闹到面红耳赤不可。“贾由!你且睁大了眼睛瞧一瞧!你有什么资格在我司马炎面前如此张狂?”司马炎实在是忍无可忍,脸色一沉,“哗”地一下扯掉自己身上的衣袍,露出胸前背后块块肌肉上那横一道竖一道的新伤旧疤来,铁像一般挺立着,目光凛凛地正视着贾由,厉声喝道,“不错,你是真刀实枪地给自己挣来了邑户供粮,但我司马炎满身上下为大魏朝所负的伤疤也未见得就比你少!”
“既然要比军功,那么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的战绩吧,我司马炎也不是花花公子,我也是一刀一枪挣来的功名,太和二年,我在荆州沔阳城斩杀吴贼三千七百余人;太和五年,我又在祁山诛取蜀寇四千二百八十六颗首级;去年六月,在上方谷我与蜀将魏延迎面拼死力战,杀退蜀军二万余人,救得大魏三军脱险而去。论起这战功,你自以为我可比你少了些许么?可是我又向朝廷讨要了多少邑户供粮来?时至今日,我仍是官秩一千石的参军偏将!然而,我把自己全年的俸米都捐了出来,你贾由又凭什么不该捐献出来?”
贾由听司马炎如此训斥,虽然不舒服,但也不敢太过于放肆。但到了最后,贪欲还是占了上风,他一横心,不管怎样,总是不能让他们把粮食给夺了去。于是将袍角一提,纵身跳到了院坝当中,双手一张就摆开了架式,两眼直瞪着司马炎:“司马大公子!我贾由也知道你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但你非要盯着我不放,我也没办法了!多余的话就不讲了,你与我在这场上一拳一脚拼个分晓出来,只要赢了我便可将一千六百石‘义粮’马上搬走!若是没赢,你今儿个到我贾府也只当是白来一趟!”
司马炎心想,这个贾由好歹在自己伯父手下带兵打过仗,和自己一样在关中军营里干过,怎能如此不要尊严。“贾由!你把我关中将士的脸还要丢到什么时候?”司马炎这一吼当真是震天动地,一下将贾由的话头气势压了下去!只见他眉发皆张、煞气四溢,整个人仿佛暴长了许多,骤然变得异常高大起来,“当今之际,逆贼作乱于燕辽,百姓饥困于关东,你身为堂堂亭侯,不思捐粮救国,反倒与我等斤斤计较于一得一失!我司马炎怎会和你为这等卑琐的原因而比试身手?倘若真要比划,倒还不如届时到辽东战场上我俩比一比谁砍的逆贼首级更多!”
对付贾由这样的武夫,光靠杨阁那样书生气十足的说服教育是没用的,靠的是在武力上决高下,粗人就服这个。司马炎高声说着,右手解下腰间的佩刀,连刀鞘也不脱,反手将那刀往地上狠狠一掷,“嚓”的一响,那刀连着鞘儿一下笔直地钉进了坚厚结实的黄土地足足三寸有余!看到司马炎激愤之下露出的这一手真功夫,贾由的瞳孔蓦地缩紧了:这小煞星果然厉害!他这一份劲道来得好生刚猛,自己也只怕是望尘莫及!
贾由的所有蛮横气焰就这样一下子被司马炎的武力解决了,那柄深插在地上的佩刀,犹如一杆无比锐利的长矛,戳破了贾由所有的骄狂和浮妄!他看着威若雄狮的司马炎,身子顿时仿佛变得矮了几分,神情也如同遭到严霜打过的茄子一般蔫了下来。他的嘴唇哆嗦了好一阵,终于抖落出几句话来:“对、对、对!大……大公子,我……我和您到时候就比在辽东战场上谁砍的燕贼首级更多!不……不比这武……武艺身手了!那……那一千六百石粮食,我……我明天一早就派人给您送……送去!”
92 筹完粮草忙备战——军中也有铁哥们
忙完关中筹粮工作后,司马炎马不停蹄地又奔赴对蜀作战的第一线。“你们可探明蜀军的大营情形了?”望着郭封、胡新两人胡须满腮、风尘仆仆的面容,司马炎顾不上有失仪态,一下席位便跑上前握住了他二人的手,左看右瞧,嗟叹道,“这趟可真是辛苦你们了!”
在没外人的时候,司马炎与他的几个小兄弟们就如朋友般相处,胡新大咧咧地踞坐在榻席上,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边一道鲜红的伤疤,大声道:“这一次深入龙盘关探察蜀军的大营实在是危险极了!咱们那日上山不过百十里,便遭到了蜀军伏兵的六次狙击。”郭封却不愿他这么唠叨下去,开门见山向司马炎禀报道:“大公子,我们当初在龙盘关探察敌情也是颇有一番曲折的,我们在山腰里接连转悠了七八日,那一片树林简直看不到边,更别说找到蜀军的大营了!后来,一直绕到了龙盘关的后山,我们才找到了一个蜀国普通村民居住的村寨。”
“你们发现了蜀寨?蜀寨里的蜀人对我们魏国的印象如何?敌对情绪强吗?”司马炎很关心天下百姓对各自政权的看法,他接着问:“蜀人没和你们交手?”“没有。他们对我们可没有什么恶意。说起来,还是这些蜀人帮助了我们,他们在四年前为争夺山中的水源曾和蜀军干了一仗,被蜀军仗着人多势众打败了,所以这些蜀人对蜀军十分敌视。这一次,就是那个蜀人的蜀军守将索勒自告奋勇当了我们的向导,带着我们去探清了蜀军的大营底细。”
司马炎听说蜀人对魏国并不反感,甚至愿意与魏军合作,不禁兴奋起来:“太好了!你可对这些蜀人明言了我大魏将有重金酬谢?他们可不可以拉拢过来为我大魏所用?”“他们好像不愿归附我大魏,只愿帮我们探路,却不愿参与魏蜀之战当中。他们说了:魏人与蜀人之间的矛盾只能由这两方自行了断。”
“有不少蜀人也是墙头草,他们不关心政治,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孟飞在一旁抚须叹道,“他们心底害怕我们魏军万一击溃不了蜀军,撤出龙盘关之后,蜀军会抽出身来和他们结仇!所以,他们也不想太过露骨地支持我们攻打蜀军。”
“老百姓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要强逼他们做什么,我们可以先与他们联络感情,多带些酒肉去拉拢他们。”司马炎思忖着言道,“现在,就让这些蜀人暂时当一阵‘墙头草’吧!用不了多久,当他们看蜀军最终臣伏在我大魏雄师的脚下时,自然就会乖乖前来归附的。”
司马炎最关心的还是蜀军大营的事情,只有对敌情了解得越清楚,自己才越有把握,他转过话头向郭封问道:“现在,你们就开始禀报蜀军大营的详细情形罢。一个细节也不要漏掉!”郭封应了一声,细细禀道:“这龙盘关最重要的蜀兵据点是‘铁木崖’。铁木崖山势险峻,猿猴难攀。它的山腰有‘四象关’、‘阳门关’、‘虎居军营’三个关窟,里面皆可容数千人,蜀兵们便是藏身其中。三关之中,‘四象关’是主关,由蜀军大将廖化亲自坐镇,里边驻扎有六万蜀兵;‘阳门关’、‘虎居军营’则是两个偏关,各自驻扎了二万蜀兵。”
“蜀军摆下这个布防阵势也是有原因的,姜维一向自负是诸葛亮的徒弟,智谋过人。他们这三个关隘是相互通气的,犹如连环三关,我们只要进攻其中任何一关,其他两关便可左右呼应、内外合力前来援助;但是,我们若要将兵力一分为三,向这三个关隘同时发兵猛攻,一则那里山势狭促,战线难以全面铺开,二则他们死守关门占尽地利不宜强攻。”
司马炎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与大家商量如何才能进一步击破蜀军布防的问题,他静静地听完后,垂眉思虑了片刻,慢慢将目光转向了孟飞和鲁休,谦逊地问:“孟牧君、鲁太守,蜀军大营的情形底细既已探明,您二位可有高见赐教?”孟飞是何等精明老练之人,早已揣知到司马昭专门调派自己的儿子司马炎过来是为立功树威、扬名于外做铺垫。而孟飞他自己,只能在这次“征蜀之役”中当好“绿叶”,为司马炎这朵“红花”做最好的陪衬。于是,他微一沉吟,便将问题推给了鲁休:“这个……鲁太守曾和蜀军交战数次,应当算是经验丰富,还是请他先谈谈高见吧!”
鲁休内心早就想好了许多种破敌之法,既然司马炎问起,他也不回避,他从来都是直爽明快的性格,敛容侃然而道:“其实往年我们与蜀军作战虽初胜而不得其终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从战略上忽视了蜀军,认为只要将他们打退驱跑就够了,从来没有集中全力对他们予以根除。”
93 反复运筹帷幄——才能有把握决胜战场“打仗的方式首先要看敌我双方实力的对比,如果我们的力量占优,那么打法就大有不同,这一次孟牧君从凉州带了三万精兵,大公子从关中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