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第5章

雷公炮制药性解-第5章

小说: 雷公炮制药性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鱼,肥大者佳。 
按∶麦门冬阳中微阴,夫阳乃肺药,微阴则去肺中伏火。伏火去,则肺金安而能生水, 
水盛则能清心而安神矣。故能治血妄行,调经和脉。 

卷二草部上
天门冬
内容:味苦甘,性寒无毒,入肺肾二经。保肺气,不被热扰,定喘促,故得康宁,止消渴,利 
小便,强骨髓,悦颜色,杀三虫,去伏尸。去心用,地黄、贝母、垣衣为使,畏曾青,忌鲤 
鱼。 
按∶天门冬气薄主升,故入肺;味浓为阴,故入肾。虚热者宜之,虚寒者禁用。 
雷公云∶采得了,去上皮一重,便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烧柳木柴,蒸一伏时,酒洒令 
遍,更添火蒸,出曝,去地二尺以来,作小架,上铺天门叶,将蒸了天门冬摊令干用。 

卷二草部上
五味子
内容:味皮肉甘酸,核中苦辛,且都有咸味,五味俱备,故名。性温无毒,入肺肾二经。滋肾 
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苁蓉为使,恶葳蕤, 
胜乌头,北产者良。 
按∶五味属水,而有木火土金,故虽入肺肾,而五脏咸补,乃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然多食反致虚热,盖以收补之骤也。如火嗽辄用寒凉,恐致相激,须用此酸敛以降之。亦宜 
少用,肺火郁及寒邪初起者禁用,小儿尤甚,以酸能钩痰引嗽也。 
雷公云∶凡小颗皮皱泡者,有白扑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凡用以铜刀 
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之。 

卷二草部上
升麻
内容: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大肠脾胃肺四经。引葱白散手阳明之风邪,引石膏止阳明之齿 
痛,引诸药游行四经,升阳气于至阴之下,故名升麻。又主解百毒,杀精物,辟瘟疫,除蛊 
毒,止泻痢。白芷为使,形轻而坚实青绿色者佳。 
按∶升麻提气解肌,故入此四经。然奉令之使,不能益人,若下元不足者用此升之,则 
下虚而元气益亏矣。药性乃曰∶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恐非惟阳气有余而下陷者宜 
之。若初病太阳证,便服升麻以发阳汗,是引贼入门,亦非所宜也。 
雷公云∶采得后,用刀刮去粗皮一重,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曝干细锉,蒸了曝 
干后用之佳。 

卷二草部上

内容: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小肠膀胱二经。主寒气客于巨阳之经,若头痛流于颠顶之上 
,又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疼,恶 茹,畏青葙子。 
按∶ 本上行治风,故理太阳头痛,下行治湿,故妇人诸证,风湿俱治,功用虽匹,尤 
长于风耳。 

卷二草部上
细辛
内容:味辛,温无毒,入心肝胆脾四经。止少阴合病之茴痛,散三阳数变之风邪,主肢节拘挛, 
风寒湿痹,温中气,散死肌,破结气,消痰嗽,止目泪,疗牙疼,治口臭,利水道,除喉痹, 
通血闭。独活、曾青、枣根为使,恶野狼毒、山茱萸、黄 ,畏硝石、滑石,反藜芦,忌生菜、 
狸肉,华阴者良。 
按∶细辛辛温,宜入心肝等经,以疗在里之风邪,其气升阳,故上部多功。然诸证犯寒 
者可用,若因火热属阳证者忌之,单服末不可过半钱,多则气塞不通者死。 
雷公云∶凡使一叶,拣双叶,服之害人,须去头上,田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晒干用。 

卷二草部上
连翘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泻六经之血热,散诸肿之疮疡,利小 
肠,杀白虫,通月经,疗五淋,破瘿瘤,解痘毒。鼠粘子为使。 
按∶连翘苦寒虽泻六经,而心经为最,诸疮淋闭等证,俱属心火,故能疗之。药性曰∶ 
除六经热,与柴胡同功,然此治血热,柴胡治气热之别耳。 

卷二草部上
泽泻
内容: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主去胞垢,退阴汗,治小便淋涩仙药, 
疗水病湿肿灵丹。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按∶泽泻下降为阴,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衍义》曰∶ 
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扁鹊曰;多服病患眼。《药性》曰∶令人面光无子,乃本草称其 
补虚明目治泄精消渴,《珍囊》注其生新水止虚烦,恐无是理。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渗去 
脾湿,退命门火为向导尔。又《药性赋》云∶补阴不足,盖以补阴之功不足也。后世不察, 
谓其可以补阴分之不足,大失本旨。 
扁鹊云∶多服病患眼,一名水泻,一名及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汝南汝泽,五月 
八月,采根阴干。实味,甘无毒,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 
令人无子,九月采。 
雷公云∶不拘多少,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干任用也。叶味咸无毒,主大风,乳汁不 
出,产难,强阴气,五月采。 

卷二草部上
玄胡索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脾胃四经。活精血,疗产后之疾,调月水,主胎前之证,一 
切因血作痛之证并治,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调血。 
按∶玄胡索可升可降,为阴中之阳,故能行上下四经,此理血之剂也苟非血证,用之无 
益。 

卷二草部上
地榆
内容:味苦甘酸,性微寒无毒,入大肠肝二经。主下部积热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经,又主 
金疮,除恶肉,崩中带下。得发良,恶麦门冬。 
按∶地榆沉寒属阴,专入肝肠以理下焦,血证有热者宜之,若虚寒下陷,血衰泄泻者勿 
用。 

卷二草部上
防己
内容:味辛苦,性平温无毒,入十二经。尤善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疗中风手脚挛急,口眼 
斜,疥癣虫疮,止嗽消痰,利大小便,去留热。垣衣为使,恶细辛、萆 ,杀雄黄毒。 
按∶防己为阳中之阴,于经络无所不入。又主降,故下部多功,象之于人,则险而健者 
也,用之当,则可展其能。一不当,而反阶之祸。惟十二经真有湿热壅塞,及膀胱积热,下 
疰香港脚,此诚要药,无可代者。然臭味拂人,妄服之令人减食。其不可用有四∶若饮食劳倦, 
元气既亏,而以防己泄大便,则重亡其血,一也;发渴引饮,热在肺经气分,防己乃下焦血 
药,二也;外伤风寒,邪传肺部,以至小便黄赤不通,此上焦气分禁忌血药,三也;久病之 
后,津液不行,此上焦虚渴,宜补宜甘温,若用苦寒之剂,则速其危,四也。分木汉二种, 
即根苗为名,汉主水气,木主风气为少异耳。 
雷公云∶凡使勿使水条,以其水防己黄腥,皮皱,上有了足,子不堪用,夫使防己。要 
心花大黄色者佳,车前草根相对同蒸半日后,出晒,车前草去之,细锉用。 

卷二草部上
常山
内容:味苦辛,性微寒有毒,入肝经。最开结痰,专理疟疾,毒令人吐。恶生葱、菘菜及醋。 
苗名蜀漆,鸡骨者良。 
按∶丹溪云∶常山属金,宜伐肝邪,然其性酷,下咽令人大吐,伤脾损胃,惟精壮与痰 
实者宜之,老人小儿及虚弱久病勿用。 
雷公云∶凡使春使茎叶,夏秋冬用根,用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干,熬捣炒用,勿令 
老人久病服之,大忌。 

卷二草部上
草龙胆
内容:味苦涩,性寒无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明目定惊,治 
疸止痢,能杀疳虫。小豆、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 
按∶《图经》龙胆秋令开花冬间结实,属金与水,金能制木,水入肾家、胆与膀胱,乃 
肝肾同部之腑也,故均入焉。夫目得肝血而能视,肝得肾水而后生,今益肾清肝,目之受明 
所自来矣。惊疳疸痢,皆肝胆证也,何弗治耶? 
雷公云∶采得后阴干,欲出时,用铜刀切去髭上头丁,于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 
曝干用,勿空腹食之,令人溺不禁。 

卷三草部中
玄参
内容:味苦咸,性微寒无毒,入心肺肾三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乳痈诸疾,补肾气,除心 
烦,明眼目,理头风,疗咽喉,消瘿瘤,散痈肿,解热毒。恶黄 、干姜、大枣、山茱萸, 
反藜芦,勿犯铜器,饵之噎喉损目。 
按∶玄参气轻清而苦,故能入心肺,以清上焦之火,体重浊而咸,故能入肾部,以滋少 
阴之火,所以积聚等证,靡不疗之。 
雷公云∶凡采得须用蒲草重重相隔,入甑苤两伏时,后出晒干,使用时勿令犯铜器,饵 
之坠人喉,损人目,拣去蒲草用之。 

卷三草部中
丹参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养神定志,破结除症,消痈散肿,排脓止痛,生肌长肉, 
治风邪留热,眼赤狂闷,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理妇 
人经脉不调,血崩带下。 
按∶丹参色赤属火,味苦而寒,故入手少阳经,以疗诸般血证。 

卷三草部中
苦参
内容:味辛,性寒无毒,入胃大肠肝肾四经。主结气积聚,伏热黄胆,肠风燥渴,溺有余沥 
,逐水消痈,明目止泪,去湿杀虫疗大风及一切风热细疹。以糯米泔浸一宿,去浮面腥气, 
晒用。玄参为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按∶苦参属水,有火性下降,本少少阴心,又入手足阳明及足厥阴经者,以其善主湿也。 
盖胜则生热,热胜则生风,而结气等证,从兹有矣。今以苦参燥湿,治其本也。东南卑湿, 
尤 
雷公云∶凡使不计多少,先须用糯米浓泔浸一宿,上有腥秽气,并在水面上浮去,须重 
重淘过,即蒸,从巳至申,出曝干,细锉用之。 

卷三草部中
红花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疗跌 
扑损伤,疮毒肿胀,老人血少便结,女子经闭不行,催生下胎衣及死胎。酒渍用,其苗生捣 
敷肿毒,其子吞数粒,主天行痘疮不出。 
按∶红花下行血海,宜入足厥阴而逐血。洁古云∶苦温为阴中之阳,故又入手少阴而补 
血,然长于行血,欲其补血须少用,或佐补剂。 

卷三草部中
三棱
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脾二经。主行气行血,多年症癖如石,能消为水,面裹煨。醋 
炒用。 
按∶三棱为血中气药,脾裹血,肺主气,宜并入焉。盖血随气上,气聚则血下流,故生 
症癖之患,非三棱不治,然有斩关之势,虚人忌之。 

卷三草部中
蓬莪术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开胃消食,破积聚,行瘀血,疗心疼,除腹痛。利月 
经,主奔豚,定霍乱,下小儿食积。 
按∶蓬莪术与三棱相似,故经络亦同,但气中血药为少异尔,性亦猛厉,但能开气,不 
能益气,虚人禁之,乃大便谓气短不能续者亦宜用之,过矣。即大小七香丸,集香丸,都用 
以理气,岂用以补气乎?欲其行先入血则醋炒,欲其先入气则火炮,三棱亦然。 
雷公云∶凡使于沙盆中用醋磨令尽,然后于火畔吸令干,重筛过用之。 

卷三草部中
天麻
内容:味辛,性平无毒,入肝膀胱二经。疗大人风热眩晕,治小儿惊悸风痫,祛诸风麻痹不 
仁,主瘫痪语言不遂,利腰膝,强筋力,活血脉,通九窍,利周身,疗痈肿。湿纸裹煨用, 
无畏忌,苗名赤箭,主用略同。 
按∶天麻去风,故入厥阴。去湿,故入膀胱。真有风湿,功效若神。痈肿之证,湿生热 
也,宜亦治之。赤箭用苗,有自表入里之功。天麻用根,有自内达外之理。不宜同剂,反致 
无功。 
雷公云∶凡使勿用衔风草,缘与天麻相似。只是叶茎不同,其衔风草根茎瓣叶皆自有青 
点,使衔风草根,切勿使天麻,二件误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修事天麻十两,用蒺藜子一 
镒,缓火熬煎,熟后便先安置天麻十两于甑中,只用火熬过,蒺藜子盖,内外再用三重纸盖, 
并击,从巳至未时,又出蒺藜子,再入熬炒,存前天麻瓶内,用炒蒺藜子于中,依前盖。又 
隔一伏时取出,如此七遍,瓶盛出后,用布拭上气汗,用刀劈焙之,细锉,单捣。若用衔风 
草,修事法亦同天麻一般。 

卷三草部中
南星
内容:味苦辛,性平有毒,入脾肺二经。主中风牙关紧闭,痰盛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 
,利胸膈,散气坠胎,捣敷疥癣疮毒,并蛇虫咬伤。沸水泡七次,以牛胆汁收其沫入胆,久 
悬风处更佳,畏附子干姜、生姜。 
按∶肺受风邪,脾多痰饮,南星专主风痰,故并入二经。味辛主散,所以消痈坠胎,及 
疗疥癣等疾。大抵与半夏同功,但半夏辛而能守,南星辛而不守,其燥急之性,甚于半夏。 
故古方以牛胆苦寒之性制其燥烈,且胆又有益肝镇惊之功,小儿尤为要药。丹溪曰∶南星欲 
其下行,以黄 引之。 

卷三草部中
秦艽
内容: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胃大小肠三经。主骨蒸,肠风泻血,活筋血,利大小便,除 
风湿,疗黄胆,解酒毒,去头风。菖蒲为使,罗纹者佳。 
按∶秦艽苦则涌泄,为阴,故入大小肠以疗诸湿;辛则发散,为阳,故入阳明经以疗诸 
风骨蒸之证;亦湿胜风淫所致,宜并理之。 
雷公云∶凡使秦艽,须于脚纹处,认取左纹,列为秦,治疾,右纹列为艽,即发香港脚。 
凡用秦艽,以布拭去黄白毛尽,然后用还元汤,浸一宿,日曝干用之。 

卷三草部中
远志
内容: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补不足,除邪气,益智慧,明耳目,宁怔忡,定惊悸 
,利九窍,治健忘,壮阳道,益精气,长肌肉,助筋骨。及妇人血禁失音,小儿惊风客忤, 
皮肤热,面目黄,久服悦颜色延年。汤泡,去心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 
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